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的雏形始于东汉水晶凸面镜,江苏扬州憎泉山的刘荆墓里,出土了一只小巧玲珑的水晶放大镜。它是水晶凸面镜,圆形,并镶嵌在一个指环形的金圈里,它能使物体放大五倍。
刘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由此可见早在东汉初年,中国的造镜技术和工艺就已经十分高超了。这为眼镜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宋时期,管监狱的小吏史沆,首先发明了成形眼镜。外形是一个椭圆形的透镜,材料是岩石晶体、玫瑰色石英、黄色的玉石和紫晶之类。
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是13世纪末来到中国的。后来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中国的老年人看小字时戴着眼镜。
由此可知,在中国的元朝初年,眼镜就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他于1295年才返回自己的国家,而他的父亲尼克罗·波罗、叔父马菲欧·波罗却早在1269年之前就来到中国做贸易。他的父亲和叔父早在那时就已经把这种东西带回了意大利。
扩展资料
眼镜的作用
1、戴眼镜可以矫正视力
近视眼因为远方的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造成视远物不清楚,而配戴了近视镜后,就可以获得清晰的物像,从而使视力得以矫正。
2、戴眼镜可以减轻视疲劳
近视而不戴镜,必然导致眼镜极易疲劳,其结果只能是促使度数日益加深。正常戴镜后,视疲劳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3、戴眼镜可以预防治疗眼外斜
近视眼视近时,眼的调节作用减弱,时间一长眼外直肌作用超过内直肌,就会引起眼位外斜。当然,近视伴外斜,仍可通过近视镜矫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眼镜
在我国历史上(约14 17世纪)随着个体手工业的发展,眼镜用料由天然晶石发展到使用玻璃后,眼镜的使用范围则开始向民间推广和扩大,制作技术也有新的发展。
中国姑苏(苏州)是我国眼镜的发源地,苏州生产眼镜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对我国的眼镜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明代激帧初年(公元1628年>、苏州眼镜史上山现了一位杰出的技帅,名叫孙云球,字文玉,又字泗滨,原籍吴江。他从小勤奋好学,当时他看到视力不健的人很痛苦,但“单照”镜之类又使用不方便。于是他就汰心研制一种可常架在眼睛上的镜片。他经过反复多次试验,利用机械原理发明创造了镜片研磨机器—牵陀车。这种牵陀车,就是所谓古典法加工的水橙,是用脚踏转动,采用矿石砂、白泥、砖灰等作研磨剂或抛光材料,把镜片磨成凸凹透镜,以适应眼屈光的需要,最后终于掌握了“磨片”技术。用天然水晶石磨制出镜片。同时他又掌握了“对光”现称验光)的技术,按照人的年龄和不同的视力研制出老花、近视、远视等品种以及各种光度的镜片,并编制了一套“随目对镜”的原始验光方法.用以验目配境。这样就可以随目配镜,效果丝毫不差,戴在脸上也比较方便舒适,以适应各人视力的需要,这是我国主觉验光配境的开始。
后来.孙云球又发明研制了不同用途的光学镜头,有百花镜、鸳鸯镜、放大镜、多面镜、幻容镜等数十种之多。从此,孙云球制造的眼镜名扬各地。可惜,这样一位有作为的技术人才,33岁就病逝了。但是他留下一部名n4《镜史)的科技著作.对推动后世眼镜制造技术,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继孙云球之后到了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苏州又出了一个制造眼镜的人才,名叫褚三山.他进一步发展了制造眼镜的技术,颇有影响。
由于苏州出了孙云球、褚三山两位杰出的制造眼镜的技术人才,从而推动了当时苏州眼镜行业的形成和发展。在1735年,苏州已出现了专门生产眼镜的手工作坊。
到了清康熙年间,眼镜的制作与销售已在北京、上海、苏州、天津、广州等地蓬勃发展。眼镜已成了专门的商品。
2.清末民初眼镜行业的顺起
自I 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配镜技术传人我国,为眼镜行业的倔起开辟了新的道路。清朝末年,首先是英国人约翰·高德(J。hnGoddard),在上海开设了“高德洋行”,专营机磨检光眼镜。之后其他洋人接因而来。如托极司(TobiM)开设了“明晶洋行”,英籍犹太人雷茂顿(Ram5比n)开设的“雷茂顿洋行”等。
至此以后,到19门年曾经在“高德洋行”中国人筹资开设了“中国精益眼镜公司”。由于精益眼镜公司的开业,使我国眼镜行业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在验光配镜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革:
开始废除了旧式店铺沿用已久的“对光牌”验光配镜,采用了主客体相结合的验光技术。
淘汰了纯手工操作制做镜片的方法,设置了机械研磨加工设备,发展了研磨技术,这时不仅能磨制各种不同性质、不同规格的镜片,还开始自制式监制各类镜框(架)。
在检、磨、割、装、矫、制等技术方面,由于采用了一些国外的新技术和设备,因而培养了一代制做眼镜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眼镜行业很快形成一支新的技术队伍,打下了坚实基础。
由于精益眼镜公司生产的眼镜适应了我国人民的需要,售价又低于洋行洋货,不久便在全国占领了市场并在各地开设了分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精益眼镜公司已在北京、香港、天津、济南、沈阳、大连、哈尔滨、南京、无锡、苏州、杭州、扬州、汉口、长沙、南昌、开封、广州、重庆等十八处开设了分支机构。
