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技巧
很多人都说,作文难写,但只要是应试作文都有技巧~我,高三学生,知识面不广,看书也都看快餐小说,文笔一般,最重要的是不会描写,也没有可以训练。所以特此一问,其实很多人都问过...
很多人都说,作文难写,但只要是应试作文都有技巧~我,高三学生,知识面不广,看书也都看快餐小说,文笔一般,最重要的是不会描写,也没有可以训练。所以特此一问,其实很多人都问过,但答案零碎,层次不齐。我想高考作文毕竟要求稳,怎么能确保拿60分以上?欢迎高三语文老师来回答,高考阅卷老师更好,高三作文写得好的同学,作文得过全市大奖的,文笔好的同学来回答。如果不是也没关系,给点写作文的心得。我是上海的。如果各地高考作文有差异的地方,大家也可以提出来。
展开
26个回答
2010-01-09
展开全部
摘要:整洁美观的文面令人爱不释手,令人平心静气,切忌字迹潦草,涂涂改改,段落不明,这样的作文只能让人头昏眼花,令人烦躁不堪一读。
每一年的高考语文科目结束之后,对于作文题的评论和争议总是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作文,向来是高考语文部分的重中之重,甚至不仅仅是对于语文科目而言,在整个高考,语文作文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没有其他任何一道题有它这样大的分值,也没有一道题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来完成。所以,写好这篇可能决定你命运的考场作文至关重要。那么,如何算是一篇好的考场作文呢?怎样才能让它在众多考卷中发出独特的光芒,让阅卷者眼前一亮,一见钟情?下面就针对如何写好一篇考场作文从而拿到高分甚至满分,赢得这个重中之重,总结如下几个“亮”点:
亮出一件漂亮的外衣——文面
阅读一篇考场作文犹如第一次看一个人。如果把考场作文的内容,即正确的观点和典型的材料等比作一个人的内涵,那么其外面的形式——整洁的文面,则好比是一个人漂亮整洁的外衣。衣体互衬,相得益彰,定会使人眼前一亮。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文面”,是应试作文给阅卷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如果第一印象很好,干净整齐流畅的行文,会令阅卷者心头怦然一动,那种清爽的感觉不亚于六月天的冰茶,一扫机械式阅卷的疲倦和燥热,使阅卷者心情舒畅地看下去,带着这样的心情审阅,阅后的分数能低吗?尤其是在一摞混乱不堪、“龙飞凤舞”的考卷中,出现一份字体隽秀,行文如流水般的篇作,可想而知,高分舍我其谁!即便在阅卷时偶或发现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也会手下留情,一俊遮百丑嘛!所以,字体一致,大小适中,墨迹统一,考生务必给你的作文披上漂亮整洁的外衣。整洁美观的文面令人爱不释手,令人平心静气,切忌字迹潦草,涂涂改改,段落不明,这样的作文只能让人头昏眼花,令人烦躁不堪一读。
亮出一双智慧的眼睛——标题
正所谓题“目”题“目”,一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个人的眼睛,“题”为文之“目”。有了衣着的第一印象,人与人接下来的交流,首先感触到的就是人的眼睛。一对智慧的双眼总会让人觉得和蔼可亲,难以忘怀。近些年,时髦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多半要考生自拟题目。如果一味以话题为标题,会造成千篇一律,令阅卷者望而却步。可是,如果能创意求新,使之生动形象,便可点睛传神,让人心中为之一震。综观语文教材及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不难发现好的标题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吸引人的注意力,引领人们步人胜境,让人迫不及待的想去品味这是怎样的一道佳肴。
好的标题首先应做到“准确精炼”。标题不能有歧义,更不能脱离文章本身使文不对题,也不能写成一大长句,嗦嗦让人生厌。其次好的标题要“新鲜生动”,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时巧妙引用诗文或歌曲等,往往能使标题生动形象。郑板桥说过:“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这是诗人兼画家郑板桥的现身说法,揭示了标题与诗境的辩证关系,诗文同理,所以不仅“不可不慎”,而且要慎之又慎。
亮出一张迷人的笑脸——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文章亦是如此。这就意味着对于一片文章,其开头是相当重要的。开好一篇文章的“头”,就好比书法绘画的落笔、吹拉弹唱的定调一样,影响之后的走势和旋律。所以,我们应该反复斟酌,仔细推敲,力求恰到好处。
换个方式来想,文章的开头,就好比一个人以什么样的面孔和你打招呼。是友好的还是狰狞的,是笑容满面的还是眉头紧皱的……不一样的表情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所以,一定要像化妆师或造型设计师一样,认真打扮,精心“包装”,把文章开头这张“脸”扮得靓丽无比,力争让阅卷者“一见钟情”,感觉“相见恨晚”。阅卷者眼前为之一亮,心情为之一振,然后……“好运”可就来啦!
作文开篇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设疑悬问,吊胃口;单刀直入,步正题;运用修辞,入佳境;抒情直攻,扣心弦……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正因为“难”,我们就更应刻去克服,去攻打,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化难为易。
亮出一颗富于内涵的心灵——主体
主体是文章的核心,文心如人心。要真正的了解一个人,不仅要知面,更要知心。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文章除开头、结尾以外的部分,我们应不惜笔墨,精心勾勒。那么,什么样的主体,才能赢得阅卷者的青睐呢?什么样的内心表达,才能打动阅卷者,才能引起共鸣,才能得到高分?
首先,讲究形式,有层次,有结构美。黑格尔说:“美的要素可分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形式”。“任何具有审美价值的东西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无论是没有内容的形式,还是没用恰当地表现内容的形式,都是不可取的。”虽然作品的内容决定着形式,但是形式对内容也有反作用。好的内容要有好的形式。结构属于形式范畴,它作为文章构造的外部形态,是一篇文章大骨架,所以是十分重要的。文章的内容再好,如果外部形态有缺陷,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所以,写文章的人总要在布局、谋篇上面先推敲一番,务求有自己的构思。文章结构是外在形式的一种,是为“心灵”服务,为了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要巧妙地安排结构,使之完整、严谨、匀称,写出结构美。
基于此,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就要做到这样几个方面:段落具有完整性;各个段落之间要有联系或过渡;分段要匀称得当,长短相宜。总之,主体部分的段落安排要根据内容和形式的表达需要,该长则长,该短则短。无特殊需要,主体部分的段落一般不要太长。特别指出的是下面这几种段落构建就是主体部分的败笔,有人把它们总结的很形象,在这里引用来给大家以提醒:一是全文三大段,各段平均使用笔墨,主次不分,单调乏味;二是“蝌蚪式”,开头几页,结尾一两行,头重脚轻根底浅;三是“松鼠式”,与前面相反,主体部分开头草率,后面拖泥带水,前紧后松,让人眼花缭乱看不清楚。总之,好文章的主体部分应层次清楚,匀称和谐。
其次,要重试写作规则,毕竟这是考场作文,不要一味在形式上翻新,出现怪异文体。话题作文虽不限文体,但仍应遵循写作规律。比如写议论文,一定要有明确集中正确的观点,要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行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观点选择典型新颖而充分的论据,善于运用论证方法,避免在文中一味堆砌材料而不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论证等等;还有些同学另辟蹊径写戏剧,写诗歌,对这样的选择本无可厚非,但是任何时候只追求形式创新而忽略本质内容都无异于舍本逐末,为了芝麻丢了西瓜。还有就是,绝不能抄袭套用。一些同学将考前背下的佳作生搬硬套,往往造成张冠李戴或偏离题意的现象。当然,要是背诵一些漂亮或有哲理的语句,或是套用一些好的构架模式,这都是可以的。但是千万不能把作文当作赌博,不能把成败寄托在弄虚作假上,此关前途大事,劝君还是不要冒险的好。
还有的同学在作文中编写的故事情节不合生活常理和生活逻辑,显得幼稚可笑。高考作文虽然允许编故事,但反对脱离生活、不合情理的胡编乱造。有的考生编故事一味追求情节曲折离奇,这样容易误入歧途,而且编造的情节都有悖于生活实际,也很容易被阅卷老师识破。所以一定要注意,故事要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样才会有一定的内涵和感染力。要解决“用材不当、不合情理”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积累材料主要包括名人故事、成语典故、寓言、童话,名人名言等内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去读去记,久而久之就会积少成多,写作材料就会丰富起来。把丰富的写作材料应用到文章中,就会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文章就会因丰富而美丽,因美丽而打动人心。
再次,要讲究语言的雕琢,力求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我们说一篇文章有文采,包括语言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或联想,文句有意蕴等等。例如,要写出议论文中的形象美,可以采用形象化说理的方法,即将抽象而深奥的道理寓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之中,把不易讲清楚的问题讲得具体、生动、可感。选择那些生动具体的形象还需要广泛联想。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理机制。联想能引导作者更好地进行分析和综合,促进推理更充分地展开,将论证引向深入。比如凭借时间和空间上接近的事物所形成的相近联想;由具备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的相似联想;由存在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的对比联想;由存在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的因果联想等等。
所以,即便考生的行文内容略有偏离题意,优美的语言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你。我们所写的文章虽然是以散句为主,但散句中要尽可能地夹杂以对偶、对仗、排比句等这些庄重有力、匀称谐调的整句。这样整散结合,参差错落,读起来抑扬顿挫,才会有流畅的旋律和铿锵的节奏。不会使语言显得单薄空泛,而是给人一种形象美。这样的遣词造句之功若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考场作文,定能成为文章一大亮点,夺人眼目。
最后,要深入思考,予情予理。思考,即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思考能充实文章的思想内容,加强立意的深度,挖掘材料的内蕴,表达深邃的思想。这里所说的“予情予理”是指赋予文章兼具感性和理性的思考。有思想,写出哲理美;有情感,写出人性美。
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要观形思神、观物思理,要思出一般的规律,更要思出所蕴含的哲理。要想思考得深入,首先,要运用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对写作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发现材料所蕴含的意义、社会价值和人生哲理。其次,要学会辩证思考。在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前提下,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分析对象本身的各个方面、层次间的关系和基本矛盾,掌握对象的对立和统一性。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事物。
思想是语言的前提,是行文的根基,是一篇文章的生命力!通常,判断一篇文章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作者能否表达出独具匠心的思想,能否用自己的理性思维给人带来深刻有益的启示。因此,培养这种敏锐超卓的思考能力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好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广积累,勤动脑,对任何事物都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这样才能培养成熟的思维习惯,并能自然而然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每一年的高考语文科目结束之后,对于作文题的评论和争议总是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作文,向来是高考语文部分的重中之重,甚至不仅仅是对于语文科目而言,在整个高考,语文作文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没有其他任何一道题有它这样大的分值,也没有一道题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来完成。所以,写好这篇可能决定你命运的考场作文至关重要。那么,如何算是一篇好的考场作文呢?怎样才能让它在众多考卷中发出独特的光芒,让阅卷者眼前一亮,一见钟情?下面就针对如何写好一篇考场作文从而拿到高分甚至满分,赢得这个重中之重,总结如下几个“亮”点:
亮出一件漂亮的外衣——文面
