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展开全部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生知识面小,思维单一,方法简单,故处理问题的能力薄弱。尤其是应用题,学生失分多。充分暴露出我们小学生在数学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佳。据初中数学教师返回的信息,小学的尖子生到了中学后不一定是尖子生了,相反有些小学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到初中后一下子冒起来,特别严重的是初二“大滑坡”,相当一部分像小学那样死记硬背的学生,半天掌握不到学习数学的方法和一点儿数学能力都提不高的学生,当然会学习数学愈来愈吃力,愈来愈学不走,所以造成了“大滑坡现象”。我不想在这里驳斥中学数学教师的偏见,也不想辩解这一现象的其它诸多原因。我就姑且承认这些事实,解剖一下自己要不要得。
我们小学的数学教学是没有初中数学那样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小学生懂得道理不多,也不需要掌握过多的道理。只要会1+1=2就行,至于为什么1+1=2,那就是小学生掌握不了的了,反省我们的课堂,教师讲一个例子,学生照着做就行了,依“葫芦”画“瓢”,画得来就是对的,再加上反复练习和题海战术,应付小学那点考试是绰绰有余的。至于数学方法的传授和数学能力的培养,我不敢说其他的数学老师,就我自己而言是认识不够,没有把它摆在相当重的位置,或者说在我平时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有点儿忽略。我应该在这方面为我的学生做点什么了。从这以后,我就注重了对小学生分析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谈不上取得了什么成就,教久了也有那么一点儿启发和经验,把它写出来与同仁们共勉。
首先要让小学生爱数学,喜欢数学。
在这方面小学生是具有很好的基础的,带有“童真和童趣”的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好奇,都感兴趣。他们喜欢看故事书,喜欢听童话,喜欢“十万个为什么”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这一点。在数学上,他们最喜欢问的就是“老师,这道题对不对?”或者就是“它哪儿错了”,至于其它的数学方面就很少问了。究其原因分析,数学课本的趣味性不强,枯燥无味,理论性过强,死板老套,所具有的抽象性也没有“憧憬”。要让学生对它感兴趣,教师不下功夫是不行的。就算成绩优异的班级,他们也是喜欢数学的分数,而不是喜欢本来面目的数学。
数学课本无兴趣,为什么我们教师不把它变得有兴趣呢?我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都穿插了与本堂课有关的趣味数学,有时给他们讲一讲趣味数学故事;有时和他们一道做一做趣味数学游戏;有时也安排趣味数学实验,让学生动手试一试;有时也设置趣味数学问题;甚至讲一个与数学有关的笑话来增加我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现在网络发达,只要你有心,这种趣味数学知识太多了,你完全可以把你的数学课搞得有声有色。花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方法。兴趣是动力的使者,没有兴趣,其它一切妄谈。
其次要让小学生提得出问题。
学生不是不问数学问题,而是没有数学问题可问,提不出数学问题,或者说不懂得方法提出数学问题,问不得法。我在小学生中作过调查,就一堂课的内容而言,除了课本上原原本本问题之外,优生勉强可以提出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中等生就难了,差生更是云里雾里。当你把知识点和例题讲透彻后,你来到差生面前问他懂没有,他说懂了,问他有没有问题,他说没有。你还真以为他懂了,结果他还是做不来。他为什么不懂装懂?就是他根本提不出问题。我发现这个原因后,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就侧重于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每堂课教学之前让学生预习,并且要求他们设置问题,不低于5个,尽量考虑所提问题有价值,有针对性。课堂上,我一般拿前几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提问,相互回答,组内讨论研究哪两个问题有价值到班上交流,之后我再点评,同时也讲一讲提问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一两学期实践摸索,我发现我的学生由不能提问到能提出问题了,由提出一般问题到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了。我终于解决了学生不会提问这一难题,并且提问水平越来越高,更加成熟。
第三让小学生掌握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
在这儿我首推的是数学实验法,小学生数理知识性不强,不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但他们完全可以做一做,实践出真知。比如我在讲正方形的周长时,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就布置了这么一道题:在一块边长为4米正方形的草坪四周种树,从正方形的角开始,每隔0.5米种一颗树,那么一共能种多少颗?如果学生不动手做数学实验,想当然认为一边种8颗,那么4边就是32颗那就错了。而做了数学实验的同学,他不但得出正确的答案是28颗,而且他还完全有可能从中悟出为什么少4颗的道理,比起你老师口若悬河的讲解,他更容易懂得多。
在讲列式计算的应用题时,我让学生抓住问题,问题是敲门砖,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数量关系是什么,需要哪两个条件,已知条件中有没有,如果没有又把它当做第二问题,又去确定新的数量关系和条件,并且画出“树状图”,不要怕麻烦,它使本题的结构层次一目了然,列综合算式也不容易错,在作业中,我首先改“树状图”再改算式。坚持一个学期后,我发现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明显有所提高。
最后让学生分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解决问题是分析问题的必然选择。只要把问题吃透,那么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我告诉我的学生,要学会归纳和总结,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哪一类的问题,比如平均数问题、百分数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等等,综合法、分析法、还原法、假设法、对应法、化归法等等。遇到较难的应用题利用转化的思想,看能不能把它转化成与“速度、时间、路程”有关的简单应用题或者是转化成与“单价、数量、总价”有关的简单应用题。而有些简单的应用题,我又把它类比拓展演变成较深较复杂的其它类型的应用题。特别过深的应用题,我教会学生一步一步把它分解成几个简单应用题来做。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既是新课标的实践体现,更是新课标的成效目标。以上只是我的教学一点儿经验而已,很肤浅。愿与同仁们进一步探讨。
