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现状和未来

老师要求写一个论文谈谈“中国电影现状和未来”,请大哥大姐帮帮忙。谢谢!... 老师要求写一个论文谈谈“中国电影现状和未来”,请大哥大姐帮帮忙。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liying19840611
2009-12-10 · TA获得超过342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3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03万
展开全部
借助于开放改革的历史潮流,中国电影从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力有所提高,市场稳步扩展,国产影片的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电影业似乎正面临一个步出困境、再度振兴的契机。同时,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电影市场要求仍然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电影市场潜力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的严重失衡,大城市市场与中小城市和农村电影市场的巨大消费对比,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冲突的激化,则说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一历史机遇 1979年,中国电影曾经创造293.1亿的观众人次纪录,这一数字意味着当时10亿中国人人均年观影次数近30次。但80年代后,中国电影的观众人次却连年减少,尽管这期间仍然有一些国产影片的观众人次过亿,但从总体上来说,除了产量还基本维持以外,电影的观众人次、放映场次、票房收入和发行收入以及银幕数量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一下降趋势直到1995年才开始出现明显缓解。1993年至1994年的电影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后,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国际性话题重新将观众从对电视的关注中引向了电影,引进国外10部大片刺激了多年疲软的电影市场,以及都市消费社会创造了越来越高的文化消费欲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这一年成为了中国电影业期待已久的一个历史性转机,但电影事业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处在生长和发展时期。 1.发展中的电影生产 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影平均年产量基本处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电影产量的前5名之列。从90年到97年,中国电影总产量为1,079部,平均年产量约为135部。其中92年产量最多,从96年开始明显减少,97年产量最低,比平均年产量低约35%,是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一个低产年。 电影减产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量从总体上来说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中国电影产量如此明显地减少恰恰出现在电影票房收入大幅度上升的时期,同时中国的电影市场对影片量的需求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因此97年的电影大幅度减产仍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美国近年电影平均年产量约在350—400部左右、印度为450部左右、香港为150部左右、法国为100部左右、巴西为60部左右、英国为40部左右、台湾为20—30部左右、墨西哥为10部左右。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大陆电影90年代平均年产量135部,可以说是电影生产的大国之一,电影年产量约为世界投入商业发行的电影产量的1/30。 从投资规模来看,近年来中国电影的投资规模也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每年都有几部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大制作影片,如《鸦片战争》已经创造了单片投资近亿元的纪录。 在世界范围内,为了与电视竞争,为了提高电影的艺术和技术质量,也为了增加电影的市场占有率,电影的投资成本越来越高。1996年美国电影的平均成本为每部3,980万美元,1997年为5,340万美元,增长34%。1997年影片平均发行宣传费用为2,220万美元,每部电影实际成本高达7,560万美元。(注1)近年中国电影生产的平均投资规模尽管不到美国电影的1%,但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0年平均投资40万,1992年为150万,1997年则在300万以上,年增长幅度为10%以上。预计1998年电影的投资规模还会有所扩大,平均成本约在350万元人民币左右(注2)。这一投资规模已经接近了1997年香港普通影片300万—500万的投资规模。电影投资的增加,为提高电影的创作、制作水平和艺术、技术质量提供了经济前提。 2.复苏中的电影市场 尽管80年代世界电影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市场危机,但从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电影的票房收入却有增有减,香港从95年的13.39亿港币的票房收入,到96年减少到12.22亿,97年则减少为11.90亿,递减8.7%、2.5%,而美国电影国内外票房收入却在逐年上升,国内收入从96年的50亿美元到97年超过了60亿,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从1995年开始,中国电影观众人次也开始缓慢回升,电影的票房收入则增长迅猛。1995年,全国票房增长幅度平均达到15%,上海则达到40%,北京更是达到80%,而且还保持了三年的持续增长(1995年9267万;1996年1.1亿;1997年1.2亿)。 