阅读一篇考场作文犹如第一次看一个人。如果把考场作文的内容,即正确的观点和典型的材料等比作一个人的内涵,那么其外面的形式——整洁的文面,则好比是一个人漂亮整洁的外衣。衣体互衬,相得益彰,定会使人眼前一亮。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文面”,是应试作文给阅卷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如果第一印象很好,干净整齐流畅的行文,会令阅卷者心头怦然一动,那种清爽的感觉不亚于六月天的冰茶,一扫机械式阅卷的疲倦和燥热,使阅卷者心情舒畅地看下去,带着这样的心情审阅,阅后的分数能低吗?尤其是在一摞混乱不堪、“龙飞凤舞”的考卷中,出现一份字体隽秀,行文如流水般的篇作,可想而知,高分舍我其谁!即便在阅卷时偶或发现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也会手下留情,一俊遮百丑嘛!所以,字体一致,大小适中,墨迹统一,考生务必给你的作文披上漂亮整洁的外衣。整洁美观的文面令人爱不释手,令人平心静气,切忌字迹潦草,涂涂改改,段落不明,这样的作文只能让人头昏眼花,令人烦躁不堪一读。
亮出一双智慧的眼睛——标题
正所谓题“目”题“目”,一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个人的眼睛,“题”为文之“目”。有了衣着的第一印象,人与人接下来的交流,首先感触到的就是人的眼睛。一对智慧的双眼总会让人觉得和蔼可亲,难以忘怀。近些年,时髦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多半要考生自拟题目。如果一味以话题为标题,会造成千篇一律,令阅卷者望而却步。可是,如果能创意求新,使之生动形象,便可点睛传神,让人心中为之一震。综观语文教材及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不难发现好的标题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吸引人的注意力,引领人们步人胜境,让人迫不及待的想去品味这是怎样的一道佳肴。
好的标题首先应做到“准确精炼”。标题不能有歧义,更不能脱离文章本身使文不对题,也不能写成一大长句,嗦嗦让人生厌。其次好的标题要“新鲜生动”,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时巧妙引用诗文或歌曲等,往往能使标题生动形象。郑板桥说过:“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这是诗人兼画家郑板桥的现身说法,揭示了标题与诗境的辩证关系,诗文同理,所以不仅“不可不慎”,而且要慎之又慎。
亮出一张迷人的笑脸——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文章亦是如此。这就意味着对于一片文章,其开头是相当重要的。开好一篇文章的“头”,就好比书法绘画的落笔、吹拉弹唱的定调一样,影响之后的走势和旋律。所以,我们应该反复斟酌,仔细推敲,力求恰到好处。
换个方式来想,文章的开头,就好比一个人以什么样的面孔和你打招呼。是友好的还是狰狞的,是笑容满面的还是眉头紧皱的……不一样的表情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所以,一定要像化妆师或造型设计师一样,认真打扮,精心“包装”,把文章开头这张“脸”扮得靓丽无比,力争让阅卷者“一见钟情”,感觉“相见恨晚”。阅卷者眼前为之一亮,心情为之一振,然后……“好运”可就来啦!
作文开篇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设疑悬问,吊胃口;单刀直入,步正题;运用修辞,入佳境;抒情直攻,扣心弦……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正因为“难”,我们就更应刻去克服,去攻打,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化难为易。
亮出一颗富于内涵的心灵——主体
主体是文章的核心,文心如人心。要真正的了解一个人,不仅要知面,更要知心。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文章除开头、结尾以外的部分,我们应不惜笔墨,精心勾勒。那么,什么样的主体,才能赢得阅卷者的青睐呢?什么样的内心表达,才能打动阅卷者,才能引起共鸣,才能得到高分?
首先,讲究形式,有层次,有结构美。黑格尔说:“美的要素可分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形式”。“任何具有审美价值的东西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无论是没有内容的形式,还是没用恰当地表现内容的形式,都是不可取的。”虽然作品的内容决定着形式,但是形式对内容也有反作用。好的内容要有好的形式。结构属于形式范畴,它作为文章构造的外部形态,是一篇文章大骨架,所以是十分重要的。文章的内容再好,如果外部形态有缺陷,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所以,写文章的人总要在布局、谋篇上面先推敲一番,务求有自己的构思。文章结构是外在形式的一种,是为“心灵”服务,为了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要巧妙地安排结构,使之完整、严谨、匀称,写出结构美。
基于此,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就要做到这样几个方面:段落具有完整性;各个段落之间要有联系或过渡;分段要匀称得当,长短相宜。总之,主体部分的段落安排要根据内容和形式的表达需要,该长则长,该短则短。无特殊需要,主体部分的段落一般不要太长。特别指出的是下面这几种段落构建就是主体部分的败笔,有人把它们总结的很形象,在这里引用来给大家以提醒:一是全文三大段,各段平均使用笔墨,主次不分,单调乏味;二是“蝌蚪式”,开头几页,结尾一两行,头重脚轻根底浅;三是“松鼠式”,与前面相反,主体部分开头草率,后面拖泥带水,前紧后松,让人眼花缭乱看不清楚。总之,好文章的主体部分应层次清楚,匀称和谐。
其次,要重试写作规则,毕竟这是考场作文,不要一味在形式上翻新,出现怪异文体。话题作文虽不限文体,但仍应遵循写作规律。比如写议论文,一定要有明确集中正确的观点,要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行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观点选择典型新颖而充分的论据,善于运用论证方法,避免在文中一味堆砌材料而不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论证等等;还有些同学另辟蹊径写戏剧,写诗歌,对这样的选择本无可厚非,但是任何时候只追求形式创新而忽略本质内容都无异于舍本逐末,为了芝麻丢了西瓜。还有就是,绝不能抄袭套用。一些同学将考前背下的佳作生搬硬套,往往造成张冠李戴或偏离题意的现象。当然,要是背诵一些漂亮或有哲理的语句,或是套用一些好的构架模式,这都是可以的。但是千万不能把作文当作赌博,不能把成败寄托在弄虚作假上,此关前途大事,劝君还是不要冒险的好。
还有的同学在作文中编写的故事情节不合生活常理和生活逻辑,显得幼稚可笑。高考作文虽然允许编故事,但反对脱离生活、不合情理的胡编乱造。有的考生编故事一味追求情节曲折离奇,这样容易误入歧途,而且编造的情节都有悖于生活实际,也很容易被阅卷老师识破。所以一定要注意,故事要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样才会有一定的内涵和感染力。要解决“用材不当、不合情理”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积累材料主要包括名人故事、成语典故、寓言、童话,名人名言等内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去读去记,久而久之就会积少成多,写作材料就会丰富起来。把丰富的写作材料应用到文章中,就会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文章就会因丰富而美丽,因美丽而打动人心。
再次,要讲究语言的雕琢,力求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我们说一篇文章有文采,包括语言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或联想,文句有意蕴等等。例如,要写出议论文中的形象美,可以采用形象化说理的方法,即将抽象而深奥的道理寓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之中,把不易讲清楚的问题讲得具体、生动、可感。选择那些生动具体的形象还需要广泛联想。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理机制。联想能引导作者更好地进行分析和综合,促进推理更充分地展开,将论证引向深入。比如凭借时间和空间上接近的事物所形成的相近联想;由具备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的相似联想;由存在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的对比联想;由存在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的因果联想等等。
所以,即便考生的行文内容略有偏离题意,优美的语言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你。我们所写的文章虽然是以散句为主,但散句中要尽可能地夹杂以对偶、对仗、排比句等这些庄重有力、匀称谐调的整句。这样整散结合,参差错落,读起来抑扬顿挫,才会有流畅的旋律和铿锵的节奏。不会使语言显得单薄空泛,而是给人一种形象美。这样的遣词造句之功若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考场作文,定能成为文章一大亮点,夺人眼目。
最后,要深入思考,予情予理。思考,即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思考能充实文章的思想内容,加强立意的深度,挖掘材料的内蕴,表达深邃的思想。这里所说的“予情予理”是指赋予文章兼具感性和理性的思考。有思想,写出哲理美;有情感,写出人性美。
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要观形思神、观物思理,要思出一般的规律,更要思出所蕴含的哲理。要想思考得深入,首先,要运用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对写作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发现材料所蕴含的意义、社会价值和人生哲理。其次,要学会辩证思考。在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前提下,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分析对象本身的各个方面、层次间的关系和基本矛盾,掌握对象的对立和统一性。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事物。
思想是语言的前提,是行文的根基,是一篇文章的生命力!通常,判断一篇文章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作者能否表达出独具匠心的思想,能否用自己的理性思维给人带来深刻有益的启示。因此,培养这种敏锐超卓的思考能力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好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广积累,勤动脑,对任何事物都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这样才能培养成熟的思维习惯,并能自然而然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读优秀作家的作品
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却是立竿见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尽可能的多读著作吧,再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
2、尽可能多的写
每天都写,如果可能话,每天写几次。你写得多了,也就写得好了。学如何写作和其他的学问道理是一样的,熟能生巧。写写你自己,写写博客,向出版社投稿。只是写,全情投入的写,练得越多,你的写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3、随时随地记下你的灵感
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纳博科夫身上装满了小卡片),当你对你的构思小说,文章,或是小说里的人物有什么灵感的时候,马上记下来。当你听到别人谈话的只言片语所有顿悟时,看到一段散文诗或是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都可以马上当他们记下来。灵感总是转瞬即逝的,你及时的记录下来,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我的习惯是,为我的博客要写的文章列一个清单,不断的补充它。
4、专门的写作时间
每天找一段没有任何打扰的时间作为专门的写作时间,让这成为习惯。对我而言,清晨的时间是最佳的,午饭,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时间也可以。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把写作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做。每天至少写半个小时,当然有一个小时更好。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一个全职的作家,你需要写更多的小时,请你不要担心,这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5、随便涂鸦
面对整张的白纸,整版的白屏,无从开始,肯定恐怖。你会想:我还是看看邮件或是小憩一会了吧!先生,千万别这样。马上开始写,马上打字,你写什么没有关系,只是让我听到你敲键盘的声音吧。但,只要你开始写了,什么都好办了。像我的话,我喜欢先敲上我的名字和文章的标题,这应该不难吧,然后再慢慢的展开情节,全身心地融入进去...关键是:只是随便写写,随便涂鸦,但马上开始写
6、集中精神
写作是一件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杂的环境或是同时干别的事情,是不可能写的好。写作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需要一点点柔和的背景音乐。那怕是最低要求,你需要在全屏(没有其他软件得干扰)的条件下,使用WriteRoom, DarkRoom,Writer这些写作软件,不受打扰的写作。关掉邮箱,关点MSN和Gtalk,关掉电话和手机,关掉电视,清理掉书桌上无用的东西。清除与写作无关的一切杂念,现在就是写作的时间,好像把自己放进一个盒子一样,没有任何打扰地进入写作状态。
7、先计划,再写
这好像和“随便涂鸦”有些矛盾,实际上不是这样。在坐下来正式写之前,先做个计划或是脑子里先预演一下清洁,这是非常管用的办法。每天跑步的时候想想要写的东西,或是散步的时间来个头脑风暴;然后把想到的记下来,做一个扼要的提纲;等真正准备好开始写了,可以很快的展开,因为思路和想法都有了。这里,有一个构思小说的三部曲,可以参考这个:Snowflake Method.
