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镇的风景名胜
奔牛古镇老街
奔牛老街呈“7”字形,长1.3公里,街面宽3米,分东街、中街、西街。每年的正月十五,奔牛举办元宵灯会已经成为传统,它是原武进县65个乡镇中最多姿多彩最历史悠久的一项特色民间文艺活动。清朝时奔牛灯会已经颇为兴盛。民间百姓将元宵灯会称为“行灯”,奔牛行灯多在长长的老街上举行。灯会行灯样式百花齐放,其小件灯为单人擎举,如渔樵耕读灯、十二生肖灯等;中、大件灯,有花担灯、戏文《白蛇传》灯、神话小说《西游记》系列人物灯,故事人物彩绘于灯面;高档的花灯更是制作精巧别致,如《风尘三侠》灯,按古本绣像制扎,三尺方灯凸现人物栩栩如生。
奔牛镇阻击战旧址
在奔牛镇金牛大桥西堍,紧靠桥栏边有一块小小的石碑树立在那里,上面写着奔牛阻击战旧址,记载了一段沉重却又悲壮的历史。 据奔牛镇志记载:1937年11月29号下午3点到11月30号凌晨3点,我军血战十二小时,打退了日军多次冲锋,阻敌于河东岸不能越一步,由于汉奸出卖,日军北上经北虹桥,过河绕道包抄广西部队后路,使广西军腹背受敌,这些抗日英雄仍坚守阵地,英勇战斗,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最后一百多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1946年,后人拾殉国英雄的白骨,在公路西北侧建“抗日阵亡无名英雄纪念塔”。 当年所建的抗日阵亡无名英雄纪念塔高约4米,四个面刻有抗日阵亡无名英雄纪念塔”字样,至文革开始,该塔被拆毁。
遗存古迹
五 渎八 景
盂渎:俗称老孟河。唐朝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常州刺史孟简因改故渠开此渎,自南而北,疏浚四十里,引长江水,流经奔牛,“以近孟城山得名”,故为孟渎。渎口在东街万缘桥老宁闸。
直渎:俗称扁担河。《唐志》作鸣风河,在镇东三里,北通大运河,南接白鹤溪,自阮家桥至南河口,长十华里。
瓜渎:在镇东运河南。相传明时有王良章者,在此种西瓜三亩,只得一瓜,其大如箩,久贮不烂,色泽鲜艳。当年,时疫盛行,王曾以此瓜普施患者,病者皆愈。
芦渎:在镇南南洪桥东,有滩大数田,遍植芦苇,南转河流其前,秋季芦花泛白茫茫一片,相传曾产实芯芦柴,故名。今桥已废,芦滩田改作农田,转河遗址犹在。
琴渎:即伯牙渎。在镇西,渎口有伯牙桥,相传春秋时期楚国人俞伯牙曾抚琴于此,奏《高山》、《流水》,遇知音钟子期(渎化钟树人)。后伯牙因闻知音者已故而弃琴渎中,渎产琴鱼。弦徽皆备,故名琴渎。古时渎水北流经黄泥湾入孟渎而达长江,今河久塞,琴鱼亦绝产,唯桥犹存。
能仁古刹:又称能仁铁佛,在奔牛镇西。相传在齐代(公元479年至502年)由黄门侍郎萧惠开舍宅建之,时名“禅乡”。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至1119年)改名能仁寺。明洪武初重建,嘉清年间重修,清同治、光绪年间,由僧人法慧、德意、智远、隐岚等募建。寺内有铁铸大佛三尊及韦陀、弥勒佛各一尊,故又名铁佛寺。至1958年大炼钢铁时受毁,寺殿虽存,改为奔牛茧站。寺后有银杏一棵,大可七、八人合抱,位于奔牛中学内。
伯牙桥:在镇西,相传俞伯牙曾抚琴于此得名,下为琴渎。渎西有古香林寺,又名大悲庵。庵中有一室洞开,游客顿足拊手则音 铿然,若琴声焉。古为伯牙琴台,今庵早废, 渎亦淤塞不通,桥面仅有一块石板架于小沟上。
