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
1、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
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2、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这是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侵华战争。
美、俄坐收渔人之利。四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因为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所以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The Arrow War)。又称“英法联军之役”(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战争”(Second Anglo-Chinese War)。
同时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即鸦片战争,相对于第二次而言)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3、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又作清法战争(法文:Guerre franco-chinoise),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
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
战争过程中,法海陆两军虽于多数战役占上风,但均无法取得底定全局的战略性大胜:法国远东舰队虽于海战赢得全胜,并一度攻占基隆,却因沪尾(今台北县淡水镇)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无法达成拿下台湾岛的战略目的。
而清军虽于初期陆海皆遭惨败,导致由恭亲王奕䜣领班的军机处被全面撤换(甲申易枢),但后期台湾及杭州湾防卫成功,且有冯子材统率各部于镇南关之役给法国陆军带来较重伤亡,法军统帅尼格里也身受重伤。战争的失败直接导致法国总理茹费里等内阁集体垮台。
以此为契机,两国重启和谈,结果订定《中法新约》,清方承认法国对法属印度支那诸殖民地的宗主权,两国重开贸易。受此战的影响,清廷于台湾设省,以刘铭传为巡抚大力推展现代化防务及新政,并积极筹建北洋水师。
4、甲午中日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Si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tions),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
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大清帝国的武装侵略战争。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大清帝国之实。
侵华军队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声势浩荡,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彻底沦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掠!从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中偷窃和抢掠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著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继英法联军之后再遭劫掠,终成废墟。
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在后来也承认,‘’所有大清帝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日甲午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法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鸦片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鸦片战争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成功实现工业革命以后,积极推行对外殖民扩张政策。首先,
于乾隆年间,以商船在中国沿海要求靠岸贸易,以至滋事侵扰,被清朝政府拒绝并严密防范。后来,又于道光、嘉庆年间,派遣使团访华,以图冲破清政府的外贸限制。而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以三叩九拜的礼仪强求对方,导致这种接触不欢而散。于是,西方国家开始丧心病狂地开展对华鸦片走私贸易,用鸦片腐蚀中国人的身心,用鸦片赚取中国的白银。对此,清政府禁之无力, 到19世纪30年代,每年非法进入中国的鸦片己达4万箱,吸食者达1250万, 占全国总人口3%左右。1839年, 林则徐奉旨赴广州禁烟。4月22日,将收缴的20238箱鸦片,集中在虎门销毁。10月,英国内阁正式通过发动侵华战争的决议案。1840 年2月,由540门大炮装备的48艘舰船和4000士兵组成的“东方远征军”,从印度驶向中国。5月底到达广州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1842年7月4日,英军兵临南京城下。
1842年10月2日,清政府在英军舰上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是:
(1),割让香港。
(2),赔款2100万元,其中包括鸦片烟费600万,商欠300万,军费1200万。4年付清。
(3),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
(5),凡有英商赴各口岸贸易者,不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
1843年,英国逼迫清政府通过《虎门条约》,又获取如下特权:
(1),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事,只能由英国领事按英国法律处理。
(2),单方面最惠国待遇。“中国将来如有新恩施于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3),英人可在各通商口岸租地、租房,永久居住。