小学生知识面小,思维单一,方法简单,故处理问题的能力薄弱。尤其是应用题,学生失分多。充分暴露出我们小学生在数学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佳。据初中数学教师返回的信息,小学的尖子生到了中学后不一定是尖子生了,相反有些小学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到初中后一下子冒起来,特别严重的是初二“大滑坡”,相当一部分像小学那样死记硬背的学生,半天掌握不到学习数学的方法和一点儿数学能力都提不高的学生,当然会学习数学愈来愈吃力,愈来愈学不走,所以造成了“大滑坡现象”。我不想在这里驳斥中学数学教师的偏见,也不想辩解这一现象的其它诸多原因。我就姑且承认这些事实,解剖一下自己要不要得。
我们小学的数学教学是没有初中数学那样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小学生懂得道理不多,也不需要掌握过多的道理。只要会1+1=2就行,至于为什么1+1=2,那就是小学生掌握不了的了,反省我们的课堂,教师讲一个例子,学生照着做就行了,依“葫芦”画“瓢”,画得来就是对的,再加上反复练习和题海战术,应付小学那点考试是绰绰有余的。至于数学方法的传授和数学能力的培养,我不敢说其他的数学老师,就我自己而言是认识不够,没有把它摆在相当重的位置,或者说在我平时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有点儿忽略。我应该在这方面为我的学生做点什么了。从这以后,我就注重了对小学生分析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谈不上取得了什么成就,教久了也有那么一点儿启发和经验,把它写出来与同仁们共勉。
首先要让小学生爱数学,喜欢数学。
在这方面小学生是具有很好的基础的,带有“童真和童趣”的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好奇,都感兴趣。他们喜欢看故事书,喜欢听童话,喜欢“十万个为什么”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这一点。在数学上,他们最喜欢问的就是“老师,这道题对不对?”或者就是“它哪儿错了”,至于其它的数学方面就很少问了。究其原因分析,数学课本的趣味性不强,枯燥无味,理论性过强,死板老套,所具有的抽象性也没有“憧憬”。要让学生对它感兴趣,教师不下功夫是不行的。就算成绩优异的班级,他们也是喜欢数学的分数,而不是喜欢本来面目的数学。
数学课本无兴趣,为什么我们教师不把它变得有兴趣呢?我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都穿插了与本堂课有关的趣味数学,有时给他们讲一讲趣味数学故事;有时和他们一道做一做趣味数学游戏;有时也安排趣味数学实验,让学生动手试一试;有时也设置趣味数学问题;甚至讲一个与数学有关的笑话来增加我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现在网络发达,只要你有心,这种趣味数学知识太多了,你完全可以把你的数学课搞得有声有色。花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方法。兴趣是动力的使者,没有兴趣,其它一切妄谈。
其次要让小学生提得出问题。
学生不是不问数学问题,而是没有数学问题可问,提不出数学问题,或者说不懂得方法提出数学问题,问不得法。我在小学生中作过调查,就一堂课的内容而言,除了课本上原原本本问题之外,优生勉强可以提出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中等生就难了,差生更是云里雾里。当你把知识点和例题讲透彻后,你来到差生面前问他懂没有,他说懂了,问他有没有问题,他说没有。你还真以为他懂了,结果他还是做不来。他为什么不懂装懂?就是他根本提不出问题。我发现这个原因后,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就侧重于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每堂课教学之前让学生预习,并且要求他们设置问题,不低于5个,尽量考虑所提问题有价值,有针对性。课堂上,我一般拿前几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提问,相互回答,组内讨论研究哪两个问题有价值到班上交流,之后我再点评,同时也讲一讲提问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一两学期实践摸索,我发现我的学生由不能提问到能提出问题了,由提出一般问题到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了。我终于解决了学生不会提问这一难题,并且提问水平越来越高,更加成熟。
第三让小学生掌握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
在这儿我首推的是数学实验法,小学生数理知识性不强,不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但他们完全可以做一做,实践出真知。比如我在讲正方形的周长时,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就布置了这么一道题:在一块边长为4米正方形的草坪四周种树,从正方形的角开始,每隔0.5米种一颗树,那么一共能种多少颗?如果学生不动手做数学实验,想当然认为一边种8颗,那么4边就是32颗那就错了。而做了数学实验的同学,他不但得出正确的答案是28颗,而且他还完全有可能从中悟出为什么少4颗的道理,比起你老师口若悬河的讲解,他更容易懂得多。
在讲列式计算的应用题时,我让学生抓住问题,问题是敲门砖,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数量关系是什么,需要哪两个条件,已知条件中有没有,如果没有又把它当做第二问题,又去确定新的数量关系和条件,并且画出“树状图”,不要怕麻烦,它使本题的结构层次一目了然,列综合算式也不容易错,在作业中,我首先改“树状图”再改算式。坚持一个学期后,我发现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明显有所提高。
最后让学生分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解决问题是分析问题的必然选择。只要把问题吃透,那么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我告诉我的学生,要学会归纳和总结,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哪一类的问题,比如平均数问题、百分数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等等,综合法、分析法、还原法、假设法、对应法、化归法等等。遇到较难的应用题利用转化的思想,看能不能把它转化成与“速度、时间、路程”有关的简单应用题或者是转化成与“单价、数量、总价”有关的简单应用题。而有些简单的应用题,我又把它类比拓展演变成较深较复杂的其它类型的应用题。特别过深的应用题,我教会学生一步一步把它分解成几个简单应用题来做。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既是新课标的实践体现,更是新课标的成效目标。以上只是我的教学一点儿经验而已,很肤浅。愿与同仁们进一步探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