8、创新
你需要模仿名家,并不意味你你要跟他们写的一模一样,你可以试试新的写法,从这里学一点,从那里学一点,渐渐地,你就会有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文体,自己的思路。试试一些不一样的表达,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一方法你都可以尝试尝试,看它到底怎么样,不好就不用呗。
9、修改
你开始构思你的文字,然后试着写,让故事情节展开,最后你需要回过头在看看你都写了什么。这点很重要,很多写手一旦写好就不想修改,已经费时费力地写好了,还要再花时间修改,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但如果你想写得更好,你就要学会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这会让你的作品从平庸中脱颖而出。看看你写的东东,不仅仅是那些拼写和语法错误,还有那些无意义的词,混乱的结构,和让人搞不懂的句子。修改的目标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鲜活。
10、简明扼要
这是你在修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无关主题的统统都删掉。一个短句比一段冗长的废话更具说服力,大白话比晦涩的专业术语更受欢迎。记得:简单就是力量。
11、富于感染力的句子
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动词,当然,并没有要求每一句都是这样,你需要变化。但是,多试试能够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没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时候再用,你刚开始写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12、获取别人的反馈
闭门造车不会有任何进步,让别人读读你的文章给你回馈,最好有经验的作家和编辑。他们见多识广,会给你很中肯和有见地的建议。认真的听,即使是一些批评,接受它,忠言逆耳,这样让你写得更好。
13、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就你而言,你需要让别人读到你的作品。你的作品不是你想谁看谁就看的,所有的人都读你的文章。你要出版你自己的书,发表你的短篇小说和诗歌,给出版社供稿,如果你已经开始写博客了,恭喜你,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现在还没有人浏览过,你就需要把它放到流量更大的博客服务网站上去,让读者给你留言,给你提出建议。所有的人都会看你写东西,---也许刚开始是件伤脑筋的事情,但是每一位作家成长的必由之路,马上发表你的文字吧。
14、采用对话式的文体
很多人写的很正式,但是我发现最好是写得像我们说话一样会更流畅,更通俗。这样一来,读者看起来会更舒服。刚开始这么写并不容易,你需要坚持这么做。也许,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为了读起来更口语化,你需要打破一些语法规则(就像我的前一句那样)。因为如果生搬硬套语法,会让你的文章看起来很不自然。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原因,不要破坏语法规则。你需要知道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15、好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点。特别是开头。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开始吸引读者,他们很难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读完。所以投入更多的时间考虑怎么写好开头,读者一旦对你开头感兴趣,他们会想知道得更多...写好开头后,再弄一个精彩的结尾,这会让读者更加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
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却是立竿见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尽可能的多读著作吧,再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
2、尽可能多的写
每天都写,如果可能话,每天写几次。你写得多了,也就写得好了。学如何写作和其他的学问道理是一样的,熟能生巧。写写你自己,写写博客,向出版社投稿。只是写,全情投入的写,练得越多,你的写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3、随时随地记下你的灵感
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纳博科夫身上装满了小卡片),当你对你的构思小说,文章,或是小说里的人物有什么灵感的时候,马上记下来。当你听到别人谈话的只言片语所有顿悟时,看到一段散文诗或是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都可以马上当他们记下来。灵感总是转瞬即逝的,你及时的记录下来,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我的习惯是,为我的博客要写的文章列一个清单,不断的补充它。
4、专门的写作时间
每天找一段没有任何打扰的时间作为专门的写作时间,让这成为习惯。对我而言,清晨的时间是最佳的,午饭,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时间也可以。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把写作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做。每天至少写半个小时,当然有一个小时更好。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一个全职的作家,你需要写更多的小时,请你不要担心,这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5、随便涂鸦
面对整张的白纸,整版的白屏,无从开始,肯定恐怖。你会想:我还是看看邮件或是小憩一会了吧!先生,千万别这样。马上开始写,马上打字,你写什么没有关系,只是让我听到你敲键盘的声音吧。但,只要你开始写了,什么都好办了。像我的话,我喜欢先敲上我的名字和文章的标题,这应该不难吧,然后再慢慢的展开情节,全身心地融入进去...关键是:只是随便写写,随便涂鸦,但马上开始写
6、集中精神
写作是一件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杂的环境或是同时干别的事情,是不可能写的好。写作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需要一点点柔和的背景音乐。那怕是最低要求,你需要在全屏(没有其他软件得干扰)的条件下,使用WriteRoom, DarkRoom,Writer这些写作软件,不受打扰的写作。关掉邮箱,关点MSN和Gtalk,关掉电话和手机,关掉电视,清理掉书桌上无用的东西。清除与写作无关的一切杂念,现在就是写作的时间,好像把自己放进一个盒子一样,没有任何打扰地进入写作状态。
7、先计划,再写
这好像和“随便涂鸦”有些矛盾,实际上不是这样。在坐下来正式写之前,先做个计划或是脑子里先预演一下清洁,这是非常管用的办法。每天跑步的时候想想要写的东西,或是散步的时间来个头脑风暴;然后把想到的记下来,做一个扼要的提纲;等真正准备好开始写了,可以很快的展开,因为思路和想法都有了。这里,有一个构思小说的三部曲,可以参考这个:Snowflake Method.
