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回答
展开全部
泸州:
近年来,泸州市委、市政府每年从财政拨出500万元,作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项经费,今年又增加50万元。兴建文化设施,市...要说泸州的变化,道路宽敞了、城市整洁了、休闲娱乐的地方多了、群众文化活动也丰富了,在这座城市生活感到很舒心。
通过调研,高启发一行表示,比起1996年来泸明察暗访时,泸州的变化很大,高楼大厦多起来了,街道宽敞整洁了,卫生状况与以前...同时,他们还对我市近年来建立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给予了肯定。另外,全国爱卫办还对我市百条小巷的改造给予
2004年全省人才市场建设工作会议在泸州召开就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但是,泸州人才市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需要...会上,何局长强调,人事部门的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增强中心组学习自觉性,坚持抓好学习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进一步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公司多元化发展。洞察了中国白酒市场的新的浪潮。着眼江南酒城的泸州酒。与泸州市酒业...泸渝古镇珍藏酒按不同年份,以朴实、纯真的酒质向世人诉说泸州酒品质的真谛。以精美大方的中高档包装,朴实无华的
在2003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随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的决定》。这次会议正式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而在人才强国战略中比较突出也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提出了科学人才观。科学人才观体现在人才市场建设上,强调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科学人才观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快人才市场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科学的人才观对人才市场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并自觉运用科学人才观指导泸州人才市场建设和人才开发服务工作的实践。
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科学人才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行为的指南。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才能跟上时代潮流,适应人才市场发展的形势。如努力做到“四不唯”、“一不拘”: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论人才,我们才会用新的标准去评价、指导、推荐、培养人才;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我们才会更加重视、珍惜人才,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增强服务意识,切实为人才提供服务;明确科学人才观对加快发展人才市场的新要求,我们才会进一步加快人才市场的建设步伐,主动推进人才市场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泸州人才市场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落实科学人才观,加快泸州人才市场发展
近年来,泸州人才市场坚持改革促发展,逐步实现了由政府推动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由行政管理模式向市场经营模式,由主要促进人才流动向实现人才资源市场化开发的转变,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泸州人才市场每年举办50多次人才交流会,年进场人数超过3万人次,每年通过人才市场实现流动的近万人次,为6千多流动人才提供了保管档案等代理服务,“川南人才网”在alexa.com上的排名位居全省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的第2,年访问量30多万人次。基本形成了以市场化人才配置、社会化人事代理、网络化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开始逐步发挥。2004年全省人才市场建设工作会议在泸州召开就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但是,泸州人才市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市场化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功能、服务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拓宽。在新的发展阶段,泸州人才市场建设既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又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人才市场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人才市场新的运行格局涉及主体较多,具体到泸州人才市场这样一个人才服务中介机构,要加快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推进体制改革。按照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政府主管部门与市场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在做好政府授权的公共人事服务业务基础上,努力发展市场竞争业务。通过改革,进一步做到公共人事服务业务与经营性人才服务业务分开管理,建立不同的管理机制和体制。可以说,人才市场实行管办分离,既是中央的精神,也是人才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泸州人才市场两类业务内部分开管理已有两年多了,将现有的人才市场从公共人事服务机构剥离出来,成立现代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进行管理和运作的条件基本成熟,要抓紧制定方案,组建人才服务公司,以理顺体制,进一步促进发展。
2、推动机构能力建设。泸州人才市场经过两年多的改革,法人地位基本落实,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并初步建立了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以绩效工资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组织活力增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除了要继续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竞争力外,重要的是提高员工素质,加强机构的能力建设,否则,再好的体制和机制也无法发挥作用。推动机构能力建设:一要明确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育提高竞争力为目标,提升业务开发能力,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提升经营水平,推动人才市场服务的产业化发展;二要采取措施。引进高素质人才,优化队伍结构;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
