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法律案例分析题答案

张某和李某均缺钱。李某得知张某的情妇王某家是信用社代办点,配有保险柜,认为肯定有钱,便提议去王某家借钱,并说:"如果她不借,也许我们可以偷或者抢她的钱。"张某说:"别瞎整... 张某和李某均缺钱。李某得知张某的情妇王某家是信用社代办点,配有保险柜,认为肯定有钱,便提议去王某家借钱,并说:"如果她不借,也许我们可以偷或者抢她的钱。"张某说:"别瞎整!"李某未再吭声。某晚,张某、李某一起开车前往王某家。李某在车上等,张某进屋向王某借钱,王某说:"家里没钱。"张某在王某家吃饭过夜。李某见张某长时间不出来,只好开车回家。张某一觉醒来,见王某已睡着,便起身试图打开保险柜。王某惊醒大声斥责张某,说道:"快住手,不然我报警了!"张某恼怒之下将王某打死,藏尸地窖。
张某不知密码打不开保险柜,翻箱倒柜只找到了王某的一张储蓄卡及身份证。张某回家后想到李某会开保险柜,即套问李某开柜方法,但未提及杀王某一事。张某将王某的储蓄卡和身份证交李某保管,声称系从王某处所借。两天后张某又到王某家,按照李某的方法打开保险柜,发现柜内并无钱款。李某未与张某商量,通过王某的身份证号码试出储蓄卡密码,到商场刷卡购买了一件价值两万元的皮衣。
案发后,公安机关认为张某有犯罪嫌疑,即对其实施拘传。张某在派出所乘民警应对突发事件无人看管之机逃跑。半年后,得知张某行踪的李某告知张某,公安机关正在对张某进行网上通缉,张某于是到派出所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问题:
请根据刑法学有关犯罪构成理论的内容,对上述案件中张某、李某的各种行为和相关事实、情节进行分析,分别提出处理意见,并简要说明理由
展开
 我来答
藕饼小可爱Efa8e
推荐于2016-04-04 · TA获得超过179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61万
展开全部
  1、关于张某的行为定性
  张某在着手盗窃王某的保险柜过程中,因罪行败露而实施杀害王某的行为,张某的犯罪目的是取得财物,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其杀人行为属于盗窃过程中为"抗拒抓捕"而对被害人使用暴力,应当成立抢劫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张某的行为属于抢劫致人死亡,成立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应适用升格的法定刑。
  张某的杀人、抢劫行为,都与李某无关,张某李某之间没有共同故意和共同行为,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不成立共犯;张某将王某的储蓄卡和身份证给李某,不构成盗窃罪的教唆犯。张某两天后回到王某家,打开保险柜试图窃取王某的钱财的行为,属于抢劫罪中取财行为的一部分,不单独构成盗窃罪。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只有在案发后没有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才能成立自首。本案中,张某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逃跑再归案的,即便如实供述也不能成立自首。
  2、关于李某的行为定性
  李某事先的提议张某并未接受,当时没有达成合意,二人没有共同犯罪故意。张某的抢劫行为属于临时起意,系单独犯罪,不能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教唆犯。李某不成立教唆犯,当然就不能对李某的行为适用《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在张某实施抢劫行为之时,李某已经离开现场,与张某之间没有共犯关系,李某没有帮助故意,也缺乏帮助行为,不成立帮助犯。
  张某套问李某打开保险柜的方法,将王某的储蓄卡、身份证交李某保管时,均未告知李某实情,李某缺乏传授犯罪方法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故意。李某去商场购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主要参考法律规定】《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九条、第六十七条、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二百六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参考资料: 09年司法考试卷四参考答案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