(4),低关税。
(二)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立即派特使到中国,以战争相恫吓,要求订立中美条约。
1844年2月,清政府与美国签定《望厦条约》。美国取得了《中英南京条约》中除割地、赔款以外的一切特权,并允许美国可在五口岸建立教堂、医院,甚至允许美国兵船可进入中国沿海港口“巡查贸易”。
(三)
继中英、中美条约后,法国政府也立即遣使来华,胁迫清政府签定相同条约。
1844年10月,清政府在法国兵船上与法国签定《黄埔条约》。法国取得了《望厦条约》中的一切特权,并规定中国政府要保护法国人在五口岸建造的教堂和坟地,迫使中国政府取消了对天主教的禁令。
(四)
继中美、中法条约后,英国根据“一体均沾”的条款,于1854年提出全面修改《中英南京条约》。英、美、法要求:中国全境开放,至少是长江自由航行和沿岸城市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废除进出口货物的内地税;外国公使驻北京。咸丰帝心存疑虑,拒绝修约。1856年10月23日,英舰炮轰广州及其附近各炮台。1857年12月,英法联军占领广州。1858年5月26日,联军进犯到天津郊外,要求修约。
1858年6月26日,咸丰帝的清廷与英法美俄四国签定《天津条约》,同意各国公使驻京,增开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在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修改税则,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分别向英、法赔款400万两、200万两白银。
签约后不久,咸丰帝又后悔起来,特别不放心外国公使驻京。然而,对方寸步不让。1859年6月,英法联军炮击天津大沽炮台。1860年9月21日,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帝逃至热河。10月初,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古今中外最大最豪华的皇家园林——圆明园。10月31日,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
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除承认《天津条约》外,还增加了如下内容:开天津为商埠;允许华工出国;割九龙给英国;发还天主教教产;把《天津条约》中对英法的赔款各增加为800万两;另“偿”给英、法“恤金”50万两和20万两。
(五)
在英法联军肆虐中国之际,沙皇俄国一方面趁火打劫,沿中国北方边境大量侵占土地,造成既成事实;另方面, 假扮调停人,趁机在谈判桌上勒索清政府。
1858年5月,中俄签订《瑷珲条约》。6月,签订《中俄天津条约》。1859年11月,签订《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西北4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同时取得与其它西方国家相同的在华特权。
(六)
1824—1852年,经两次侵缅战争,英国占领了缅甸。继之,英军在中缅边境不断侵扰。1875年,一支非法入境的英“探路队”遭遇当地人民阻击,导致伤亡。英国政府以断绝关系、增派军舰来华,进行恐吓。
1876年9月13日,中英签订《烟台条约》。清政府赔款20万两白银,遣使赴英道歉,增加四个通商口岸,并允许英国人自印度、四川等地自由进入西藏。
(七)
琉球,自1382年起,与明朝建立“宗藩关系”。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改设冲绳县。清政府抗议无果,以后不了了之。
(八)
沙俄自1858—1864年强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后,继续在新疆一带利用矛盾,制造磨擦。
1881年2月24日,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赔款500万两,又失去7万平方公里土地。
(九)
1885年,清政府在战争威逼下,签订《中法和约》,承认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并给予法国在广西、云南修建铁路的特权。
(十)
1894年,日本向朝鲜出兵,中日开战,即为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日本先后占领朝鲜、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中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1895年, 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建工厂;开放沙市、重庆、杭州等地为商埠。
德、法、俄从各自利益考虑,不允许日本独占辽东半岛。1895年,德、法、俄三国干涉还辽,最终由清政府用3000万两白银,从日本手中“赎”回辽东半岛。
在中国,有一个人是永远也打不倒的,虽然想打倒他的人过去、现在和将来可能都不会少。这个人就是毛泽东。
评价历史人物功与过,应该花费许多文字,但是理解中国人对毛泽东的特殊感受,却可以从最为简单的方法入手:我们分析在他之前的中国和经他改造之后的中国。
在毛泽东之前的中国近代史,说穿了就是一部民族的屈辱史,在这块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国耻。
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7335吨的两艘铁甲舰是亚洲威力最大的军舰,而大清国陆军配备了毛瑟步枪、机枪、克虏伯炮,装备同样胜于日军,但是战争却以中国的惨败告终。
提到八国联军,国人无不愤愤不平:英、法、德、俄、美、日、奥、意联合起来进攻我们的伟大帝都北京!粗看起来,的确像是帝国主义聚众群殴善良的大清帝国。然而人们却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双方实际力量的对比。当时所谓八国联军,拼凑起来的不过3万,说是乌合之众并不过分。而北京一带,装备了现代洋枪洋炮的大清“新军”每镇(师)即有12,512人,总兵力不下10万,这还不算几十万出没无常,一会儿“扶清灭洋”,一会儿“反清灭洋”,成事不足,败事亦不足的农民愤青义和拳。
10万现代化军队,依托自己的大后方,拥有天时地利人和,而对方3万人各怀鬼胎,劳师远征, 用一般军事常理,前者纵然不能全歼敌人,拒敌于城外并不很难吧?退一万步,阻挡不了这些洋毛子的进攻,10万人,即使每人放上一枪,也算枪林弹雨,哪怕仅仅有百分之一命中,也可给敌方造成千人伤亡。千人的减员足可以杀敌方的锐气,使之无法攻陷北京城,索要赔款四亿五千万两!区区3万之众,长驱直入,打入四亿五千万人的大国,勒令按照人头缴纳白银赔款,这种奇耻大辱世界战争史上可曾有过?!
