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有灵魂的美术课10
展开全部
美术教师是设计者、启发者、引导者、鼓励者,而绝非单纯传授技能技法的“教书匠”。如果执教无方,便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在进行少儿美术教学时,必须熟悉少儿的心理特点,选用正确的能提升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把握少儿心理特点是教学实现的基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从小培养的。少儿喜爱画画是其天性。他们有独特的观察方式、超常的表现手法、唯我独占的构图、大胆无忌地落笔、奇特夸张的造型、我行我素的用线、单纯强烈的对比色。他们凭自己的感受动画笔,在图画上表达其内心世界,往往能画出使人倍感亲切而又天真、纯朴的好画。少儿美术教育就是要让少儿充分开发智力,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其艺术个性的发展。毕加索曾说过,我要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这也是许多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因此,在少儿美术教育中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利用他们的探求心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促进其完整人格的形成。
少儿时期是智力开发和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其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多方面的智能在这个时期都将有个长远的发展,同时身体各项机能也能够在良好的锻炼下获得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就美术教育的角度来说,这个时期,少儿的眼部神经系统处于急速成长阶段,其对于色彩的敏感度、感知力均较强。在美术指导方面的训练尤其可引导孩子对于周围事物形态、色彩形成正确的认识,使其视觉机能在美术学习中得到提升和检验,使其思维能力在美术教育中得到培养,并激发其创造潜能。
美术活动对孩子来说是玩画画游戏,而少儿美术教育,就是让少儿在美术环境中游戏,在游戏中提高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教给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启发形象思维的运转,鼓励想象与表现的“敢”字。同时又是一种再创造,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美、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在观察思考中锻炼了创造能力,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如在上《昆虫世界》这一课中,可通过学生们熟悉的实际生活例子导入,先把课前做好的昆虫戒指戴在手指上说:“我是一只美丽的小蝴蝶,但是我很孤单,你们能帮我找些好朋友来吗?”然后引导同学们就开始剪一剪、卷一卷、贴一贴、画一画,让孩子们做出一个个漂亮的昆虫。这样把握了学生心理,既紧扣了教材内容,又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发挥儿童的创造性是关键,对儿童来说,没有生活感受是缺憾,而有了生活感受无却法表达便是遗憾。儿童绘画教学要讲究方法,多给予鼓励、多引导观察,就会收益无穷。
(二)游戏情景的设置是教学的有效方法
无论辅导老师的方法有多么“高明”,只要把孩子作品的“原创性”给抹掉了,使画没有了“孩子气”,这个老师就不算是一名成功的老师。如果能孩子们大都是在画着玩时,学生们就会不知不觉地上了我们的“贼船”。如果能当孩子们画好一幅很漂亮的画时,他自己并不知道用的是哪“一路”招数,这样的教学才无疑是成功的。艺术这东西就这样,你越是急于想找它,它越是不想见你。当你不急了,神情放松了乱涂乱抹时,它又悄悄地自己找上门来,孩子的画更是如此。没有画法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没有技巧的技巧是最好的技巧,不留痕迹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涉及适当的游戏情景,提升少儿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少儿美术课的好方法。
在新课改迅速发展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游戏是各年龄段的学生都喜欢的活动,在少儿美术教育中就更是如此,游戏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并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结合在一起。新课程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潜在的游戏内容,教师要擅于挖掘,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当然游戏及其名称也要符合学生的心态。教师要擅于把握,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
如在教学小学美术《笔墨游戏—青蛙》一课时,就可以让几名同学透过实物投影仪,做一个笔墨接龙游戏,先由一名同学在纸上画一笔,后面的同学想象前面的同学画的像什么,然后添上一笔,以此类推,接下来的同学不断添上一笔,其他同学观察笔墨的变化。这样通过游戏,既引入了教学内容,又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在游戏中想象力得到了丰富。因此,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提升少儿学习兴趣是教学关键
学习过程中内在动机与兴趣直接相联系,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是每一位教师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少儿自身的顽皮性、依赖性和意识形态的不成熟,是少儿自主学习中的最大障碍。传统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不动脑思考,老师布置一点学生就完成一点,学生从不主动挖掘教材之外的东西,也就无法顾及课程的延伸与关联。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能有效的避免传统教育的劣势,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课内积极思考,课外积极探究知识的外延。
