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流泪?

哭了... 哭了 展开
 我来答
TFNB48
2014-05-01 · TA获得超过13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4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27万
展开全部
眼泪 眼泪是一种弱酸性的透明的无色液体,其组成中绝大部分是水(98.2%),并含有少量无机盐、蛋白质、溶菌酶、免疫球蛋白A、补体系统等其他物质。 流泪分两类:反射性流泪和情感性流泪。在情感性流泪中含蛋白质比反射性流泪多,并且情感性流泪有一种类似止痛剂的化学物质。眼泪中的乳铁蛋白、β-溶素等都具有防卫功能,能抑制细菌生长。此外眼泪的分泌会促进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不让其形成肿瘤。 据俄罗斯家庭心理医生纳杰日达·舒尔曼说,眼泪证实是缓解精神负担最有效的“良方”。很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女人比男人少得因神经紧张而诱发的梗死和中风。据统计,男性流泪的频率是女性的1/5,因而男性患溃疡等病较女性多,也有研究发现,女性眼泪中催乳激素高于男性,这种激素差异很可能是女性特爱流眼泪的原因之一〖6〗。事实上,受了委屈或被悲痛折磨时挥泪痛哭,能把心中的痛苦发泄出来,对改善情绪非常有益,该流泪不流泪,是引起溃疡病、高血压、精神障碍的重要原因。 眼泪对身体的最大益处,在于眼泪有助于排出人体的某些毒素。我们知道,眼泪的形成除泪腺外,还有几十种其他腺体参与。这样,眼泪的成分就相当复杂。强烈的情绪刺激能使眼泪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人体内一个神经原与另一个神经原之间,传递兴奋要靠一种媒介—中枢递质来完成。如果这种中枢递质过多,会引起过多的神经冲动。为此,体内要产生一种相应的酶来分解过多的中枢递质,一旦中枢递质过多,分解酶又不能全部分解,就要靠眼泪来把它排出体外,否则,如果不能顺利排出体外,眼泪中这些过多的中枢递质对人有害,使溃疡病和肠炎发病率升高。美国生物博士福雷研究,因动感情而流的泪中的蛋白质,比因受洋葱刺激而流的泪含量高。这也就是我在上面提到的情感性流泪中蛋白质比反射性流泪多。而且眼泪中还含有能改变人体情绪的蛋白质,即苯邻二酚和胺作用的盐类,只能通过流出眼泪,才能排出这种有害的化学物质。 另外,流眼泪,哭一哭也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不寻常运动,这种运动也使情绪和肌肉放松,从而使人轻松。 可以说,无论是悲伤垂泪,还是喜极而泣,流眼泪其实是一件对身体有好处的事情。如果你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不要太过于难为自己,实在承受不了的时候就大哭一通吧,只要不太丢人也别吓到别人就行。还要注意,有时候哭得太久会有损记忆力和注意力,甚至降低免疫力,还是要“见好就收”。而如果你总是无法控制悲伤的情绪,总爱哭个没完,你就要找找原因了。专家说,这种症状表明你需要冷静下来,去客观地面对现实。 眼泪来自于泪腺。 泪腺是由细管状腺和导管组成,它就是分泌泪液的器官。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泪腺窝里,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眶部,也叫上泪腺,较大,形态很像杏仁,大约12mm×20mm;下部为睑部,也叫下泪腺,较小。泪腺有10~12条排泄管,泪液产生后就由这些排泄管排出。在正常情况下,泪腺在白天大约分泌0.5~0.6ml的泪液,起湿润眼球的结膜和角膜的作用,而在人睡觉时,则停止分泌泪液。 泪液是一种弱碱性的透明液体,其中98.2%是水,其余为少量无机盐和蛋白体,还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A、补体系统等其他物质。 眼泪产生后,通过泪道排泄。泪道由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泪小点在上、下眼睑缘内侧各有一个,眼泪由泪小点进入像下水道一样的泪小管,通过长约10mm的泪小管进入泪囊,泪囊专门是用来收集和贮存泪液的,防止泪液外流。泪囊大小大约为12mm×6mm,泪囊的下方有一根长12~24mm、直径3~6mm的管子直通鼻腔,这就是鼻泪管,泪囊中的眼泪通过鼻泪管进入鼻腔。所以当我们点眼药水时,要用手指按住鼻根部,就是为了防止眼药水通过鼻泪管流入鼻腔。 眼泪并不完全表示情绪的变化。当我们眼睛中落入灰尘等异物时,就会产生大量的眼泪,把异物冲出来。眼泪中除大量的水外,还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乳铁蛋白、β-溶素等,它们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因此眼泪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防卫。另外,眼泪还能湿润眼球表面,湿润结膜囊,改变角膜的光学性能。 