随着电影市场的升温,电影消费者的数量和消费水平也在提高。1995年,上海和北京都从1979年以后首次出现了观众人次上升的趋势。据1997年6月《中国电影杂志社》、北京市电影公司等机构所进行的“北京电影市场消费调查”所统计,在观看电影的观众中有46.42%的观众平均每月都看一次电影以上,这说明电影的消费市场正在扩展。(注3) 此外,中国电影也开始面向国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中国电影公司共向国外电影市场输出国产影片126部次,销售总额达3,816.5万元,比1996年增长了300%(注4)。这表明,中国电影在寻求海外市场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3.变革中的电影体制 90年代中国电影体制的改革一直是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曲折地展开的。电影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制片业的改革。首先,增扩了电影制作机构。电影制作机构原来只有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后来南京、天津、山西、江西、黑龙江等都成立了电影制片厂。再后来,万科、大洋等民营企业也开始电影制作。1995年一半以上的国产影片是由民营企业投资生产的。这一改革,使电影的生产规模扩大,也为电影生产引进了竞争机制。其次,电影的出品权逐渐扩大。原来只有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拥有电影出品权,1995年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其他国营电影制片厂的出品权,同时因为放松了生产指标的控制,许多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电影出品权。广电部电影局1997年12月24日还发布了《关于试行“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的通知》,规定在中国大陆的国有省级以上和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市级电影单位、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单位,均可以国家倡导的、思想性艺术性较佳的电影文学剧本向广电部电影局申请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这些措施,进一步放开了对制片行业的垄断,使制片业向市场化方向跨进了有限的一步。 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第二条战线是发行体制的改革。1993年1月,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实施细则》,1994年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一直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电影发行体制解体,各电影制片厂直接面对各个基层发行放映企业。电影的发行渠道更加灵活多样。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制作、发行、放映业的积极性,制片人制、地区版权制、分帐发行制、招标放映、院线放映等各种制作、发行和放映方式都陆续出现,这对扩展电影的消费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内容提要9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出现了一次历史转机:电影市场复苏,国产电影呈现出重新振兴的迹象。但事实上现实困境仍然束缚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国产影片面临着“信誉危机”,电影市场份额比例失调,制片、发行和放映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电影市场片源不足,市场潜力没有充分发掘。中国电影亟待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转化管理机制,提高影片质量,以创造民族电影工业的灿烂前景。 关键词电影体制市场份额信誉危机后电影市场 作者简介尹鸿,1961年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唐科,1972年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博士生。 借助于开放改革的历史潮流,中国电影从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力有所提高,市场稳步扩展,国产影片的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电影业似乎正面临一个步出困境、再度振兴的契机。同时,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电影市场要求仍然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电影市场潜力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的严重失衡,大城市市场与中小城市和农村电影市场的巨大消费对比,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冲突的激化,则说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一历史机遇 1979年,中国电影曾经创造293.1亿的观众人次纪录,这一数字意味着当时10亿中国人人均年观影次数近30次。但80年代后,中国电影的观众人次却连年减少,尽管这期间仍然有一些国产影片的观众人次过亿,但从总体上来说,除了产量还基本维持以外,电影的观众人次、放映场次、票房收入和发行收入以及银幕数量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一下降趋势直到1995年才开始出现明显缓解。