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整理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2022-06-16 · TA获得超过103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万
采纳率:77%
帮助的人:511万
展开全部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sola祈
推荐于2017-10-13 · TA获得超过107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文化生活》 会考考点归纳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1、了解文化的含义、形式
  (1)文化的含义(P6):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文化的形式(P8):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P10)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表现在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另一方面文化又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表现在:一方面,科学技术、教育、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可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把握。从国内来说,人们为了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从国际来说,只有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才能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3、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文化竞争力(P11)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大修改)
  (2)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①从物质生活方面来看,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抵御外来文化侵略,保证文化安全;有利于增加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从精神生活方面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生产大量的健康向上、无愧于时代的精神产品和精神财富,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能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可以从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从文化对人、对社会影响来分析)
  4、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P13—21)
  (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一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二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3)文化对人影响的意义: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1、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作用、学会尊重文化的多样性(P31—32)
  (1)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作用: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P32—33)
  (1)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世界各民族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P34—36)
  (1)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4)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4、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P39—42)
  (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5、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对社会与人的发展)(P42)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6、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 (P43—44)
  ①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其次,还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P44)。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7、懂得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P48)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8、领会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P49—50)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③文化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9、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P52—55)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②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对于文化创新而言,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P64—70)
  ①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外城文化的理解。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P72)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P78—79)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4、新时期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8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第四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

  1、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P89)
  “大众文化”指的是“为大众的”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2、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自觉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P91—94)
  (1)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2)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原因:当今,各种各样的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透过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应看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②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③随着时代不断前进,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P94):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P9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增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和要求: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5、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P101)
  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6、理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100—104)
  (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7、了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P106)与教材表述不同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8、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新增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它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在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既凝结着中华传统道德的精华,又融入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既有先进性的导向,也有广泛性的要求。
  9、理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P109—110)
  ①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科学文化修养。②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③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10、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学会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P111—112)
  ①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重要途径。
  ②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依旧丶华丽丶
2012-09-11 · TA获得超过29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156
展开全部
《文化生活》 会考考点归纳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1、了解文化的含义、形式
(1)文化的含义(P6):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文化的形式(P8):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P10)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表现在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另一方面文化又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表现在:一方面,科学技术、教育、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可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把握。从国内来说,人们为了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从国际来说,只有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才能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3、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文化竞争力(P11)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大修改)
(2)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①从物质生活方面来看,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抵御外来文化侵略,保证文化安全;有利于增加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从精神生活方面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生产大量的健康向上、无愧于时代的精神产品和精神财富,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能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可以从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从文化对人、对社会影响来分析)
4、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P13—21)
(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一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二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3)文化对人影响的意义: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1、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作用、学会尊重文化的多样性(P31—32)
(1)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作用: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P32—33)
(1)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世界各民族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P34—36)
(1)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4)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4、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P39—42)
(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5、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对社会与人的发展)(P42)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6、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 (P43—44)
①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其次,还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P44)。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7、懂得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P48)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8、领会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P49—50)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③文化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9、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P52—55)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②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对于文化创新而言,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P64—70)
①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外城文化的理解。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P72)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P78—79)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4、新时期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8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第四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

1、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P89)
“大众文化”指的是“为大众的”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2、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自觉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P91—94)
(1)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2)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原因:当今,各种各样的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透过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应看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②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③随着时代不断前进,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P94):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P9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增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和要求: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5、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P101)
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6、理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100—104)
(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7、了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P106)与教材表述不同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8、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新增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它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在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既凝结着中华传统道德的精华,又融入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既有先进性的导向,也有广泛性的要求。
9、理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P109—110)
①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科学文化修养。②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③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10、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学会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P111—112)
①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重要途径。
②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吾秋梵煦E1
2019-11-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515
展开全部
三大意识:政治意识、被藐视的人民意识、公民意识包括敌人意识。政治意识是没有自由的机械性意识;被藐视的人民意识是科学的建设性意识;公民意识是被统治的意识。还有国籍意识网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9-12-20
展开全部
买本课本,什么都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