3、推进信息化建设。《决定》提出:“使现有各类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实现联网贯通,加快建设统一的人才市场。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推进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对于发挥人才市场机制在市场调节中的作用,加快人才流动的步伐,促进人才市场管理现代化和人才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增强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完善人才市场信息发布制度,不断改进信息的统计和发布方法,加强信息的分析预测,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二是提高人才市场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开展网上招聘应聘、人才推荐、远程面试等活动,培育和发展网上人才市场。三是积极推动和劳动力市场联网贯通。逐步实现信息共享,方便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
4、着力构建“四大服务平台”。人才开发服务工作,要着力构建四大服务平台:一是人才交流服务平台。搞好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建设,形成网上网下互动的交流模式,不断拓宽人才流通渠道,适时加快招聘会频率,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逐步实现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为人才的引进、流动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二是公共人事人才服务平台。要按照要求做好授权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努力发展新的公共服务。在做好人事政策咨询、人才信息发布、市场求职指导、人事代理服务等公共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勇于突破传统管理的框框,努力开拓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新天地。比如,开展文凭验证、建设诚信业绩档案、加强流动人员党务工作等。三是人才培训服务平台。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实际和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项目,切实提高人才的素质;四是人才评价服务平台。利用科学的测评方式,对人才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和发展潜力进行综合测评,为单位人才的选聘、引进等提供重要的参考据。
人事信息
近年来,泸州市委、市政府每年从财政拨出500万元,作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项经费,今年又增加50万元。兴建文化设施,市...要说泸州的变化,道路宽敞了、城市整洁了、休闲娱乐的地方多了、群众文化活动也丰富了,在这座城市生活感到很舒心。
通过调研,高启发一行表示,比起1996年来泸明察暗访时,泸州的变化很大,高楼大厦多起来了,街道宽敞整洁了,卫生状况与以前...同时,他们还对我市近年来建立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给予了肯定。另外,全国爱卫办还对我市百条小巷的改造给予
2004年全省人才市场建设工作会议在泸州召开就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但是,泸州人才市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需要...会上,何局长强调,人事部门的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增强中心组学习自觉性,坚持抓好学习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进一步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公司多元化发展。洞察了中国白酒市场的新的浪潮。着眼江南酒城的泸州酒。与泸州市酒业...泸渝古镇珍藏酒按不同年份,以朴实、纯真的酒质向世人诉说泸州酒品质的真谛。以精美大方的中高档包装,朴实无华的
在2003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随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的决定》。这次会议正式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而在人才强国战略中比较突出也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提出了科学人才观。科学人才观体现在人才市场建设上,强调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科学人才观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快人才市场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科学的人才观对人才市场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并自觉运用科学人才观指导泸州人才市场建设和人才开发服务工作的实践。
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科学人才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行为的指南。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才能跟上时代潮流,适应人才市场发展的形势。如努力做到“四不唯”、“一不拘”: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论人才,我们才会用新的标准去评价、指导、推荐、培养人才;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我们才会更加重视、珍惜人才,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增强服务意识,切实为人才提供服务;明确科学人才观对加快发展人才市场的新要求,我们才会进一步加快人才市场的建设步伐,主动推进人才市场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泸州人才市场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落实科学人才观,加快泸州人才市场发展
近年来,泸州人才市场坚持改革促发展,逐步实现了由政府推动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由行政管理模式向市场经营模式,由主要促进人才流动向实现人才资源市场化开发的转变,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泸州人才市场每年举办50多次人才交流会,年进场人数超过3万人次,每年通过人才市场实现流动的近万人次,为6千多流动人才提供了保管档案等代理服务,“川南人才网”在alexa.com上的排名位居全省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的第2,年访问量30多万人次。基本形成了以市场化人才配置、社会化人事代理、网络化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开始逐步发挥。2004年全省人才市场建设工作会议在泸州召开就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但是,泸州人才市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市场化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功能、服务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拓宽。在新的发展阶段,泸州人才市场建设既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又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人才市场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人才市场新的运行格局涉及主体较多,具体到泸州人才市场这样一个人才服务中介机构,要加快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推进体制改革。按照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政府主管部门与市场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在做好政府授权的公共人事服务业务基础上,努力发展市场竞争业务。通过改革,进一步做到公共人事服务业务与经营性人才服务业务分开管理,建立不同的管理机制和体制。可以说,人才市场实行管办分离,既是中央的精神,也是人才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泸州人才市场两类业务内部分开管理已有两年多了,将现有的人才市场从公共人事服务机构剥离出来,成立现代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进行管理和运作的条件基本成熟,要抓紧制定方案,组建人才服务公司,以理顺体制,进一步促进发展。