因此,要上好一堂少儿美术课,就必须围绕激发少儿的兴趣,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变换教学方式,通过自主查找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启发学生思维,并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能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大量的作品欣赏,教学示范,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赣教版3册《今天我当家》的教学中。可先让同学们体验一下“当家作主”的感觉,做一个“今天我当家”的小游戏。请同学表演“烧菜洗衣”、“扫地擦桌”,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在做什么家务。这样既体现了课堂的游戏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了感性认识,有助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的展开。
(四)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是教学要点
教师的教学过程有多种方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倍加重视。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有:讲授法、练习法、讲练结合法、谈话法、讨论法、指导自学法、实验观察法、游戏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不同,优势各异,选用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师特长,以一种方法为主,合理的将几种方法组合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使教学过程处于良好状态
在少儿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对学情进行精心的分析,并做出应对,这种应对就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不同年龄结构和不同美术基础的学生来说,教学的侧重点都应该有所不同。
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少儿都喜欢欣赏不同的绘画形式带来的不同绘画效果,教师可给少儿欣赏更多符合少儿年龄特征的名画或者范画来提高少儿的审美能力,但是不能强迫少儿必须与名作画得一模一样,最好是能体现自己的想象和想法。另外,孩子们也更喜欢尝试不同的绘画形式给他们带来的新鲜的绘画体验,所以,在少儿美术教学中也要不断的丰富美术形式。可以尝试变化绘画工具、绘画材料来丰富绘画的形式,例如绘画工具可以是棉签、帕子、纸团等少儿容易操作的工具。而绘画材料又可是卡纸、纸盒、瓷砖墙、石头或废旧物品等易收集、便展示,能突出作品效果的素材。
如在对4-6岁的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时,我们就应该突出少儿创意绘画。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肌理等艺术语言,学会使用常见美术工具,体验不同的绘画效果,通过看、画、、写、做等方法表现他们眼前的事物,激发少儿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同时可采用造型游戏的教学方式,结合图文、音乐等课程资源,让少儿进行美术创作并提供展示的平台,发表少儿的创作意图,培养少儿的创作才能。
在对6-9岁的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时,就要重在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艺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为重点,让学生选择适合的美术工具、材料,并重在培养学生记录所见所闻、并表现所感所想,进行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
而对9岁以上的少儿进行美术教学,就可重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的素描铅笔进行绘画,构图,形体造型的能力,让学生的绘画思想由平面转向立体。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造型能力。掌握对透视学、投影学、解剖学等规律的基本认识,掌握对造型的观念、造型的美学原则。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抽象概括能力与表现能力,又培养学生通过快速绘画手段搜集整理设计素材的能力,并为专业课程中的设计、构图和绘画表现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
(五)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促进互相学习
在少儿的绘画与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比较出色的体现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而有一些学生起步较慢,甚至无法动笔。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们互相交流、欣赏,并且互相学习。提醒同学们注意没有十全十美的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画的好的画也有一些缺点,需要同学们来帮你发现并提出修改意见,而不太会画的同学在向其他同学学习的同时,也有自己的优点,比如说思维比较开阔,想问题比较全面。让学生们形成交流合作的意识和习惯,并培养学生们戒骄戒躁的品格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如在教学《立体棋》时,教材中隐含了许多可以学生合作的教学内容,学生很感兴趣。这节课可以让同学合作,动手设计棋子、棋盘,棋子。学生们设计的样式可以多种多样,同学们将棋子变成一个个立体的动物造型、人物造型。有斗兽棋、西游记棋、登山棋、数学游戏棋等。然后同学们玩着自己设计的棋,互相合作,兴趣高涨,同时也增进了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六)提供平台有助于提高学习自信心
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到给少儿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美术活动的重要环节就是展示少儿自己的作品,借以提高少儿自信,帮助少儿互相学习和提高。每个少儿都希望自己的一番辛苦和努力得到赞赏,而作品展示是少儿心理活动最好的诠释,是放飞他们想象的天空,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尽量给每个少儿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孩子的内心得到解读,让少儿感到被老师和集体理解、重视。如可定期举办小画展等等。举办画展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在班级中展出,又可在学校中展出,或者在网络上展出,有条件的时候还可在校外展出。
以上等等这些展示平台和教学方法,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各方面的能力。显然更能帮助教师上好美术课。
(七)鼓励是增加学习兴趣的良方
