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有几个儿子
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在中国的这四百多位皇帝中,论他的文治武功,那绝对是佼佼者。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说虎父无犬子,但李世民的那14个儿子,跟李世民比起来是真的相差甚多,就更不要说超越李世民了。
下面就来看看,李世民14个儿子的各自结局。
李世民的长子是李承乾。作为嫡长子,李世民当上皇帝没多久,就册封李承乾为太子。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对李承乾寄予厚望的李世民,在子女教育上实在是相当差劲,一向奉行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李世民,对李承乾进行的都是打压教育。
李承乾做错事情了要被责罚,就算是把事情做好了也是被李世民一顿批评,结果李世民还美其名曰锻炼李承乾的心理素质。
从小就被李世民打压、责罚的李承乾,久而久之心理便出现问题。在他的印象里,父亲就是不喜欢他,不管他做什么事情都会被父亲一顿臭骂。再加上李世民后来更加偏心于四子李泰,这就让李承乾十分担心,自己会被废掉太子之位。
长期的压抑、恐惧下,李承乾最终忍不住了,于是就联合侯君集等人发动叛乱,想要再来一场玄武门事变。但他的能力跟李世民相比实在是太差劲了,最终兵变失败,李承乾被贬为庶民,流放到了黔州。
次子李宽,早早地就夭折了。
三子李恪,他的存在是很尴尬的,因为他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所以李恪常常被朝中大臣弹劾,尤其是文臣之首长孙无忌,他对李恪更是十分忌惮。
李世民还在的时候,长孙无忌还不敢对李恪动手。可是等李世民去世后,长孙无忌就诬陷李恪参与房遗爱谋反,最终导致李恪被自己的弟弟,唐高宗李治赐死。
四子李泰,史书上记载他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李泰也因此接着父亲的娇宠,从而对太子之位,甚至是皇帝之位有了想法,尤其是李承乾谋反失败后,李泰更是开始谋划太子之位,但没想到后来被李世民分封到地方上去,从此就只能安安心心的当个逍遥王爷。
五子李佑,这也是一个想要当皇帝的,他更是在地方上起兵谋反。结果很搞笑,李世民的大军还没有到达他的封地,他的部下就开始武力反对李佑谋反,最终毫无疑问的,李佑谋反失败,他也被赐死。
六子李愔,依仗着自己是李世民的儿子,到处为非作歹,还多次殴打朝廷官员,最终被流放。
七子李恽,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有人诬陷他谋反。结果李治派下来的官员还没到达呢,李恽就被吓得先自杀了。
八子李贞,在李世民、李治时期,李贞都是身居高位。武则天执政后,李贞起兵反对武则天,结果兵败被杀。
虽说李贞兵败被杀,但是在李世民的这14个儿子中,他可以说是最有骨气的。
九子李治,就是后来继承李世民皇位的唐高宗。他的能力还是可以的,但却没有守住李世民传给他的江山,以至于后期被武则天夺走了李唐天下。
十子李慎,武则天执政后,他支持哥哥李贞起兵,但最终兵败,李慎也被流放。
十一子李嚣、十二子子李简,早早夭折。
十三子李福,他是寿终就寝,是在唐高宗时期因病去世的。
十四子李明,如果没有武则天,他也是可以寿终就寝的,但因为他卷入章怀太子李贤一案,结果被武则天派人赐死。
综上所述,李世民的这14个儿子还真的是比不上他。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共有太子李承乾、楚王李宽、吴王李恪等14个儿子;襄城公主、汝南公主、南平公主等21个女儿。
第13子李福虽得善终,却平庸无能;第9子李治,就是后来的高宗,虽贵为天子,却把大权拱手交给武则天。后来李氏宗族被武氏大加杀戮,不能不说是高宗的昏聩所致。这样一算,李世民这14个儿子,竟是不肖子居多。
《旧唐书》的作者谈及太宗诸子,感叹道:“子弟作藩,盘石维城。骄侈取败,身无令名!”李世民的继承者,只有这14个“候选人”,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也就于此可见了。
唐太宗的大儿子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
承乾秉性聪明,8岁即封为皇太子。不想成年后喜好声色,漫游无度。但他怕太宗,就大耍两面派,当着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他有足疾,怕因此被废,深嫉受太宗喜爱的魏王李泰。第4子李泰也确有野心,心怀夺嫡之计。