2、推动机构能力建设。泸州人才市场经过两年多的改革,法人地位基本落实,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并初步建立了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以绩效工资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组织活力增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除了要继续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竞争力外,重要的是提高员工素质,加强机构的能力建设,否则,再好的体制和机制也无法发挥作用。推动机构能力建设:一要明确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育提高竞争力为目标,提升业务开发能力,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提升经营水平,推动人才市场服务的产业化发展;二要采取措施。引进高素质人才,优化队伍结构;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
3、推进信息化建设。《决定》提出:“使现有各类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实现联网贯通,加快建设统一的人才市场。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推进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对于发挥人才市场机制在市场调节中的作用,加快人才流动的步伐,促进人才市场管理现代化和人才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增强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完善人才市场信息发布制度,不断改进信息的统计和发布方法,加强信息的分析预测,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二是提高人才市场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开展网上招聘应聘、人才推荐、远程面试等活动,培育和发展网上人才市场。三是积极推动和劳动力市场联网贯通。逐步实现信息共享,方便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
4、着力构建“四大服务平台”。人才开发服务工作,要着力构建四大服务平台:一是人才交流服务平台。搞好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建设,形成网上网下互动的交流模式,不断拓宽人才流通渠道,适时加快招聘会频率,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逐步实现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为人才的引进、流动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二是公共人事人才服务平台。要按照要求做好授权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努力发展新的公共服务。在做好人事政策咨询、人才信息发布、市场求职指导、人事代理服务等公共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勇于突破传统管理的框框,努力开拓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新天地。比如,开展文凭验证、建设诚信业绩档案、加强流动人员党务工作等。三是人才培训服务平台。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实际和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项目,切实提高人才的素质;四是人才评价服务平台。利用科学的测评方式,对人才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和发展潜力进行综合测评,为单位人才的选聘、引进等提供重要的参考据。
人事信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恩,楼上的楼上的那位大哥,你还真搞笑安,我做为一个泸州人,觉得你上面的那位兄台说的很对,起吗人家查了资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呢!再说人家还有功劳,
而且还是个'童生",你就让让人家撒!!!
而且还是个'童生",你就让让人家撒!!!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06-09-22
展开全部
13.6%和11.4%。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9.9:34.4:35.7调整为2005年的25.3:38.6:36.1。
2005年,财政总收入达20.98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含基金)12.20 亿元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为1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全年实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9.87亿元,增长14.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3%以内。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79.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2.5万人。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人口出生率为13.426‰,人口死亡率为6.76‰,人口自然增长率
为2.96‰。
优势独特的地理区位 泸州历来是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的经济枢纽,今日泸州更具水陆空立体交通区位优势,成为长江“黄金水道”和西南出海南通道上的璀璨亮点,是国家交通部确定的二级枢纽站和长江主枢纽港城市。
2005年,财政总收入达20.98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含基金)12.20 亿元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为1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全年实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9.87亿元,增长14.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3%以内。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79.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2.5万人。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人口出生率为13.426‰,人口死亡率为6.76‰,人口自然增长率
为2.96‰。
优势独特的地理区位 泸州历来是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的经济枢纽,今日泸州更具水陆空立体交通区位优势,成为长江“黄金水道”和西南出海南通道上的璀璨亮点,是国家交通部确定的二级枢纽站和长江主枢纽港城市。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他们写那么长,也都是网上下载的,我估计楼主你也懒得看!
我去年底刚去过泸州,城市发展很快,变化很大!规划的也很好!你去看了估计也会有同感的!
汇报完毕,简单明了,请审阅并将分数划拨于我明下.
妥否,请楼主批示,谢谢!
我去年底刚去过泸州,城市发展很快,变化很大!规划的也很好!你去看了估计也会有同感的!
汇报完毕,简单明了,请审阅并将分数划拨于我明下.
