一、三条原则
1、患者出现了幻觉,如幻听/幻视等。
2、自我认知出现问题,没有自知力。
3、情感是否混乱,社会功能是否受到严重损害。
知、情、意不合一即为精神病
二、四条标准:
1、思维、情感和行为
一个人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中的表现难以被大多数人接受,其本人也难以自圆其说。同时,这些精神活动的偏离又是以幻觉、妄想、行为紊乱为主要特征。
2、丧失现实检验能力
凡是智力正常的其思想、行为总要受到法规的约束,也就是说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忽视这一点,对自己的言行无所顾忌,是非不分,这种现实检验能力的丧失,常常是精神病的重要特征。
3、影响个人或周围环境这种偏离的言行常常严重地影响个人生活、工作,或者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4、偏离持续的时间以某个时间为界,精神状态前后判若两人
这种偏离的精神活动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判断精神疾病都需要具备病程这一观察指标,只有达到相应的病程,才可以诊断为某种精神疾病。
扩展资料:
对精神病的起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 精神刺激
人的心理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个人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就产生了精神刺激,精神刺激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出现精神障碍。
不管是令人愉快的良性刺激,还是使人痛苦的恶性刺激,超过一定的限度都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影响。
但一般认为,引起人们的损失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的非良性刺激,容易致病。
(2) 个性素质
在同样的环境中,承受同样的精神刺激,那些心理素质差、对精神刺激耐受力低的人易发病。通常情况下,性格内向、心胸狭窄、过分自尊的人,不与人交往、孤僻懒散的人受挫折后容易出现精神异常。
(3) 遗传因素
精神病中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家族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普通人群,而且血缘关系愈近,发病机会愈高。
此外,精神发育迟滞、癫痫性精神障碍的遗传性在发病因素中也占相当的比重。
(4) 躯体因素
感染、中毒、颅脑外伤、肿瘤、内分泌、代谢及营养障碍等均可导致精神障碍,但这类疾病随着躯体疾病的好转而缓解。脑萎缩属于不可逆性疾病,由此引起的精神障碍也不易缓解。
但应注意,精神障碍伴有的躯体因素,并不完全与精神症状直接相关,有些是由躯体因素直接引起的,有些则是以躯体因素只作为一种诱因而存在。
2009-11-27
第二、自我认知出现问题,没有自知力。
第三、情感是否混乱,社会功能是否受到严重损害。
简单的说就是,求助者的知、情、意是否是统一的.如果统一就是心理疾病而非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