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怎么样治才能断得了根?

 我来答
公羊古韵
推荐于2017-04-14 · TA获得超过14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6.3万
展开全部
皮肤病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治疗使用最多的是外用药。如果外用药选择或使用不当,往往无效,甚至使病情加重。那么,如何正确使用外用药物呢?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不同病期 剂型有别 相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剂型,如溶液、糊剂、粉剂、霜剂、洗剂、软膏、酊剂和乳剂等。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作用和适应症,故应根据不同病期的临床症状和皮损特点,正确选用不同剂型的外用药。一般急性期局部红肿、水疱、糜烂时,多选用溶液湿敷,可起到消炎、散热作用;有渗液者,先用溶液湿敷,后用油剂。皮损处于亚急性期时,红肿减轻,渗液减少,可酌情选用糊剂、粉剂和洗剂,可发挥消炎、止痒、收敛、保护作用。慢性期皮损增厚,呈苔藓样变时,多用软膏和乳剂,它们穿透力强,作用持久,且有润滑及护肤作用。 还应注意的是,同一药物、同一剂型,也可因浓度不同而作用各异。如3%水杨酸具有消毒和杀菌作用;而10%水杨酸有软化和溶解角质作用;20%以上的水杨酸则是一种腐蚀剂。浓度不同,作用大相径庭,故选购药物时应认准浓度。 皮肤病种类 常见的皮肤病有:牛皮癣 | 疱疹 | 酒渣鼻 | 脓疱疮 | 妇科疾病 | 化脓菌感染 | 疤痕 | 癣 | 鱼鳞病 | 腋臭 | 青春痘 | 毛囊炎 | 斑秃脱发 | 男科炎症 | 婴儿尿布疹 | 鸡眼 | 雀斑 | 汗疱疹 | 螨虫性皮炎 | 白癜风 | 湿疹 | 灰指甲 | 硬皮病 | 皮肤瘙痒 | 前列腺炎 | 口腔部护理 | 脱毛 | 黄褐斑 常见的性病,性传播疾病有:阴虱 | 疥疮 | 尖锐湿疣 | 淋病 | 梅毒 | 阴虱病 | 疥疮结节 皮肤病是皮肤感染病与过敏性皮肤炎占大部份,不过随着老化的退行性变化之老人性皮肤病,由恶性黑色肿代表的皮肤癌等也是重要的皮肤病,另外需注意因药物治疗疾病而引起副作用的各种皮肤障碍。我国人口多,患皮肤病的病人也多。有关皮肤病的文字记载,在我国大约已有3000多年历史。皮肤病种类繁多,有1000多种皮肤病。分为下列种类: 难点与对策 国际最新科学发现告诉您。任何的几把的治疗和很惨都必须搞清楚它的病因病机,当人们在病因研究探索中徘徊不前时,美国最新科研成果,引发革命性突破! 最新科学发现认为:银屑病等皮肤病的发病,真正的病机是人体的染色体N2基因的最终变异,即N2基因变异是皮肤病发病的内在根本原因。过去所认为的遗传 、感染精神因素、内分泌混乱、代谢障碍、免疫异常等诸多原因仅仅是导致人体内染色体N2基因变异的外在因素----即诱因。这一成果震撼世界,引起医学界一片哗然,特别重要的是,这一发现澄清了千百年来皮肤病发病之迷雾,为科学、安全根除人类皮肤病带来无限曙光。 医学专家们在与皮肤病的抗争和深入研究中,普遍认为:1:银屑病、扁平苔藓等皮肤顽癣,并非不可医治。 2:必须搞清楚病因病机,只有对发病机理有清晰认识,才能找到治疗和预防复发上的突破。 3:口服药可有效治疗,但治疗缓慢,疗程长,且大多只是缓解病情。而且药物毒副作用大,损伤肝肾,甚至引发更为严重问题,几乎100%的复发率更值得注意。应注重安全特效的外用药物的开发研制。 1、真菌病: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灰指甲) 手、足,甲癣、指(趾)间及掌、跖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称为手癣和足癣,侵犯指(趾)甲者称为甲癣。足癣在浅部真菌中发病率最高,而且是产生手癣,体癣,股癣的根源,应积极防治。 病因:手、足癣致真菌上要为红色毛癣菌,其次为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其中红色毛癣菌为主要病源菌。掌跖皮肤角质层厚及足部多汗,无皮脂均有利于真菌感染。穿不透气的鞋和潮湿环境是发病和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足癣多为间接传染,公共浴池的拖鞋、浴巾,互穿鞋袜是主要传播媒介。 临床表现: 足癣:俗称”脚气”,多见于成年人,南方发病率高,冬轻夏重,经常穿胶鞋的人患病率较高。临床分四型: 角化过度型。皮损由于角化过度而致皮肤增厚,粗糙。冬天常发生殴裂和疼痛。 水泡型。水疱常位于足底,疱壁厚而不容易破,内容透明,成群分布。水泡周围皮肤正常,有瘙痒。 浸渍糜烂型。皮肤损伤处由于潮湿,浸软变白,擦去表皮后露出红色糜烂面,发生于第三、四趾间,常有剧烈瘙痒。 丘疹鳞屑型。皮损位于足底、足缘、足根、表现为红斑、丘疹。 鹅掌风(手癣):俗称“鹅掌风”,皮损与足癣大致相同,多从一侧手开始,皮损上要为水疱型和角化型,而浸渍糜烂型较少见。 甲癣:俗称“灰指甲”。一般以1~2个指(趾)甲开始发病,重者全部指(趾)甲均可罹患。患病甲板失去光泽,日久甲板增厚变形,呈灰白、污黄色。甲板变脆而破损脱落,有时甲板与甲床分离。 治疗: 手足癣:局部治疗为主,根据不同类型而选不同的抗真菌药。 水疱型:可用配剂,复方苯甲酸酒精,复方士槿皮酊。 浸渍糜烂型:渗出液不多时用足粉,足爽粉;渗出液多用1:5000PP粉。 角化型:复方苯甲酸软膏。 甲癣:必须清除病甲,方法有外科手术拨甲;病甲清除后用碘酒清除真菌,直至新甲长出。 2、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 病因: a、刺激物对皮肤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如强酸、强碱。 b、变态反应,刺激物无强烈的刺激性,大多数人在接触后并不发生反应,仅少数过敏体质的人接触后发生。 诱因刺激:植物性、漆树、荨麻、银杏、皮革、化妆品、农药、外用药等等。 临床表现: 本病的损害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取决于接触物物理化学性质、浓度,接触方式,接触时间长短。轻者仅局部出现水肿性红斑和豆疹,重者发展到形成水疱,大疮,糜烂、溃疡、坏死。自觉搔痒、灼热、肿痛,严重者头痛、恶心、发热、畏寒。 诊断: 有明显的刺激物接触史。有皮损。药疹实验阳性。再接触再发。 治疗: 寻找致病敏源。口服抗组胺药,止静止痛。局部用药。单纯朴粉,炉甘石浇皮疹处。有渗液时,1:5000 pp溶液。干燥脱屑时用皮质激素乳剂外涂。 3、湿疹 是由多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表皮炎症,临床上具有明显的渗出倾向和多种形态的皮疹,在剧烈的搔痒,易向慢性转化,反复发作。 4、细菌性皮肤病:常见的有丹毒及麻风 5、病毒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6、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 7、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8、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寻麻疹及多型红斑;药物反应,如服用磺胺、肌注青霉素过敏 9、物理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晒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鸡眼 10、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妄想症