在抗战前,精益眼筐公司的产品,还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曾到广州精益公司分店验光配镜,并为之题词:“精益求精”。
1935年前后.上梅除精益眼镜公司之外、还开设了几家大型专业眼镜公司,其中有“茂昌眼镜公司、吴良才眼镜公司”等。这些专业眼镜均设有先进的验光配镜设备和镜片加工研磨、割边专用机器。
与此同时,北京的眼镜行业也大为发展。北京先后开设了慎昌钟表眼镜行.大明目镜公司(始建于1937年)等,也都分别设有验目配镜和前店后厂的镜片加工车间。同时,原有老式的生产方式家庭手工业作坊,也随之发展增多,并且不断革新其生产技艺,采用一些国外进口材料,使旧式眼镜在形式上力求更新。从此.北京的眼镜行业更是兴旺发达,进而成立了眼镜同业工会.协调全行业的共同事宜。这是旧中国北京眼镜行业的大致形成过程。
最初的眼镜为手持式的单眼正透镜,一个镜片连接一个手柄,类似现在的手持式放大镜,后来做成双眼排镜式,再后来由两根绳子系挂到耳朵上,最后发展出与现代眼镜接近的镜脚。
最初使用的镜片材料是天然水晶,水晶非常重,而且有双折射想象。随着玻璃工业的发展,玻璃材料逐渐取代了天然水晶。当几何光学知识和相关定律逐步被人们认识和应用后,镜片的屈光力与镜片材料的折射率被联系起来,开始出现了不同类型、不同折射率的镜片材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皇冠玻璃(又称冕牌玻璃),其折射率为1.523,成为以后材料研制或折射率标准的参照材料。为了减轻镜片的重量或减薄镜片的厚度,出现了高折射率玻璃镜片。随着航空业的发展,一些原本为航空领域研制和发展的材料逐渐民用化,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树脂材料,如哥伦比亚树脂第39号(Columbian resin,CR39),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又称太空片)等,这些材料在眼镜领域的应用可以说为眼镜材料带来了革命性发展,不仅达到了轻、薄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更加安全、健康,并使视觉更加清晰。
光线接触镜片表面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反射光线影响光线透光率,也也影响镜片的外观,如拍照时的眼镜发射等。因此,如何“抗反射”的科学研究应运而生,“抗反射膜”为眼镜开辟了新的科技领域,即镀膜工艺。镀膜工艺不仅在“抗反射膜”方面不断有技术革新,同事逐步发展到多层减反射膜、加硬膜、憎水膜等,从生理和视觉角度减少了反光、眩光、增加了紫外线滤过等,从外观角度更加美观,从物理角度则提高了镜片的耐用性。
最初的镜片是简单球面的一部分,很快就发现,这样的镜片无论从成像质量、外观和承受重量来看都存在很多问题,随着人们对几何光学、物理光学的理解,随着机械工艺的进步、计算机的发展等,镜片的设计走向科学,从最原始的球面透镜发展到现在的非球面、消像差功能镜片等。
从屈光矫正的临床研究发现,球性或球柱镜镜片作为放置在眼外的镜片与眼球共同组合成光学系统后,也会产生一些光学问题,如像差、畸变、场曲等,从而影响成像效果,随着多学科研究的交叉、融合,如数学、光学和电脑的应用,使得非球面设计成为可能,不仅在成像质量方面解决许多光学问题,在重量、镜片厚度等方面也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眼镜的新技术、新成果近年来也一直层出不穷。
在眼镜片设计方面的另一个突出例子就是矫正老视的镜片,长久以来,老视矫正一直沿用了阅读附加的方式,这方面突破性的进展首先是出现了双光镜片;随之出现了能看远、看中距离和看近的三光镜片;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渐变多焦点镜片(即一种能满足不同距离注视要求的镜片),虽然最初的设计存在诸如周边变形等许多问题,但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对眼球运动、调节和集合等方面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更符合眼睛视觉生理的渐变多焦点镜片层出不穷。
——摘自亿超眼镜网
据说,欧洲的眼镜是由意大利比萨城一个玻璃工创制的,时间在1286年之后不久。为了挣钱,他一直将他的制作方法秘而不宣。早期的这种眼镜,是将镜片装在可折叠木框或金属框裏,镜框可以开合。配戴时夹在鼻子上,不用时,将其折叠,置於镜盒裏。作於1380年的教皇保罗画像中,保罗所戴的正是这种眼镜。
早期的眼镜都是老花镜,也就是远视者所用的凸透镜。到16世纪中叶,才有近视者用的凹透镜。
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明人绘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有观看杂耍把戏的闹市场面,其中一位老者戴一副眼镜,坐在挂有“兑换金珠”招牌的金店门口。这副眼镜跟保罗教皇所戴的一样,都是夹在鼻梁上的夹鼻镜,既没有挂於耳朵上的两条腿,也没有用丝线联结、系於脑后。
眼镜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光学器具。从文字记载来看,眼镜传入中国是在15世纪初的事。明代张宁在其著述中提到他见过的两副眼镜,张宁是1454年进士。与此同时,罗懋登在16世纪末著《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一书的第五十回写道:永乐八年(1410年),满剌加国王朝贡“靉靆十枚”,因此,可以说,眼镜传入中国已有600年的历史了。这些记载与《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的绘画相互印证,表明早期欧洲的眼镜曾通过海路或西北地区的陆路传入中国。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cov.com:5002/displaynews.asp?id=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