1993年至1994年的电影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后,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国际性话题重新将观众从对电视的关注中引向了电影,引进国外10部大片刺激了多年疲软的电影市场,以及都市消费社会创造了越来越高的文化消费欲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这一年成为了中国电影业期待已久的一个历史性转机,但电影事业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处在生长和发展时期。 1.发展中的电影生产 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影平均年产量基本处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电影产量的前5名之列。从90年到97年,中国电影总产量为1,079部,平均年产量约为135部。其中92年产量最多,从96年开始明显减少,97年产量最低,比平均年产量低约35%,是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一个低产年。 电影减产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量从总体上来说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中国电影产量如此明显地减少恰恰出现在电影票房收入大幅度上升的时期,同时中国的电影市场对影片量的需求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因此97年的电影大幅度减产仍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美国近年电影平均年产量约在350—400部左右、印度为450部左右、香港为150部左右、法国为100部左右、巴西为60部左右、英国为40部左右、台湾为20—30部左右、墨西哥为10部左右。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大陆电影90年代平均年产量135部,可以说是电影生产的大国之一,电影年产量约为世界投入商业发行的电影产量的1/30。 从投资规模来看,近年来中国电影的投资规模也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每年都有几部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大制作影片,如《鸦片战争》已经创造了单片投资近亿元的纪录。 在世界范围内,为了与电视竞争,为了提高电影的艺术和技术质量,也为了增加电影的市场占有率,电影的投资成本越来越高。1996年美国电影的平均成本为每部3,980万美元,1997年为5,340万美元,增长34%。1997年影片平均发行宣传费用为2,220万美元,每部电影实际成本高达7,560万美元。(注1)近年中国电影生产的平均投资规模尽管不到美国电影的1%,但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0年平均投资40万,1992年为150万,1997年则在300万以上,年增长幅度为10%以上。预计1998年电影的投资规模还会有所扩大,平均成本约在350万元人民币左右(注2)。这一投资规模已经接近了1997年香港普通影片300万—500万的投资规模。电影投资的增加,为提高电影的创作、制作水平和艺术、技术质量提供了经济前提。 2.复苏中的电影市场 尽管80年代世界电影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市场危机,但从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电影的票房收入却有增有减,香港从95年的13.39亿港币的票房收入,到96年减少到12.22亿,97年则减少为11.90亿,递减8.7%、2.5%,而美国电影国内外票房收入却在逐年上升,国内收入从96年的50亿美元到97年超过了60亿,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从1995年开始,中国电影观众人次也开始缓慢回升,电影的票房收入则增长迅猛。1995年,全国票房增长幅度平均达到15%,上海则达到40%,北京更是达到80%,而且还保持了三年的持续增长(1995年9267万;1996年1.1亿;1997年1.2亿)。 随着电影市场的升温,电影消费者的数量和消费水平也在提高。1995年,上海和北京都从1979年以后首次出现了观众人次上升的趋势。据1997年6月《中国电影杂志社》、北京市电影公司等机构所进行的“北京电影市场消费调查”所统计,在观看电影的观众中有46.42%的观众平均每月都看一次电影以上,这说明电影的消费市场正在扩展。(注3) 此外,中国电影也开始面向国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中国电影公司共向国外电影市场输出国产影片126部次,销售总额达3,816.5万元,比1996年增长了300%(注4)。这表明,中国电影在寻求海外市场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3.变革中的电影体制 90年代中国电影体制的改革一直是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曲折地展开的。电影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制片业的改革。首先,增扩了电影制作机构。电影制作机构原来只有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后来南京、天津、山西、江西、黑龙江等都成立了电影制片厂。再后来,万科、大洋等民营企业也开始电影制作。1995年一半以上的国产影片是由民营企业投资生产的。这一改革,使电影的生产规模扩大,也为电影生产引进了竞争机制。其次,电影的出品权逐渐扩大。原来只有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拥有电影出品权,1995年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其他国营电影制片厂的出品权,同时因为放松了生产指标的控制,许多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电影出品权。广电部电影局1997年12月24日还发布了《关于试行“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的通知》,规定在中国大陆的国有省级以上和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市级电影单位、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单位,均可以国家倡导的、思想性艺术性较佳的电影文学剧本向广电部电影局申请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这些措施,进一步放开了对制片行业的垄断,使制片业向市场化方向跨进了有限的一步。 