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介词结构后置啊?

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cc06a77
高粉答主

2018-04-05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6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4万
展开全部

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比如:“我与城北徐公孰美”,这句话的语序应该是“我与城北徐公孰美”,意思就是“我和城北的徐公谁长的好看”。这句话中,介词结构就是介词“与”和它的宾语“城北徐公”构成的介宾结构,它应该在疑问代词“孰”的前面,但句中将它放在了后面,就是“介词结构的后置”。
在古代汉语中,介词结构一般做句子的状语,状语应该在动词的前面,修饰动词(谓语),而古汉语中经常将介词结构位于动词之后,这就是介词结构后置,也称状语后置。例如“绳之以法”,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法绳之”,绳,是动词(谓语),以法,就是介词结构(状语)。

介词(preposition 简写prep.)又称作前置词,表示名词、代词等与句中其他词的关系,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虚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介词后面一般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作它的宾语。

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表语,补语或介词宾语。介词可以分为时间介词、地点介词、方式介词、原因介词和其他介词,

跳跳虎的知识分享
2021-10-11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跳跳虎的知识分享
采纳数:64 获赞数:246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现代汉语中,状语放在谓语或主语之前,而在文言文中,状语却经常放在谓语动词之后。这种语法现象的句子称为状语后置句。

“两步骤”判定:

第一步,看标志找出介宾短语

即根据句子常出现的介词“于”“以”“乎”迅速找出句中的介宾短语。

第二步,析语法确定状语后置。

找出句子的主干,确定谓语动词,如将它后面的介宾短语或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挪到其前,而句子意义不变,则确定该句为状语后置句式。

简明的区分方法为:将介宾短语挪到谓语动词之前而句子文理畅通,这说明该介宾短语本该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则该介宾短语为后置的状语;将介宾短语挪到谓语动词之前,如出现文理不畅的情形,说明该介宾短语本就是起补充作用的补语,而非后置的状语。

如:“月出于东山之上”调整为“月于东山之上出”(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文理通畅,为状语后置;“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贪图钱财)”调整为“沛公居山东时,于财货贪(对钱财贪图)”,文理不畅,是为补语,非状语后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6
展开全部
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比如:“我与城北徐公孰美”,这句话的语序应该是“我与城北徐公孰美”,意思就是“我和城北的徐公谁长的好看”。这句话中,介词结构就是介词“与”和它的宾语“城北徐公”构成的介宾结构,它应该在疑问代词“孰”的前面,但句中将它放在了后面,就是“介词结构的后置”。
在古代汉语中,介词结构一般做句子的状语,状语应该在动词的前面,修饰动词(谓语),而古汉语中经常将介词结构位于动词之后,这就是介词结构后置,也称状语后置。例如“绳之以法”,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法绳之”,绳,是动词(谓语),以法,就是介词结构(状语)。
懂了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