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日报报业集团的发展
1997年,对全省发行的战略进行调整,新闻主攻沈阳,发行主打沈阳;
1998年1月,在盯牢沈阳市场的基础上,推出“辽宁新闻联网”版,打“辽”字牌,发行和广告均以沈阳为中心,辐射鞍山、抚顺、本溪、锦州等城市群。
1999年5月,率先设置“沈阳新闻”版,再次强化沈阳主战场地位。
面对《辽沈晚报》的年年走高,《沈阳晚报》不是没有危机感和应对策略,也曾有不少新闻策划同样做得有声有色,但由于在整体战略上倾向于力保《沈阳日报》的影响力和实力,在市场上的反映表现出明显的游移和保守——发行上收缩防守,保20万份发行量;广告在日报和晚报间按行业人为划分,汽车、房地产等高含金量的广告导向日报;加上相对落后的管理体制,面对《辽沈晚报》的招招领先,《沈阳晚报》面临的竞争局面比较被动。 2000年—2003年:新生代报纸搅动市场
都市报们在走向成熟的同时,开始期望通过转型超越平台期,做真正的主流媒体。市场在调整与竞争拉动中出现新的机会。从2000年开始,接连有不同背景的新的竞争者进入,搅动沈阳报业市场,期望在这里分一杯羹,甚至挑战《辽沈晚报》的领跑地位。
2000年3月18日,《华商晨报》复制《华商报》模式登陆沈阳,想将旗下《新文化报》迅速抢滩长春的成功在沈阳重演。但周三刊的《华商晨报》受出版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长期处于缓慢培植期。这一年,《辽沈晚报》广告突破1.2亿元。
2000年5月8日,新华社辽宁分社将《中华第三产业报》改为对开12版的瘦体报,《时代商报》低价进入市场。除了在零售市场上拉开阵势以外,商报每天还在北方航空公司所有的航线向乘客赠送1万多份报纸,在沈城8000多辆出租车上赠报,主攻高收入人群。
《辽沈晚报》迅速反应,扩至32版,发行量稳定在40万份,当年实现广告收入9000万元。
2002年9月,有“都市报第一人”之称的席文举带着开拓北方报业市场的梦想,入主号称有巨额资金加蜀中报业人才支持的《辽宁经济日报》,要将这份以财经新闻为主的经济类报纸,改造成一张“全新都市报理念”的综合性日报。席文举的号召力与影响力甚至吸引了辽沈新闻界的一些主力记者以及《成都商报》和《南方体育》报的人才。前期大张旗鼓的宣传令辽沈媒体严阵以待。
融资2000万的《职工快报》几乎与《辽宁经济日报》同时进入沈阳报业市场。
作为对竞争形势的回应,《沈阳晚报》《辽沈晚报》2002年均扩至48版,最大限度地强化本土新闻。其中《辽沈晚报》改用国际流行瘦报风格,彩色印刷,发行量突破45万,广告收入达1.52亿元。
2003年3月3日,重新注资的《华商晨报》改为日报,对开16版,二次启动。一方面,新任总编辑齐东有创办了新疆第一大报的成功背景加华商的资金支撑和操作模本;另一方面,当时的《华商晨报》面临的局面是,几乎没有一个订户,4万余份的零售量,每天平均1万元的广告额,所有部门几乎全是新人。74个征订、零售站的2400多名穿着黄马甲的《华商晨报》发行人员开始奔走在沈阳大街小巷,他们说,“任你拒绝千万遍,我的感觉像初恋。”其中,1700多名零售员除了占领全市500家报亭(摊)外,每天活跃在街头;另有700多名订阅员向机关、企业、社区渗透。凭着这样的强力推动,《华商晨报》的发行量以狂奔的速度迅速窜升。
2003年3月19日,沈阳日报报业集团创办《沈阳今报》,采用全新的办报理念与机制闯市场:一开始就注册为企业,全员聘任制,量化管理、计分评级,实行编辑中心制、更正制、律师代理制……
7家综合性日报混战的局面没有维持太久。2003年7月,因资金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辽宁经济日报》停刊;《职工快报》则退回原工会系统内部,最直接的原因是发行策略的失误:初期批发价起伏太大,没有拉动零售终端的销售热情,加上人员和财务管理上的混乱,目前勉强维持出版,算是也退出了综合性日报市场。
像我国大多数区域报业市场一样,在沈阳,综合类日报是报业竞争的中心和前沿,而多年来由占据较强优势的《辽沈晚报》单极牵制和影响竞争格局的状况,正在多元竞争主体的参与和发展中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