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学习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大学相对较自由,时间宽裕,在学习上老师是不会过多的干预你的,主要是自学。先给自己定定目标,把时间阶段性、有条不紊的细化,高效的利用有限的时间。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才能很好地去实行。
自学是宽泛的,各种学科、书籍、资源都可以成为你的学习范围,图书馆将会是一个你长时间奋战的地方。为了汲取大量的知识,必须要提高看书效率,学会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和学习方法,快速阅读不仅体现在阅读速度是上(帮你节约阅读、学习、复习时间),更有利于你抓住文章脉络和重点帮助理解和记忆,活跃思维。快速阅读的具体练习见 《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用软件每天坚持练习一个多小时,不影响其他安排,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提高阅读速度5、6倍,相应的记忆、理解力,注意力,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建议你去练习一下。
另外,就是一个坚持的问题了,坚持一天容易,一个星期有点难度,一个月、一年或这个大学阶段就不容易了。所以,养成一个好习惯,坚持学习,莫要荒废青春。
自学是宽泛的,各种学科、书籍、资源都可以成为你的学习范围,图书馆将会是一个你长时间奋战的地方。为了汲取大量的知识,必须要提高看书效率,学会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和学习方法,快速阅读不仅体现在阅读速度是上(帮你节约阅读、学习、复习时间),更有利于你抓住文章脉络和重点帮助理解和记忆,活跃思维。快速阅读的具体练习见 《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用软件每天坚持练习一个多小时,不影响其他安排,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提高阅读速度5、6倍,相应的记忆、理解力,注意力,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建议你去练习一下。
另外,就是一个坚持的问题了,坚持一天容易,一个星期有点难度,一个月、一年或这个大学阶段就不容易了。所以,养成一个好习惯,坚持学习,莫要荒废青春。
展开全部
再次历练的机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在国内读大学,似乎日子一眼就能望到头,无非是上课-考试-放假-上课-考试-放假……毕业设计-毕业。大家旷旷课,考试之前突击一把,似乎也能混过关。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就不要抱怨以后找不到工作了。
首先,大学和中学不一样。中学有老师督促,所有课程都是摆在面前的。上中学的目的就是上大学(否则还不如去上技校更有前途),上大学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范围都是限定死的,大多数人只要沿着这个轨迹就行了。学生学多了就产生了路径依赖,到了大学里也觉得只要把课程分数混高点就万事大吉,结果造成很多中学里的尖子最后“泯然众人矣”。
大学,很多人讲过,应该是一个学习怎样自学的地方。很遗憾的是,即使是美国的大学也很难做到这个目标。概因自学其实是一个很难的过程。自学并不仅仅是自己感兴趣了、找本书看看就行了。在社会上,自学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我这篇文章其实讲的就是如何自学。
这篇文章里,我要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个方向。
1, 一个中心——主动出击、竭尽全力
主动是人在社会上混的最重要品质。机会从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必须要主动才能获得。听说有一个锻炼机会,就不要放过,主动出击,去争取过来。有些看似没有希望的事情,主动出击并竭尽全力有的时候会有奇效。
