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日总汇表

我继续一份咱们国家常过的节日,需要有具体日期。... 我继续一份咱们国家常过的节日,需要有具体日期。 展开
 我来答
述古今之变
2019-10-31 · TA获得超过130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54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33.2万
展开全部

中国传统节日顺序排列一共有哪些

来自岘山古灵精怪的灰太狼
高粉答主

2019-12-03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3万
展开全部

一、阳历节日

1月1日:元旦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4月5日前后:清明节

4月23日:中国海军建军节

5月1日:国际劳动节

5月4日:中国青年节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6月1日:国际儿童节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

7月11日:中国航海节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8月8日:中国男子节

8月19日:中国医师节

9月10日:中国教师节 1985

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

10月1日:国庆节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11月11日:双十一单身节

二、阴历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初五:破五节

正月初七:七草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二月初二:龙抬头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

七月初七:七夕女儿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中国老年节

腊月初八:腊八节

腊月二十三:小年

腊月最后一天:除夕节



扩展资料

元宵节节日由来: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史记·乐书》:“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小度
2023-05-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4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万
展开全部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日期如下:1、春节:正月初一,即农历新7a64e4b893e5b19e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2、元宵节(上元节):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3、土地诞(龙抬头):二月初二,也称“社日节”,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4、上巳节:三月初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该节在文字记述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5、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6、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7、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8、七夕节: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双七、香日、星期、兰夜、女儿节或七姐诞等。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9、七月半(中元节):七月十四/十五,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10、中秋节:八月十五,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11、重阳节:九月初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 12、寒衣节: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 13、下元节:十月十五,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14、冬至节:阳历12月22日前后,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15、腊八节:腊月初八,俗称“腊八” ,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16、祭灶节:腊月廿三或廿四,在我国民俗中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小年、谢节、灶王节; 17、岁除(除夕):腊月廿九或三十,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其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涵盖了哲学、人文、历史、天文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扩展资料: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1、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民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2、大部分节日习俗在上古时代,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民俗节日来自于人文与自然文化,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祭祀文化有关;3、每个传统节日有每个节日的活动载体,诸如庙会、灯会、舞狮、年例、扒龙舟、拜神、祭祖等等;4、大部分传统节日形成于上古时代,先秦时期由于南北风俗各异,南北各地的风俗尚未融合普及,很多古已有之的节俗活动在中原文献鲜有记载;5、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这对节日习俗的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6、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严肃的气氛中转为娱乐礼仪型。从此,节日变得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7、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邛望2r
2020-03-28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084
展开全部
1月1日:元旦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4月5日前后:清明节

4月23日:中国海军建军节

5月1日:国际劳动节

5月4日:中国青年节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6月1日:国际儿童节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

7月11日:中国航海节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8月8日:中国男子节

8月19日:中国医师节

9月10日:中国教师节 1985

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

10月1日:国庆节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11月11日:双十一单身节

二、阴历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初五:破五节

正月初七:七草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二月初二:龙抬头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

七月初七:七夕女儿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中国老年节

腊月初八:腊八节

腊月二十三:小年

腊月最后一天:除夕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抵挡万千
2020-02-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月1日:元旦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4月5日前后:清明节
4月23日:中国海军建军节
5月1日:国际劳动节
5月4日:中国青年节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6月1日:国际儿童节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
7月11日:中国航海节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8月8日:中国男子节
8月19日:中国医师节
9月10日:中国教师节 1985
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
10月1日:国庆节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11月11日:双十一单身节
二、阴历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初五:破五节
正月初七:七草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二月初二:龙抬头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
七月初七:七夕女儿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中国老年节
腊月初八:腊八节
腊月二十三:小年
腊月最后一天:除夕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