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沙坪坝区哪里都有新的规划,为什么青木关没有

 我来答
寒白子4
2018-11-16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06
展开全部
青木关可改造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因有山有水
广东大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020-04-27 广告
好不好,谁更好的问题是见仁见智的。一般都是要把机构的资质、行业经验、外部资源、成功案例情况等综合来评估和考量。更重要的是需要从当前自己关心的方面去重点衡量,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完的。这方面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其实可以找下广东大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广东大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供
tanyi0518vip
2018-05-16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69
展开全部
我也是说,青木关也来个大变样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言木者
2016-05-22 · 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
言木者
采纳数:1846 获赞数:1148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重庆市沙坪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根据《中共沙坪坝区委关于制定沙坪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规划期内政府的战略意图、工作重点及政策取向,是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指南,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2 ~, `+ d4 W7 b( S' {
“十二五”发展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
' h) P4 y6 A6 I' \/ y ^- ?
“十一五”时期是沙坪坝区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抢抓“314”总体部署、“国务院3号”文件、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五个重庆”建设、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永综合保税区设立等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方向,“打基础、建平台、添后劲”,主动实施经济转型,加快建设“一区三高地”,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区三高地”建设交出满意答卷。西部教育高地形态基本形成,整体教育水平在全市持续保持领先地位。重庆大学城建设基本完成,教育规模、环境与质量创西部第一、全国一流;通过国家“两基”巩固提高复查验收,成为重庆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国群众文化培训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伴随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综合保税区和台资信息产业园加速建设,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井口工业园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一批重大的高新技术项目纷纷落户,高科技产业的框架已然搭建。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继续在全市领先,全区科研院所65所,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98年,R&D占GDP比重超过2%,每万人专利授权数114.9件,成功跻身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现代物流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西部多式联运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稳步推进,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一批对外开放重大项目顺利建成投用;我国第四个特级客运站、西部最大的客运铁路枢纽——铁路重庆西站成功落户沙区,沙坪坝区已确立了建设“一江两翼三洋”国际物流战略大通道中的核心节点地位。三大“高地”的建成奠定了重庆对外开放先行区的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十一五”时期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157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倍;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34.7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2.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1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74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6倍;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29.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6倍。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加速升级传统产业,产业结构已从第二产业引领发展演变为二、三产业联袂发展,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累计分别约为52%、46%,第三产业贡献率比“十五”时期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以机械加工、装备制造为主的传统制造业转变为高技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相互呼应、共同发展,且电子信息产业正快速向第一支柱产业的方向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日益壮大,改变以传统的商贸流通为主的第三产业结构;传统农业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传统种养殖业逐步为观光、休闲、体验的新型农业替代。伴随着产业平台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大批技术力量雄厚、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管理先进的各领域知名企业纷纷进驻沙区,并以他们为龙头形成竞争力强的企业集群。
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民生优先”的理念逐步树立并得以实践。公共资源加大向民生领域倾斜,“十一五”比“十五”时期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提高近20%。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预计到“十一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90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1.85倍、1.94倍。教育事业协调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中小学标准化率达到75%,新增重点中学2所,改扩建中小学31所。城乡文化持续繁荣,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通过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复查验收,成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区,磁器口成功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就业促进工作成效显著,新增城镇就业12.1万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零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社保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医疗保险覆盖率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持续深入,全区卫生机构104个,卫生技术人员7210人,占全市9%,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3岁。住房保障有效推进,启动182万平方米公租房建设,完成危旧房、“城中村”改造296.8万平方米、集中安置区246万平方米。平安工程有效实施,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格局基本形成,三级联动的调解网络全面建成,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成功创建“法治区县”。大胆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在全国率先试点律师介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查逮捕程序,在全市率先成立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推进法官助理制度试点、量刑规范化试点,在全市率先实施“交巡警合一”和“校园安保警务勤务”机制、设立公安行政服务中心,创建社区警务新模式,基层综治工作站覆盖全部社区(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明显加强,人民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扎实推进。确定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按照全域城市化的基本理念,确定2012年和2020年两个阶段性发展目标,确立推进公共服务均衡化、农民和农民工转化、新型社区建设三大突破口,探索推进土地流转、公共财政体制、行政体制等改革试验。确定了沙坪坝区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的“321”工作任务。全区土地规模化经营率提高24.7个百分点;建设5个农民集中居住点,“农转非”人数达到5.5万人;统筹城乡医疗卫生持续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提高到96.15%;农村和城市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城乡低保差缩减140元,分别达到3480元/年•人和2100元/年•人。农村安全饮水、生活用电实现全覆盖,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60%;完成镇改街1个;新建公共服务中心19个,覆盖率达100%;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z$ g5 Q+ T$ i# p* x5 }0 O+ n

