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早搏起源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房性、室性和结性。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 早搏可见于正常人,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早搏亦可见于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洋地黄或锑剂中毒;血钾过低;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时对心脏的机械刺激等。 临床表现 1.可无症状或有心悸。 2.心脏听诊有心搏提前,其后有较长间歇期,可有绌脉。 3.频发室早呈二联律者可发生晕厥。 诊断依据 1.可无症状或有心悸,心脏听诊可有心搏提前,其后较长间歇期。 2.心电图特征: (1)房性早搏:提前出现房性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R≥0.12秒,其后可有或无QRS波,QRS波正常或因室内差异性传导而呈宽大畸形,代偿间歇不完全性。 (2)室性早搏:提前出现畸形QRS波,时限一般≥0.12秒,QRS波前后无相关的P波,代偿间歇为完全性。如早搏夹在2个窦性搏动之间称间位性早搏;同一导联上出现2种或2种以上形态的早搏,而配对间期固定者称多形性室性早搏,配对间期不等者称多源性室性早搏。 (3)结性早搏: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前无相关的P波,或逆行P波可出现在QRS波群之前,之中或之后。P-R间期<0.12秒,代偿间歇完全性。 治疗原则 1.对无症状偶发早搏者无须治疗。 2.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应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 3.对有症状频发早搏者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无症状偶发早搏无须治疗。 2.连发、多源、多形性Ront室早,应首选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早搏减少后改用“A”项中口服药物维持。 3.补充液体,电解质,维生素。 辅助检查 1.对正常人早搏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早搏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或“C”。 疗效评价 1.治愈:治疗后经动态心电图监测,早搏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 2.好转:治疗后在动态心电图监测下,早搏次数明显减少在50%以上。 3.无效:治疗后在动态心电图监测下,早搏次数减少在50%以下。
展开全部
心脏早搏 要看是什么原因, 如果是功能性的对生育没有影响. 异位起搏点提前发生冲动,使心脏提前搏动者称为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根据起搏点的部位不同,早搏不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和室性三种,以室性早搏最多。 早搏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原因是:①功能性:如激动、紧张、劳累、消化不良、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等;②各种器质性心脏病;③洋地黄、奎尼丁、肾上腺素类、咖啡因等药物影响;④低血钾、低血钙;⑤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等机械刺激;⑥上感、胆道或尿道感染、猩红热、布氏杆菌病及白喉等。 (1)临床表现 早搏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早搏发生的频率和患者的耐受力,多数患者有心悸、停跳感或撞击感。体检时心脏可听到提前发生的搏动,其后有一较长间歇;早搏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明显减弱或消失;有脉搏脱漏现象。 心电图可诊断和鉴别类型。 (2)治疗 功能性早搏不需治疗,很多早搏随病因去除而消失,故病因治疗十分重要。若早搏持续存在,且症状明显,应加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1)房性和房性交界性早搏 首选异搏定40-80毫克,每天5次口服;普萘洛尔心(心得安)10毫克或双异丙吡胺0.1-0.2克,每天3-4次口服;若频繁出现者可用异搏定5-10毫克于2分钟内静脉注射,必要时30分钟后可重复1-2次。 2)室性早搏 首先慢心律200毫克,每天3-4次口服;乙胺碘呋酮0.2克或心律平0.1-0.15克,每天3次口服;还可选用普萘洛尔(心得安)、溴苄妥等口服;频发者可用心律平0.5-1毫克/(千克·次)于3-5分钟内静脉注射,也可用利多卡因50毫克/次静脉注射,后者尤其适用于心肌梗死患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