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班角色游戏中做好师幼互动
展开全部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师幼互动
1、做好角色游戏前的准备工作,激发幼儿主动交往
由于角色游戏的情境和创造性很强,角色游戏的质量直接受到游戏情境和个体经验的制约,角色游戏的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决定了幼儿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象征性。但是,角色游戏的自发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准备工作的复杂性。我认为角色游戏的准备工作须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游戏时间要充分,时间要适宜。角色游戏需要足够的时间,否则,幼儿很难进入角色,更谈不上创造性的表演了。因此,老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完整的游戏时间,让幼儿有充裕的时间自由选择角色游戏的主题,从容展开游戏活动过程。其次,游戏地点适宜,材料丰富。角色游戏场所应大小适度。过大,幼儿难以进入游戏情境,过多地花费时间探究或闲逛;过小,幼儿行动受到限制,就难以展开游戏情节,易导致游戏的简单化。游戏材料本身能够刺激幼儿游戏的欲望,因此,老师应根据游戏的要求结合教育意图而投入游戏材料,从而使教师准备阶段就可预测或调控儿童游戏的类型及其效果。如:夏季到了,在认识了水有降温作用的基础上,在“娃娃超市”里增加了许多饮料道具,幼儿在游戏时自然就会想到我渴了,需要喝水。第三,注意扩展和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老师应把一日生活的各个侧面作为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手段,促使幼儿把自己熟悉的生活引入游戏之中,但绝不是对现在生活的简单重复,而应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发展游戏内容。 2、拓展角色游戏中的交往范围,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
幼儿的角色游戏中可以模仿,再现他人和同伴的交往过程,从而了解交往方式,积累交往经验掌握交往技能。在角色游戏中拓展角色之间的相互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如大班在开设“小菜场”的游戏时,刚开始只有一个售货员,售货员只是单一的与顾客交往。后来我们又增加了一个售货员,这样一个人专卖蔬菜,一个人专卖荤菜,两个售货员之间也有了交往。此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顾客之间也会进行交往,如“你今天买了什么菜?”“我穿的衣服漂亮吗?”等,顾客与售货员之间的对话,如“你好,你要买什么菜?”“欢迎你下次再来”、“再见”。这些做法不仅扩展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角色之间的相互交往,也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且让他们知道和不同的角色交往要用不同的对话。
3、处理角色游戏中的正确关系,发展幼儿的社交能力
游戏指导的艺术性在于保持而不破坏游戏的自发性和创造性,教师在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以参谋和支持者身份出现,把教育意图转化为幼儿的游戏行为,从而保证角色游戏的目标,渗透到游戏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游戏过程中以下几个关系。第一、游戏中师生的关系。教师在游戏过程中除必要的、间接指导外,不要干预过多,更不能包办代替,越俎代疱,当然也不是放任自流。老师的指导要有针对性,要选择恰当的介入方式,尽量保证游戏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尽量减少游戏过程的中断次数和教师干扰的消极后果。第二,玩与教的关系。在角色游戏中,“玩”是第一位的,幼儿玩的兴趣如何,关系着他们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关系着游戏的成败。教师应根据游戏的需要,灵活巧妙地扮演各种角色,并以自身恰到好处的角色变换去引导愉快地、富有创造性地玩好角色游戏。如:“在娃娃家”游戏中,为了发展游戏,扩大幼儿社交能力,教师扮孩子的大姨到孩子家做客。由于好久没见面了,大姨抱着侄子亲不够。突然,大姨惊慌地说:“昕昕怎么这么烫,是不是发烧了。”这时,昕昕的“爸爸”“妈妈”都停下手中的活过来摸昕昕,他们因受刚才教师的暗示都相继说:“呀,真的好烫!”还是“妈妈”反应快说:“快,我带他到医院去看看。”说着从大姨手中接过娃娃准备上医院……这样,游戏很自然地进行了下去,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社交能力。
4、重视角色游戏结束时的讲评,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
幼儿在自选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必然会充分暴露各自能力与水平上的差异,教师应协同幼儿进行评议,评议应注意针对性与科学性相结合。角色游戏讲评的方法有多种,无论运用哪种方式,都应把讲评的着眼点放在促进幼儿发展上。其中重点抓住两点:第一,重视过程而不注重结果。即重点评议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对幼儿每一点有价值的创新都要予以肯定,而不应注意幼儿做了多少事情,卖了多少东西等方面。第二、注意能力与品德并重。在肯定幼儿独立创新意识的同时,让幼儿知道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感情是最重要的,应重点评议幼儿在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老爱幼等社会公德方面的表现。表扬那些有同情心、热心帮助人的幼儿,消除现实生活中种种消极因素对幼儿的不良影响,陶冶幼儿的心灵。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师幼互动的策略
