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一 这种现象叫“既视感”、“既视现象”,也可以翻译成“幻觉记忆”,指未曾经历过的事情或场景仿佛在某时某地经历过的似曾相识之感。突然感觉眼前的场景无比熟悉,所有的一切每一个细节,甚至是接下来的所要发生的一幕,你都了如指掌,就好像曾经经历过。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据最近相关调查显示,有2/3的成年人至少有过一次这种“似曾相识”的经历。
二体会到“似曾相识”并非易事。“似曾相识”容易发生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和对场景的体验上。尽管所有的人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并不意味着“似曾相识”在所有人身上发生的频率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说,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情容易记得比较牢。因此如果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那么“似曾相识”发生的概率就大。而在人的一生中,更年期和青春期时,人体内分泌会发生剧烈变化,从而使人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记忆也会变得很活跃。这时候比较容易发生“似曾相识”的现象。“似曾相识”主要发生在对场景的体验上。是因为每一个知觉都是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下出现的。这种场景往往是一个大的背景,不需要特别的注意就会跑到脑子里形成无意识的记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有时候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就会蹦出来,与知觉混在一起。在“似曾相识”的现象中,被调动的大多是无意识的记忆。从童年开始,所有的经历不管是想记的还是不想记的都在脑子里有这些记忆的痕迹,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就蹦出来。透射到意识中,就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可是现代科学里解释这一现象成因的理论却远未让人满意。根据问卷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成年人都至少有过一次“似曾相识”的经历。而且越有想象力的人越可能经历奇特的感受;经常在外旅行的人比长时间留在家的人更容易经历“似曾相识”;另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多经历这种感觉(也许这是因为他们在托尔斯泰或哪位文学巨匠的著作中经历过独特的感受)。调查还显示,“似曾相识”的发生率在青年时期最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特别是当人们真正开始重复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时,它的发生率反倒降低了。一个世纪以前,当弗洛伊德理论还是领导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时,分析家就把“似曾相识”解释成潜意识矛盾冲突的体现。但是现在心理学家提出,“似曾相识”不一定发生在深层次潜意识矛盾冲突基础之上。一般健康的大脑都会产生这种感觉。而且,人们在疲惫和压力状态下时很容易出现这种感觉。此外,它还可能会与“jamaisvu”相伴出现,即见到熟悉的事物或文字时却一时间什么都回忆不起来的感觉。心理学家还指出,“似曾相识”感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人们接受到了太多的信息而没有注意到信息的来源。熟悉感会来源于各种渠道,有些真实,有些却是虚幻的。当你遇到已经忘记的小说描写的情形时,可能会把它当作自己前世的记忆。或者,当身处了曾经看过电影的真实场景时,虽然表面上已经完全忘记了这部电影,但脑子里还是会勾起惊心动魄的回忆。心理学家还指出,人们有时根本不需要真实的记忆,大脑内部就有可能自己制造一种熟悉的感觉。
二体会到“似曾相识”并非易事。“似曾相识”容易发生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和对场景的体验上。尽管所有的人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并不意味着“似曾相识”在所有人身上发生的频率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说,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情容易记得比较牢。因此如果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那么“似曾相识”发生的概率就大。而在人的一生中,更年期和青春期时,人体内分泌会发生剧烈变化,从而使人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记忆也会变得很活跃。这时候比较容易发生“似曾相识”的现象。“似曾相识”主要发生在对场景的体验上。是因为每一个知觉都是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下出现的。这种场景往往是一个大的背景,不需要特别的注意就会跑到脑子里形成无意识的记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有时候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就会蹦出来,与知觉混在一起。在“似曾相识”的现象中,被调动的大多是无意识的记忆。从童年开始,所有的经历不管是想记的还是不想记的都在脑子里有这些记忆的痕迹,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就蹦出来。透射到意识中,就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可是现代科学里解释这一现象成因的理论却远未让人满意。根据问卷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成年人都至少有过一次“似曾相识”的经历。