1850以来,十几万中国平民前往美国,他们干最重最苦的工作,为美国的大西部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美国当局恩将仇报,把他们作为了经济萧条的替罪羊,制定了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中国政府可曾发出不同的声音?美国暴徒们在光天化日之下,辱骂、殴打、驱赶、甚至工人屠杀华工。而我们的十几万同胞,这些在修铁路中力大无穷的华工,却如同羔羊一般,任人宰割,毫无抵抗之心。正因为如此,在那里华人的社会地位,远远低于刚刚被解放的黑奴和同样遭到屠杀的印第安人。十几万华人中,居然只有一个叫陈宜禧的人站出来呼唤正义。
1931年,日军发动了9.18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然而,当时中国东北军的兵力和装备对日本关东军具有近10倍的压倒优势。当时东北军仅在沈阳附近便有262架飞机,3091门火炮,甚至还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雷诺FT17坦克,而日军尚无坦克!最终这些武器都落入了日军之手。
我们今天说,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国全民抗战的序幕。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那个战争的爆发点——卢沟桥。2005年7月7日,我赴卢沟桥拜谒抗战雕塑园。我才知道卢沟桥是在北京老城的西南方。我从小的印象就是卢沟桥在距离北京很远的北方。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少将这样写道:“如果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突然向大人发问:战争怎么会在这儿爆发呢?这儿是中国和日本的分界线吗?懂事的大人,该如何回答?”“至于侵略者用多少兵力挑起这场事变,别说不懂事的孩子,连懂事的大人也很少知道了:华北地区的全部日军只有8400人。同一地区的中国军队有多少呢?仅宋哲元的29军,就不下10万。战争爆发之前,敌人已如此深入到你的领土,而且以如此少的兵力同你挑战,查遍世界战争史,可有这样的先例?”
那时候的中国军人,除了逃跑的和投降的之外,是被敌人逼着,做了一次次的局部抵抗,从北平到娘子关,敌人在哪里进攻,中国人在哪里抵抗,而且,往往是用一个团去抵抗日军一个连的兵力。
掘开黄河花园口,致使89万中国人被淹死, 1250万人流离失所,仅仅是为了迟滞日军的进攻;彻底拆毁长达133公里的新宁铁路,仅仅是迟滞了日军一个排的兵力!
历史,有时候简单得只需要看看数字,就能够明白一切。
中国人第一次自己选择时间、自己选择地点、自己选择作战方式对日本人发起主动攻击,是在1937年9月25日,毛泽东的得意门生,29岁的林彪,指挥所部在平型关东北方的白崖台与日军血战了几十小时。用世界军事眼光来看,当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年仅23岁的团长李天佑端着机枪冲进老爷庙那一刻,地球上诞生了后来名扬四海的中国“万岁军”——第38军。
在毛泽东和他身边的一辈革命家之前,虽然我们能够列出谭嗣同、梁启超、冯子材、邓世昌,甚至还有陈宜禧等罕见的,可以称为民族脊梁的人物,但是他们决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那时候的中国却是是垮掉沉沦的世纪。
所幸,“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然而,毕竟毛泽东已经离我们而去,怎么样看待近代历史和当代现实,是考验今天社会精英的课题。中国文化曾经辉煌过,但也出现过自身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果想避免历史重演,我们必须保持冷静的世界观。记住,今天远远不是盛唐,我们没有妄自尊大的资格。
刘亚洲、金一南两位将军在文化上的反思振聋发聩,希望每一个文化人都读一下。新的军事革命和打赢的命题使得中国最先进最活跃的思想集中出现在了军事理论界,而文化界却仍然那样沉郁。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
1860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近代时期战争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至1842年 中英鸦片战争
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5月 三元里人民抗英之战
1851年(清咸丰元年)至1864年(清同治三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清咸丰元年)至1868(清同治七年) 捻军起义