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较大改善。道路系统建设快速推进,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完成了站西路、石新路、凤中路等城市干道的改造,天星桥立交、红糟房立交等节点工程顺利竣工,渝遂高速路等建成通车,轨道一号线开工建设并顺利实施,新建道路674.9公里;全区公路里程达到1210公里,路网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306公里。沙坪坝火车站改造工程、铁路重庆西站等综合性交通枢纽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有序开展。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城市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组建“规建委”,引入规划叠合的理念,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建设数字化、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3 r$ N/ Q- j, O. c8 e8 K1 m) ? e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关停歌乐、中梁片区非煤矿山类企业45家,推动市、区两级共同争取国家对歌乐山地区实施生态补偿,快速推进“森林工程”,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5.6%;加大工业治污力度,依法关停超标排放企业105家,二氧化硫(SO2)、化学需氧量(COD)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量预计分别减排11.3%、15.6%,完成市下达任务;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污水处理率由“十五”末零处理提升至92%;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4%;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60分贝;加强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清水溪基本实现沿线污水全面截流,梁滩河沙区段综合整治进展顺利。

“十一五”时期,是沙坪坝区综合实力提升快、城乡面貌变化大、社会建设成效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多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为“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沙坪坝区已具备了在重庆率先发展进而全面实现小康、在重庆率先城乡统筹进而实现民生和谐、在重庆率先协调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序号
指标名称
规划目标
完成情况

1
地区生产总值
年均增长12%
年均增长14.6%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年均增长10%
年均增长10.9%

3
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
达到98.9%
99%

4
第二产业增加值
年均增长12%
年均增长14%

5
第三产业增加值
年均增长13%
年均增长16.3%

6
工业增加值
年均增长13%
年均增长14.8%
' i% h) b9 \* | Z& A% Z
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年均增长16%
年均增长17.8%
! I( t0 Y7 b+ [, B; H1 q* W
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年均增长12%
年均增长24.6%

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年均增长13%
年均增长18.4%

10
出口额
年均增长10%
年均增长27.2%

11
实际利用区外资金
年均增长13%
年均增长40.3%

12
城市化率
达到80%
达到85%

13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达到33%
达到38%
/ B$ \$ N2 I6 ^ ~4 z5 @
14单位本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20%以上下降22.8%; w2 d+ ]$ B( ~& S1 N* u
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98.5%
16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年均增长30.5%+ a5 t# i. F6 {% m7 O0 a. L
17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0%210%! c* M# N# [/ Q4 u8 R( d( m& A
18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5%96%
1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9‰以内1.35‰
20儿童“四苗”接种率保持98%99.8%
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年均增长13.1%
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年均增长14.1%
2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2.4%) Z4 z& X, E) @; O* x
24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加人数21万人以上26.9万人- e2 i* J' d) c
25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23万人以上30.1万人' o; r" l- z! S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达到90%
96.15%
) o) T% [1 I* }5 j
27
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
达到75%
84%

28
二氧化硫(SO2)削减率
11.3%
11.3%
! }7 v1 Y# v' ?- ]1 H9 O, Z
29
化学耗氧量(COD)削减率
15.6%
15.6%
) v' a6 q6 K4 R8 G! I, |
30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达到90%
96%

31
森林覆盖率(%)
达到23%
35.6%
! a" F+ e$ X& n m1 i, i, \
备注:“十一五”完成情况为预计数。
第二节
“十二五”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仍然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重庆加快率先发展的历史机遇期,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的战略机遇,加快发展,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抓住重庆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打造综合新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继续保持领先发展态势;要抓住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形象;要抓住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二环时代”到来的战略机遇,最大限度聚集要素,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抓住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的机遇,加快全域城市化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抓住沙坪坝区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机遇,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沙坪坝区的发展还存在不容忽视的矛盾和挑战:一是东部老城区品质亟待提升,西部新城配套设施与功能完善还很不足,城乡结合部脏乱差及违法建设仍然存在,五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等功能性设施欠缺。二是中部及西部农村地区一些居民出行、饮水等仍然困难,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然艰巨,歌乐山、中梁山生态建设以及“一溪一河”污染治理任重道远,节能减排压力巨大。三是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尚不同步,公共管理和服务与以民生为导向的科学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四是文化、旅游、健康以及技术研发、创意设计等特色产业培育不足,科教文卫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发展的比较优势,产业结构调整与提档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五是行政体制适应性调整步伐仍需加快,街镇、园区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与考核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思路

