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
展开全部
乙肝预防知识问答 1.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1)经血源传播: 输血与血制品的使用,往往是主要传播途径。如外科手术、牙科治疗、注射、纹身医疗或实验室意外接触、共用剃刀、牙刷等,由于受到HBsAg阳性血液的污染而造成传播(经皮肤、粘膜、尤其是破损时)。 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如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组织制品如胎盘组织液等)。供血、供组织者本身为HBV感染者,或被HBV污染,使用上述制品即可形成感染。因接种污染和生物制品导致乙肝感染,甚至局部暴发的报道已不少见。 针灸、针刺也可引起乙肝传播。消毒不严,无意中接触有传染性的血液,均可引起传播。实验证明,含HBsAg极微量,即可导致HBV感染。 医源性传播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2)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又称垂直传播或围产期传播。孕妇若是HBV感染者,几乎不可避免地要感染新生儿。HBsAg阳性的孕妇,尤其HBsAg、HBsAg双阳性的孕妇,使95%的新生儿被HBV感染。新生儿被感染后易形成长期性携带。 (3)消化道传播: 乙肝患者和携带者的唾液中HBsAg阳性率很高。据调查证明,唾液中HBsAg出现的时间比血中晚1-2个月,平均持续存在18天。发病1-3周内的唾液中,HBsAg检出率高达90%以上,5周后不易检出。慢性乙肝患者及HBsAg携带者,难以确定HBsAg排出及持续存在的时间。唾液排出的HBsAg与血液中HBsAg滴度呈正相关,血液中HBsAg滴度越高,唾液中的HBsAg检出率越高,浓度也越高。 但唾液中的HBsAg浓度是否可达到导致感染的剂量,即使达到感染剂量的HBV,通过健康的胃肠道是否能形成感染,尚无确切证据。至今国内外也无文献报道经胃肠道传播,导致乙肝发病,或造成食物型暴发流行的例证。 (4)性传播: 在精液、阴道、月经和皮肤溃疡渗出液中也已检出HBsAg,通过接触可被感染。国外已将乙型肝炎列入性传播疾病范围。调查证实,同性恋者、性混乱者、妓女等人的乙型肝炎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国内外的资料均表明,夫妻间的感染率高于父母与子女间、或母亲与儿媳间。 (5)吸血昆虫传播: 从吸血昆虫(蚊子、臭虫、虱子等)体内均检出过HBsAg。一般认为吸血昆虫只起机械传播作用,在流行病学上意义不大。 2.由母亲传播引起婴儿乙型肝炎的比例有多少?能预防吗? 答:我国约有75-150万孕妇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中约50-90%的婴儿可能被感染乙肝病毒,新生儿期感染乙肝病毒者90%可长期携带病毒,在青年时期可出现肝炎症状;少数则在壮年时期发生所谓“隐原型”肝硬化或肝癌。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的预防可采用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全程免疫:新生儿出生后即注射HBIG(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两到四周后按0、1、6方案肌肉注射乙肝疫苗,每次5μg。(血源性乙肝疫苗每次30μg,现已被基因工程疫苗取代)。 3.何谓乙型肝炎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尤其是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可将乙型肝炎病毒(HBV)传给婴儿,引起婴儿HBV感染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怀孕时经胎盘传播,分娩期产程中的传播及分娩后经哺乳等密切接触传播。 4.预防乙型肝炎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一是切断传播途径;二是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0联合使用。
展开全部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尤其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卫生条件比较差的第三世界国家,流行较为广泛和严重得病的人数很多。那么,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肝炎,简单来说,就是肝脏发炎的意思。 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肝炎,就称为“病毒性肝炎”。目前大家常说的“肝炎”,是指由于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传染病。因为它是由病毒所引起的,主要病变发生在肝脏,因此称为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肝炎。 肝炎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存在。中医学虽然没有“肝炎”这一病名,但在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中,已有不少类似肝炎的记载。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已经有“黄疸”病症的记载。我们的祖先,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汉代),就已经在和黄疸病的斗争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总结了一套关于黄疸病症的详细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直到现在,仍然被临床所采用。在国外,对于肝炎,也是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认识的。