举个例子,自控原理学不懂了,就去找其他的书看看,看不懂,找个机会自己练练。到哪里练呢?找实验室啊。实验室不开门吧……找实验员问问吧,说不定别的学生结束了实验有空余时间,能让你玩玩呢?在具体着手做之前,千万不要说“不可能”。“不可能”只能是你做完之后才下的结论,而不能是你实施前就做的判断。遇到问题,先要主动去解决,全力以赴,然后才能谈成败得失。
我有个自己的例子。在美国上博士,大家知道都会有一个博士资格考试。我所在的系,博士资格考试规定必须在第二个或第三个学习完成,否则取消博士资格。入学以后第二个学期,我选了两门课(其中一门非常重,曾经有一周在实验室里做了超过20小时实验),我还要担任一门课的助教。同时国内还有一些事务没有完成,不但前半学期要做相关准备,中途还要回国两周。等到其他事情处理完,回过头来要准备博士资格考试的时候,只剩下大概不到3周时间。这是非常困难的——很多人为了博士资格考试这一个学期都不选课,要充分准备,还不一定能过。
于是有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想,是不是放弃算了,反正还有一个学期。但是我又想起来以前我曾经犯过的错误——以为自己还有机会,放弃了眼前的机会,结果全盘皆输。反正拼一场输了也无所谓,所以我就拼了。当时预约各个教授已经有些迟了,来来回回折腾了很久才定下来博士资格考试答辩的时间。我博士资格考试的小论文是在考试当天早上6点钟才写完的。中午上课,下午答辩。场面相当惊险,主考动力学的教授问的第一个问题几乎让我挂掉。最后居然是用控制学的知识解动力学问题。不过还是过去了。
从事后看,不过是我主动做了、拼了、赢了。但是之前看,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个经历告诉我,不要在事前说不可能。宁可先去做,去拼,然后再说不可能。
2, 两个基本点——机会和成绩
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对一个人的人生最重要,一个是机会,一个是成绩。
机会,是用于自我实现的。上好大学、去好公司、做好项目、升职位,这都是机会。机会人人都想要,所以不要指望机会会从天上掉下来。争取机会靠什么?靠运气么?不,要靠成绩。
成绩,是用于证明自己的。考试成绩、完成了的项目、大学文凭,工作经历,这都是成绩。成绩是用于证明自己能力的。而且成绩的保质期相当短。你高考成绩是现在大学班里第一?在大学里有什么用么?你大学是班里成绩第一?工作了还有用么?你10年前做过一个相关项目,现在求职还有用么?都没用了。所以成绩的保质期相当短。要获得好的机会,就要不断创造成绩。这就是常说的“一步一个脚印”,做一件事就要做出成绩,既然投入了精力,就干脆作出点东西来,否则时间精力就全白费了。
无论是在社会里还是在大学里,成绩与机会都是相互转化关系:先获得低阶成绩,然后用这个成绩争取机会,通过这个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产生更高等级的成绩,再用更高等级的成绩争取更高等级的机会,如此往复。所以,既不能不重视成绩,也不要对过往的成绩看得太重。不能用于获得下一个层次机会的成绩,就扔到标着“纪念品”的抽屉里吧。偶尔拿出来看看可以。如果你经常想要拿出来看看,就说明你老了,该退休了。
3, 四个方向——技术、经验、人际、团队
无论走出校园做什么工作,这四项都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轻重不同。
3.1 技术:
不但要懂理论,还要会操作。要会理论分析,要会实际设计,要会专业软件,要会写相关文档(设计文档、项目书、备忘录)。不要轻视里面任何一点。特别是文档,实际上别说中国学生,美国学生写文档写得一塌糊涂的,也不在少数。
理论搞不清楚,你就很难解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且理论设计,可以节省大量的工程实现的时间。
实际设计也是很重要的。理论分析不可能涉及很多细节。而魔鬼就在于细节。自动控制原理考100分的人,不见的知道怎么设计哪怕最简单的PID控制系统。实际设计能力决定了你是不是能一入职就快速开始工作,而这个往往是公司最为看重的。
专业软件是进行实际工作的基础。你做计算机的,起码C++、JAVA、汇编什么的都要会吧。你做控制的Simulink、C总要懂吧。你做机械的,AutoCAD、Solidworks/Pro-E总是要能用的吧。课程职能交给你最基本的。在课程结束以后还要经常练习提高,才能保证能够直接进入工作状态。
