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各位中医专家来看一下,谢谢!
首先说明一下本人很相信百度,相信里面有很多医德医术非常高尚的中医前辈才到此咨询的!问题是这样的,我妈今年51岁了,最近两年感觉嘴里特别的苦,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和早上醒来...
首先说明一下本人很相信百度,相信里面有很多医德医术非常高尚的中医前辈才到此咨询的!
问题是这样的,我妈今年51岁了,最近两年感觉嘴里特别的苦,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和早上醒来的时候,唾液都是偏黄色的,而且很苦,需要漱口好几次才能好...其余都没问题,睡眠也好,就是总是夜里嘴苦的难受...我想请教一下各位中医,我妈这是什么原因呢?要吃什么中药能调理,治疗好呢?
谢谢各位前辈回答!
各位专家能告诉我该用具体的什么中药吗? 展开
问题是这样的,我妈今年51岁了,最近两年感觉嘴里特别的苦,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和早上醒来的时候,唾液都是偏黄色的,而且很苦,需要漱口好几次才能好...其余都没问题,睡眠也好,就是总是夜里嘴苦的难受...我想请教一下各位中医,我妈这是什么原因呢?要吃什么中药能调理,治疗好呢?
谢谢各位前辈回答!
各位专家能告诉我该用具体的什么中药吗? 展开
18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你妈是肝胆湿热导致的病症。
以滋阴清肝泻火汤治之:龙胆草、柴胡各10克,生牡蛎、葛根各3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4剂,多能痊愈。
以滋阴清肝泻火汤治之:龙胆草、柴胡各10克,生牡蛎、葛根各3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4剂,多能痊愈。
展开全部
口苦一般为足少阳胆经有火,多伴有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咽干,目眩等。
《伤寒杂病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十七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是也。
治以小柴胡汤和枢机、解郁结、畅三焦、达气机。
小柴胡汤药方
〔来源〕汉代张机(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中》。
〔组成〕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甘草炙,三两(6g);半夏洗,半升(9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4枚)。
加减法:渴者去半夏,加花粉12g。腹痛去黄芩,加芍药12g。
仅供你参考!
也可以在线咨询点击【hi】或【离线留言】
《伤寒杂病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十七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是也。
治以小柴胡汤和枢机、解郁结、畅三焦、达气机。
小柴胡汤药方
〔来源〕汉代张机(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中》。
〔组成〕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甘草炙,三两(6g);半夏洗,半升(9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4枚)。
加减法:渴者去半夏,加花粉12g。腹痛去黄芩,加芍药12g。
仅供你参考!
也可以在线咨询点击【hi】或【离线留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概念]
口苦在《内经》称之为"胆瘅"。《素问.奇病论》云:"有病口苦,……病名日胆瘅。……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但严格来说,口苦作为一个症状,而"胆瘅"是病名,二者不能混同。只能说口苦是"胆瘅"的一个主要症状。
[鉴别]
常见证候
邪在少阳口苦:口苦咽干、头痛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食纳减少、小溲色黄,苔薄白或薄黄、脉浮弦有力。
肝胆郁热口苦:口苦心烦、口干欲饮、太息易怒、头晕头痛、目赤目眩、两胁胀痛、小便黄、大便偏干、舌边尖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
属于哪种情况可以告诉我
口苦在《内经》称之为"胆瘅"。《素问.奇病论》云:"有病口苦,……病名日胆瘅。……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但严格来说,口苦作为一个症状,而"胆瘅"是病名,二者不能混同。只能说口苦是"胆瘅"的一个主要症状。
[鉴别]
常见证候
邪在少阳口苦:口苦咽干、头痛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食纳减少、小溲色黄,苔薄白或薄黄、脉浮弦有力。
肝胆郁热口苦:口苦心烦、口干欲饮、太息易怒、头晕头痛、目赤目眩、两胁胀痛、小便黄、大便偏干、舌边尖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
属于哪种情况可以告诉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为什么chsm123456是最佳答案,不是字数多,就是准确
夜晚,卫气入脏,搜罗邪气,此病还是最好在脏上考虑,少阳首先本身不是脏,少阳病特点,上边的那位也列出来了,就是寒热往来,胸协痛满,口苦咽干,LZ母亲的少阳症状并不明显,尤其在寒热往来胸协痛满上,根本就没提到.暂不考虑少阳.