赏识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之一,鼓励教育是最好教育手段之一。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擅于发现每一位孩子的点滴进步,多说几句“真棒!”“有进步!”“太好了!”或用拍孩子的肩膀、对孩子竖大拇指等方法对任何点滴进步进行鼓励,这样孩子们就能获得更好的学习动力,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美术教学活动中老师的引导语言和角色的定位在美术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面对不同水平的少儿,给予他们相应的鼓励性的评价和建议,让少儿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与肯定,使少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大胆的发挥想象、大胆创作,让少儿提升对美术的兴趣。在整个绘画的过程中老师要以建议的语气灵活的激发少儿的想象,让他们不停的迸发创作的灵感。
如果少儿的作品偏离了活动的命题或目标,教师要委婉的给予建议,客观的评价,不要让少儿感觉到老师在否定批评自己。在活动中当少儿的想法与教师不统一时,我们也要冷静处理,问一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孩子能说出理由,老师要以宽容的心态给予理解和建议,甚至给予表扬。当然,我们要避免为了表扬而表扬,要能明确具体地指出孩子活动过程中或学生作品中值得表扬和学习的地方。如“这几片叶子颜色涂得最好!”“这幅画涂成黄颜色真好,真像秋天的颜色!”“画得真细心!”这样有所指的表扬方式更能让学生接受,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例如在美术活动《小猫钓鱼》中,一个小朋友将小猫的手画到了腿的位置上,此时,如果老师当着其他小朋友面给予纠正的话,小朋友可能会感到被否定,下一次在画画的时候孩子会感觉害怕和排斥,这种排斥心理甚至有可能传染给其他同学,让有的孩子在绘画时不敢动手。但如果老师装作看不见的话,小朋友又会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而继续出现这样的状况。此时,老师应趁其他的小朋友不注意时,用先表扬的方式委婉的提出改进意见。总之,教师不要太注重教学活动的结果,而是要注意寻找孩子在美术活动中的进步和亮点,要以孩子是否在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是否愉快、自主的动手动脑为目标原则。当孩子感到老师给予了自己肯定和尊重时,会更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使美术活动在少儿的成长中发挥真正的意义。
三、培养少儿对美术课的兴趣的方法
在新课改的理论体系下,以学生为主体才是教学的正确方法和手段,而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主体观念,首先就必须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美术课对少儿来说本身就是一门具有感染力的学科,那么我们就要以此为契机,以此为出发点,利用我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手段,不断培养少儿对美术课的兴趣。
要上好一堂少儿美术课,首先就要让少儿对绘画产生兴趣,我们首先要让所画的形象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也就是先娱目动情,随后才能激思励志。每节美术课前准备阶段尤为重要。要用“童心”去想学生所想,用少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发儿童创作的欲望,让少儿头脑中有鲜明清晰的形象,“呼之欲出”使少儿产生内心的创作冲动。同时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如对激发对季节特点的观察,可让少儿身临其境,观察体验。带孩子去郊游寻找季节和自然的足迹。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去捕捉、感受物体瞬间的变化,还要让少儿对目标作长期的观察。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多种多样,在一堂美术课上,我们还可采用其他的形式,诸如听音乐、玩积木、讲故事、说寓言,看录像、拼图、制作CAI课件……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或者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同时通过大量材料,让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们按捺不住急切作画的心情,让他们因兴趣全神贯注地作画。一般来说,我们可通过以下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课前小故事
美术课也有其人文素养。它和语文有密切的关联。在上课前适当的给孩子讲一些小小的耐人寻味的故事,尤其是与美术相关的故事,不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会让他们集中注意力,期待下一次美术课的到来。
如在教学达芬奇的作品的课堂开始前,就可以给学生们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既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又让学生们知道1000个蛋个个不同,而要学有所成,就必须坚持训练,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2.课前小游戏
少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因此可以给他们安排“工作”,让他们自己出谋划策,参与游戏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课堂,热爱生活。
如经常在课前让学生在纸上滴一些不同颜色的水彩,让学生从不同方向吹气,或者转动纸让水彩流动,甚至用手指和手来印,看谁能做出最具想象力的作品。这种游戏式的教学方式,能极大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便于后续教学的展开。
3.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比赛
通过竞赛、竞争、激励,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学生就会以愉快的心情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达到师生双边活动的高度统一的效果,这种关系应该是亲密、和睦、诚实、信任和开放的,对美术教学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4.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喜好进行课堂调整
少儿常拥有自己独立的喜爱的活动,因此教师不能只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活动的形式。
如在一个班级中,男孩子很多喜欢篮球,你让他不画画是可以的,可让他不上体育课,那是很难的。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可找到篮球与美术的共同之处,对班里的学生说,美术和体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体育中的投篮动作,在美术中就要对它进行分解,然后一步一步呈现在纸上,如果真正的喜欢篮球,应该对它有更深的了解。那节课,我们把篮球和绘画结合起来,对人投篮时的动作进行分解。这就会使很多学生特别感兴趣。