写文档是大学生往往忽略的。实际上文档的格式都很八股,条条框框很明确。国内大学不培养这个,但是你自己也要会。找些文档写作的资料看看。等到以后上班了,写出简明清晰的文档往往能让上级眼前一亮,这就是机会。
3.2 经验
你有可能很平庸,那些天才的工程师学什么都比你快。但是有一样东西,却不是才智能够打倒或取代的,那就是经验。这世界上,多数工程师都是越老越吃香。靠的就是经验。
为什么经验这么重要?因为经验是用时间堆出来的。聪明的人也许可以缩短投入的时间,但永远不可能跳过去。所以,经验,是用人单位最喜欢的东西,这意味着他们雇用你,可以节省项目时间开销,减少因为失误造成的额外成本。
经验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看书看不出经验来。更准确地说是从失败中来。成功只能告诉你某几个因素的组合可行,但是否完全可行,是否能和别的因素配合,你永远不知道。所以成功给予你的经验很不确定。而失败永远是清晰的,你会发现有那么一个因素就是造成你失败的直接原因。这种经验是明确的、普适的。
所以不要害怕失败,事实上,当我在项目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有些兴奋,因为这是新的经验就要产生的迹象。而经验,能使你的价值越来越高。
不过要注意一点,失败凭什么是成功之母,凭什么不是失败之母?我们从小写文章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真正理解的人并不多。我前面说,失败会带给你真正的经验,可这些经验并不是你一失败就自己蹦出来了。是要靠你自己去挖掘去思考的。很多时候,失败了,换一种方法就能行,这样只用花一个小时,而要深挖为什么失败了却要花五个小时。你在此刻耐性、决心就决定了你能不能从失败中获得真正的经验。
3.3 人际
一个不会与别人相处的人,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什么大的成功。
现在这个社会,做什么事都需要有周围的人帮助。孤胆英雄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要做事,先做人”。大学,是你学会做人的最后一个友善的环境,一定要珍惜。
在职业场上,人际的目的无非是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有人愿意帮你。所以人际关系方面的建立,最基本的就是你帮我我帮你和回报问题。
我在这里并不想谈和上级如何建立人际关系。这个非常复杂。这里想说得是如何在普通人之间建立和经营人际关系。
最简单的:
请人帮忙就要给人回报。回报最好高出他帮你的价值。这样下一次请人帮忙就更容易了。不要觉得自己亏了,总是在这种事情里斤斤计较的人,既交不到朋友,也无法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获得帮助。
拜托别人的时候,要察言观色,如果对方有任何勉强就立刻停下。除非你必须要对方帮这个忙,那么你事先一定要讲清楚,而且事后要加大报偿。
不要占别人的便宜。如果不知道对方只是客气还是真的愿意给你,宁可拒绝。如果因为某些原因,确实需要占别人的便宜,事后加倍还回去。
不要怕被别人占便宜。别人占你便宜的时候,是你对他的一个测试。如果他经常占你便宜,而你要他帮忙的时候总是不顺利。那这种人你可以直接离得远远的。
别人帮了你的忙,除了酬谢,切记你们两个并没有扯平。如果对方要你帮忙,最好比对普通人的求助更热心一些。这个世界很简单,成年之后的朋友关系,多半都是从这种你帮我我帮你的活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事情决定了、做了,就不要抱怨。抱怨不能成事,只能让人心烦。
如果有些话你不想让某个人听见,那就永远不要从你嘴里说出去。不要觉得任何一个听众很可靠。
3.4 团队
现在的工作,很少是单打独斗的。你必须了解团队是如何运作的。在大学里,最好主动加入一些经常有活动的组织,熟悉在团队里的工作方式。如果有运气,能做一做小头目就更好了。理解了团队的运作方式,就能理解什么样的人在团队里最受欢迎。也就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得更好。
比方说,现在有两种人,一种人水平很高,但是做事三心二意。另一种人水平不高,但是为团队做事勤勤恳恳。那么哪种人更应该受团队欢迎和器重?