1、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儿童权利宣言》强调:儿童应享有游戏与娱乐的充分机会。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快乐自主的实践活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应该拥有绝对的权利,玩什么、扮演什么角色、怎样进行游戏等,都应由幼儿自行决定,教师只能是给幼儿建议,使得他们的游戏活动更加完善,而不能强加干涉。只有当幼儿在游戏中成为主人,拥有主体地位时,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快乐。若是剥夺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按照教师设计的游戏思路进行,就会极大地挫伤幼儿游戏的主动性,他们将成为一个模仿者,无法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因此,幼儿应该成为游戏的主体,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挥,而是对活动有选择权和决定权。
2、灵活定位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它向我们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所承担的角色。在实践中,教师除了承担这些角色外,还应抓住时机,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灵活定位自己的角色。尤其是游戏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因时、因地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与之互动。有时我们可以是观察者,倾听者;有时我们也可以是组织者,援助者;有时我们也可以是引导者,支持者,鼓励者,幼儿学习活动的共同探究者等等。如:幼儿的游戏进行情况良好时,我们可以扮演观察者,倾听者的角色。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冲突,游戏快要进行不下去时,我们则可扮演引导者,援助者的角色。教师只有真正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需要,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才能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
3、减少在游戏中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控制
游戏是幼儿自由自主的活动,这决定了教师的指导不是控制。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游戏体验的强弱取决于活动中他所获得的自由的多少,自由度越大,他们的自主性就发挥得越好。但是由于成人对幼儿游戏活动过分控制,使得教育机构中的大部分游戏只具有游戏的形式,而丧失了游戏的真正意义,出现了游戏形式化,模式化,工具化倾向。在这些游戏中,儿童的行为往往置于教师严密的控制之下,教师过度强调游戏的教育性,而忽视了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和欢乐的重要性。这样既削弱了游戏的教育功能,又不利于幼儿生动活泼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愿望,减少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控制以及不必要的干预,为幼儿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快乐成长。
4、确定游戏的指导的时机把握指导对象范围
在角色游戏中,中班幼儿最感兴趣的是游戏的规则及角色扮演得是否逼真,他们往往采取合作游戏的方式展开游戏,组织性和集体意识明显增强。这时,教师的指导一般是在游戏的情节发展不利于幼儿、游戏内容贫乏、情节无法进行下去时,才进行指导。教师的指导要适时,并且要抓住关键的时机。如:在玩茶吧游戏的时候,里面的“工作人员”在里边无所事事,不知道要做什么,百无聊赖地站在那里。这时教师就可以以顾客的身份,假装不知道这是什么店、有些什么东西等,吸引茶吧的“工作人员”主动前来介绍,这样就可以丰富游戏中幼儿的角色对话。如果在指导时,没有确定好指导的对象,就会造成需要指导的幼儿没进行指导,不需要指导的幼儿又进行不必要的指导。因此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必须经过细致的观察,确定好指导对象的范围。有的幼儿生性内向,做事不够主动,对游戏的兴致不高,对于这样的幼儿,教师应多鼓励他们去参加一些合作性的游戏,支持他们去扮演一些活泼、大方、积极向上的角色,在游戏中培养良好的性格。
总之,教师在指导幼儿角色游戏活动,与幼儿进行互动时,要注意顾及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而确定指导的方法,与他们进行互动的方式。帮助幼儿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在游戏中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给幼儿的想象提供一个自由的发挥、发展空间。