妥否,请楼主批示,谢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06-09-21
展开全部
泸州概况
悠久辉煌的光荣历史 泸州地处四川盆地南缘,扼长江、沱江咽喉,控云、贵、川、渝要冲,为四川出海南通道和长江上游重要港口,下辖泸县 、合江、叙永、古蔺四县和江阳、龙马潭、纳溪三区,幅员面积12246.95 平方公里,2005 年末全市总人口(户籍人口)479.63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
口82.51 万人;常住人口423.29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3.96 万人。
泸州自西汉置郡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凭两江舟楫之利,历史上泸州就自然形成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和川南经济文化中心;宋、明时期泸州即成为与成、渝鼎足而三的全国性商业城市和全国33个商业都会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泸州曾是川南行政公署和泸州专区治所,198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泸州现在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和四川西部化工城。
2005年,泸州市完成生产总值(GDP)284.9亿元,比上年增加38.7亿元同,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23 亿元,比上年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109.93 亿元,比上年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102.75 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十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高于“九五”时期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年均分别增长5.3%、
13.6%和11.4%。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9.9:34.4:35.7调整为2005年的25.3:38.6:36.1。
2005年,财政总收入达20.98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含基金)12.20 亿元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为1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全年实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9.87亿元,增长14.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3%以内。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79.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2.5万人。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人口出生率为13.426‰,人口死亡率为6.76‰,人口自然增长率
为2.96‰。
优势独特的地理区位 泸州历来是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的经济枢纽,今日泸州更具水陆空立体交通区位优势,成为长江“黄金水道”和西南出海南通道上的璀璨亮点,是国家交通部确定的二级枢纽站和长江主枢纽港城市。
西南出海通道纵贯全境,陆路经此通道一日内可直达广西防城、北海;泸州机场为四川第二大航空港,可起降波音737型客机,现已开通泸州至北京、广州、昆明、贵阳等地航班;泸州港是四川长江上游常年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和四川省在长江上的第一大港, 已建成年吞吐量5万标箱、20万吨重件的直立式多用途集装箱码头;泸州是全国“二类水运口岸”,已先后设立商检局和海关机构,口岸机构具备,城市功能健全。
宜人的气候,丰饶的物产 泸州地处四川盆地南缘,长江、沱江在此交汇,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以长江为主干成树枝状分布,江河密布,水源充足。
泸州市属盆地中亚热带温润气候区。总的特征是以亚热带气候为主,垂直差异明显,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地肥沃,宜种性广。泸州境内既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人工植被,又有多种多样的栽培植被和园艺作物,盛产水稻、小麦、玉米、高梁、油菜、烟叶、柑桔、龙眼、荔枝等,农业种植历史悠久,部分地带农作物可一年三熟,作物产量较高。是四川省双季稻的主产区和全国唯一的晚熟龙眼、荔枝基地。古蔺黄荆和合江佛宝,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仅存的低海拔植物基因库和原始森林风景区,具有极高的生态旅游价值。
丰富突出的优势资源 泸州位处攀西——六盘水资源“金三角”开发区,资源密集度高,具有南煤硫、北水气的分布特点。地下资源以煤、煤层气、硫铁矿、天然气、石灰石为主,兼粘土岩、褐铁矿、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质量优。古叙矿区煤、煤层气、硫铁矿共生富集,无烟煤资源量69亿吨, 占全省的33%;煤层气1000多亿立方米, 已列入全省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硫铁矿资源量32亿吨, 占川南储量71%。水能资源67万KW,可开发量25万KW;天然气储量650亿立方米。
境内大小河流分布广泛,主要河流有长江、沱江、赤水河、永宁河等,其中长江航道136 公里;泸州港是四川省第一大港,是四川唯一的国家二类水运口岸和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泸州宜港岸线长,规划利用宜港总长26405 米,现已利用近8000 米,可停靠1000 吨级的船舶,已建成吞吐量2.5 万标箱、20 万吨重件的直立式多用途国际集装箱码头。2005 年进出口总额6293 万美元。
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泸州是一个以酿酒、化工、机械为支柱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驰誉中外的泸州老窖、古蔺郎酒使泸州享有“酒城”美名。年产合成氨80万吨、尿素124万吨的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随着泸天化 1620吨/日尿素扩建、泸化厂4500吨硝化棉改造、泸州鼎力碱业公司四氯化碳装置技改等项目的逐步实施,四川西部化工城正拔地而起。长江工程机械集团是全国最大工程机械集团之一, 以长工集团为龙头的50多家工业企业可生产近20个大类、2000多个品种规格的机械产品。泸州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迅猛,拥有较稳固的农业基础,医药、建材、精细化工、印刷包装工业都具有相当规模;市场载体发展迅速,已形成一大批有规模、上档次的综合集贸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