大学的时候,我答错了这个问题,结果撞得头破血流。
其实后一种人才会受到欢迎和器重。即使你有水平,也要勤勤恳恳的做事,不要觉得日常事务不能体现你的水平/价值,所以就不该你做。团队不可能因为杂物不能体现成员价值就去外面雇一个人来做。每一样事务总要有人来做,如果你有时间和精力,做了就做了,既不要抱怨也不要太计较得失。如果你实在理解不了,等你有一天当了小头目,就能理解了。任劳任怨是一种团队极为器重的品德,如果你还有技术,那前途可是大大的光明,就算在一个团队里不得意,换一个团队也能吃得开。
——————————————————————————————————
那么回到题主提到的一些细节。
是不是大学的考试不挂科就可以。的确可以。但是未来你打算如何证明自己的能力。大学成绩是一个基本的“成绩”。如果你没有这个成绩,你就要在其他方面获得显著的成绩,从而去赢得机会。如果你大学考试成绩都是低空飞过,而其他方面有没有显著的成绩支撑。那么别人凭什么给你一个好的机会呢?如果你没有把握在其他方面搞出足以为你赢得良好机会的优异成绩,那么还是先老老实实把课程成绩搞好吧。那个是你最容易得到的成绩。
大学的确是要学会自学能力。但是大学的学习并不是单纯为了学会自学。大学的学习还是一个培养基本的专业技能的过程。专业课还是要老老实实去学。用人单位没有多少兴趣花钱雇你,然后还要等你自学你的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你要给别人一个雇佣你的理由。自学能力是无从证明的,专业课成绩则是明摆着的。自学能力当然重要,但并不是说别的就不重要。培养自己的能力,很关键,但是没有相应的成绩,就不能为你赢得机会。
拓宽视野是很好的。尽量多接触一些人、一些组织。多一些了解,多一些互动。发现自己的不足,了解可能的职业发展道路。但是,成绩、能力、机会这些是根本,不要把主次搞错了。
首先,大学和中学不一样。中学有老师督促,所有课程都是摆在面前的。上中学的目的就是上大学(否则还不如去上技校更有前途),上大学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范围都是限定死的,大多数人只要沿着这个轨迹就行了。学生学多了就产生了路径依赖,到了大学里也觉得只要把课程分数混高点就万事大吉,结果造成很多中学里的尖子最后“泯然众人矣”。
大学,很多人讲过,应该是一个学习怎样自学的地方。很遗憾的是,即使是美国的大学也很难做到这个目标。概因自学其实是一个很难的过程。自学并不仅仅是自己感兴趣了、找本书看看就行了。在社会上,自学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我这篇文章其实讲的就是如何自学。
这篇文章里,我要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个方向。
1, 一个中心——主动出击、竭尽全力
主动是人在社会上混的最重要品质。机会从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必须要主动才能获得。听说有一个锻炼机会,就不要放过,主动出击,去争取过来。有些看似没有希望的事情,主动出击并竭尽全力有的时候会有奇效。
举个例子,自控原理学不懂了,就去找其他的书看看,看不懂,找个机会自己练练。到哪里练呢?找实验室啊。实验室不开门吧……找实验员问问吧,说不定别的学生结束了实验有空余时间,能让你玩玩呢?在具体着手做之前,千万不要说“不可能”。“不可能”只能是你做完之后才下的结论,而不能是你实施前就做的判断。遇到问题,先要主动去解决,全力以赴,然后才能谈成败得失。
我有个自己的例子。在美国上博士,大家知道都会有一个博士资格考试。我所在的系,博士资格考试规定必须在第二个或第三个学习完成,否则取消博士资格。入学以后第二个学期,我选了两门课(其中一门非常重,曾经有一周在实验室里做了超过20小时实验),我还要担任一门课的助教。同时国内还有一些事务没有完成,不但前半学期要做相关准备,中途还要回国两周。等到其他事情处理完,回过头来要准备博士资格考试的时候,只剩下大概不到3周时间。这是非常困难的——很多人为了博士资格考试这一个学期都不选课,要充分准备,还不一定能过。
于是有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想,是不是放弃算了,反正还有一个学期。但是我又想起来以前我曾经犯过的错误——以为自己还有机会,放弃了眼前的机会,结果全盘皆输。反正拼一场输了也无所谓,所以我就拼了。当时预约各个教授已经有些迟了,来来回回折腾了很久才定下来博士资格考试答辩的时间。我博士资格考试的小论文是在考试当天早上6点钟才写完的。中午上课,下午答辩。场面相当惊险,主考动力学的教授问的第一个问题几乎让我挂掉。最后居然是用控制学的知识解动力学问题。不过还是过去了。