而且越有想象力的人越可能经历奇特的感受;经常在外旅行的人比长时间留在家的人更容易经历“似曾相识”;另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多经历这种感觉(也许这是因为他们在托尔斯泰或哪位文学巨匠的著作中经历过独特的感受)。调查还显示,“似曾相识”的发生率在青年时期最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特别是当人们真正开始重复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时,它的发生率反倒降低了。一个世纪以前,当弗洛伊德理论还是领导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时,分析家就把“似曾相识”解释成潜意识矛盾冲突的体现。但是现在心理学家提出,“似曾相识”不一定发生在深层次潜意识矛盾冲突基础之上。一般健康的大脑都会产生这种感觉。而且,人们在疲惫和压力状态下时很容易出现这种感觉。此外,它还可能会与“jamaisvu”相伴出现,即见到熟悉的事物或文字时却一时间什么都回忆不起来的感觉。心理学家还指出,“似曾相识”感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人们接受到了太多的信息而没有注意到信息的来源。熟悉感会来源于各种渠道,有些真实,有些却是虚幻的。当你遇到已经忘记的小说描写的情形时,可能会把它当作自己前世的记忆。或者,当身处了曾经看过电影的真实场景时,虽然表面上已经完全忘记了这部电影,但脑子里还是会勾起惊心动魄的回忆。心理学家还指出,人们有时根本不需要真实的记忆,大脑内部就有可能自己制造一种熟悉的感觉。
展开全部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忽然感到眼前的场景无比熟悉,所有的一切、每一个细节,甚至是接下来所要发生的一幕,你都了如指掌,就好像曾经经历过。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这是一种神秘而奇妙的感觉,据最近相关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至少有过一次这种“似曾相识”的经历。
“‘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不过,如果这种感觉过于频繁、过于强烈就是一种病态。”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政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是记忆与知觉相互匹配的结果;偶尔出现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
“偶尔出现‘似曾相识’的情况,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是人们大脑中知觉系统和记忆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沈教授说。
他告诉记者,这得从知觉和记忆的“分类”说起。无论是知觉还是记忆,在人的脑子中都是分类进行的。分类的过程是知觉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
据沈教授解释,知觉包括对面孔的知觉、对物体的知觉、对位置的知觉等等。以这三类为例,由于它们的对象不同,因此,当我们到一个地方以后,方位和空间关系、周围的物体、人物,可能同时出现。然而,我们对它们的知觉却是由大脑中三个不同的功能回路,即位置知觉的回路、物体知觉的回路和面孔知觉的回路分别去完成;与此同时,这三个回路都处于颞叶的后半部分,相互比较接近。
与知觉类似,记忆也分为很多种类型。知识和概念的记忆被称作语义记忆;针对情节、经历、事情经过的记忆,即情景性记忆,另有不自觉地逐渐形成的习惯的记忆,这是无意识记忆。其中每一类记忆,又可以分为很多个子类。
正因为知觉和记忆都是“分类”进行的,我们曾经所经历的一些场景的众多特征会存放在不同的记忆系统中,但是当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当我们走到一个新的场景,场景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会刺激我们的一些记忆,调动我们大脑中不同的记忆系统,来与之相匹配。这时候,一旦场景中的某一特征和过去的经历匹配上,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就是出现‘似曾相识’这种主观体验的原因。”沈教授说,“就是因为人的知觉和记忆在大脑里面有‘分类’这么一个基本的特征,知觉将记忆中的一些内容激活,使其与知觉中的某一部分特征相匹配上了。”
“但是,仔细一想,再三确认,这还是一个新接触的场景,而并非原来有过的经历。生活经历每个人都会有,因为记忆的东西很多,偶尔出现‘似曾相识’这种主观体验是很正常的现象。”他说。
对“似曾相识”的最初认识源于半个世纪以前,医学上对癫痫的治疗揭开了科学家们对这一奇妙体验的探索之路。
对“似曾相识”这一主观体验的最初认识是从医学上的癫痫开始的,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沈教授告诉记者,起初“似曾相识”引起了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重视。后来,经统计发现,正常人也会出现这种主观体验,随着脑科学知识的积累逐渐达到了今天的认识水平。
据他介绍,50多年以前,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神经科教授潘菲尔德给癫痫病患者做脑手术,要切除患者的癫痫病灶或脑肿瘤。在切除过程中,由于切少了会使癫痫病复发,而切多了则会破坏相关脑组织的正常功能;因此,为了保证手术的精细,在做手术以前,医生们就一定得对癫痫病灶或肿瘤周围脑组织的健康情况进行测试,以准确掌握脑组织发生病变的范围。医生们用带有很弱的电流的探针在肿瘤旁边刺激一下,观察这些脑细胞会出现怎样的反应;然后对稍远一点的脑细胞再进行同样的测试。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这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医生们正打算对其实施切除颞叶肿瘤的手术。当刺激到这个肿瘤周边组织的时候,老人突然以一个四五岁孩子的声音奶声奶气地唱起了歌,还叫着“爷爷”、“奶奶”和小狗的名字。在场的医生们大吃一惊,与他进行对话。意想不到的是,老人话中所出现的完全是童年生活的情景。医生们停止了对他的刺激,所有对话也随之中断。当被问起刚才在做什么时,老人竟然一脸茫然地说不出话来。在被告知当时令人惊诧的一幕时,老人反问:“我唱歌了吗?我唱什么歌了?”医生们继而又给他通上了电流,老人又接着唱歌;当来自电流的刺激再次停止,他对自己方才的行为一无所知。