8、创新
你需要模仿名家,并不意味你你要跟他们写的一模一样,你可以试试新的写法,从这里学一点,从那里学一点,渐渐地,你就会有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文体,自己的思路。试试一些不一样的表达,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一方法你都可以尝试尝试,看它到底怎么样,不好就不用呗。
9、修改
你开始构思你的文字,然后试着写,让故事情节展开,最后你需要回过头在看看你都写了什么。这点很重要,很多写手一旦写好就不想修改,已经费时费力地写好了,还要再花时间修改,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但如果你想写得更好,你就要学会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这会让你的作品从平庸中脱颖而出。看看你写的东东,不仅仅是那些拼写和语法错误,还有那些无意义的词,混乱的结构,和让人搞不懂的句子。修改的目标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鲜活。
10、简明扼要
这是你在修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无关主题的统统都删掉。一个短句比一段冗长的废话更具说服力,大白话比晦涩的专业术语更受欢迎。记得:简单就是力量。
11、富于感染力的句子
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动词,当然,并没有要求每一句都是这样,你需要变化。但是,多试试能够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没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时候再用,你刚开始写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12、获取别人的反馈
闭门造车不会有任何进步,让别人读读你的文章给你回馈,最好有经验的作家和编辑。他们见多识广,会给你很中肯和有见地的建议。认真的听,即使是一些批评,接受它,忠言逆耳,这样让你写得更好。
13、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就你而言,你需要让别人读到你的作品。你的作品不是你想谁看谁就看的,所有的人都读你的文章。你要出版你自己的书,发表你的短篇小说和诗歌,给出版社供稿,如果你已经开始写博客了,恭喜你,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现在还没有人浏览过,你就需要把它放到流量更大的博客服务网站上去,让读者给你留言,给你提出建议。所有的人都会看你写东西,---也许刚开始是件伤脑筋的事情,但是每一位作家成长的必由之路,马上发表你的文字吧。
14、采用对话式的文体
很多人写的很正式,但是我发现最好是写得像我们说话一样会更流畅,更通俗。这样一来,读者看起来会更舒服。刚开始这么写并不容易,你需要坚持这么做。也许,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为了读起来更口语化,你需要打破一些语法规则(就像我的前一句那样)。因为如果生搬硬套语法,会让你的文章看起来很不自然。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原因,不要破坏语法规则。你需要知道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15、好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点。特别是开头。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开始吸引读者,他们很难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读完。所以投入更多的时间考虑怎么写好开头,读者一旦对你开头感兴趣,他们会想知道得更多...写好开头后,再弄一个精彩的结尾,这会让读者更加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有人说,考场如战场。我说,考场如市场。考生作文写作水平的高与低,评分者不再是由熟悉的任课教师和本校老师评定,也不可能计入考生曾经的荣誉和辉煌。现在推行的网上阅卷基本杜绝了评卷人情的因素对评分的影响,对考生来说是比较公平客观的。在这样的“市场化”运作中,考生要充分地认识“市场”的变化和要求,才能写出符合考场要求并能获取高分的作文。适应考场作文的评分规则提升写作境界是高三应考学生的当务之急。
一、阅卷速度快,扣题是生命线。
2009届高三一模作文阅卷的每篇作文阅卷的单位时间大概60秒,更有甚者大概只有每篇20秒左右。“考生十二年的不懈努力,阅卷者90秒钟搞定”的呼吁,也因考试阅卷特殊的“市场化”的实际情况而被冷落。
无论是过去的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前几年的话题作文,还是现在正时兴的新材料作文(无主题话题作文)和复合型作文命题(导语加命题的作文命题形式),都是有一定的题意要求的,所以这是在阅卷时老师首先关注的,也就是说阅卷老师首先评判的是你的作文是否扣题,如果让阅卷老师认为是离题或有离题之嫌的作文,一般不会得高分,甚至于有被判不及格(四类卷)之虞。
且看2009年南京市一模作文题。试就几个方面谈谈扣题的问题。
“出格”,意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又可解为越出常规,做得过分。
请你以“出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题目切合题意
拟题要求很多,关键是具体、简洁,最重要的是切合题意,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第一眼就感到你理解题意了。
本题是已命题作文,考生务必先自解题意,做出正确的解读,已确立自己的文章主题中心。“出”,超出,跳出,走出。“格”,规格,格式,格局,格调。出格,就是自创一格,别具一格。对所给的题目本身要反复琢磨,不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梳理出“出格是什么、出格为什么、怎么出格”,然后确立自己的写作重点。例如,有同学抓住“超出一般,与众不同”,大谈要超出一般与众不同必须勤奋的重要性;有同学抓住“超出一般,与众不同”,纵论只有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才能成为“出格”的人才。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命题,对题意的理解都是十分重要的,平时要练就抓准题意的火眼金睛。
2、开头迅速点题
开头的方法很多,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应做到快速入题,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尤其是论述类文章,切勿烦琐冗长,拖泥带水;或者含糊其辞,故弄玄虚。试看2009年南京一模考场作文优秀的开头。
例1,花开盛了,就要谢;月盈满了,就要缺;云变厚了,就要雨;水加厚了,就要溢。我认为万物皆有度,出格了,便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例2,那墙头的一抹嫣红,是杏花的出格,不偏不倚,不矜不妖,这样的美真好。雄鹰超越沟沟坎坎的小山岭才能搏击长空;鲤鱼不断冲刺汩汩滔滔的水流才能跳跃龙门;人类必须迈开脚步跳出束缚的圈圈,才能获得成功的掌声。
3、结尾不忘应题
不管你是议论性文章还是记叙性文章,在文章的结尾还是要把主题揭示出来,或呼应或升华。切忌华而不实,故弄玄虚。
4、中间行文不忘点题
不少同学认为开头结尾已点题,一般不会出现离题的现象。这种认识固然没有错,但忽视了阅卷的实际情况。最好是在中间行文时,适时地出现点题性质的引领句,过渡句,总括句等,这样就会给阅卷老师留下紧扣题旨、切合题意的印象。
请看在考场获得好评的作文。
出 格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三 陶艺越
春去秋来,花落花开,大自然的运行自有其规律。人生当世,自然也有行事之规矩。有些刻于碑上,书于纸间,不容也不应触犯,而有些却并无依据,只是“众人皆为之”,逆之而行者,就要被斥“出格”。然而那些出格之人,却常常流芳百世。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历来改朝换代之人,少不了流血牺牲,而他却偏是不同。披上象征权力的金黄,一夜之间取代大周柴氏天下,开创大宋百年辉煌。起兵,夺权,篡位,赵匡胤用这之间最大逆不道的出格,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群雄纷争,在史书上留下了繁荣开明的“宋”字。宋太祖的出格,奠基了赵氏宋朝百年盛世。
“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在那追逐功名利禄的年代,却响起这么个格格不入的声音。少年轻浮玩笑之语,却招致龙颜大怒。“且去浅吟低唱,何要浮名?”一句朱批,断了一个少年所有梦想。罢了,既已出格,那便出格到底吧。于是满腹才气挥洒章台路上,绝词妙句只博美人一笑。然而,“凡饮酒处皆歌柳词”,京城柳七,街头巷尾谁人不晓?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杨柳岸,晓风残月。”令多少才子汗颜!柳耆卿的出格,树立了几世春秋词界的丰碑。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怎样的不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怎样的放达!白衣袂袂,一壶酒,一首诗,一把剑,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贵妃斟酒,力士脱靴,权势朝贵在他眼中,不过尘土。他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也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挚意,更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情。李太白的出格,书写了千百余载最炫目的潇洒传奇。
何谓出格?只不过是与常人有些许不同罢了,如何就不容于世了呢?出格,既是才气的展现,又是抱负的实现。出格,是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处事态度,是浑浊之世中的求生之道。千百个出格之人就有千百种无奈。他们特立独行,我行我素,未必容于当世,却必定流传于后世。但特立独行,并不意味着视规矩如无物。不择手段只求与人相异的行径,只能称作“出轨”,莫说流芳百世,只怕些许的赞同也是不可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不过数十载而已,何必墨守陈规,隐忍于世?不如做个出格之人,即便不能如太祖、柳七一般建丰功、立伟业,能若李太白那样,不伤于人,不伤于世,只求潇洒,便也无憾了。
值得大家记取的是2003年费滢滢同学作文的离题事件。让我们回顾一下2003高考(全国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面对本考题,首先考生必须在作文中一定要体现“亲疏”与“差异”的区别,如果考生所写只是“感情与理智”、“情感与判断”等不涉及“亲疏关系”导致“认知差异”内容的,就没有吻合题意。“亲疏”二字可以说是题眼。另外,从《智子疑邻》的故事明显带有倾向性,即以情感判断事物是错误的,一般学生会否定这种因“感情亲疏”导致的思维模式,如现实中的任人惟亲、以亲疏关系判断一切等等;但应当注意试题中说了一句“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希望求新、想得高分的考生应该肯定“感情亲疏”对认知的积极意义,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亲近之情引导审美意识等等。这种立意虽然难度大,但也有很多实证。
试看下面一篇当年颇有争议的文章。
人情与季节
(一) 端午
前几天是端午,当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从门上拿下来,换上新的时,我听到干枯草木细微的碎裂声,闻到灰尘中混有的一种特别的香气,这是艾的味道。艾和菖蒲是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艾因为有浓烈的香气,被认为是辟邪之物,而叶子细长的菖蒲被当作神仙手里的宝剑,有青绿色的剑锋,可以用来斩妖除魔。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就看见每个回家的人自行车篓里都会放着束好的菖蒲和艾。而现在,我下楼时看见每个门口都空荡荡的,难道人们都忘了它们的含义?或者,只是觉得在每扇紧闭的门边摆放它们是件可笑的事情?