从事后看,不过是我主动做了、拼了、赢了。但是之前看,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个经历告诉我,不要在事前说不可能。宁可先去做,去拼,然后再说不可能。
2, 两个基本点——机会和成绩
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对一个人的人生最重要,一个是机会,一个是成绩。
机会,是用于自我实现的。上好大学、去好公司、做好项目、升职位,这都是机会。机会人人都想要,所以不要指望机会会从天上掉下来。争取机会靠什么?靠运气么?不,要靠成绩。
成绩,是用于证明自己的。考试成绩、完成了的项目、大学文凭,工作经历,这都是成绩。成绩是用于证明自己能力的。而且成绩的保质期相当短。你高考成绩是现在大学班里第一?在大学里有什么用么?你大学是班里成绩第一?工作了还有用么?你10年前做过一个相关项目,现在求职还有用么?都没用了。所以成绩的保质期相当短。要获得好的机会,就要不断创造成绩。这就是常说的“一步一个脚印”,做一件事就要做出成绩,既然投入了精力,就干脆作出点东西来,否则时间精力就全白费了。
无论是在社会里还是在大学里,成绩与机会都是相互转化关系:先获得低阶成绩,然后用这个成绩争取机会,通过这个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产生更高等级的成绩,再用更高等级的成绩争取更高等级的机会,如此往复。所以,既不能不重视成绩,也不要对过往的成绩看得太重。不能用于获得下一个层次机会的成绩,就扔到标着“纪念品”的抽屉里吧。偶尔拿出来看看可以。如果你经常想要拿出来看看,就说明你老了,该退休了。
3, 四个方向——技术、经验、人际、团队
无论走出校园做什么工作,这四项都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轻重不同。
3.1 技术:
不但要懂理论,还要会操作。要会理论分析,要会实际设计,要会专业软件,要会写相关文档(设计文档、项目书、备忘录)。不要轻视里面任何一点。特别是文档,实际上别说中国学生,美国学生写文档写得一塌糊涂的,也不在少数。
理论搞不清楚,你就很难解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且理论设计,可以节省大量的工程实现的时间。
实际设计也是很重要的。理论分析不可能涉及很多细节。而魔鬼就在于细节。自动控制原理考100分的人,不见的知道怎么设计哪怕最简单的PID控制系统。实际设计能力决定了你是不是能一入职就快速开始工作,而这个往往是公司最为看重的。
专业软件是进行实际工作的基础。你做计算机的,起码C++、JAVA、汇编什么的都要会吧。你做控制的Simulink、C总要懂吧。你做机械的,AutoCAD、Solidworks/Pro-E总是要能用的吧。课程职能交给你最基本的。在课程结束以后还要经常练习提高,才能保证能够直接进入工作状态。
写文档是大学生往往忽略的。实际上文档的格式都很八股,条条框框很明确。国内大学不培养这个,但是你自己也要会。找些文档写作的资料看看。等到以后上班了,写出简明清晰的文档往往能让上级眼前一亮,这就是机会。
3.2 经验
你有可能很平庸,那些天才的工程师学什么都比你快。但是有一样东西,却不是才智能够打倒或取代的,那就是经验。这世界上,多数工程师都是越老越吃香。靠的就是经验。
为什么经验这么重要?因为经验是用时间堆出来的。聪明的人也许可以缩短投入的时间,但永远不可能跳过去。所以,经验,是用人单位最喜欢的东西,这意味着他们雇用你,可以节省项目时间开销,减少因为失误造成的额外成本。
经验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看书看不出经验来。更准确地说是从失败中来。成功只能告诉你某几个因素的组合可行,但是否完全可行,是否能和别的因素配合,你永远不知道。所以成功给予你的经验很不确定。而失败永远是清晰的,你会发现有那么一个因素就是造成你失败的直接原因。这种经验是明确的、普适的。
所以不要害怕失败,事实上,当我在项目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有些兴奋,因为这是新的经验就要产生的迹象。而经验,能使你的价值越来越高。
不过要注意一点,失败凭什么是成功之母,凭什么不是失败之母?我们从小写文章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真正理解的人并不多。我前面说,失败会带给你真正的经验,可这些经验并不是你一失败就自己蹦出来了。是要靠你自己去挖掘去思考的。很多时候,失败了,换一种方法就能行,这样只用花一个小时,而要深挖为什么失败了却要花五个小时。你在此刻耐性、决心就决定了你能不能从失败中获得真正的经验。
