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前的“黄老学说”指什么?
展开全部
黄老学说一向被认为是以"小国寡民"、"弃圣绝智"为核心的消极避世哲学。以此为基调,后世逐渐将其发展演化成为出家修道、养生炼丹的一种宗教和学术流派。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天下所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则民自朴。'"庄子《胠箧第十》中更说:"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议论;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则天下始人有其巧矣。"这种纯粹消极甚至反动的思想,当然很难完全以之用于治国安民。汉初之宗黄老,用治世,已是修正了的黄老之道。要之,黄老思想一旦作为治国之术,便也有了其特定的内涵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