(二)元宵
按照惯例,今年的元宵节我点灯到院子里走一圈。看不见和我一样点灯的人,整个院子只有我一盏孤独的灯在走。又因为下雨,火光明明灭灭,显得格外微弱。回到家,电视里在说,今年夫子庙的灯市也由于下雨而变得冷清。“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是欧阳修笔下的元宵。现在,人们更宁愿呆在家里,连饭后的元宵也是
(三)重阳
看过一个挺感人的故事,一个母亲病了,女儿到医院探望她,在路上想起今天是重阳,于是买了糕,糕也有登高之意,是避免灾病,是吉利的象征。糕上还插着小旗,也有辟邪的意思。后来母亲病好了,那碟糕也就一直放在那儿,没舍得吃。其实这是件小事,但里面的感情却令人动容,这样的感情,也使节日的意义更加突出,让我们知道,节日的形式其实是浓厚感情积累的结果,人们的真心祈愿,是节日的全部内容。
(四)冬至、
冬至这个名字我格外喜欢,每次我默念,都有老朋友来拜访,听他们的脚步来到门口的幸福感觉。在古代,每到冬至这一天,皇帝都会和大臣们祭天。而老百姓在这一天会怀念老友,回忆过去。这是个温暖的节日。但当这一天,我到学校,问同学今天是什么日子,他们的表情都很冷漠,他们并不关心,也不在乎哪个节日在哪天。
我想,人们是因为感情的淡漠而忽视了节日。但更可怕的是,对感情的淡漠,对人情的疏远,使我们丧失了感知生活中在我们身边的细小事物的能力。
这篇文章的最后得分是25分。写作者费滢滢。曾经因《平台》一文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金奖第一名,文章其后又被收进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在学校里,费滢滢的考试作文同样出色,两次模拟考都被老师当作范文。
这样的一篇文章,为什么只得了25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篇文章立意不直观明晰,还有不少的人认为这是一篇跑题的作文。
费滢滢的这篇作文,用传统节日遭冷遇的事实来提示人们注意,古人和今人对这些节日有了“感情的亲疏”的明显变化,作者显然对这种变化是忧郁的,因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变化是一个晴雨表,记录着人们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对事物的认知”的差别,于是,作者满怀深情地倾诉了她对这些节日情有独钟的“认知”——这一点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欣赏,远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典故的,而这些恰恰是许多人缺乏或者忽略的“认知”,从这个角度来看,费滢滢的作文并没有跑题。
因此,我们对于考场作文的阅卷还应该进行进一步研究,那就是在一两分钟的时间里,我们自己有没有能力让阅卷教师一眼就能够看明白我们自己的文章立意。这不仅是考场作文写作的需要,也是快速变化发展的时代的需要,用最经济的时间让受众获得最准确丰富的信息。
好文章是需要花费时间慢慢咀嚼细细把玩的,而对于快节奏工作快节奏运转的人来说,在没有进入闲暇时间时,是不可能改变节奏慢慢听我们浅酌慢吟迂回曲折细细道来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以最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甚至国际学术交流通用的方式,将自己深刻独到的思考表达出来。
也就是说,构思不能够过于无限度的拐弯,表达不能够过分含蓄隐晦,要学会将自己的文章表达方式调整过来,让人能够快速把握文章主旨,这样才能够适应快速阅卷者的判阅需要,也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工作中的快速扫描阅读的需要。
二、看思路是否清晰
作文是一种交流,考场作文亦是如此,而阅卷时间短,平均每卷不多于2分钟,考场作文的这个特点更要求作文清晰快速地让阅卷老师知道你要表达什么,又是如何表达的。一般情况下阅卷老师不可能花上很长时间反复琢磨一篇文章,来分析你到底写了什么。
1、中心突出
构思时已明确自己要表达什么,行文时牢记自己在写什么,并且考场作文的中心主题相对平时作文而言应该要更明白明显。切忌中心不明确,不知所云;故弄玄虚,过于含蓄。
2、思路清晰
或用标志性句子显示思路,如分论点,或在文章的主体部分的段落之间用一句总括性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来串联材料,显示思路。
或使用排比段显示思路。除去开头和结尾,文章主体部分使用排比段,同样也能使文章思路显得清晰严谨。
或对比,或层进,或采用小标题皆可,目的就在于能显示思路,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切忌思路混乱,前后矛盾。
请看一篇考场上获得好评的高分作文。
出 格 高三 考生
“这个婆娘不是人”,唐伯虎在给一个老妇人祝寿时写道,众人大惊,老妇的儿子更是怒形于色。然而,只见他又缓缓写出下联:“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大喜,连称妙对,唐伯虎这出格的对联赢得众人的赞赏。我们何尝不需一些出格呢?人生因出格而多彩,在平凡的生活中做一些出格之事,既能显示自己的才华个性,又能增添情趣。
出格有真假,它犹如人生画卷中意外的一笔,有的画因这一笔意境骤生,相映成趣,让人赞叹。有的却格格不入,难以协调,成为精心构思的作品中明显的败笔。魏晋名士,善于谈玄说理,放达不羁,一味地显示自己超脱不俗,却于国家无益;保全自我,正如王勃所说:“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而真正的出格,却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正如牛顿,当苹果砸在他头上时,他的智慧大胆出格,将苹果与月球相联系,论证了万有引力定律,开辟了经典物理学。可见真正的出格不是矫揉造作,故意显示超越一般,而是在一般中发现创造出常人所未想到的不一般,在为他人做出有益贡献时表现出超人才华。
真正的出格有偶然的因素。它是唐伯虎给人祝寿的机遇,是落向牛顿头上的苹果,凯库勒在梦中发现了苯环的结构,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这些著名的出格之事,都得益于机遇的青睐。然而,偶然中也有让人痛苦的因素。苏轼命运坎坷,屡遭贬谪,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在逆境中却寄情山水,淡定从容,领悟人生与自然的哲理,在出格中留下无数名篇与惊世才华。出格的偶然其实十分常见,只要我们变换角度,拥有敏锐的意识,及时把握机遇,将挫折失败视为绝好的契机,我们便可能多有出格之事,尽情展现自我。
真正的出格也有必然。试想如果牛顿没有深厚的科学功底,强烈的钻研精神,再多的机遇降临到他头上又有何用?李白放达豪放,经历过大起大落,饱览名山大川之景,留下佳作无数。然而如果他没有早年在山中刻苦读书,熟悉历史经典,又怎能面对胜景而诗兴大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呢?要想真正的出格,我们更需要努力,机遇毕竟可遇不可求,我们惟有在平常不断磨练意志,提升能力,才能在机遇来临时展现出出格的不平常,勤奋努力才是出格的必然前提。
在出格中展现自我,赢得他人尊重叹服,很多人都希望这样做。那么让我们擦亮双眼,去把握机遇,让我们刻苦勤奋去提升能力。当我们拿起画笔在人生长卷上挥毫时,我们定能多有“点睛之笔”!
作者所运用的论证技法行文结构明示于读者。上海市特级教师黄玉峰先生曾说,一个称职的考场作文的作者,要做好读者(阅卷者)的向导。这位同学能得高分,就是向导做得好。
三、看你的表达是否准确精彩
语言表达精彩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但绝大多数同学特别是相对水平一般的同学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表达的准确性。也就是说应该尽可能用平实的语言来行文,与其出现因你的作文中的生造词语、病句等问题影响评卷老师对你作文印象的情况,与其出现因为追求所谓的语言优美而让评卷老师对你的作文产生感情虚假矫情的情况,还不如老老实实地表情达意,做到文从字顺为佳。
当然在做到文字表达准确的基础上,还可考虑表达的精彩。
或活用修辞格,或妙用课文语句,或巧引名言诗句,或善用歌词等。
例如在本次一模作文写作时有一位同学这样的开头,因其文采出众,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眼球。
是春天花园早早露头的野草,轻快的人会把它连根拔起;出格是骄傲的蝴蝶轻狂的卖弄,花叶后的螳螂会攻其不备将其捕杀;出格是独霸山林的老虎的耀武扬威,猎人设在草丛中的陷阱巧妙地将其捕捉。人啊,你如果出格,你就可能在狂妄中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最后要友情提醒的是,要让评卷老师给你评高分,还须看你文章是否出新出彩等,比如是否见解新颖,是否材料新鲜,是否构思精巧,是否文体别致等等。不过,我们在考场上写作文应该立足发挥自己真实的水平,将平时训练的东西表现出来,特别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而不应该将高考作文考场作为试验田,而求新求险。因此平时训练十分重要,这样方能不管考场上风云如何变换,都能从容面对,稳操胜券。
我是南京的.我们老师就说理科记叙文文科议论文好...说理科思想缜密但是没文科能说理...我就是理科的...但是自觉文笔不怎么好.....