泪液在结膜囊内均匀地分布,形成一层液体的薄膜,在医学上叫泪膜。位于角膜前的泪膜叫角膜前泪膜。泪膜是非常薄的,在角膜前泪膜的厚度只有6~10nm,但就是这样薄的泪膜还可以自内向外分为三层:粘液层、水样层和脂质层。粘液层厚度只有0.02~0.05nm;水样层是泪膜的主体,在角膜前,平均厚度为6~10nm,占泪膜厚度的98%,它能保持角膜、结膜的湿润,是行使泪液功能的主要成分;脂质层厚度在0.05~0.5nm之间,它的作用是防止水样的泪液直接与空气接触而减少蒸发。其实泪膜的三层并没有清晰的界线,它们都是呈渐变的。泪膜除了保持眼球的湿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眼睛的屈光系统。角膜是眼球的屈光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但没有泪膜的角膜是不光滑的,这时看东西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当角膜上有泪膜时,泪液可以填平角膜上的一些细小的擦痕,使角膜变得光滑,视物时也就会更清楚。泪膜在眼球上的分布也不是均匀的,而是角膜处最厚,在接近睑缘时最薄,因此在角膜前就形成一理论上的“凹凸透镜”,改善眼睛的屈光性能。当上、下眼睑闭合时,泪膜慢慢增厚,上、下眼睑闭合到2mm时,泪膜就形成一细长的“凹凸形的柱镜”,透过它看东西可以变得清楚一点。我们常看到,有人有近视或散光时,常会眯起眼来看东西,就是与此有关。此外泪膜还向角膜提供必须的营养物质。
方的师傅MI65
2014-05-01 · 超过5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9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1万
展开全部
遇到悲伤和痛苦的时候,人们常常会流泪,甚至嚎啕大哭起来。 研究者说,根据哭泣的原因分类,其中半数是由于悲伤;1/10是由于恼怒;1/15是由于同情;1/20是由于担心;1/30是由于恐惧。一般人以为快乐时只会哈哈大笑,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快乐和激动时也会使泪水夺眶而出,约占哭者的1/5,比例相当高。 不少孩子在打针时会大哭大喊。据学者说,这可能是为了减轻痛苦,因为从眼泪中发现,其中有可以导致痛苦的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哭泣把它们排了出来,人就会轻松些。调查材料说,女人有85%在哭后感到轻松些,男人则为73%。尽管如此,哭本身毕竟是悲伤痛苦的行为,所以并不是多哭为好,如果遇事大哭特哭而不知节制,如果经常像林黛玉那样以泪洗面,肯定是无益于健康的。 孩子的哭泣并无男女之别,但成年男人自以为要比女人坚强些,所以一向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说法。调查男女“正常”哭泣行为后证明,女人哭的次数的确多一些,平均是男人的5倍。女人哭10次就有5次是泪如泉涌,而男人只占29% 人们每次哭的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仅2秒钟,长的达两个小时,平均是1~2分钟。 居然有从来没有哭过的人。我国有个名叫“小小”的女孩,在出生的一刹那也未哭泣。以后渴了、饿了、冷了、热了都不器,打她、吓她也不哭。她父亲说她缺少哭的功能。目前仍然不清楚小小所以不哭的原因。 当眼泪突然汹涌而出的时候,我也想到:人为什么会哭? 灵长类动物,人类是唯一会流泪的。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曾经这样推测:流泪是某种进化的遗迹。。。哭泣时,眼睛周围的微血管会充血,同时小肌肉为保护眼睛而收缩,导致泪腺分泌眼泪。。。对人体而言,眼泪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副产品 而美国人类学家蒙塔戈有完全相反的理论:人类流泪是适者生存的结果。眼泪中含有溶酶菌,这是一种人体自卫物质,它能保护鼻咽黏膜不被细菌感染。。。 继而有研究把流泪分为反射性流泪和情感性流泪。。。反射性泪水中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情感性泪水。。。这种蛋白质是一种类似止痛剂的化学物质。。。流泪是一种排泄行为。。。能排除人体由于感情压力造成和积累起来的生化毒素。。。使流泪者恢复心理和生理平衡。。。 女人流泪多是情感性的。。。陌生人的痛苦与悲伤是无法猝然引起共鸣的。。。那种感情需要培养,正如看电影电视,需要煽情。。。正如旧时哭丧,边哭边叙说。。。 我想起相处时一些琐碎的事情。。。回家不再有人。。。不再有人在每晚睡觉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不再有人关心冷暖。。。也想起一些自己没有做好的事情。。。曾经不耐烦的情绪。。。就是这样忍不住落下泪水。。。算是忏悔。。。 是一种情绪的发泄 高兴也好,伤心也好,郁闷也好 人需要这一种,才能使自身情感达到一个平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干若炜7F
2014-05-01 · TA获得超过14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7