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第二条战线是发行体制的改革。1993年1月,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实施细则》,1994年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一直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电影发行体制解体,各电影制片厂直接面对各个基层发行放映企业。电影的发行渠道更加灵活多样。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制作、发行、放映业的积极性,制片人制、地区版权制、分帐发行制、招标放映、院线放映等各种制作、发行和放映方式都陆续出现,这对扩展电影的消费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4.生长中的国产电影市场竞争力 美国电影一直疯狂地占领和吞食着世界电影市场。除了香港、印度等少数例外,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美国电影都超过了本土电影的市场占有率。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既包括法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包括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一直都在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和保护本土电影和民族电影的发展。如巴西政府就明确规定了每一年全国的电影放映单位放映国产影片的时间;中国也由原广电部作出了国产电影必须保证占有2/3的放映场次的明确规定。但另一方面,文化保护政策并不能真正保护国产电影的发展,提高国产电影本身的市场竞争力才是民族电影发展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越来越重视本土电影的市场竞争力,一些本土电影在本土市场上已经可以与美国电影抗衡,使国产电影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如香港曾经连续多年本土电影的票房收入、观众人次等都超过了外来电影;日本1997年票房纪录前10位的影片中也有3部本土电影,其中《幽灵公主》还以100亿日元的票房高居榜首(注5)。波兰1997年国产影片《凶手》的票房收入达到了1340万兹罗提(约合380万美元),超过了美国影片《空中大掼篮》860万兹罗提(合240万美元)的票房纪录(注6)。而近年来在中国大陆,面对进口外国“大片”的挑战,电影制作和发行者充分利用了各种机遇,使国产影片的生产和发行也取得了突破,从1995年到1997年,进口影片包括分帐进口影片的排片、市场份额逐渐受到了平抑,各地都有国产影片突破进口大片的票房纪录的现象。 电影生产的发展、电影市场的复苏,电影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产电影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可以说都意味着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面临一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转折时期。 二现实困境 中国电影面对机会,同时也面对困境、面对挑战、面对危机。与处在转型期的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息息相关,由于电影体制改革仍然还没有到位,计划经济模式在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行业后遗症,从电影业的各级管理层到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层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观念和操作方式的误区,整个电影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也还有待提高,整个社会的电影消费水平受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制约也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一切都是中国电影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1.影片数量短缺 按照经营经验,电影院需要250—350部电影供应才能正常运转,而按照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管理条例规定,国产影片必须占2/3放映时间,这就意味着除了80—120部进口影片以外,至少需要160—230部国产影片提供给市场。而这些影片中应该有1/2的影片(80—115部)是市场效果较好,1/3(50—80部)的影片是高效益的,正如电影发行人员所意识到的那样,“片源供给是否充足,国产片中是否有可以支撑市场的‘拳头’作品,是目前国产片市场经营能否保证良性循环的首要前提。也唯有有良好的片源保障,2/3时间放映国产影片才可能落到实处,显示出实际的效果。”(注7) 近年来,每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新片投放量(国产片和进口片)大约维持在150至200部之间。如北京95年投放市场新片共197部,其中大片9部,普通进口影片44部,国产新片144部,此外还有复映片72部。而1997年,全年投放市场的影片有大幅度下降,国产电影为120部左右,其中不少都是往年的积压影片。进口电影30部左右,共150部。市场差额越来越大。一方面限制进口影片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国产影片的产量又明显不足,特别是已有的大多数国产影片根本无法占有市场份额,这对97年的电影市场带来了明显的消极影响。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口片不是挤占而是填补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真空。