一、阅卷速度快,扣题是生命线。
2009届高三一模作文阅卷的每篇作文阅卷的单位时间大概60秒,更有甚者大概只有每篇20秒左右。“考生十二年的不懈努力,阅卷者90秒钟搞定”的呼吁,也因考试阅卷特殊的“市场化”的实际情况而被冷落。
无论是过去的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前几年的话题作文,还是现在正时兴的新材料作文(无主题话题作文)和复合型作文命题(导语加命题的作文命题形式),都是有一定的题意要求的,所以这是在阅卷时老师首先关注的,也就是说阅卷老师首先评判的是你的作文是否扣题,如果让阅卷老师认为是离题或有离题之嫌的作文,一般不会得高分,甚至于有被判不及格(四类卷)之虞。
且看2009年南京市一模作文题。试就几个方面谈谈扣题的问题。
“出格”,意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又可解为越出常规,做得过分。
请你以“出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题目切合题意
拟题要求很多,关键是具体、简洁,最重要的是切合题意,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第一眼就感到你理解题意了。
本题是已命题作文,考生务必先自解题意,做出正确的解读,已确立自己的文章主题中心。“出”,超出,跳出,走出。“格”,规格,格式,格局,格调。出格,就是自创一格,别具一格。对所给的题目本身要反复琢磨,不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梳理出“出格是什么、出格为什么、怎么出格”,然后确立自己的写作重点。例如,有同学抓住“超出一般,与众不同”,大谈要超出一般与众不同必须勤奋的重要性;有同学抓住“超出一般,与众不同”,纵论只有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才能成为“出格”的人才。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命题,对题意的理解都是十分重要的,平时要练就抓准题意的火眼金睛。
2、开头迅速点题
开头的方法很多,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应做到快速入题,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尤其是论述类文章,切勿烦琐冗长,拖泥带水;或者含糊其辞,故弄玄虚。试看2009年南京一模考场作文优秀的开头。
例1,花开盛了,就要谢;月盈满了,就要缺;云变厚了,就要雨;水加厚了,就要溢。我认为万物皆有度,出格了,便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例2,那墙头的一抹嫣红,是杏花的出格,不偏不倚,不矜不妖,这样的美真好。雄鹰超越沟沟坎坎的小山岭才能搏击长空;鲤鱼不断冲刺汩汩滔滔的水流才能跳跃龙门;人类必须迈开脚步跳出束缚的圈圈,才能获得成功的掌声。
3、结尾不忘应题
不管你是议论性文章还是记叙性文章,在文章的结尾还是要把主题揭示出来,或呼应或升华。切忌华而不实,故弄玄虚。
4、中间行文不忘点题
不少同学认为开头结尾已点题,一般不会出现离题的现象。这种认识固然没有错,但忽视了阅卷的实际情况。最好是在中间行文时,适时地出现点题性质的引领句,过渡句,总括句等,这样就会给阅卷老师留下紧扣题旨、切合题意的印象。
请看在考场获得好评的作文。
出 格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三 陶艺越
春去秋来,花落花开,大自然的运行自有其规律。人生当世,自然也有行事之规矩。有些刻于碑上,书于纸间,不容也不应触犯,而有些却并无依据,只是“众人皆为之”,逆之而行者,就要被斥“出格”。然而那些出格之人,却常常流芳百世。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历来改朝换代之人,少不了流血牺牲,而他却偏是不同。披上象征权力的金黄,一夜之间取代大周柴氏天下,开创大宋百年辉煌。起兵,夺权,篡位,赵匡胤用这之间最大逆不道的出格,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群雄纷争,在史书上留下了繁荣开明的“宋”字。宋太祖的出格,奠基了赵氏宋朝百年盛世。
“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在那追逐功名利禄的年代,却响起这么个格格不入的声音。少年轻浮玩笑之语,却招致龙颜大怒。“且去浅吟低唱,何要浮名?”一句朱批,断了一个少年所有梦想。罢了,既已出格,那便出格到底吧。于是满腹才气挥洒章台路上,绝词妙句只博美人一笑。然而,“凡饮酒处皆歌柳词”,京城柳七,街头巷尾谁人不晓?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杨柳岸,晓风残月。”令多少才子汗颜!柳耆卿的出格,树立了几世春秋词界的丰碑。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怎样的不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怎样的放达!白衣袂袂,一壶酒,一首诗,一把剑,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贵妃斟酒,力士脱靴,权势朝贵在他眼中,不过尘土。他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也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挚意,更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情。李太白的出格,书写了千百余载最炫目的潇洒传奇。
何谓出格?只不过是与常人有些许不同罢了,如何就不容于世了呢?出格,既是才气的展现,又是抱负的实现。出格,是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处事态度,是浑浊之世中的求生之道。千百个出格之人就有千百种无奈。他们特立独行,我行我素,未必容于当世,却必定流传于后世。但特立独行,并不意味着视规矩如无物。不择手段只求与人相异的行径,只能称作“出轨”,莫说流芳百世,只怕些许的赞同也是不可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不过数十载而已,何必墨守陈规,隐忍于世?不如做个出格之人,即便不能如太祖、柳七一般建丰功、立伟业,能若李太白那样,不伤于人,不伤于世,只求潇洒,便也无憾了。
值得大家记取的是2003年费滢滢同学作文的离题事件。让我们回顾一下2003高考(全国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面对本考题,首先考生必须在作文中一定要体现“亲疏”与“差异”的区别,如果考生所写只是“感情与理智”、“情感与判断”等不涉及“亲疏关系”导致“认知差异”内容的,就没有吻合题意。“亲疏”二字可以说是题眼。另外,从《智子疑邻》的故事明显带有倾向性,即以情感判断事物是错误的,一般学生会否定这种因“感情亲疏”导致的思维模式,如现实中的任人惟亲、以亲疏关系判断一切等等;但应当注意试题中说了一句“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希望求新、想得高分的考生应该肯定“感情亲疏”对认知的积极意义,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亲近之情引导审美意识等等。这种立意虽然难度大,但也有很多实证。
试看下面一篇当年颇有争议的文章。
人情与季节
(一) 端午
前几天是端午,当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从门上拿下来,换上新的时,我听到干枯草木细微的碎裂声,闻到灰尘中混有的一种特别的香气,这是艾的味道。艾和菖蒲是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艾因为有浓烈的香气,被认为是辟邪之物,而叶子细长的菖蒲被当作神仙手里的宝剑,有青绿色的剑锋,可以用来斩妖除魔。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就看见每个回家的人自行车篓里都会放着束好的菖蒲和艾。而现在,我下楼时看见每个门口都空荡荡的,难道人们都忘了它们的含义?或者,只是觉得在每扇紧闭的门边摆放它们是件可笑的事情?
(二)元宵
按照惯例,今年的元宵节我点灯到院子里走一圈。看不见和我一样点灯的人,整个院子只有我一盏孤独的灯在走。又因为下雨,火光明明灭灭,显得格外微弱。回到家,电视里在说,今年夫子庙的灯市也由于下雨而变得冷清。“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是欧阳修笔下的元宵。现在,人们更宁愿呆在家里,连饭后的元宵也是
(三)重阳
看过一个挺感人的故事,一个母亲病了,女儿到医院探望她,在路上想起今天是重阳,于是买了糕,糕也有登高之意,是避免灾病,是吉利的象征。糕上还插着小旗,也有辟邪的意思。后来母亲病好了,那碟糕也就一直放在那儿,没舍得吃。其实这是件小事,但里面的感情却令人动容,这样的感情,也使节日的意义更加突出,让我们知道,节日的形式其实是浓厚感情积累的结果,人们的真心祈愿,是节日的全部内容。
(四)冬至、
冬至这个名字我格外喜欢,每次我默念,都有老朋友来拜访,听他们的脚步来到门口的幸福感觉。在古代,每到冬至这一天,皇帝都会和大臣们祭天。而老百姓在这一天会怀念老友,回忆过去。这是个温暖的节日。但当这一天,我到学校,问同学今天是什么日子,他们的表情都很冷漠,他们并不关心,也不在乎哪个节日在哪天。
我想,人们是因为感情的淡漠而忽视了节日。但更可怕的是,对感情的淡漠,对人情的疏远,使我们丧失了感知生活中在我们身边的细小事物的能力。
这篇文章的最后得分是25分。写作者费滢滢。曾经因《平台》一文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金奖第一名,文章其后又被收进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在学校里,费滢滢的考试作文同样出色,两次模拟考都被老师当作范文。
这样的一篇文章,为什么只得了25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篇文章立意不直观明晰,还有不少的人认为这是一篇跑题的作文。
费滢滢的这篇作文,用传统节日遭冷遇的事实来提示人们注意,古人和今人对这些节日有了“感情的亲疏”的明显变化,作者显然对这种变化是忧郁的,因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变化是一个晴雨表,记录着人们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对事物的认知”的差别,于是,作者满怀深情地倾诉了她对这些节日情有独钟的“认知”——这一点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欣赏,远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典故的,而这些恰恰是许多人缺乏或者忽略的“认知”,从这个角度来看,费滢滢的作文并没有跑题。
因此,我们对于考场作文的阅卷还应该进行进一步研究,那就是在一两分钟的时间里,我们自己有没有能力让阅卷教师一眼就能够看明白我们自己的文章立意。这不仅是考场作文写作的需要,也是快速变化发展的时代的需要,用最经济的时间让受众获得最准确丰富的信息。
好文章是需要花费时间慢慢咀嚼细细把玩的,而对于快节奏工作快节奏运转的人来说,在没有进入闲暇时间时,是不可能改变节奏慢慢听我们浅酌慢吟迂回曲折细细道来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以最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甚至国际学术交流通用的方式,将自己深刻独到的思考表达出来。
也就是说,构思不能够过于无限度的拐弯,表达不能够过分含蓄隐晦,要学会将自己的文章表达方式调整过来,让人能够快速把握文章主旨,这样才能够适应快速阅卷者的判阅需要,也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工作中的快速扫描阅读的需要。
二、看思路是否清晰
作文是一种交流,考场作文亦是如此,而阅卷时间短,平均每卷不多于2分钟,考场作文的这个特点更要求作文清晰快速地让阅卷老师知道你要表达什么,又是如何表达的。一般情况下阅卷老师不可能花上很长时间反复琢磨一篇文章,来分析你到底写了什么。
1、中心突出
构思时已明确自己要表达什么,行文时牢记自己在写什么,并且考场作文的中心主题相对平时作文而言应该要更明白明显。切忌中心不明确,不知所云;故弄玄虚,过于含蓄。
2、思路清晰
或用标志性句子显示思路,如分论点,或在文章的主体部分的段落之间用一句总括性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来串联材料,显示思路。
或使用排比段显示思路。除去开头和结尾,文章主体部分使用排比段,同样也能使文章思路显得清晰严谨。
或对比,或层进,或采用小标题皆可,目的就在于能显示思路,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切忌思路混乱,前后矛盾。
请看一篇考场上获得好评的高分作文。
出 格 高三 考生
“这个婆娘不是人”,唐伯虎在给一个老妇人祝寿时写道,众人大惊,老妇的儿子更是怒形于色。然而,只见他又缓缓写出下联:“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大喜,连称妙对,唐伯虎这出格的对联赢得众人的赞赏。我们何尝不需一些出格呢?人生因出格而多彩,在平凡的生活中做一些出格之事,既能显示自己的才华个性,又能增添情趣。
出格有真假,它犹如人生画卷中意外的一笔,有的画因这一笔意境骤生,相映成趣,让人赞叹。有的却格格不入,难以协调,成为精心构思的作品中明显的败笔。魏晋名士,善于谈玄说理,放达不羁,一味地显示自己超脱不俗,却于国家无益;保全自我,正如王勃所说:“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而真正的出格,却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正如牛顿,当苹果砸在他头上时,他的智慧大胆出格,将苹果与月球相联系,论证了万有引力定律,开辟了经典物理学。可见真正的出格不是矫揉造作,故意显示超越一般,而是在一般中发现创造出常人所未想到的不一般,在为他人做出有益贡献时表现出超人才华。
真正的出格有偶然的因素。它是唐伯虎给人祝寿的机遇,是落向牛顿头上的苹果,凯库勒在梦中发现了苯环的结构,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这些著名的出格之事,都得益于机遇的青睐。然而,偶然中也有让人痛苦的因素。苏轼命运坎坷,屡遭贬谪,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在逆境中却寄情山水,淡定从容,领悟人生与自然的哲理,在出格中留下无数名篇与惊世才华。出格的偶然其实十分常见,只要我们变换角度,拥有敏锐的意识,及时把握机遇,将挫折失败视为绝好的契机,我们便可能多有出格之事,尽情展现自我。
真正的出格也有必然。试想如果牛顿没有深厚的科学功底,强烈的钻研精神,再多的机遇降临到他头上又有何用?李白放达豪放,经历过大起大落,饱览名山大川之景,留下佳作无数。然而如果他没有早年在山中刻苦读书,熟悉历史经典,又怎能面对胜景而诗兴大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呢?要想真正的出格,我们更需要努力,机遇毕竟可遇不可求,我们惟有在平常不断磨练意志,提升能力,才能在机遇来临时展现出出格的不平常,勤奋努力才是出格的必然前提。
在出格中展现自我,赢得他人尊重叹服,很多人都希望这样做。那么让我们擦亮双眼,去把握机遇,让我们刻苦勤奋去提升能力。当我们拿起画笔在人生长卷上挥毫时,我们定能多有“点睛之笔”!
