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分析
2017-06-10
展开全部
——在班主任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班主任,大家辛苦了。通过大家的交流座谈,让我们共同分享了各自成功的经验,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是成功还是困惑,经过大家思想的相互碰撞,我们一定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势必对我校班主任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校非常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业务强、教育经历丰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重视班级建设。因为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组成单元,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长、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学生和家长面前,班主任就是学校的化身。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各项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所以今天学校在期末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抽一个下午时间,来召开班主任工作座谈会,旨在给班主任老师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 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很明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幸福奠基,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保驾护航,做到不放弃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成人。作为班主任,要树立德育应该回归生活实际的思想,一方面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习的渴求,让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另一方面,关注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都具备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未来社会公民的素质。 为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注重教育的有效性。
一、有效德育的最佳方式是在德育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校长时,有一次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他让这个同学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位同学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这位同学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二颗糖,对这位同学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值、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这位同学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到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我相信陶行知先生与学生“迟到”的谈话是精心设计的,他在训导这位犯错的学生前,不仅事先作了一番调查,而且设计了以“糖果”为道具的教育情境,一步步引导学生自省、自悟,实现自我教育,其效果自然不言而喻。因此,我们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把握教育时机,创设教育情境,启迪、激发学生本善的良知,挖掘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潜力。
二、走进学生的心灵,是德育有效性的前提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密切,是学生的心灵导师,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不仅要全身心地投入,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而且要深入到学生的个性心理层面。 我认为,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耐心倾听学生困惑时的倾诉,尊重学生对某些问题不同看法的表达权,尊重并接受学生的合理解释。在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宽容,老师无私的爱的基础上,实现与学生在思想交流中的平等互动。只有给学生以人格的尊严,人性的温情,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真情,只有用真诚去赢得真诚,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班主任工作需要智慧,切忌浮躁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要少一点蛮劲,多一点智慧,少一份浮躁,多一份平和。幽默的批评胜过严厉的责罚。 有时候,我们看到班主任怒火满腔,这是在用同学们的过失来惩罚自己,而且也达不到教育效果。每当我们准备发泄怒火时,一定要平衡情绪,并告诫自己,我们是在教育学生,不是在发泄情绪,要把愤怒埋在心里,同时要把微笑挂在脸上,千万不要失态。动不动就停课、罚站,是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值得探讨。要知道,我们是通过教育某一个人来达到教育整个班集体的作用,即使对学生进行处分,那也是对本人、对集体教育的手段,不是教育的目标。思想工作不能靠处分来威胁、恫吓,而是要靠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感化、诱导。 有位教育工作者,曾总结过教育的因果效应:在讥笑中成长的孩子自卑、逆反,在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偏激、,在宽容中成长的孩子仁爱、自律,在赞扬中成长的孩子自信、自强。 做好班主任工作,既得苦口,还要婆心,既要反复抓,也要抓反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善于把每一个问题的学生、学生的问题都作为教育研究的素材,我们不能样样顺利,但我们可以事事尽心。 总之,做班主任,做德育工作是教师的业务能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优秀教师未必能做好班主任,做不好班主任的教师一定不是优秀教师。
一、有效德育的最佳方式是在德育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校长时,有一次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他让这个同学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位同学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这位同学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二颗糖,对这位同学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值、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这位同学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到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我相信陶行知先生与学生“迟到”的谈话是精心设计的,他在训导这位犯错的学生前,不仅事先作了一番调查,而且设计了以“糖果”为道具的教育情境,一步步引导学生自省、自悟,实现自我教育,其效果自然不言而喻。因此,我们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把握教育时机,创设教育情境,启迪、激发学生本善的良知,挖掘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潜力。
二、走进学生的心灵,是德育有效性的前提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密切,是学生的心灵导师,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不仅要全身心地投入,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而且要深入到学生的个性心理层面。 我认为,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耐心倾听学生困惑时的倾诉,尊重学生对某些问题不同看法的表达权,尊重并接受学生的合理解释。在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宽容,老师无私的爱的基础上,实现与学生在思想交流中的平等互动。只有给学生以人格的尊严,人性的温情,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真情,只有用真诚去赢得真诚,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班主任工作需要智慧,切忌浮躁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要少一点蛮劲,多一点智慧,少一份浮躁,多一份平和。幽默的批评胜过严厉的责罚。 有时候,我们看到班主任怒火满腔,这是在用同学们的过失来惩罚自己,而且也达不到教育效果。每当我们准备发泄怒火时,一定要平衡情绪,并告诫自己,我们是在教育学生,不是在发泄情绪,要把愤怒埋在心里,同时要把微笑挂在脸上,千万不要失态。动不动就停课、罚站,是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值得探讨。要知道,我们是通过教育某一个人来达到教育整个班集体的作用,即使对学生进行处分,那也是对本人、对集体教育的手段,不是教育的目标。思想工作不能靠处分来威胁、恫吓,而是要靠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感化、诱导。 有位教育工作者,曾总结过教育的因果效应:在讥笑中成长的孩子自卑、逆反,在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偏激、,在宽容中成长的孩子仁爱、自律,在赞扬中成长的孩子自信、自强。 做好班主任工作,既得苦口,还要婆心,既要反复抓,也要抓反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善于把每一个问题的学生、学生的问题都作为教育研究的素材,我们不能样样顺利,但我们可以事事尽心。 总之,做班主任,做德育工作是教师的业务能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优秀教师未必能做好班主任,做不好班主任的教师一定不是优秀教师。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