直到近一百年来,才认识到肝炎具有传染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得肝炎的人数逐年有所增加,在世界各地都有比较广泛的流行,成为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才引起普遍的重视。经过不断的研究,并随着科学的发展,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逐渐明确了肝炎是由滤过性病毒传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一直到1965科学家在澳大利亚进行血清检查时年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过去叫做“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以后,才大大向前推进一步,并 逐渐取得一些比较重大的突破。 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答: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各种体液排至体外,如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乳汁、月经、泪液、尿、汗等,事实上已经在病人的所有分泌物中能查到HBsAg。因此,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1)母婴围产期传播:主要系分娩时接触母血及产后密切接触引起 (2)医源性传播:通过输血、血浆、血制品或使用传染病毒的注射器针头、针灸用针、采血用具而传播。 (3)密切接触传播:通过性接触传播或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造成密切接触性传播。 病毒性肝炎做为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的传染病,其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传染源。对急性甲型肝炎病人应采取早期隔离措施。隔离是病人暂时不与外界接触,单独在家休息治疗。病人应自觉进行隔离,不要把肝炎病毒传染给别人,防止肝炎的传播、蔓延。急性黄疽型肝炎病人如不能住院治疗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严格隔离治疗。一般从发病日期起隔离3周(不能确知发病日者,可从确诊日期算起)。必须做到: (1)病人与健康人不在一个床上睡眠,病人的被、褥、衣物要与健康人分开,并进行消毒。 (2)病人的食具、漱口用具、水碗、脸盆、毛巾、便盆等也与健康人分开使用。病人要单独吃饭,剩余的食物不要给他人吃。也不要给其他人拿直接入口的食物和东西如香烟等。 (3)病人的书报、刊物、物品、玩具等不要借给他人传阅、玩耍,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传借别人。 (4)在病人隔离期间,邻居、亲友不要到病家串门,尤其儿童不要与病人一起玩耍。 (5)病人在患病期间不要串门,不要到公共场所,更不要到饮食部门用餐。 慢性肝炎也有传染性,应同样注意隔离。对于甲型肝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要注意观察,一般观察45天,没有发病的才可视为健康人。另外,加强对从事饮食业、托幼工作人员和献血人员的检查也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环节。 2.切断传播途径。 (1)提倡用流动水洗手,注射时要一人一针一管,用后高压或煮沸消毒;不使用他人生活用具,搞好个人卫生。 (2)非必要时不输血及血制品;输血员要进行筛选。 (3)消毒也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消灭传染源的另一方法。肝炎病人确诊后,病家应及时做一次较彻底的消毒,食具、漱口用具、毛巾等要煮沸30分钟,家具、物体表面、地面要用3%漂白粉液擦拭。病人的粪便要用漂白粉(粪便4份,漂白粉1份)或生石灰(粪便1份,生石灰1份)进行搅拌后放2小时倒掉。病人使用的便器要专用,使用后,用3%漂白粉水浸泡2小时后再洗刷。病人和大家应做到饭前、便后用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洗手2分钟。 3.保护易感人群。 (1)注射人体免疫球蛋白;适用于接触甲型肝炎的儿童,注射越早越好。 (2)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用于阻断母婴传播。以上两种都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4.食药预防。可选用以下任何一方水煎服,连服7一10天。 (1)茵陈篙30克,生甘草10克。 (2)决明子15克,贯众15克,生甘草10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尤其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卫生条件比较差的第三世界国家,流行较为广泛和严重得病的人数很多。那么,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肝炎,简单来说,就是肝脏发炎的意思。 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肝炎,就称为“病毒性肝炎”。目前大家常说的“肝炎”,是指由于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传染病。因为它是由病毒所引起的,主要病变发生在肝脏,因此称为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肝炎。 肝炎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存在。中医学虽然没有“肝炎”这一病名,但在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中,已有不少类似肝炎的记载。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已经有“黄疸”病症的记载。我们的祖先,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汉代),就已经在和黄疸病的斗争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总结了一套关于黄疸病症的详细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直到现在,仍然被临床所采用。