作者所运用的论证技法行文结构明示于读者。上海市特级教师黄玉峰先生曾说,一个称职的考场作文的作者,要做好读者(阅卷者)的向导。这位同学能得高分,就是向导做得好。
三、看你的表达是否准确精彩
语言表达精彩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但绝大多数同学特别是相对水平一般的同学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表达的准确性。也就是说应该尽可能用平实的语言来行文,与其出现因你的作文中的生造词语、病句等问题影响评卷老师对你作文印象的情况,与其出现因为追求所谓的语言优美而让评卷老师对你的作文产生感情虚假矫情的情况,还不如老老实实地表情达意,做到文从字顺为佳。
当然在做到文字表达准确的基础上,还可考虑表达的精彩。
或活用修辞格,或妙用课文语句,或巧引名言诗句,或善用歌词等。
例如在本次一模作文写作时有一位同学这样的开头,因其文采出众,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眼球。
是春天花园早早露头的野草,轻快的人会把它连根拔起;出格是骄傲的蝴蝶轻狂的卖弄,花叶后的螳螂会攻其不备将其捕杀;出格是独霸山林的老虎的耀武扬威,猎人设在草丛中的陷阱巧妙地将其捕捉。人啊,你如果出格,你就可能在狂妄中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最后要友情提醒的是,要让评卷老师给你评高分,还须看你文章是否出新出彩等,比如是否见解新颖,是否材料新鲜,是否构思精巧,是否文体别致等等。不过,我们在考场上写作文应该立足发挥自己真实的水平,将平时训练的东西表现出来,特别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而不应该将高考作文考场作为试验田,而求新求险。因此平时训练十分重要,这样方能不管考场上风云如何变换,都能从容面对,稳操胜券。
我是南京的.我们老师就说理科记叙文文科议论文好...说理科思想缜密但是没文科能说理...我就是理科的...但是自觉文笔不怎么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 角度巧妙
构思的精巧,常常表现在表现角度的巧妙。苏轼曾在诗中说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同一事物,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越是常人不易想到的角度,越是奇妙无穷。故作文时,可选择的角度很多,然而从常人不易想到的侧面甚至反面落笔,切入生活、表现生活,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的叔叔于勒》就是通过我——一个纯真的孩子的视角来观察我的父母、叔叔、整个社会,从而揭露了这个人与人之间只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冷酷社会。
2. 思路独特
精巧的构思除了表现在角度的选择外,还表现在行文思路的独特上。如《荔枝蜜》明明是颂扬蜜蜂和具有蜜峰精神的劳动者,然而开篇却说不喜欢蜜蜂,之后又荡开一笔,写荔枝树、荔枝蜜,由香甜的荔枝蜜引出酿造它的蜜蜂,对蜜蜂的感情也因此发生变化。其行文思路独特别致,收到的艺术效果自然不错。独特的行文思路往往体现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人物形象的设计上,以及人物的描绘等方面。
3. 情节起伏
“文似看山不喜平”,巧妙的构思还体现在情节的设置上。所谓情节,就是记叙文中人物的活动和一些生活事件的产生、发展和解决的全过程。在记叙文中,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都要在故事情节中刻画和展示。情节的设置具体表现在:第一,设置悬念。文章情节必有高潮,没有高潮情节就没有起伏,就缺少波澜,就难以吸引读者;而情节高潮需要组织,需要铺垫,靠什么来铺垫,就靠制造强烈的悬念,为高潮蓄势,它就好比把一条河拦腰堵上,堤坝上游必将积蓄起更大的能量,这样开闸放水时才会形成更壮观的景象,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二,出人意料的结局。结局即矛盾得到解决的阶段,结局在文章结构上一般处在高潮之后,但也有一些作文,情节发展到高潮就结束了,形成异峰突起、情节陵转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第三,制造波澜。一篇作文除了高潮、结局可写得起伏跌宕,其它部分情节应该组织起一些波澜,一波三折,从而增添作文的意趣,也升华了作文的主题。如《我叔叔于勒》开头渲染一家人是那么急切的盼望于勒叔叔的归来,设置了悬念,可当真正的于勒出现在一家人面前时,结局出人意料——他们逃也使得离开了,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其次,要掌握一定的作文构思技巧
1、引伸变异式构思。“循规蹈矩”、一一对应地照题目的要求构思,难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机智的考生善于从题目中寻找“变异”点,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展示思维的个性。有一考场作文题的“提示语”中有一句是“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心旷神怡”,在备选的三个题目中有一题是:“听 ,我真”。不少考生在前一横线上填上具体的歌曲名,思维流向单一,雷同卷甚多。有位考生将“校园歌曲”作为变异点,说那“飘洒缠绵”的春雨是一首没有乐谱的“校园歌曲”,于是拟出《听雨,我真陶醉》这样的佳题,令人耳目一新。文中,作者说春雨“轻唱着挖空你的心思、道出你的惆怅、注释你的疑惑,使你觉得自己仿佛已变成一滴雨、一棵树、一棵草、一束花、一撮泥土”,“我成长中的错误会在这柔和的歌唱中变得美丽”,“太多心思、太多哀怨能在这春雨的浅吟中将它们逐一放飞”。由于作者通过变异式构思找到了适合自己抒发个性的切入口,所以能把听雨的陶醉说得引人共鸣,不同凡响。
2、逆向反弹式构思。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别有洞天,使你的文章另辟蹊径,熠熠生辉。有一考场作文题是:“以‘关心’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很多考生都跳不出“叙写‘关心’者之美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这一范围,总是从正面落笔,给人千人一面之感。有位考生别出心裁,由众人对一个百日小孩子起名的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视的老人(即小孩的爷爷)的悲惨故事,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具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这种构思赋予了话题“关心”更深广的内容,发人思考,新人耳目。
3、标新立异式构思。开放性文题往往在提示语中提供若干范围或范例,借以启发学生思维和构思。一般考生只能“靠船下篙”,所写文章难免选材和构思雷同,人云亦云。思维灵活的考生则能避开由范例引发的“第一构思”,把目光投向“另类”,以显示自己的创新才能。有一考场作文题为“我发现”。题目前有一段提示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有位考生避开列举中涉及的“发现”对象——理、法、情,将“发现”的目光投向自我,拟题《我发现了自己的理智》,把“发现”的内容锁定在别人很少涉及的意志、毅力等另类范畴,叙写16岁的花季少年“我”面对“早恋”这道“难解的人生题”终于以理智战胜自我的心理历程,新意迭出。这就启示我们,如能摆脱趋同思维桎梏,采用另类式构思,往往能使文章闪耀出求异和创新的亮色。
4、避实就虚式构思。以实写实易,以虚写实难,但避实就虚、以虚驭实往往能出新意。有一考场作文题是: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当很多考生看到题目后不假思索地以具体实事演绎主题时,有位考生却别具一种眼光,他没有把大部分文字用于实事的叙述,而是以“色彩”为文题,以“绿色”、“白色”、“红色”为小标题,将“幸福”虚化为种种色彩,做到了以“虚”带“实”、“实”寓“虚”中,显示出以“虚”驭“实”、耐人寻味的哲理思考和欢快活泼的审美情趣。读这种运用“就虚式”构思的文章,顿觉一股清新睿智之风扑面而来。
5、创新答题式构思。有一考场作文题要求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位考生自拟题目《自证对与错》,除首尾简洁的环境描写外,文章主体部分由“已知”、“求证”、“证明”、“解答”这四部分组成,作者以这种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罚抄500遍”的认识,文章的主题——罚抄的“对与错”和拒绝罚抄而“与老师斗智”的“对与错”,通过这一新颖别致的形式表现得轻松而幽默。又有一考场作文题要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以设问“幸福是什么”为文题,以孩子的发问“妈妈,‘幸福’是什么呀”开篇,运用答题法构思谋篇,主体部分一口气用了10处“幸福就是┅┅”这样的句子铺排作答,例如“幸福就是小熊猫尝过了黄连的苦涩,又吃到蜜糖时咂着嘴巴品呀品出的滋味”,“幸福就是雏燕展翼穿过鹅黄的柳梢剪出一片春色后朝向母亲的回眸”等等,对“幸福”作出了新颖、形象、生动、立体、直觉的诠释,正是这种答题式的创新构思,为作者尽情抒写对幸福的独特感悟提供了合适的舞台。
6、逻辑组接式构思。组接式构思的特点是没有完整的事件,将不同的时空场景作蒙太奇般的组接合成,形散神聚,结构呈现内在的严谨性。有一考场作文题要求以“发现”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拟题《发现美丽》,文章主体部分的四段分别以“春”、“夏”、“秋”、“冬”领起,又分别以“啊,美哉!”“啊,爽哉!”“啊,快哉!”“啊,乐哉!”作结,中间抒写作者对四季独特的审美感悟,构成镜头组接式结构,可谓匠心独运。文章结尾点出“人生的四季不也是一种需要不断发现的美丽吗”,以此升华主题,这是在组接式场景叙写的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递进,使全文呈现出既整齐又跃动的结构特色。