“为什么这种情况下患者能够完全体验到醒着的时候绝对回忆不起来的童年生活?这就是因为脑肿瘤压迫周围的脑细胞,使得它们兴奋性比较高,与此同时,和脑深部结构神经相联系着的相关回忆的‘网络’还保存完好,这时加上一点电刺激,就可以使这些记忆马上‘复活’起来。”沈教授说。
过于频繁、过于强烈地产生“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是癫痫的前期症状,它表明储存记忆的颞叶中的脑细胞正遭受着强烈刺激。
“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一般人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受意识控制,“似曾相识”的情况并不经常发生。沈教授同时强调,如果“似曾相识”的感觉过于频繁、过于强烈,则属于一种病态,“具体来说是癫痫的前期症状,特别是颞叶癫痫的症状。”
他解释道,负责情景性记忆和语义记忆的脑组织,主要位于大脑内侧颞叶和海马等结构的神经回路。如果有癫痫灶或脑肿瘤在这部分的神经回路中,这部分的脑细胞就会受到刺激,表现得特别兴奋。因此,任何一个知觉出现,相关的记忆就都要往里插,也就会产生什么都好像见过,什么都是“似曾相识”。
“频繁出现‘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这就证明储存记忆的颞叶中的脑细胞受到强烈刺激,这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沈教授说。
据他介绍,在描写精神运动型癫痫的临床著作里,“似曾相识”就被作为精神运动型癫痫或者颞叶癫痫的一种症状而加以记载。
体会到“似曾相识”并非易事。“似曾相识”容易发生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和对场景的体验上。
尽管所有的人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并不意味着“似曾相识”在所有人身上发生的频率都是一样的。
沈教授告诉记者,一般来说,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情容易记得比较牢。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那么,“似曾相识”发生的概率就容易高;因为这时记忆会比较活跃。而在人的一生中,更年期和青春期时,人体内分泌会发生剧烈变化,从而使人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记忆也会变得很活跃。这时候,比较容易发生“似曾相识”的现象。
“‘似曾相识’主要发生在对场景的体验上。”沈教授说,因为每一个知觉都是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下出现的。这种场景往往是一个大的背景,不需要特别的注意就会跑到脑子里形成无意识记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有时候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就会‘蹦’出来,与知觉混在一起。”
在“似曾相识”的现象中,被调动的大多是无意识记忆。沈教授解释说,记忆大体可以分为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两大类。从童年开始,所有的经历不管是想记的还是不想记的都在脑子里保存着。脑子里有这些记忆的痕迹,“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就会‘蹦’出来,透射到意识中。”“无意识记忆自发地跑到现实知觉的情景中来,与现实情景中的某些特征相匹配上,我们就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不过,如果这种感觉过于频繁、过于强烈就是一种病态。”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政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是记忆与知觉相互匹配的结果;偶尔出现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
“偶尔出现‘似曾相识’的情况,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是人们大脑中知觉系统和记忆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沈教授说。
他告诉记者,这得从知觉和记忆的“分类”说起。无论是知觉还是记忆,在人的脑子中都是分类进行的。分类的过程是知觉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
据沈教授解释,知觉包括对面孔的知觉、对物体的知觉、对位置的知觉等等。以这三类为例,由于它们的对象不同,因此,当我们到一个地方以后,方位和空间关系、周围的物体、人物,可能同时出现。然而,我们对它们的知觉却是由大脑中三个不同的功能回路,即位置知觉的回路、物体知觉的回路和面孔知觉的回路分别去完成;与此同时,这三个回路都处于颞叶的后半部分,相互比较接近。
与知觉类似,记忆也分为很多种类型。知识和概念的记忆被称作语义记忆;针对情节、经历、事情经过的记忆,即情景性记忆,另有不自觉地逐渐形成的习惯的记忆,这是无意识记忆。其中每一类记忆,又可以分为很多个子类。
正因为知觉和记忆都是“分类”进行的,我们曾经所经历的一些场景的众多特征会存放在不同的记忆系统中,但是当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当我们走到一个新的场景,场景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会刺激我们的一些记忆,调动我们大脑中不同的记忆系统,来与之相匹配。这时候,一旦场景中的某一特征和过去的经历匹配上,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就是出现‘似曾相识’这种主观体验的原因。”沈教授说,“就是因为人的知觉和记忆在大脑里面有‘分类’这么一个基本的特征,知觉将记忆中的一些内容激活,使其与知觉中的某一部分特征相匹配上了。”
“但是,仔细一想,再三确认,这还是一个新接触的场景,而并非原来有过的经历。生活经历每个人都会有,因为记忆的东西很多,偶尔出现‘似曾相识’这种主观体验是很正常的现象。”他说。