1852年(清咸丰二年)12月至1853年1月 武汉之战
1853年(清咸丰三年)3月 江宁之战
1853年(清咸丰三年)5月至1855年5月 太平军北伐
1853年(清咸丰三年)5月至1856年4月 太平军西征
1853年(清咸丰三年)5月至1857年12月 镇江之战
1853年(清咸丰三年)至1855年 上海小刀会起义
1854年(清咸丰四年)6月至1864年(清同治三年)5月 大成国起义
1854年(清咸丰四年)10月 湘军攻武汉之战
1855年(清咸丰五年)1月至2月 湖口之战
1856年(清咸丰六年)2月至6月 一破江北江南大营
1856年(清咸丰六年)6月至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5月 云南回民起义
1856年(清咸丰六年)至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清咸丰七年)6月至1863年(清同治二年)6月 石达开远征
1858年(清咸丰八年)8月至9月 二破江北大营
1858年(清咸丰八年)11月 三河大捷
1858年(清咸丰八年)12月至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11月 黔西南回民起义
1859年(清咸丰九年)6月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1859年(清咸丰九年)至1865年(清同治四年) 李永和、蓝朝鼎起义
1860年(清咸丰十年)2月至5月 二破江南大营
1860年(清咸丰十年)5月至6月 楚雄之战
1860年(清咸丰十年)9月至1861年9月 安庆之战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6月 二郎场之战
1862年(清同治元年)2月至1864年4月 浙江之战
1862年(清同治元年)5月至1864年7月 天京之战
1862年(清同治元年)5月至1863年10月 陕西回民起义
1862年(清同治元年)至1873年 甘肃回民起义
1865年(清同治四年)5月 高楼寨之战
1867年1月23日(清同治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灞桥之战
1869年(清同治八年至十年)至1871年 金积堡之战
1869年(清同治八年)5月 黄飘之战
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12月 纸桥之战
1876年(清光绪二年)至1878年 收复新疆的战争
1883(清光绪九年)至1885年 中法战争
1883年(清光绪九年)5月 第二次纸桥之战
1884年(清光绪十年)8月 马尾海战
1884年(清光绪十年)10月 淡水之战
1884年(清光绪十年)冬至1885年春 宣光之战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2月至3月 镇海之战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3月 镇南关之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至1895年 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9月 平壤之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9月 黄海海战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1月至2月 威海之战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11年10月10日(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 武昌起义
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至1914年(民国三年)8月 白朗农民起义
1911年(清宣统三年)11月至12月 南京之战
1915年(民国四年)12月至1916军6月 护国战争
1917年(民国六年)9月至1918年11月 护法战争
条约:
一、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 英国
二、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1844年10月8日 英国
三、黄埔条约 1844年 美国和法国
四、望厦条约 1858年夏 俄美英法
五、北京条约 1860年9月21日 俄国
六、马关条约 1895年4月4月17日 日本
七、辛丑条约 1901年9月9月7日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中国屈辱的历史
九月,与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让国人刻骨铭心!
