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给我推荐一首古诗带理由

 我来答
yjw25733001
推荐于2017-12-16 · TA获得超过46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2万
展开全部
给我+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诗写长安城中早春时节生机一派的景色。写早春,要写出特点,与繁花竟放的春景就有不同,韩愈紧扣“早春”主题,写草刚出芽时的有嫩色,一场清新的春雨之后,原野上绿意茸茸,邀望可知是春草出露嫩芽,蒙蒙茸茸,清新可爱,又正因是早春,草还没有长高长大,走近再看,才见稀疏的初芽,并不能形成绿色一片,人们说好诗如画,韩愈这首诗写草色的传神之笔,恐怕是画也难以表现的境界。后两句说这初春的生机,带给人欣喜和柔美的生命意识,是远远胜过暮春的烟柳之色的。

同是春景,诗人却进行比较,评出高低,显然他喜爱早春,当是因为早春是盼望了一冬的春消息的最先透露者,早春是大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有力证明,早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诗人观察细致, 表达新巧,语言自然 ,感情纯真,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临了,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象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爱栋135
2009-12-05 · TA获得超过59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苏轼的《水调歌头》。
这首词作于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作者时任密州知州。词的上片望月抒怀,因望月而对天上生出种种奇想。下片对月怀人,书写对其弟子由的怀念之情。全词气势贯注,挥洒自如,不加雕琢,一片神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足见此词已独步当时。
开头四句连续提出连个疑问,反映出作者对清明美好世界的向往,体现出作者对理解自然现象的一种追求。“明月”两句是从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两句脱胎出来。“今夕是何年”是用唐牛僧儒《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成句,但用到这里,则成为全篇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欲乘风归去”以下五句,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构想,表现作者神往美好世界而又离不开现实的矛盾复杂心理。
下片由望月幻想而转到现实。“转朱阁”三句写时间的推移,写月亮的移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二句又向明月呼问,月圆而人不团圆,因此,对中秋月圆的责问,问得无理,但却问得有情。“人有悲欢离合”三句又宕开笔触对上述责问作解释,说人间有悲欢离合,月亮有阴晴圆缺,从古来都是如此。从而对自己的政治遭遇,人生的不如意,归结为“古难全”,以此劝慰子由,也宽慰自己,五句大起大落,极顿挫之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结二句表达作者的愿望:但愿大家长寿健康,虽分隔千里,却能共望明月以寄相思之情。唐圭章先生说:“原意虽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出,然公(苏轼)加‘但愿’二字,则情更深,意更厚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无团子
2009-12-05 · TA获得超过210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9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9万
展开全部
雪 梅
〔宋〕卢梅坡①
梅雪争春未肯降②,
骚人阁笔费评章③。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
①卢梅坡,宋诗人。生卒年不详。②降(xiáng),服输。③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译诗】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赏析】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wangyichuan726
2009-12-06 · TA获得超过29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锦瑟
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 ,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