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开始推崇儒术,唐朝尊儒尚法崇道,宋朝推崇儒学,明朝推崇儒学。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汉朝以后,儒学地位下降,在魏晋南北朝时玄学盛行。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直到五四运动才取消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扩展资料:
儒家思想的重要社会影响在于它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并让中国的统治阶级成功的应用于中国的社会国家治理实践获得了封建社会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光辉人类发展社会史,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儒家思想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学说,封建制度只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外壳,儒家思想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生活现实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
让农民成为社会道德思想的奴隶,而这种封建伦理观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最广泛影响治理社会群众基础的核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思想
唐朝:统治思想其实没有变,还是建国之初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以休养生息,然后继续外儒内法。此外,这一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发展和争议很大,分别有过三次占统治地位。
宋朝:依旧以外儒内法为主流。虽然像徽宗很尊崇道教,但是治国的思想仍然是外儒内法。南宋程朱理学形成以后,一度被定为邪说,但是后来成为了外儒内法中的主要儒家流派,它融合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是一种新儒教。
明朝:依旧以外儒内法为主流。嘉靖等皇帝崇尚道教,但是治国仍然是儒家和法家学说。
综上所述,几个朝代在建国初休养生息期间,基本上出了宋朝外,尊需的都是道家的思想。而外儒内法的统治逻辑伴随王朝始终。道教和佛教只是出于皇帝的信仰(如明嘉靖)或政治斗争的需要(如唐朝李、武之争),却不足以影响治国的方针和手段。
唐朝:官方思想仍然是儒家学说,但是由于李唐王朝自认为是老子的后裔,因此道教为尊。但是在武则天时期,道教得到贬抑,佛教很是尊崇。但是总体而言,佛、道两教都不是官方思想,因此他们是无法与儒家思想相比的。
宋朝:宋代与唐代一样儒家思想仍然是官方思想,但是在北宋中期,儒家中的理学也产生了,儒家开始步入了宗教化的进程,到了南宋,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理学流派都已经形成。当然宋代自宋徽宗开始,官方儒家思想是王安石的学说占主导,但并排斥其他派别。另外还有陈亮的“实学”也是名振一时。
明代:明确宣布朱熹的程朱理学为官方思想。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思想,直到清朝结束。但是在明代中期,学都王守仁发展了南宋时期陆九渊的心学思想。此一理学派别因此称为陆王心学。但是陆王心学没有成为官方思想。后来陆王心学东传到了日本,对后来日本明治维新产生一定的影响。象甲午战争中日本统帅东乡平八郎一生服膺王阳明的学说。
唐:初为道教,因李氏统治者为欺骗百姓,自称是黄老的嫡传,推崇道教。后开始发展佛教。儒教依然重要
宋:以佛教为主。以及儒教。
明:以道教为主。如嘉靖皇帝整日不理朝政,在皇宫修建道观,以求长生。
汉武帝开始独尊儒术,实际是内圣外王
唐朝皇姓李,自命老子李耳后人,实际是尊儒尚法崇道
宋朝是儒学,出现朱熹理学。但宋徽宗崇道,自认道君皇帝,封道家为国教
明朝是儒学,出现王阳明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