从脏上治疗,就不能分离其经,经连舌的只有肾和脾,其病在舌,根则在脾肾.如何解释口苦,口水黄?脾病则为湿,口水黄,一定是粘,不会干.脾肾既虚,肝也好不到哪里去,有口苦的症状,则是肝陷,胆逆的症,但病不在胆,在于肝,所以治疗当以补阳升肝为主.
逍遥散,柴胡(15克) 当归(15克) 白芍(15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生姜(15克) 薄荷(6克) 炙甘草(6克)
当归无用,白芍量大,当归合白芍湿大,薄荷性凉,皆不对证
最好能够以自己的情况来下药,要求是必须有桂枝,芍药,柴胡,半夏,茯苓,甘草,其他的药物,一定要谨慎添加
夜晚,卫气入脏,搜罗邪气,此病还是最好在脏上考虑,少阳首先本身不是脏,少阳病特点,上边的那位也列出来了,就是寒热往来,胸协痛满,口苦咽干,LZ母亲的少阳症状并不明显,尤其在寒热往来胸协痛满上,根本就没提到.暂不考虑少阳.
从脏上治疗,就不能分离其经,经连舌的只有肾和脾,其病在舌,根则在脾肾.如何解释口苦,口水黄?脾病则为湿,口水黄,一定是粘,不会干.脾肾既虚,肝也好不到哪里去,有口苦的症状,则是肝陷,胆逆的症,但病不在胆,在于肝,所以治疗当以补阳升肝为主.
逍遥散,柴胡(15克) 当归(15克) 白芍(15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生姜(15克) 薄荷(6克) 炙甘草(6克)
当归无用,白芍量大,当归合白芍湿大,薄荷性凉,皆不对证
最好能够以自己的情况来下药,要求是必须有桂枝,芍药,柴胡,半夏,茯苓,甘草,其他的药物,一定要谨慎添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建议到医院查一下肝和胆.它们有问题都会出现口苦现象.
中医叫这种现象是肝胆火旺.根据你所说的,还不能说就凭你这几句简单的描述就用药的.如果想试试,可以试几天龙胆泻肝丸.
仅供参考.
中医叫这种现象是肝胆火旺.根据你所说的,还不能说就凭你这几句简单的描述就用药的.如果想试试,可以试几天龙胆泻肝丸.
仅供参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妈的这种口苦,是胆汁因故无度地注入胃中所至。
中医认为,胆与肝是“两兄弟”,胆者兄也肝者弟也。这种口苦多为肝之邪火旺,“胆兄”见“肝弟”不得“发落”,从而“尽兄者呵护小弟之责”试图以排泄胆汁的方式来减轻“肝弟”受邪火薰灼之苦楚。
从“最近两年感觉口里特别的苦”,“其余都没问题”看来,肝郁所至的邪火之可能较大。中医认为“郁火”一般发生得慢,且肝最易“郁”,郁之久则变成了“郁火”(肝之邪火也)。
本来,胆汁是有食物时才会分泌。现在是解肝之邪火,邪火又不断,故空腹时也分泌。晚上腹空得最甚,故苦得也最甚。本来胆汁是绿的,因尚不多,肝、胆之邪火泄往胃,胃不愿受邪火,胃又分泌胃液(中医称“津液”)来赶走邪火。这时,胆汁少、胃液多相混则成了黄色了。
这症的治法就是解肝之郁。在当地找位中医师,服《消遥散》之方应该会愈也。
中医认为,胆与肝是“两兄弟”,胆者兄也肝者弟也。这种口苦多为肝之邪火旺,“胆兄”见“肝弟”不得“发落”,从而“尽兄者呵护小弟之责”试图以排泄胆汁的方式来减轻“肝弟”受邪火薰灼之苦楚。
从“最近两年感觉口里特别的苦”,“其余都没问题”看来,肝郁所至的邪火之可能较大。中医认为“郁火”一般发生得慢,且肝最易“郁”,郁之久则变成了“郁火”(肝之邪火也)。
本来,胆汁是有食物时才会分泌。现在是解肝之邪火,邪火又不断,故空腹时也分泌。晚上腹空得最甚,故苦得也最甚。本来胆汁是绿的,因尚不多,肝、胆之邪火泄往胃,胃不愿受邪火,胃又分泌胃液(中医称“津液”)来赶走邪火。这时,胆汁少、胃液多相混则成了黄色了。
这症的治法就是解肝之郁。在当地找位中医师,服《消遥散》之方应该会愈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