1、做好角色游戏前的准备工作,激发幼儿主动交往
由于角色游戏的情境和创造性很强,角色游戏的质量直接受到游戏情境和个体经验的制约,角色游戏的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决定了幼儿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象征性。但是,角色游戏的自发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准备工作的复杂性。我认为角色游戏的准备工作须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游戏时间要充分,时间要适宜。角色游戏需要足够的时间,否则,幼儿很难进入角色,更谈不上创造性的表演了。因此,老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完整的游戏时间,让幼儿有充裕的时间自由选择角色游戏的主题,从容展开游戏活动过程。其次,游戏地点适宜,材料丰富。角色游戏场所应大小适度。过大,幼儿难以进入游戏情境,过多地花费时间探究或闲逛;过小,幼儿行动受到限制,就难以展开游戏情节,易导致游戏的简单化。游戏材料本身能够刺激幼儿游戏的欲望,因此,老师应根据游戏的要求结合教育意图而投入游戏材料,从而使教师准备阶段就可预测或调控儿童游戏的类型及其效果。如:夏季到了,在认识了水有降温作用的基础上,在“娃娃超市”里增加了许多饮料道具,幼儿在游戏时自然就会想到我渴了,需要喝水。第三,注意扩展和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老师应把一日生活的各个侧面作为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手段,促使幼儿把自己熟悉的生活引入游戏之中,但绝不是对现在生活的简单重复,而应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发展游戏内容。 2、拓展角色游戏中的交往范围,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
幼儿的角色游戏中可以模仿,再现他人和同伴的交往过程,从而了解交往方式,积累交往经验掌握交往技能。在角色游戏中拓展角色之间的相互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如大班在开设“小菜场”的游戏时,刚开始只有一个售货员,售货员只是单一的与顾客交往。后来我们又增加了一个售货员,这样一个人专卖蔬菜,一个人专卖荤菜,两个售货员之间也有了交往。此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顾客之间也会进行交往,如“你今天买了什么菜?”“我穿的衣服漂亮吗?”等,顾客与售货员之间的对话,如“你好,你要买什么菜?”“欢迎你下次再来”、“再见”。这些做法不仅扩展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角色之间的相互交往,也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且让他们知道和不同的角色交往要用不同的对话。
3、处理角色游戏中的正确关系,发展幼儿的社交能力
游戏指导的艺术性在于保持而不破坏游戏的自发性和创造性,教师在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以参谋和支持者身份出现,把教育意图转化为幼儿的游戏行为,从而保证角色游戏的目标,渗透到游戏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游戏过程中以下几个关系。第一、游戏中师生的关系。教师在游戏过程中除必要的、间接指导外,不要干预过多,更不能包办代替,越俎代疱,当然也不是放任自流。老师的指导要有针对性,要选择恰当的介入方式,尽量保证游戏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尽量减少游戏过程的中断次数和教师干扰的消极后果。第二,玩与教的关系。在角色游戏中,“玩”是第一位的,幼儿玩的兴趣如何,关系着他们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关系着游戏的成败。教师应根据游戏的需要,灵活巧妙地扮演各种角色,并以自身恰到好处的角色变换去引导愉快地、富有创造性地玩好角色游戏。如:“在娃娃家”游戏中,为了发展游戏,扩大幼儿社交能力,教师扮孩子的大姨到孩子家做客。由于好久没见面了,大姨抱着侄子亲不够。突然,大姨惊慌地说:“昕昕怎么这么烫,是不是发烧了。”这时,昕昕的“爸爸”“妈妈”都停下手中的活过来摸昕昕,他们因受刚才教师的暗示都相继说:“呀,真的好烫!”还是“妈妈”反应快说:“快,我带他到医院去看看。”说着从大姨手中接过娃娃准备上医院……这样,游戏很自然地进行了下去,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社交能力。
4、重视角色游戏结束时的讲评,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
幼儿在自选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必然会充分暴露各自能力与水平上的差异,教师应协同幼儿进行评议,评议应注意针对性与科学性相结合。角色游戏讲评的方法有多种,无论运用哪种方式,都应把讲评的着眼点放在促进幼儿发展上。其中重点抓住两点:第一,重视过程而不注重结果。即重点评议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对幼儿每一点有价值的创新都要予以肯定,而不应注意幼儿做了多少事情,卖了多少东西等方面。第二、注意能力与品德并重。在肯定幼儿独立创新意识的同时,让幼儿知道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感情是最重要的,应重点评议幼儿在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老爱幼等社会公德方面的表现。表扬那些有同情心、热心帮助人的幼儿,消除现实生活中种种消极因素对幼儿的不良影响,陶冶幼儿的心灵。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师幼互动的策略