7、对话谈心式构思。这种构思的创意在于全文以第二人称“你”展开,运用与读者对话、谈心的形式进行叙写,给读者一种近距离的亲切感。有位考生拟题《发现你自己》,文中用“你”作呼告达42处,按照“发现你自己的人生坐标”、“发现你自己的奋斗动力”、“发现你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三个层次描述“发现自己”的审美内涵,新颖别致的表达形式,一声声贴心的呼唤,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8、分列小标题式构思。恰当地运用小标题,能使文章线索清楚,层次明晰,且呈现匀称醒目的外在结构之美。有位考生以《读唐宋诗词,我真痴迷》为题,以“喜”、“怒”、“哀”、“乐”为小标题,分别描述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怒发冲冠,凭栏处┅┅”(岳飞)、“寻寻觅觅┅┅”(李清照)、“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等四首诗词后的情感起伏,揭示自己“痴迷”唐宋诗词的内在动因。小标题的运用,使作者的情感表达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总之,“横看成岭侧成峰”,如果你调整视角,“横看”“侧”眺,那么奇岭异峰就会扑面而来,给你“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审美愉悦。考场作文如同观山,只有当你用创新的眼光审视素材和构思谋篇时,你的文章才能出奇制胜,脱颖而出。
构思的精巧,常常表现在表现角度的巧妙。苏轼曾在诗中说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同一事物,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越是常人不易想到的角度,越是奇妙无穷。故作文时,可选择的角度很多,然而从常人不易想到的侧面甚至反面落笔,切入生活、表现生活,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的叔叔于勒》就是通过我——一个纯真的孩子的视角来观察我的父母、叔叔、整个社会,从而揭露了这个人与人之间只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冷酷社会。
2. 思路独特
精巧的构思除了表现在角度的选择外,还表现在行文思路的独特上。如《荔枝蜜》明明是颂扬蜜蜂和具有蜜峰精神的劳动者,然而开篇却说不喜欢蜜蜂,之后又荡开一笔,写荔枝树、荔枝蜜,由香甜的荔枝蜜引出酿造它的蜜蜂,对蜜蜂的感情也因此发生变化。其行文思路独特别致,收到的艺术效果自然不错。独特的行文思路往往体现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人物形象的设计上,以及人物的描绘等方面。
3. 情节起伏
“文似看山不喜平”,巧妙的构思还体现在情节的设置上。所谓情节,就是记叙文中人物的活动和一些生活事件的产生、发展和解决的全过程。在记叙文中,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都要在故事情节中刻画和展示。情节的设置具体表现在:第一,设置悬念。文章情节必有高潮,没有高潮情节就没有起伏,就缺少波澜,就难以吸引读者;而情节高潮需要组织,需要铺垫,靠什么来铺垫,就靠制造强烈的悬念,为高潮蓄势,它就好比把一条河拦腰堵上,堤坝上游必将积蓄起更大的能量,这样开闸放水时才会形成更壮观的景象,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二,出人意料的结局。结局即矛盾得到解决的阶段,结局在文章结构上一般处在高潮之后,但也有一些作文,情节发展到高潮就结束了,形成异峰突起、情节陵转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第三,制造波澜。一篇作文除了高潮、结局可写得起伏跌宕,其它部分情节应该组织起一些波澜,一波三折,从而增添作文的意趣,也升华了作文的主题。如《我叔叔于勒》开头渲染一家人是那么急切的盼望于勒叔叔的归来,设置了悬念,可当真正的于勒出现在一家人面前时,结局出人意料——他们逃也使得离开了,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其次,要掌握一定的作文构思技巧
1、引伸变异式构思。“循规蹈矩”、一一对应地照题目的要求构思,难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机智的考生善于从题目中寻找“变异”点,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展示思维的个性。有一考场作文题的“提示语”中有一句是“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心旷神怡”,在备选的三个题目中有一题是:“听 ,我真”。不少考生在前一横线上填上具体的歌曲名,思维流向单一,雷同卷甚多。有位考生将“校园歌曲”作为变异点,说那“飘洒缠绵”的春雨是一首没有乐谱的“校园歌曲”,于是拟出《听雨,我真陶醉》这样的佳题,令人耳目一新。文中,作者说春雨“轻唱着挖空你的心思、道出你的惆怅、注释你的疑惑,使你觉得自己仿佛已变成一滴雨、一棵树、一棵草、一束花、一撮泥土”,“我成长中的错误会在这柔和的歌唱中变得美丽”,“太多心思、太多哀怨能在这春雨的浅吟中将它们逐一放飞”。由于作者通过变异式构思找到了适合自己抒发个性的切入口,所以能把听雨的陶醉说得引人共鸣,不同凡响。
2、逆向反弹式构思。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别有洞天,使你的文章另辟蹊径,熠熠生辉。有一考场作文题是:“以‘关心’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很多考生都跳不出“叙写‘关心’者之美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这一范围,总是从正面落笔,给人千人一面之感。有位考生别出心裁,由众人对一个百日小孩子起名的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视的老人(即小孩的爷爷)的悲惨故事,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具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这种构思赋予了话题“关心”更深广的内容,发人思考,新人耳目。
3、标新立异式构思。开放性文题往往在提示语中提供若干范围或范例,借以启发学生思维和构思。一般考生只能“靠船下篙”,所写文章难免选材和构思雷同,人云亦云。思维灵活的考生则能避开由范例引发的“第一构思”,把目光投向“另类”,以显示自己的创新才能。有一考场作文题为“我发现”。题目前有一段提示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有位考生避开列举中涉及的“发现”对象——理、法、情,将“发现”的目光投向自我,拟题《我发现了自己的理智》,把“发现”的内容锁定在别人很少涉及的意志、毅力等另类范畴,叙写16岁的花季少年“我”面对“早恋”这道“难解的人生题”终于以理智战胜自我的心理历程,新意迭出。这就启示我们,如能摆脱趋同思维桎梏,采用另类式构思,往往能使文章闪耀出求异和创新的亮色。
4、避实就虚式构思。以实写实易,以虚写实难,但避实就虚、以虚驭实往往能出新意。有一考场作文题是: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当很多考生看到题目后不假思索地以具体实事演绎主题时,有位考生却别具一种眼光,他没有把大部分文字用于实事的叙述,而是以“色彩”为文题,以“绿色”、“白色”、“红色”为小标题,将“幸福”虚化为种种色彩,做到了以“虚”带“实”、“实”寓“虚”中,显示出以“虚”驭“实”、耐人寻味的哲理思考和欢快活泼的审美情趣。读这种运用“就虚式”构思的文章,顿觉一股清新睿智之风扑面而来。
5、创新答题式构思。有一考场作文题要求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位考生自拟题目《自证对与错》,除首尾简洁的环境描写外,文章主体部分由“已知”、“求证”、“证明”、“解答”这四部分组成,作者以这种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罚抄500遍”的认识,文章的主题——罚抄的“对与错”和拒绝罚抄而“与老师斗智”的“对与错”,通过这一新颖别致的形式表现得轻松而幽默。又有一考场作文题要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以设问“幸福是什么”为文题,以孩子的发问“妈妈,‘幸福’是什么呀”开篇,运用答题法构思谋篇,主体部分一口气用了10处“幸福就是┅┅”这样的句子铺排作答,例如“幸福就是小熊猫尝过了黄连的苦涩,又吃到蜜糖时咂着嘴巴品呀品出的滋味”,“幸福就是雏燕展翼穿过鹅黄的柳梢剪出一片春色后朝向母亲的回眸”等等,对“幸福”作出了新颖、形象、生动、立体、直觉的诠释,正是这种答题式的创新构思,为作者尽情抒写对幸福的独特感悟提供了合适的舞台。
6、逻辑组接式构思。组接式构思的特点是没有完整的事件,将不同的时空场景作蒙太奇般的组接合成,形散神聚,结构呈现内在的严谨性。有一考场作文题要求以“发现”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拟题《发现美丽》,文章主体部分的四段分别以“春”、“夏”、“秋”、“冬”领起,又分别以“啊,美哉!”“啊,爽哉!”“啊,快哉!”“啊,乐哉!”作结,中间抒写作者对四季独特的审美感悟,构成镜头组接式结构,可谓匠心独运。文章结尾点出“人生的四季不也是一种需要不断发现的美丽吗”,以此升华主题,这是在组接式场景叙写的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递进,使全文呈现出既整齐又跃动的结构特色。
7、对话谈心式构思。这种构思的创意在于全文以第二人称“你”展开,运用与读者对话、谈心的形式进行叙写,给读者一种近距离的亲切感。有位考生拟题《发现你自己》,文中用“你”作呼告达42处,按照“发现你自己的人生坐标”、“发现你自己的奋斗动力”、“发现你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三个层次描述“发现自己”的审美内涵,新颖别致的表达形式,一声声贴心的呼唤,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8、分列小标题式构思。恰当地运用小标题,能使文章线索清楚,层次明晰,且呈现匀称醒目的外在结构之美。有位考生以《读唐宋诗词,我真痴迷》为题,以“喜”、“怒”、“哀”、“乐”为小标题,分别描述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怒发冲冠,凭栏处┅┅”(岳飞)、“寻寻觅觅┅┅”(李清照)、“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等四首诗词后的情感起伏,揭示自己“痴迷”唐宋诗词的内在动因。小标题的运用,使作者的情感表达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总之,“横看成岭侧成峰”,如果你调整视角,“横看”“侧”眺,那么奇岭异峰就会扑面而来,给你“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审美愉悦。考场作文如同观山,只有当你用创新的眼光审视素材和构思谋篇时,你的文章才能出奇制胜,脱颖而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