在国外,对于肝炎,也是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认识的。直到近一百年来,才认识到肝炎具有传染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得肝炎的人数逐年有所增加,在世界各地都有比较广泛的流行,成为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才引起普遍的重视。经过不断的研究,并随着科学的发展,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逐渐明确了肝炎是由滤过性病毒传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一直到1965科学家在澳大利亚进行血清检查时年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过去叫做“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以后,才大大向前推进一步,并 逐渐取得一些比较重大的突破。 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答: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各种体液排至体外,如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乳汁、月经、泪液、尿、汗等,事实上已经在病人的所有分泌物中能查到HBsAg。因此,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1)母婴围产期传播:主要系分娩时接触母血及产后密切接触引起 (2)医源性传播:通过输血、血浆、血制品或使用传染病毒的注射器针头、针灸用针、采血用具而传播。 (3)密切接触传播:通过性接触传播或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造成密切接触性传播。 病毒性肝炎做为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的传染病,其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传染源。对急性甲型肝炎病人应采取早期隔离措施。隔离是病人暂时不与外界接触,单独在家休息治疗。病人应自觉进行隔离,不要把肝炎病毒传染给别人,防止肝炎的传播、蔓延。急性黄疽型肝炎病人如不能住院治疗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严格隔离治疗。一般从发病日期起隔离3周(不能确知发病日者,可从确诊日期算起)。必须做到: (1)病人与健康人不在一个床上睡眠,病人的被、褥、衣物要与健康人分开,并进行消毒。 (2)病人的食具、漱口用具、水碗、脸盆、毛巾、便盆等也与健康人分开使用。病人要单独吃饭,剩余的食物不要给他人吃。也不要给其他人拿直接入口的食物和东西如香烟等。 (3)病人的书报、刊物、物品、玩具等不要借给他人传阅、玩耍,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传借别人。 (4)在病人隔离期间,邻居、亲友不要到病家串门,尤其儿童不要与病人一起玩耍。 (5)病人在患病期间不要串门,不要到公共场所,更不要到饮食部门用餐。 慢性肝炎也有传染性,应同样注意隔离。对于甲型肝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要注意观察,一般观察45天,没有发病的才可视为健康人。另外,加强对从事饮食业、托幼工作人员和献血人员的检查也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环节。 2.切断传播途径。 (1)提倡用流动水洗手,注射时要一人一针一管,用后高压或煮沸消毒;不使用他人生活用具,搞好个人卫生。 (2)非必要时不输血及血制品;输血员要进行筛选。 (3)消毒也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消灭传染源的另一方法。肝炎病人确诊后,病家应及时做一次较彻底的消毒,食具、漱口用具、毛巾等要煮沸30分钟,家具、物体表面、地面要用3%漂白粉液擦拭。病人的粪便要用漂白粉(粪便4份,漂白粉1份)或生石灰(粪便1份,生石灰1份)进行搅拌后放2小时倒掉。病人使用的便器要专用,使用后,用3%漂白粉水浸泡2小时后再洗刷。病人和大家应做到饭前、便后用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洗手2分钟。 3.保护易感人群。 (1)注射人体免疫球蛋白;适用于接触甲型肝炎的儿童,注射越早越好。 (2)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用于阻断母婴传播。以上两种都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4.食药预防。可选用以下任何一方水煎服,连服7一10天。 (1)茵陈篙30克,生甘草10克。 (2)决明子15克,贯众15克,生甘草10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经血传播:如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通过血源性注射传播。 (2)胎源性传播: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 (3)医源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用1个注射器对几个人预防注射时亦是医源性传播的途径之一;血液透析患者常是乙型肝炎传播的对象。 (4)性接触传播:近年国外报道对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察肯定:乙型肝炎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 (5)昆虫叮咬传播:在热带、亚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传播起一定作用。 (6)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乙型肝炎。 预防的最好的办法是注射乙肝疫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