1、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儿童权利宣言》强调:儿童应享有游戏与娱乐的充分机会。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快乐自主的实践活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应该拥有绝对的权利,玩什么、扮演什么角色、怎样进行游戏等,都应由幼儿自行决定,教师只能是给幼儿建议,使得他们的游戏活动更加完善,而不能强加干涉。只有当幼儿在游戏中成为主人,拥有主体地位时,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快乐。若是剥夺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按照教师设计的游戏思路进行,就会极大地挫伤幼儿游戏的主动性,他们将成为一个模仿者,无法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因此,幼儿应该成为游戏的主体,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挥,而是对活动有选择权和决定权。
2、灵活定位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它向我们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所承担的角色。在实践中,教师除了承担这些角色外,还应抓住时机,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灵活定位自己的角色。尤其是游戏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因时、因地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与之互动。有时我们可以是观察者,倾听者;有时我们也可以是组织者,援助者;有时我们也可以是引导者,支持者,鼓励者,幼儿学习活动的共同探究者等等。如:幼儿的游戏进行情况良好时,我们可以扮演观察者,倾听者的角色。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冲突,游戏快要进行不下去时,我们则可扮演引导者,援助者的角色。教师只有真正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需要,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才能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
3、减少在游戏中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控制
游戏是幼儿自由自主的活动,这决定了教师的指导不是控制。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游戏体验的强弱取决于活动中他所获得的自由的多少,自由度越大,他们的自主性就发挥得越好。但是由于成人对幼儿游戏活动过分控制,使得教育机构中的大部分游戏只具有游戏的形式,而丧失了游戏的真正意义,出现了游戏形式化,模式化,工具化倾向。在这些游戏中,儿童的行为往往置于教师严密的控制之下,教师过度强调游戏的教育性,而忽视了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和欢乐的重要性。这样既削弱了游戏的教育功能,又不利于幼儿生动活泼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愿望,减少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控制以及不必要的干预,为幼儿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快乐成长。
4、确定游戏的指导的时机把握指导对象范围
在角色游戏中,中班幼儿最感兴趣的是游戏的规则及角色扮演得是否逼真,他们往往采取合作游戏的方式展开游戏,组织性和集体意识明显增强。这时,教师的指导一般是在游戏的情节发展不利于幼儿、游戏内容贫乏、情节无法进行下去时,才进行指导。教师的指导要适时,并且要抓住关键的时机。如:在玩茶吧游戏的时候,里面的“工作人员”在里边无所事事,不知道要做什么,百无聊赖地站在那里。这时教师就可以以顾客的身份,假装不知道这是什么店、有些什么东西等,吸引茶吧的“工作人员”主动前来介绍,这样就可以丰富游戏中幼儿的角色对话。如果在指导时,没有确定好指导的对象,就会造成需要指导的幼儿没进行指导,不需要指导的幼儿又进行不必要的指导。因此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必须经过细致的观察,确定好指导对象的范围。有的幼儿生性内向,做事不够主动,对游戏的兴致不高,对于这样的幼儿,教师应多鼓励他们去参加一些合作性的游戏,支持他们去扮演一些活泼、大方、积极向上的角色,在游戏中培养良好的性格。
总之,教师在指导幼儿角色游戏活动,与幼儿进行互动时,要注意顾及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而确定指导的方法,与他们进行互动的方式。帮助幼儿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在游戏中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给幼儿的想象提供一个自由的发挥、发展空间。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