电影产量的不足,将导致电影市场的萎缩、观众流失,使其他音像媒介抢占电影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会使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地被外来影片所代替。 导致电影生产量短缺的最主要的原因一是电影市场机制不健全,制片方的利益回报率太低、投资风险太高,影响了电影的生产规模。二是电影管理制度还不够合理,规划、审查的尺度与电影本身的特点不完全吻合,特别是制度性和操作性不够带来了某种生产的不可预见性,使电影创作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三是过多的非市场因素使电影生产和电影市场的正常秩序受到干扰,也对电影生产产生了某些误导作用。 2.制片、发行、放映业的矛盾激化 和整个中国的改革形势相仿,中国电影的体制改革也已经进入到了攻关阶段,进入到了要影响到原有的利益分配和权力格局的关键时期,因而,近年来,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业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正如广电部电影局一位主管人士所认为,“有人说中国电影企业是整个中国企业界改革最早的行列,但是,改革的进程缓慢,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电影发展的需要。”(注8)中国电影发展面临“电影体制不顺、机制待立、中介梗阻、节目短缺、资金困难、捐税过重、不平等竞争”等问题(注9)。 而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之一,就是电影市场的无序和杂乱。中国的电影行业虽然一直以影片发行为纽带贯穿全行业,但由于各级发行公司是按照行政区域设置的,各级发行、放映单位分别属于各级政府管辖,形成了不同的隶属关系和利益机制。企业和区域的自我保护阻碍了电影市场机制的建立。市、县电影行业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电影经济的增长。改革现行经营格局和经济体制迫在眉睫。93年以来广电部一直推动“放开发行”、打破区域垄断,但收效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只打破了单一企业的垄断,并没有打破区域经营的垄断。市场依然条块分割、块块垄断、没有竞争、分配不公。电影市场的无序不仅造成了发行和放映业的冲突,而且更是严重地影响到制片业的利益。在整个影片业中制片一方得到的利润过少。70%影片的制作方亏损。据有关人士估计,国产影片投资总回报率还不到50%(注10)。 目前,美国制片与放映的票房分成比例为48∶52左右,其中发行费用占去制片费用的10—12%,制片方得到的票房收入为35%。目前中国电影公司的大片引进即参照这一比例。而国产片通常的分帐比例是制片、发行、放映分别占票房的35%、17%、48%。但制片方却要负担相当部分的拷贝费和宣传费,而发行方的发行成本和风险系数与其利益所得相比却并不相称。此外,加上各种市场统计数字的弄虚作假,更使得制片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制片、发行、放映业矛盾的加剧,一方面伤害了电影生产的积极性,使电影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伤害了电影的市场效果,电影片源严重缺乏,国产片的发行放映都面临重重阻力。其结果必然是恶性循环,生产、发行、放映三个环节不是形成一种发展的合力,而是相互制约、相互抵消。因此,加速整个电影业的市场经济转轨、重组利益集团、打破市场垄断、规范电影市场、加强电影经济的法规建设和执行力度是解决电影业内部困境的出路。 3.市场潜力没有充分发掘 如果将中国的电影产量和电影票房收入与中国的人口相比的话,中国可以说完全是一个电影小国。尽管中国的电影产量约为世界电影产量的1/30,但中国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1/4。尽管95年以后,中国电影的市场状况有所回升,但全国票房收入估计还不到40亿,观众人次没有明显的增加。而1997年,除北京等极少数地区的票房保持上升或与96年持平以外,大部分地区的票房都下降了20%左右,而且,进口分帐美国影片的票房也在同时下降,这无疑是对中国电影市场敲响的警钟。(注11) 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无论是与中国的人口数量相比,还是与美国等国家的电影票房收入相比,都还有很大的距离。1997年,《鸦片战争》全国票房收入为8,000万,是国产影片中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之一,而美国97年票房收入排在第20名的影片其国内收入已经为2,400万美元,接近2亿人民币,是《鸦片战争》的2倍以上。美国《泰坦尼克号》全美票房收入超过4亿美元,合35亿人民币,更是《鸦片战争》的44倍。1997年,美国共发行395部影片,观众人次达14亿,国内票房的总收入超过了60亿美元(注12),是中国全国电影票房的数十倍。这样大的差距,说明中国电影市场还有着巨大的潜力,电影消费还有广阔的市场。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以分帐进口影片的市场份额占有率为例,仅仅上海就占全国分帐影片市场份额的16%,北京和浙江各占14%,三个城市竟然占有份额的44%。全国几十个省、上千个大中城市和广大的小城市、农村才占有全国市场的56%(注13)。这说明,在大城市电影的消费市场还处在培育阶段,而在广大的中小城市,电影文化的普及还远远不足,大众的电影消费需求没有被充分调动,而农村电影市场目前基本处在未开放的萧条状态。

未完,请参考http://lw23.com/paper_37085161/

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尹鸿,1961年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

传播易
2024-08-30 广告
全球视野,创新发声广州传播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引领数字传播新纪元,今日宣布在国际舞台上迈出重要一步。我们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发布行业前沿资讯,展现中国智慧与力量。通过精准策略与全球化视角,将品牌故事传递给世界每一个角落,激发跨国界对话与合作...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传播易提供
匿名用户
2009-12-10
展开全部
鲁迅都写不出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