采纳率:71%
帮助的人:63.8万
展开全部
人类学家发现,在种类众多的灵长类动物中,人类是唯一会哭泣流泪的成员。流泪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简单行为,无需学习,人人都会,就象心脏搏动、肾脏排泄一样本能,象叹息、打喷嚏一样自发。 那么,人为什么要流眼泪?流泪对于人体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长期以来使研究者们深感困惑的一个难题。 进化论的创始人查理·达尔文认为,流泪是某种进化的“遗迹”,与进化过程中的生存竞争无关。达尔文分析道:哭泣时,眼睛周围的微血管会充血,同时小肌肉为保护眼睛而收缩,于是导致泪腺分泌眼泪。达尔文据此认为,对于人体来说,眼泪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副产品”。 不过,美国人类学家阿希莱·蒙塔戈的观点与达尔文截然相反。他认为,流眼泪对人体具有益处,这种益处在进化中有一定影响,因而能通过自然选择被一代一代地保存下来。人类会流泪正是适者生存的结果。蒙塔戈举例说:眼泪中含有溶菌酶,这是人体的一种自卫物质,它能保护鼻咽粘膜不被细菌感染。观察表明,没有眼泪的干哭,很容易使鼻咽粘膜干燥而受感染。 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蒙塔戈的观点,相信流泪行为对人体可能具有某些益处。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威廉·佛莱从心理学和生物化学的角度,对流泪行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他把流泪分成反射性流泪(如受到洋葱刺激)和情感性流泪两类。在5年时间里,佛莱的统计表明,在一个月时间内,男人哭泣流泪的次数很少超过7次,而女人则在30次以上。晚上7-10点,同家人亲朋相聚,或者在看电视时,是情感性流泪发生频率最高的时间。佛莱用特制的小试管收集受试者的眼泪,对眼泪样品进行分析测试。他发现,情感性流泪的泪水中含蛋白质较多,而反射性流泪的泪水中含蛋白质较少。在这些结构复杂的蛋白质中,有一种据测定可能是类似止痛剂的化学物质。根据这一结果,佛莱推测,流泪可能是一种排泄行为,能排除人体由于感情压力所造成和积累起来的生化毒素;这些毒素如果不通过流泪排出,留在体内,将对健康不利;情感性流泪排泄毒素,使流泪者恢复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因而对健康有益。 然而,通过眼泪排出的究竟是什么成分的毒素?眼泪中所含的又有哪些功能不同的蛋白质?它们是如何产生,怎样代谢的?这些连佛莱本人也不清楚。搞清楚这些问题,将能帮助人们判断佛莱的学说是否正确。 研究表明,人的喜泪量大,味道很淡,而悲泪、怒泪则水分不多,味道很咸,原因在于受刺激的是交感神经还是副交感神经。因此,悲伤时,流出泪水,有利于健康。 那么,为什么灵长类动物中唯独人类会流泪呢?对于这一点,研究者们长期以来似乎一直找不到比较合理的解释。 1960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利斯特·哈代教授提出轰动一时的海猿假说。以往的人类起源理论都认为,人类诞生的舞台是森林草原。而哈代提出,在人类进化历史中,存在着一段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这一特殊的阶段在人类身上至今留有深刻的印记,留有解剖生理方面的痕迹。这些特征,在别的陆生灵长类动物身上都是没有的,而在海豹、海狮等海洋兽类、海鸟身上却同样存在。例如,人类的泪腺会分泌泪液,泪水中含有约0.9%的盐分,这一特殊的生理现象也是海兽的特征,是古老的海猿阶段留在人体上的痕迹。在缺少盐分的陆上进化发展的动物,是不可能产生这种“浪费”盐分的生理特征的。 哈代教授的海猿假说在刚提出时,曾被视为“异想天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假说并没有被驳倒,相反,相信这一假说的研究者越来越多。 1983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生物学家彼立克·丹通教授研究比较了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控制体内盐平衡的生理机制。他的研究也提示:人类的流泪可能起源于海兽泪腺的泌盐机制。 海猿学说也许是目前唯一能解释人类流泪起源的学说。然而,由于这一学说目前还缺乏可靠的化石依据。尚未被多数人类学家所接受。作为一种人类起源进化的假说,海猿学说有待进一步完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阿欢的名单
2019-02-20 · 你喜欢的实力派,都在阿欢的名单里
阿欢的名单
采纳数:414 获赞数:28613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人们经常用‘鳄鱼的眼泪’来形容那些虚伪的坏人,说他们既害了别人,还要假惺惺的流眼泪。那你知道鳄鱼为什么会流泪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