于是双方各树朋党,想下毒手。后来,承乾甚至想谋老子的反,被人告密,下狱后废为庶人,徙往黔州,两年后死在那里。李泰也被“幽闭”起来,35岁就死了。
唐太宗有鉴于此,曾下了一道诏书:“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望者,两弃之,著为令.”(《新唐书·太宗诸子》)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纸空文。
第3子吴王李恪,是隋炀帝女儿阴妃所生。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长孙无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就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
第5子李 ,先封楚王。他整天与小流氓鬼混,尤其爱好打猎。长史屡谏不听。太宗怪长史辅导无方,换了敢于犯颜直谏的权万纪任长史。贞观十七年,李派刺客杀了权万纪,发动叛乱。结果李 事败亦被杀。
第6子李 是个浪荡公子,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第7子李恽,纵情享乐,使州县不堪其劳。肃宗上元元年自杀。第8子越王李贞,“颇涉文史,兼有吏干”,然“人伏其才而鄙其行”。后来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
第10子纪王李慎,虽然聪明好学,可惜是个懦弱无能的胆小鬼。李贞劝其反武,他不肯“同谋”——可武则天还是杀了他。
第14子曹王李明,在太宗晚年,与庶人串通谋反,贬黔州,被都督逼令自杀。这显然是得到太宗暗示或认可的。
第2、11、12子皆“早夭”。
总计14人中,除李福、李治外,竟有12人“死于非命”!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李世民之过?是保傅失教之错?都不全是。太宗即位之初,曾在宫中亲自盘马弯弓教育诸子,颇有不忘传统的味儿。可见是重视教育子女的。他还亲自为太子择饱学如于志宁、孔颖达等人为师,但一切措施都无济于事。他为此深感苦恼。 在颁布杀李 诏时,他承认自己没有管好儿子,“上惭皇天,下愧后土,叹惋之甚,知复何云”,禁不住“为之洒泣”,算是尝到了这些苦果的味道。
求赞~~
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贞观十七年谋反按律应赐死,因太宗不舍,最后只废为了庶人,后卒于黔州
楚王李宽:母不详,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薨,无后
吴王李恪:妃杨氏,母隋炀帝女杨妃
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争夺皇位被贬后,又重新进封为濮王。永徽三年逝于郧乡县
齐王李佑:妃韦氏,母阴妃,贞观十七年发动叛乱。事败,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国除
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后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
蒋王李恽:母王氏,妃元氏。诬告谋反,惶惧自杀
越王李贞:母燕德妃。后来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
唐高宗李治:母长孙皇后
纪王李慎:母韦贵妃,妃陆氏
江殇王李嚣:母燕德妃,贞观六年薨
代王李简:母不详,贞观五年薨,无后,国除
赵王李福:母杨贵妃,贵妃之位是否为追封待考,妃宇文氏
曹王李明:母巢刺王妃,妃元氏。永淳年间,因为和废太子李贤通谋,降封零陵王,贬至黔州。都督谢佑逼李明自杀。玄武门之变后,巢刺王妃居于宫内抚养李元吉庶女归仁县主。归仁县主生母去世,太宗亲写诏令安慰县主。
皇后长孙氏生恒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杨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
阴妃生庶人李祐;燕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韦妃生纪王李慎;杨妃生赵王李福;杨氏生曹王李明;王氏生蒋王李恽;后宫宫女生楚王李宽、代王李简。
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