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关于正常人概念

在心理学上什么样的人是正常的。或者说,什么样的心理是正常的。就是正常人的定义。... 在心理学上什么样的人是正常的。
或者说,什么样的心理是正常的 。就是正常人的定义。
展开
 我来答
城南大坝
2009-12-15 · 超过1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3.9万
展开全部
  区别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心理学原则

  根据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定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脑的机能”,理解心理正常与异常应从心理活动本身的特点去考虑: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中,如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感觉的刺激物,那么,我们必须肯定,这个人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幻觉。另外,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物的规定性时便形成了妄想。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我们称它为统一性(或同一性)标准。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同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
  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自知力作为是精神病的指标,其实这一指标已经涵盖在上述标准之中。所谓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一种患者对自身状态反映错误或称为自我认知同一性原则的丧失。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
  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确乎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比如一个人遇到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手舞足蹈,欢快的向别人诉说自己内心的体验。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他有正常的精神与行为。如果相反,用低沉的语调向别人述说令人愉快的事,或者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映,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称为异常状态。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它总是以自己的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它总是以自己的相对稳定性来区别一个人与其他人的不同。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这种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也要怀疑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否出现异常。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作为区分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或者一个待人接物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淡,如果我们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如此改变的原因时,我们就可以说他的精神活动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
邦彦技术
2024-05-11 广告
在我们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员工的心理健康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我们特别推出心理健康免费测试。这项测试简单快捷,无需复杂操作,就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初步的心理健康评估。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关注自己的心理健...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邦彦技术提供
我就是丹丹猫
2009-12-15 · TA获得超过324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48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68万
展开全部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

一般认为,理想的心理健康状态,应具备下列几个特点:

(一)热爱生活、善于享受生命
(二)胸怀宽阔、不为小事烦恼
(三)欲望适度,不为名利所累
(四)充满自信,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五)情绪波幅不大、心境良好
(六)善于人处
(七)拥有健康的认知模式
他判断和评价事情不会绝对化、极端化,不会以偏概全。他会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不会去抗拒。
他能坦然地面对各种变化,因为他知道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事情的生、变、灭都是事物内外各种相关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各种条件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事物本身的变化就是必然的,因此,他会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条件和利用条件以便把握变化的方向。对那些自己难以有所作为的变化,他会去接受它、适应它。他可能会因车祸而下肢瘫痪,但他不会整天愁眉不展,哀叹自己的下半生彻底完了;他的头发会一天比一天变白,他脸上的皱纹会越来越多,但他不会为年龄发愁,他会去追求心理上的年轻;正当他准备与未婚妻结婚的时候,她突然告诉他:为了出国,她已经决定嫁给一个“老外”。他为此可能会感到有些气恼和伤心,但他不会弄一瓶浓硫酸泼到她的脸上,也不会认为自己的命运不好,一生的幸福被彻底毁了,更不会为此痛苦得无法自拔而自杀,反而,他会认为这并非是坏事,相信自己的爱会找到合适的归宿。
他永远立足于现实,以现实为中心,他对现实的存在和演变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力、洞察力和预见力。他通常会有比较远大的理想,但他的理想始终植根于现实的土地,他是依据现实来确定目标和方向的。

总之,心理健康者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接受”。接受自我、接受他人、接受自然、接受生活现实。这种态度使他们在生活的许多方面减少或削弱了冲突、斗争以及选择时的犹豫和矛盾。许多问题被淡化了,与其说解决了这些问题,不如说看清了这些问题。许多问题并非是固有的问题,而是被“病人制造的”。在心理健康者看来,许多表面上不可调和的斗争不再是斗争,而是快乐的协作。

心理健康的人的共同特点是,不仅有很高程度的个人化,同时也有很高的社会化,有着对人类的更深刻的认同。在他们身上,欲望与理性相吻合,自私与无私融为一体,工作与娱乐界线分不清,他们既是最成熟的人又保持着孩子的天真和诚实,既很讲道德又保持本能的欲望。也就是说,他们的本我、自我、超我是相互协调的,很少冲突的,而神经病患者则恰好相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带土豪金的飞蛾
2009-12-15 · TA获得超过58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6万
展开全部
无论什么症状,持续时间可以做为一个衡量标准,比如心情烦闷和抑郁症就完全不同,一个只是心情,一个是长期影响生活的状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拖鞋AA
2009-12-13 · TA获得超过87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8万
展开全部
我完全被问倒了
一般不做这种鉴定的。我认为,没有心理疾病就正常了。
但是有很多精神疾病都要年满18周岁才可以诊断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