对“似曾相识”的最初认识源于半个世纪以前,医学上对癫痫的治疗揭开了科学家们对这一奇妙体验的探索之路。
对“似曾相识”这一主观体验的最初认识是从医学上的癫痫开始的,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沈教授告诉记者,起初“似曾相识”引起了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重视。后来,经统计发现,正常人也会出现这种主观体验,随着脑科学知识的积累逐渐达到了今天的认识水平。
据他介绍,50多年以前,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神经科教授潘菲尔德给癫痫病患者做脑手术,要切除患者的癫痫病灶或脑肿瘤。在切除过程中,由于切少了会使癫痫病复发,而切多了则会破坏相关脑组织的正常功能;因此,为了保证手术的精细,在做手术以前,医生们就一定得对癫痫病灶或肿瘤周围脑组织的健康情况进行测试,以准确掌握脑组织发生病变的范围。医生们用带有很弱的电流的探针在肿瘤旁边刺激一下,观察这些脑细胞会出现怎样的反应;然后对稍远一点的脑细胞再进行同样的测试。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这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医生们正打算对其实施切除颞叶肿瘤的手术。当刺激到这个肿瘤周边组织的时候,老人突然以一个四五岁孩子的声音奶声奶气地唱起了歌,还叫着“爷爷”、“奶奶”和小狗的名字。在场的医生们大吃一惊,与他进行对话。意想不到的是,老人话中所出现的完全是童年生活的情景。医生们停止了对他的刺激,所有对话也随之中断。当被问起刚才在做什么时,老人竟然一脸茫然地说不出话来。在被告知当时令人惊诧的一幕时,老人反问:“我唱歌了吗?我唱什么歌了?”医生们继而又给他通上了电流,老人又接着唱歌;当来自电流的刺激再次停止,他对自己方才的行为一无所知。
“为什么这种情况下患者能够完全体验到醒着的时候绝对回忆不起来的童年生活?这就是因为脑肿瘤压迫周围的脑细胞,使得它们兴奋性比较高,与此同时,和脑深部结构神经相联系着的相关回忆的‘网络’还保存完好,这时加上一点电刺激,就可以使这些记忆马上‘复活’起来。”沈教授说。
过于频繁、过于强烈地产生“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是癫痫的前期症状,它表明储存记忆的颞叶中的脑细胞正遭受着强烈刺激。
“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一般人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受意识控制,“似曾相识”的情况并不经常发生。沈教授同时强调,如果“似曾相识”的感觉过于频繁、过于强烈,则属于一种病态,“具体来说是癫痫的前期症状,特别是颞叶癫痫的症状。”
他解释道,负责情景性记忆和语义记忆的脑组织,主要位于大脑内侧颞叶和海马等结构的神经回路。如果有癫痫灶或脑肿瘤在这部分的神经回路中,这部分的脑细胞就会受到刺激,表现得特别兴奋。因此,任何一个知觉出现,相关的记忆就都要往里插,也就会产生什么都好像见过,什么都是“似曾相识”。
“频繁出现‘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这就证明储存记忆的颞叶中的脑细胞受到强烈刺激,这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沈教授说。
据他介绍,在描写精神运动型癫痫的临床著作里,“似曾相识”就被作为精神运动型癫痫或者颞叶癫痫的一种症状而加以记载。
体会到“似曾相识”并非易事。“似曾相识”容易发生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和对场景的体验上。
尽管所有的人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并不意味着“似曾相识”在所有人身上发生的频率都是一样的。
沈教授告诉记者,一般来说,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情容易记得比较牢。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那么,“似曾相识”发生的概率就容易高;因为这时记忆会比较活跃。而在人的一生中,更年期和青春期时,人体内分泌会发生剧烈变化,从而使人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记忆也会变得很活跃。这时候,比较容易发生“似曾相识”的现象。
“‘似曾相识’主要发生在对场景的体验上。”沈教授说,因为每一个知觉都是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下出现的。这种场景往往是一个大的背景,不需要特别的注意就会跑到脑子里形成无意识记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有时候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就会‘蹦’出来,与知觉混在一起。”
在“似曾相识”的现象中,被调动的大多是无意识记忆。沈教授解释说,记忆大体可以分为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两大类。从童年开始,所有的经历不管是想记的还是不想记的都在脑子里保存着。脑子里有这些记忆的痕迹,“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就会‘蹦’出来,透射到意识中。”“无意识记忆自发地跑到现实知觉的情景中来,与现实情景中的某些特征相匹配上,我们就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参考资料: http://www.wst.cn/dispbbs.asp?boardID=263&ID=250181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可能是前世的记忆。也可能你小时候去过忘记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5-12-09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那是你在做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时不时眼里会出现一些场景,但是这些场景我几乎似曾相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