正在崛起的四川西部化工城 泸州具有发展大化工的城市容量。“十五”期间,泸州将加快城镇化进程,到2005年建成城区人口50万的大城市。泸州农副产品极为丰富,是全省的粮食、优质烤烟、名优水果、生猪、竹木、无公害中药材基地,生态环境和农业已经具备建设大型工业基地的承受能力;商业网点密布城乡,市场繁荣,已初步形成的各大专业市场及城市综合商贸体系,进一步增强了泸州市在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商贸中心地位。泸州市人口众多,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以为发展泸州化学工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泸州四川西部化工城按“一城四区”总体思路进行规划建设,即四川西部化工城、以泸天化公司为主的纳溪化工园区、以省级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的龙马潭化工园区、以泸化厂为主的高坝化工园区和以天华公司为主的合江化工园区。四川西部化工城的规划目标是:力争用5到10年时间把泸州建成四川省化工产业发展的高地和载体。具体目标是:到2005年,四川西部化工城总资产达到1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到2010年,总资产达到2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西部化工城建设迈上新台阶,大甲醇竣工投产,1,4-丁二醇项目试运行,羟乙基纤维素、三聚氰胺项目建设加快。
四川西部化工城的主要建设内容:一是目前已经启动的项目有8个,总投资13.5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产值6.6亿元,年新增利税1.2亿元。二是今明两年将要启动的项目5个,总投资 28.5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产值20.3亿元,年新增利税6.2亿元。具体是:泸天化公司40万吨/年和甲醇10万吨/年二甲醚、四川天华公司2.5万吨/年1,4一丁二醇和1.5万吨四氢呋喃均聚醚、火炬化工厂2万吨/年蛋氨酸等5个项目,目前这5个项目的可研已上报国家计委,正待批准立项。
同时,结合泸州的化工资源优势,目前正组织对煤化工、医药化工、磷硫化工等一批项目进行研究、论证。
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 泸州在未来十年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成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的川南经济强市;四川西部化工城;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四川对外开发开放沿长江和南通道出海的门户;川滇黔渝四省 (市)结合部的商贸中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泸州实现新跨越、全面构建和谐、文明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悠久辉煌的光荣历史 泸州地处四川盆地南缘,扼长江、沱江咽喉,控云、贵、川、渝要冲,为四川出海南通道和长江上游重要港口,下辖泸县 、合江、叙永、古蔺四县和江阳、龙马潭、纳溪三区,幅员面积12246.95 平方公里,2005 年末全市总人口(户籍人口)479.63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
口82.51 万人;常住人口423.29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3.96 万人。
泸州自西汉置郡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凭两江舟楫之利,历史上泸州就自然形成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和川南经济文化中心;宋、明时期泸州即成为与成、渝鼎足而三的全国性商业城市和全国33个商业都会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泸州曾是川南行政公署和泸州专区治所,198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泸州现在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和四川西部化工城。
2005年,泸州市完成生产总值(GDP)284.9亿元,比上年增加38.7亿元同,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23 亿元,比上年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109.93 亿元,比上年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102.75 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十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高于“九五”时期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年均分别增长5.3%、
13.6%和11.4%。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9.9:34.4:35.7调整为2005年的25.3:38.6:36.1。
2005年,财政总收入达20.98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含基金)12.20 亿元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为1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全年实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9.87亿元,增长14.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3%以内。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79.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2.5万人。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人口出生率为13.426‰,人口死亡率为6.76‰,人口自然增长率
为2.96‰。
