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道物理题
10、质量为m,自然长度为2πa,弹性系数为k的弹性圈,水平置于半径为R的固定刚性球上,不计摩擦。而且a=R/2。(1)设平衡时圈长为2πb,且b=a,试求k值;(2)若...
10、质量为m ,自然长度为2πa ,弹性系数为k的弹性圈,水平置于半径为R的固定刚性球上,不计摩擦。而且a = R/2 。(1)设平衡时圈长为2πb ,且b = a ,试求k值;(2)若k = ,求弹性圈的平衡位置及长度。
答案如下(1)参看图6 ,将圈分成n段,且令n → ∞ ,每小段对应圆心角θ,θ→ 0 ,对于这一小段,受力 = 0
即 Gtgφ= 2Tsin
而 G = m′g = m•g
计算时应用极限 = 1
(2)设长度2πb′,代入第(1)问的一般关系可得
b′= R
答案:(1) ;(2)不能在球上平衡。
谁能帮我讲解一下,最好每一个式子都让我明白,如Gtgφ= 2Tsin ,是什么意思 展开
答案如下(1)参看图6 ,将圈分成n段,且令n → ∞ ,每小段对应圆心角θ,θ→ 0 ,对于这一小段,受力 = 0
即 Gtgφ= 2Tsin
而 G = m′g = m•g
计算时应用极限 = 1
(2)设长度2πb′,代入第(1)问的一般关系可得
b′= R
答案:(1) ;(2)不能在球上平衡。
谁能帮我讲解一下,最好每一个式子都让我明白,如Gtgφ= 2Tsin ,是什么意思 展开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这算得上是力学中较难的一种了,考察的是空间力(也即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的作用。
先说基本思路:
一段有质量的弹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沿球下滑;同时弹簧伸长,产生弹力,每一小段在两个弹力(一小段有两端,两端都会受到弹力,我们称之为弹簧张力T),以及球体的支持力N,自身重力G的作用下,平衡。弹簧不再伸长。
先撇开这道题目,你自己在图上画出一个圆,圆张力为T,你取(圆心角θ,弧长θR)的一小段圆弧,然后连线圆心O'与圆弧中心,可以看到,两个T(就是这小段圆弧两端所受到的拉力T)的切向分力抵消(均为Tcos(θ/2)),而两个T的径向分力叠加,为2*Tsin(θ/2)=Tsinθ,方向指向圆心......这个式子我就不再解释了,θ很小,有sinθ≈θ
那么,每一小段(弧长θR,圆心角θ,质量为m*θ/(2π)),在重力G=mg*θ/(2π)【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方向垂直球面,也即O点与圆弧位置连线,这个力在这道题中可以用不到】,两个张力T的合力T*sinθ【方向指向弹簧圆心】的作用下平衡,有:
O点与圆弧位置连线(这一条线),到O到顶点连线(这也是一条线),
设这两条线的夹角为φ,这个φ也是你的答案中的φ的定义。
Gtanφ=2*Tsin(θ/2)=T*θ ————受力平衡
sinφ=b/R ——位置决定
G=mg*θ/(2π) ——一小段的质量
T=k*2π(b-a) ——弹簧伸长,决定弹簧张力
由以上几式,可得:
——————————你确定b=a么??弹簧没伸长?
先说基本思路:
一段有质量的弹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沿球下滑;同时弹簧伸长,产生弹力,每一小段在两个弹力(一小段有两端,两端都会受到弹力,我们称之为弹簧张力T),以及球体的支持力N,自身重力G的作用下,平衡。弹簧不再伸长。
先撇开这道题目,你自己在图上画出一个圆,圆张力为T,你取(圆心角θ,弧长θR)的一小段圆弧,然后连线圆心O'与圆弧中心,可以看到,两个T(就是这小段圆弧两端所受到的拉力T)的切向分力抵消(均为Tcos(θ/2)),而两个T的径向分力叠加,为2*Tsin(θ/2)=Tsinθ,方向指向圆心......这个式子我就不再解释了,θ很小,有sinθ≈θ
那么,每一小段(弧长θR,圆心角θ,质量为m*θ/(2π)),在重力G=mg*θ/(2π)【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方向垂直球面,也即O点与圆弧位置连线,这个力在这道题中可以用不到】,两个张力T的合力T*sinθ【方向指向弹簧圆心】的作用下平衡,有:
O点与圆弧位置连线(这一条线),到O到顶点连线(这也是一条线),
设这两条线的夹角为φ,这个φ也是你的答案中的φ的定义。
Gtanφ=2*Tsin(θ/2)=T*θ ————受力平衡
sinφ=b/R ——位置决定
G=mg*θ/(2π) ——一小段的质量
T=k*2π(b-a) ——弹簧伸长,决定弹簧张力
由以上几式,可得:
——————————你确定b=a么??弹簧没伸长?
展开全部
八到四十八之间,包括八和四十八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LZ。。
这是初中题么?我很想知道怎么算,但是我到现在也不会。。
这是初中题么?我很想知道怎么算,但是我到现在也不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F3=8N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大于等于F1和F2之差,小于等于F1和F2之和。
即8N≤F3≤48N
即8N≤F3≤48N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F3二次方=1184+1120Cos<F1,F2>~<F1,F2>€[0,π]。建立正交分解关系,在水平与垂直两个分量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再将分力的反作用力合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