求采纳
存在即合理69
2019-05-31 · TA获得超过13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万
展开全部

具体要看什么皮肤病了,没有一种药一种方法可以治所有皮肤病,我只能把我的治愈经历和你说一下,看能不能对你有参考作用,提醒你一下,一定要对症,别套用我这个方法

在学校的时候,有次踢球,碰到一只小飞蛾,全身起包,大片的,那时不知道,以为有什么东西在身上,一天洗好几次澡,都还是下不去,非常痒,后来去诊所说是荨麻疹,从那之后,基本每年犯两三次,稍碰到点东西就起一大片一大片的各答,反反复复得有十多年,经过很多治疗方法,吃过药片喝过汤药,有时管事,有时一点事不管,即使管事也是停药就反复,后来去过医院打过吊瓶,也是在医院下去了,回到家过不了一两天又和原来一样,反反得复,听好友说有个中医挺厉害,说祖传很多代的秘方,还说包好,去那喝汤药喝了小一个月,很苦,而且有时候需要自己煮,当时买锅都转了七八家药房,最主要是基本没什么效果,再这后就认为荨麻疹去不了根,一犯病就自己到药点买点药片控制着,每年吃这种药片最少十来拿的,一次吃一片,直到一年半以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同事说有个药把他的荨麻疹治好了,同事关系,我相信他不会骗我,但我还是担心他的体质和我不一样,不一定能帮我治好,所以也就考虑了半个多月,最后下定决心 再试 一下吧,万一好呢,于是就让他帮我订了药,连着抹了两个多月,见效还挺快,我心里还担心见效这么快,是不是有激素,去根估计是够呛,既然买了,就按他的指导,坚持抹完呗,你还真别说,这世上还真有好象,不多,但是肯定有能去根的药,最后停药一年多了,也没有再犯,
上面是我的治疗经历,总结一下:
第一,一定可以去根,关键你得找到好药,然后按医生或专家的要求坚持 正确的使用,一定注意疗程用药和平时生活的注意事项;大部分认为去不了根的,有很大一部是因为没找到好药,再一个就是没有疗程用药
第二,要注意预防,不要一边治疗一边再犯,那样肯定治不好,比如切断过敏源,这个自己病程时间长了,都知道哪些是自己容易过敏的,我主要是虾和海 鱼,一些飞蛾子过敏,再就是要注意卫生,不要穿化纤材料的衣服,注意心情放松,工作生活不要有太大压力
太晚了,就说这些吧,那个药可以在百度里找一下,我刚才搜了一下附在后面,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9-08-15
展开全部
皮肤病是皮肤(包括毛发和甲)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后,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变化,产生病理过程,并相应的产生各种临床先后表现。皮肤病的发病率很高,多比较轻,常不影响健康,但少数较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建议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在做相对的治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