3.3 人际
一个不会与别人相处的人,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什么大的成功。
现在这个社会,做什么事都需要有周围的人帮助。孤胆英雄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要做事,先做人”。大学,是你学会做人的最后一个友善的环境,一定要珍惜。
在职业场上,人际的目的无非是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有人愿意帮你。所以人际关系方面的建立,最基本的就是你帮我我帮你和回报问题。
我在这里并不想谈和上级如何建立人际关系。这个非常复杂。这里想说得是如何在普通人之间建立和经营人际关系。
最简单的:
请人帮忙就要给人回报。回报最好高出他帮你的价值。这样下一次请人帮忙就更容易了。不要觉得自己亏了,总是在这种事情里斤斤计较的人,既交不到朋友,也无法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获得帮助。
拜托别人的时候,要察言观色,如果对方有任何勉强就立刻停下。除非你必须要对方帮这个忙,那么你事先一定要讲清楚,而且事后要加大报偿。
不要占别人的便宜。如果不知道对方只是客气还是真的愿意给你,宁可拒绝。如果因为某些原因,确实需要占别人的便宜,事后加倍还回去。
不要怕被别人占便宜。别人占你便宜的时候,是你对他的一个测试。如果他经常占你便宜,而你要他帮忙的时候总是不顺利。那这种人你可以直接离得远远的。
别人帮了你的忙,除了酬谢,切记你们两个并没有扯平。如果对方要你帮忙,最好比对普通人的求助更热心一些。这个世界很简单,成年之后的朋友关系,多半都是从这种你帮我我帮你的活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事情决定了、做了,就不要抱怨。抱怨不能成事,只能让人心烦。
如果有些话你不想让某个人听见,那就永远不要从你嘴里说出去。不要觉得任何一个听众很可靠。
3.4 团队
现在的工作,很少是单打独斗的。你必须了解团队是如何运作的。在大学里,最好主动加入一些经常有活动的组织,熟悉在团队里的工作方式。如果有运气,能做一做小头目就更好了。理解了团队的运作方式,就能理解什么样的人在团队里最受欢迎。也就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得更好。
比方说,现在有两种人,一种人水平很高,但是做事三心二意。另一种人水平不高,但是为团队做事勤勤恳恳。那么哪种人更应该受团队欢迎和器重?
大学的时候,我答错了这个问题,结果撞得头破血流。
其实后一种人才会受到欢迎和器重。即使你有水平,也要勤勤恳恳的做事,不要觉得日常事务不能体现你的水平/价值,所以就不该你做。团队不可能因为杂物不能体现成员价值就去外面雇一个人来做。每一样事务总要有人来做,如果你有时间和精力,做了就做了,既不要抱怨也不要太计较得失。如果你实在理解不了,等你有一天当了小头目,就能理解了。任劳任怨是一种团队极为器重的品德,如果你还有技术,那前途可是大大的光明,就算在一个团队里不得意,换一个团队也能吃得开。
——————————————————————————————————
那么回到题主提到的一些细节。
是不是大学的考试不挂科就可以。的确可以。但是未来你打算如何证明自己的能力。大学成绩是一个基本的“成绩”。如果你没有这个成绩,你就要在其他方面获得显著的成绩,从而去赢得机会。如果你大学考试成绩都是低空飞过,而其他方面有没有显著的成绩支撑。那么别人凭什么给你一个好的机会呢?如果你没有把握在其他方面搞出足以为你赢得良好机会的优异成绩,那么还是先老老实实把课程成绩搞好吧。那个是你最容易得到的成绩。
大学的确是要学会自学能力。但是大学的学习并不是单纯为了学会自学。大学的学习还是一个培养基本的专业技能的过程。专业课还是要老老实实去学。用人单位没有多少兴趣花钱雇你,然后还要等你自学你的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你要给别人一个雇佣你的理由。自学能力是无从证明的,专业课成绩则是明摆着的。自学能力当然重要,但并不是说别的就不重要。培养自己的能力,很关键,但是没有相应的成绩,就不能为你赢得机会。
拓宽视野是很好的。尽量多接触一些人、一些组织。多一些了解,多一些互动。发现自己的不足,了解可能的职业发展道路。但是,成绩、能力、机会这些是根本,不要把主次搞错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