1842/8/29,《南京条约》签订
1856/9/2,天京变乱,韦昌辉突袭东王府
1926/9/6,英国制造“万县惨案”
1901/9/7,《辛丑条约》签订
1894/9/15,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
1894/9/17,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殉国
1931/9/18,“九一八事变”
1898/9/21,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还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的……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历史终归是历史,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留住历史,可以温故而知新。人类社会日新月异,没有记载,任何伟大的东西,就会从地平线上消失。但人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但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历史总是不断沉淀的,历史是民族和人类的集体记忆,如果一个民族不知道“从哪里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
以往的历史与其说是句号,不如说是感叹号,甚至是更多的问号,并应该少用些省略号。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 ,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我们中的不少人似乎选择了沉默。不知道沉默的理由是什么,但愿不是因为麻木,也不是因为健忘,依某些国人的观念,对于过去,尤其是痛苦,就会采取“过去了就过去了,再提它有什么用”轻率态度,这些年来,一些亲痛仇快的现实,还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常常让我们深感“遗忘文化”在一些国人头脑中颇有市场。一些商家不顾历史的伤疤,以“南京大屠杀”作为电脑游戏;把日本军刀、军服作为卖点;一些艺人竟然把军旗装穿在身上招摇过市等等。如果“集体健忘症”过于严重,人们将容易越来越浅薄、轻浮、狂躁、极端和急功近利。
我们的同胞中,对战败之耻和对割地赔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个民族,若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等于失去了民族的记忆功能;失去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它会在今天的纷纭变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随波逐流,更会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错误。不是从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死亡。据说,冰心老人晚年曾构思写作一部反映甲午战争的纪实大作,但是每每提笔,“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贾国荣:《冰心的遗憾》)。
“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只有我们一起来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灵。绝不允许无耻者别有用心地扭曲历史,绝不允许屈辱的旧梦再现,绝不允许重蹈践踏人权、亵渎文明和破坏正义的覆辙。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育和教化每一个公民对其国家、其历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认同感、自尊感、尊严感、耻辱感,亦即形成“国民意识”。历史意识构成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事关走向世界的新世纪公民培育的大计。历史认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学习历史的意义主要有丰富自我、发展个性、减少失误、加速成长、承担使命、自觉人生。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乃是一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的重要学术,应当将“真”、“情”、“思”、“行”统—为一个整体,这些都历久弥新地给人们以感染、启示、鞭策和思考。
然而,以往的宠儿如今却失落了,史学危机的话题并非危言耸听,历史教育的延误、式微和堕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愿与大家一样为之关注、探索和分享。我试图让历史教育不再尴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视,于是从彷徨到呐喊、困惑到醒悟;从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让历史能够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补品,让学生在成长中通过历史的学习而唤醒自己,认识自己,张扬自己,营造一个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别是有独立人格的“人”。由此,我有了执着的信念要从四十岁重新开始,克服松懈、安逸或畏难心理,力争做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立志要把课上出味道来,教出历史的深沉、宽厚与博大,尽情展现其宽阔、生动和精彩,发掘真善美的内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人都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风流人物,无一例外都成为匆匆的世间过客。对历史不断触摸和反思的过程,就是文化沉淀的过程。历史是永不间断的时间长流,人们在现实中感知的只是这一发展长河中的一段,多少兴亡盛衰,唤起人们对星转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叹,从那些已经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马迁所说的“述往事,思来者”。历史,将会给你一个制高点。历史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客观的历史,一种是记忆中的历史。客观历史早已看不见了,但记忆中的历史还在,我们可以随时摄取,随时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刍,这对人类现在、未来的发展,未尝不无益处。叩问历史,掩卷太息!这种情结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历史消失的只是时间,永不消失的却是后人对千秋人事的缅怀。
时光的流逝也许会磨灭人们心头的许多记忆,但充满着“血与火”的往事历历在目,警示人们永远引以为戒。《论语》曾告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希腊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不就是从昔日的经验教训中时刻照看着这后视镜缓缓向前跋涉?描述与记录,回忆与解读,是人类永远不会放弃的权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可以说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虽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
1、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
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影响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
2.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4.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5.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1844年英国
主要内容
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权
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1844年美国和法国
主要内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
天津条约1858年夏俄美英法
主要内容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沿海沿江是10处商口岸
3.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4.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5.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经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常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1860年俄国
主要内容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天津条与北京条约的共同影响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条约1860年俄国
至19世纪80年代,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马关条约1895年4月日本
主要内容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
1.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再一步遭受受严重损失
2.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
4.新通商口案的开辟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5.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拓展了其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1901年9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主要内容
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赔偿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做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3.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届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地驻兵保护
4.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5.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6.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
这样的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列强可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国政府或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不平等的条约。
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
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FS:PAGE]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
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天津条约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
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
1917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而被废除不平等条约。1917年苏联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事后未完全兑现,亦无退还条约中获得的领土)。1943年,美国和英国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意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失去他们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国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不承认以前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