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历史 15

红军历史简介300字就行了急啊... 红军历史简介 300字就行了 急啊 展开
 我来答
高楼居士
高粉答主

2006-09-17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7.2万
采纳率:61%
帮助的人:3.3亿
展开全部
红军,全称中国工农红军 :

土地革命战争(见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1930年后,又逐渐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组成了第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红军部队,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多次“围剿”和“清剿”。全国红军发展到最多时达到约30万人。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战略指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在长征中,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于1935年9月、10月和1936年10月先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和甘肃南部地区会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同国民党政府达成的协议,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在江西、福建、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13个地区坚持斗争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lichenhui945
2006-09-30 · TA获得超过58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9万
展开全部
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先后组建过4支先遣部队,分别担负宣传抗日、牵制敌人对苏区的进攻、为主力红军长征探路、策应和配合主力红军北上等战略任务,为中国工农红军顺利实施战略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

在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之前,中央决定派出一支部队,举起北上抗日的旗帜,从中央苏区的东部出发,向闽、浙、赣、皖诸省国民党后方挺进,到闽浙赣皖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活动,以调动敌人北上,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

1934年7月5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决定以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6日,红七军团由瑞金出发,在红九军团的掩护下向闽中前进。8月1日,正式宣布红七军团对外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名义活动。11月4日,红七军团同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会师,合编为红十军团,原红七军团改编为第十九师,红十军团改编为第二十师。1935年1月中旬,红十军团在返回闽浙赣苏区途中遭敌包围,先头部队在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率领下突出重围,回到苏区;主力部队大部牺牲,方志敏、刘畴西等被俘后英勇就义。2月27日,红十军团突围部队改编为挺进师,粟裕任师长,刘英任政治委员,由上饶灵山地区出发,向浙南进发,在该地区坚持游击战争。抗战开始后该部被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北上行动,历时6个多月,行程5600多里,先后进行了30余次重要战斗。对于宣传我党抗日主张、推动抗日运动发展,扩大党和红军的影响,以及策应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

在红七军团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旗帜北上的同时,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又决定派红六军团西征,拟与红三军取得联系,执行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的任务,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

1934年7月,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将湘赣边区的红十七师和红十八师改编为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的先遣队突围西征。基本任务就是先撤离湘赣苏区,转移到湖南中部发展游击战争,创立新的苏区,并与活动在贵州东部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取得联系,吸引敌人改变部署,辅助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同时也为准备转移的中央红军探索前进的道路。8月7日,红六军团从江西遂川横石突围,踏上西进的征途。

为完成中央和军委赋予的战略任务,他们连续行军作战,跨越赣、湘、桂、黔四省,行程5000余里,突破几倍于己的优势敌军的包围、堵截和追击,作战环境异常艰苦。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于1934年10月到达黔东根据地,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在印江县木黄胜利会师,宣告了长征先遣队的胜利。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红二十五军

1934年8月,根据中革军委指示精神和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实际,鄂豫皖省委决定率领红二十五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实行战略转移。为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红二十五军主力在战略转移行动中,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

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约3000名指战员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了长征。1935年9月16日,红二十五军与刘志丹领导的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这支部队东进北上,声东击西,打通了陕甘边和陕北两苏区的联系,使两块苏区连成一片,并在20余个县建立革命政权,为中共中央和三大主力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至此,红二十五军完成了被称作“小长征”的历时10个月、途经5个省、转战近万里的战略转移,成为第一支完成长征的红军部队;特别是在远离党中央的情况下,孤军艰苦转战万余里,有力地牵制了敌人的重兵集团,配合了红四方面军主力作战,策应了中央红军北上,与陕北红军一起发展和巩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央将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发挥了战略支撑作用,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遵义会议后长征的开路先锋——中央红军先遣队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发展的道路,红军长征从此摆脱了全面被动。1935年5月20日,红军绕道通过西昌,到达泸沽,准备通过彝区。中央军委指定总参谋长刘伯承和红一军团聂荣臻分任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带领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一个工兵排和无线电台,再加上肖华一个工作队,组成中央红军先遣队,进行战略侦察,逢敌开路、遇河搭桥,为主力红军北上杀开一条血路,先遣队就是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

在红军长征的路上,巧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一系列奇迹,都是刘伯承、聂荣臻等指挥的先遣队创下的。1935年6月14日,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师,先遣队基本完成了战略使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