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十二五”时期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市委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走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着力提升综合经济实力,着力推动经济转型,着力加快“五个重庆”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着力建设重庆对外开放先行区,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开放促发展,以改革促和谐,促进沙坪坝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t% b* c# F" K& \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
# X( a; O% S9 \. L5 M
——民生导向。牢固树立民生是发展的目的和动力、不断改善民生的过程就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过程的理念。提高社会事业领域的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公共服务均衡化,实现公平正义,努力富民、利民、便民、惠民,从“服务生存需要”到“满足发展需要”,增强民众幸福感。5 ^, E* g J4 f! q( X
6 D, e0 z) v b7 n
——开放引领。按照重庆市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要求,把对内对外开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扩大开放领域,建设开放平台,创新开放发展机制,探索形成具有沙坪坝区特色的内陆开放经济发展新模式,加速建设重庆对外开放先行区,全面提升开放质量和水平。7 ]8 X) p' R+ Z! I' h( V
6 e1 m" `5 f" J: {" w5 _' A
——创新驱动。积极探索城区、校区、园区“三区联动”和“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搭建创新服务载体、平台和通道,持续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和产业化,形成互通的内生性增长机制;探索创新型人才聚集、创新型思想萌生、创新型成果汇集的机制;创造条件鼓励全社会自主创新、再度创新,努力形成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理念和氛围。通过全面改革创新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型城区。——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体现规划叠合和主体功能区要求,不同区域按重点、优先、限制、禁止发展区规划;统筹产业发展,按照“112345”发展思路,加快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服务业、文化旅游健康培训业等五大产业的发展竞争力;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大力促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处理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发展与环境协调;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彰显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和历史人文底蕴。

——绿色发展。走生态环保的发展之路,确立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低碳发展模式,制定绿色发展计划,建立绿色发展指标,实行产业准入制度,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进入,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治理和搬迁,完善推进绿色发展扶持政策及生态补偿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健康、绿色消费环境,成功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第四节 发展目标: |+ |1 V" r. u* t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坚持和完善沙坪坝区经过多年探索形成的发展思路,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变量和内部发展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 j* N# f5 a; F
到2012年末,“五个重庆”在沙坪坝区建设任务基本完成,重庆对外开放先行区基本建成,基本实现全域城市化,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预算收入等指标实现翻番,建成“一区三高地”,完成“五个重庆”在沙坪坝区的建设任务,实现全域城市化,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迈上800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一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二、三产业联袂发展。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5%;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

——“一区三高地”建成。建成重庆大学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教育培训全面发展,西部教育高地全面建成;加快西永微电园、台资信息产业园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为全区第一支柱产业,成为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的主要载体,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0%,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形成;加快物流通道建设,充分发挥“一江两翼三洋”国际物流大通道的核心节点作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成现代物流高地。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实际利用内资、外资、进出口总额均实现翻番,外贸依存度达到33%,进出口总额接近300亿元,累计实际利用内资、外资超过1000亿元、30亿美元,建成重庆对外开放先行区。6 l8 j+ m$ z) z, [1 Y$ X) o

——国家创新型城区建成。确立全域创新理念,优化创新环境,实施系列创新工程,成为创新人才聚集地和科技活动交流中心、“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核心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水平处于西部领先地位,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每万人专利授权数达到184件。$ n) a' V" q0 I2 V3 w
( S8 v$ R5 ?3 ?6 T4 P
——人民生活全面改善。“民生十六条”得到全面落实,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继续保持一半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现充分就业。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有力,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
" t) H3 Q7 K0 Y+ {4 q
——城市功能和品质不断提升。完成“五个重庆”在沙坪坝区建设任务。建成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繁荣和谐生态宜居城区。持续构筑综合交通体系,建成畅通城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8%,城市绿地增量提质。建成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平安城区。市民健康指标、卫生资源指标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建成健康城区。) ?/ i I; r) N( m" \- M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左右,人口素质全面提升,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更加完善,社会更趋和谐稳定。4 e4 U8 y$ L$ Y% E* ]) Q, M
% e* u: m$ h) E5 g b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落实全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举措,户籍、住房、收入分配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促进城乡人口和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基本形成适应科学发展的制度环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 |( _( p$ V( V3 d4 x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发展循环经济。保护中梁山脉、缙云山脉和嘉陵江水域生态环境,加快治理次级河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5%,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量达到全市要求,单位GDP能源消耗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累计降低33—34%,各项减排任务如期完成,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