优势独特的地理区位 泸州历来是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的经济枢纽,今日泸州更具水陆空立体交通区位优势,成为长江“黄金水道”和西南出海南通道上的璀璨亮点,是国家交通部确定的二级枢纽站和长江主枢纽港城市。
西南出海通道纵贯全境,陆路经此通道一日内可直达广西防城、北海;泸州机场为四川第二大航空港,可起降波音737型客机,现已开通泸州至北京、广州、昆明、贵阳等地航班;泸州港是四川长江上游常年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和四川省在长江上的第一大港, 已建成年吞吐量5万标箱、20万吨重件的直立式多用途集装箱码头;泸州是全国“二类水运口岸”,已先后设立商检局和海关机构,口岸机构具备,城市功能健全。
宜人的气候,丰饶的物产 泸州地处四川盆地南缘,长江、沱江在此交汇,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以长江为主干成树枝状分布,江河密布,水源充足。
泸州市属盆地中亚热带温润气候区。总的特征是以亚热带气候为主,垂直差异明显,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地肥沃,宜种性广。泸州境内既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人工植被,又有多种多样的栽培植被和园艺作物,盛产水稻、小麦、玉米、高梁、油菜、烟叶、柑桔、龙眼、荔枝等,农业种植历史悠久,部分地带农作物可一年三熟,作物产量较高。是四川省双季稻的主产区和全国唯一的晚熟龙眼、荔枝基地。古蔺黄荆和合江佛宝,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仅存的低海拔植物基因库和原始森林风景区,具有极高的生态旅游价值。
丰富突出的优势资源 泸州位处攀西——六盘水资源“金三角”开发区,资源密集度高,具有南煤硫、北水气的分布特点。地下资源以煤、煤层气、硫铁矿、天然气、石灰石为主,兼粘土岩、褐铁矿、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质量优。古叙矿区煤、煤层气、硫铁矿共生富集,无烟煤资源量69亿吨, 占全省的33%;煤层气1000多亿立方米, 已列入全省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硫铁矿资源量32亿吨, 占川南储量71%。水能资源67万KW,可开发量25万KW;天然气储量650亿立方米。
境内大小河流分布广泛,主要河流有长江、沱江、赤水河、永宁河等,其中长江航道136 公里;泸州港是四川省第一大港,是四川唯一的国家二类水运口岸和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泸州宜港岸线长,规划利用宜港总长26405 米,现已利用近8000 米,可停靠1000 吨级的船舶,已建成吞吐量2.5 万标箱、20 万吨重件的直立式多用途国际集装箱码头。2005 年进出口总额6293 万美元。
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泸州是一个以酿酒、化工、机械为支柱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驰誉中外的泸州老窖、古蔺郎酒使泸州享有“酒城”美名。年产合成氨80万吨、尿素124万吨的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随着泸天化 1620吨/日尿素扩建、泸化厂4500吨硝化棉改造、泸州鼎力碱业公司四氯化碳装置技改等项目的逐步实施,四川西部化工城正拔地而起。长江工程机械集团是全国最大工程机械集团之一, 以长工集团为龙头的50多家工业企业可生产近20个大类、2000多个品种规格的机械产品。泸州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迅猛,拥有较稳固的农业基础,医药、建材、精细化工、印刷包装工业都具有相当规模;市场载体发展迅速,已形成一大批有规模、上档次的综合集贸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
正在崛起的四川西部化工城 泸州具有发展大化工的城市容量。“十五”期间,泸州将加快城镇化进程,到2005年建成城区人口50万的大城市。泸州农副产品极为丰富,是全省的粮食、优质烤烟、名优水果、生猪、竹木、无公害中药材基地,生态环境和农业已经具备建设大型工业基地的承受能力;商业网点密布城乡,市场繁荣,已初步形成的各大专业市场及城市综合商贸体系,进一步增强了泸州市在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商贸中心地位。泸州市人口众多,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以为发展泸州化学工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泸州四川西部化工城按“一城四区”总体思路进行规划建设,即四川西部化工城、以泸天化公司为主的纳溪化工园区、以省级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的龙马潭化工园区、以泸化厂为主的高坝化工园区和以天华公司为主的合江化工园区。四川西部化工城的规划目标是:力争用5到10年时间把泸州建成四川省化工产业发展的高地和载体。具体目标是:到2005年,四川西部化工城总资产达到1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到2010年,总资产达到2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西部化工城建设迈上新台阶,大甲醇竣工投产,1,4-丁二醇项目试运行,羟乙基纤维素、三聚氰胺项目建设加快。
四川西部化工城的主要建设内容:一是目前已经启动的项目有8个,总投资13.5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产值6.6亿元,年新增利税1.2亿元。二是今明两年将要启动的项目5个,总投资 28.5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产值20.3亿元,年新增利税6.2亿元。具体是:泸天化公司40万吨/年和甲醇10万吨/年二甲醚、四川天华公司2.5万吨/年1,4一丁二醇和1.5万吨四氢呋喃均聚醚、火炬化工厂2万吨/年蛋氨酸等5个项目,目前这5个项目的可研已上报国家计委,正待批准立项。
同时,结合泸州的化工资源优势,目前正组织对煤化工、医药化工、磷硫化工等一批项目进行研究、论证。
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 泸州在未来十年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成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的川南经济强市;四川西部化工城;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四川对外开发开放沿长江和南通道出海的门户;川滇黔渝四省 (市)结合部的商贸中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泸州实现新跨越、全面构建和谐、文明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