陈氏书楼:在西街坝口,为梁时陈文表教子读书处。据《武阳合志》记载:梁武帝年少时,曾与陈文表同窗攻书,极为相善。后武帝即位,授其以官职。文表不愿为官,愿还乡教子读书。武帝乃勅建书楼一座,名陈氏书楼。明代洪武时曾加修葺,嘉清乙卯年间毁于兵燹。今遗址不存。
高陵乔木:在镇西河南金牛墩上。古有木棉一株,大可数围,干挺直,无枝叶。清乾隆南巡江南时,见此,曾诏师绘图,终难逼肖,逐止。据云:刳去其皮,则夹岸房屋人物及河中帆船均映入干中。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大水,树忽不见。1958年开浚大运河,金牛墩全部挖废,遗址在今武进锁厂西北隅。
星月池:在镇东,原奔牛供销社生产资料门市部竹器加工场内。解放前为镇公所后天井东南角。池广不及丈余,一面靠墙,四周绕以石栏。今已弃作他用。据《舆地志·古 》载:星月池在奔牛巡检司后,大不及半亩,天色晴明,昼见星月,嘉靖末年,为居人填塞。
秀水紫竹:在中街运河南。位于秀水庵(俗称桑园庙)西。秀水庵内有宋时米元璋所书“城市山林”匾额一块,庵西小院植紫竹,风景清幽,故名秀水紫竹。1937年11月遭日军飞机轰炸,庵损竹存。1958年疏浚大运河时,庵竹均废。遗址在原武进锁厂水塔附近。
张公钓鱼台:在运河南南坝村前、七星坟东南角,有一张公池,钓鱼台即在池旁。1958年开大运河时,池被填塞十分之七,后为南坝村民全部填平。
洗心池:在镇东河南今南观村仁惠观内。县志称池为金台八景之一。池侧有银杏一株,大数十围,荫蔽数亩,观为忠佑行庙之一。旧传司徒祖父葬此,或谓旧居。殿后有小药磨,指为古物。今已改作民房,池、磨早已不存,唯银杏尚在。
金 牛 台
金牛台在镇西运河南、天禧桥东南(今武进锁厂西围墙外),即金牛墩故址。古时,人们为思念和期望传说中的金牛复归,特筑台寄情,故名金牛台。元末,诗人谢应芳有诗记之,云:“清明雨晴花正开,折花送客金牛台。金牛遗迹不复见,但见野马尘埃去复来。台前鹤溪贯洮 ,濒湖绿野半如席。台后群山依大江,齐梁故里迷榛棘。登高望远散离 ,超然如在昆仑邱。为问堰头杨柳树,颇尝见有此客不 ”充分描绘了当时金牛墩的景色及地理环境。1958年开大运河时被挖废
沸 井
在安西乡季子庙前。据《武阳合志》记载,齐建元元年,在井北忽有金石声。掘之,深二丈,有泉水,但仍有声,再掘又得泉。于泉中现一木简,长一尺,阔二寸,隐约有文字: “庐山道士再拜谒”。木质坚硬色白,字为黄色。当时延陵县令戴景度得悉后,凿泉为井,共凿四口,二清二浊,“腾涌惊沸,昼夜不绝”。今因年代久远,季子庙遗址已湮没,井亦不存。所谓沸井,实系温泉之类,对今后开发地热资源不无参考价值。
常将营
在镇西运河南,现九里祁家村。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张士城引兵攻镇江,为徐达所败。继而徐达进取常州,被吴兵围困于牛塘。常遇春前往救援,获胜,并擒其将领。当时因常将军曾扎营于此,故名。营后有小桥濒运河,跨西河,曰“得胜桥”。
回龙桥
在镇北街后。相传梁武帝曾到此返驾,故名。桥跨沟浜。1976年桥废,旧址尚存。现为涵洞。
遐观楼
在镇南大场村,王孝子祠内,即无末明初常州著名教育家孝子谢子兰教子侄读书处。
万缘桥
在东街孟河出口处,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四年重建。现为武进仅存的古石拱型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