5.用心去和每一个孩子交往
对于和孩子的交往,必须爱每一个学生,孩子们喜欢老师、教师也尽量去学,更多的关注他们的兴趣。如果在课堂中,有的学生真的很不愿意绘画,那么就让他做手工,或者阅读书目。单纯的逼迫是教不出好学生的,只有自主的学习才会成为动力。
四、 少儿美术课中的能力培养
少儿美术课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才是重中之重。以此,要上好一堂少儿美术课的教学,就必须善于挖掘教材,钻研教材,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一)、提供创造材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美术教学只注重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幼儿的观察、思维、想象的培养。培养出的幼儿思维单一,艺术表现模式化、固定化,只会求同,不会求异,不敢创新。新《纲要》中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组织丰富的美术活动,一这种教学形式,为幼儿开放性地提供多种材料,有素描纸、卡纸、油画棒、剪刀、甚至生活中的纸杯、纸盒等,运用多种活动方式,不拘限于一种形式进行教学,有粘贴画、刮画、吹画、渲染画、手指点画、折纸等等,同时注意将多种形式溶于一体,让学生在自主创造中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在《美丽的秋天》的教学中,可以让少儿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贴一贴来完成活动内容。重视少儿美术活动中能力的发展。平时开设美术活动角,也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并让学生尝试变废为宝,让少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美术活动,展开想象,满足创造的欲望。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美术教学形式,不仅让学生的精神得到升华,而且获得难以言语的快乐。美术活动使学生尽情描绘自己内心的欢乐和梦想,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真实流露。通过美术教育,少儿的自信得到加强,学生的美感和表现美的情趣也得到了发展。
(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少儿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他们的绘画是临摹,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在临摹中逐渐减弱。长期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将来离开书本,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将一事无成的人。因此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如四年级《鞋的设计》一课,先安排10分钟让学生大胆想象画出各种不同功能的鞋的草图,有的学生一口气画出五、六种,有的画出三、四个,无论多与少,此时学生想象的闸门已打开,毫无顾忌的画所见、所想、所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又如上四年级《我为祖国造大桥》这课,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捏出桥的立体造型,这并不难,可为何要照搬书本?如果我们能让学生自主设计大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自主创造,体会一下当建筑设计师的滋味,显然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少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要,他们不仅用语言、声音和动作,也常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体验。将这两者有机结合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在美术活动我们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所选择的内容贴近生活,使他们感兴趣的,印象最深的。在画画讲讲中提高少儿的语言能力,如想像画“鞋子的联想“,鞋子是幼儿每天要穿的,每天看得见的,对他再熟悉不过了,说到鞋子孩子们的话就多了:大人的鞋、小孩的鞋、鞋子的外形、颜色千差万别各式各样,这些都形成了少儿脑海中清晰的表象,在孩子们的交谈中逐渐形成了强烈的表现的欲望,所以在交谈、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开始了大胆想象,刹那间,一只只鞋子变成了雄伟的城堡、飞驰的汽车、灵巧的潜水艇、轻盈的飞机……生活中普通的事物在幼儿笔下边的夺目异常。通过语言引导少儿结合生活,学会了观察,学会了用语言描述,练就了在生活中捕捉创作题材,然后诸如自我的情感,尽情的自我表达与表现。同时将外在的传授与内在的引导相结合来促进少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如在美术活动中,一些关于艺术的知识是通过师生对话、讨论中使少儿了解。一些少儿应该掌握的简单技巧可以让少儿在操作过程中自己探索、习得。以学生在美术欣赏中知识和艺术经验的活的为例。在引导少儿欣赏大师的画时,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如米罗爷爷的抽象画,为少儿提供了一个语言表达的大好机会,孩子们可以畅所欲言,发挥想象,可以用故事来表现,这时我们往往采用“比比谁讲得好“来激励幼儿大胆表达对画面的理解。在教师与学生这种卓有成效对话、讨论中,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我体验,感受密切结合,既使得少儿获得了有关知识技能,又使得语言发展。
(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艺术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审美能力较弱,审美意识还很模糊,而这一阶段却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黄金时期。学生通过上美术课不但要掌握一定的绘画规律和认识能力,还应该逐步的提高和具备发现艺术世界中美的能力。
在美术课堂上,几乎每一件艺术品都是教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范例,例如在学习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时,由于儿童的年龄偏小,对这种蕴含着劳动人民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不理解,如果仅从字面上解释难免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教室的窗上贴着窗花,门上贴着随风飘动的门楣挂签,讲台桌的边上也贴满挂签,教室的四周张贴着各种剪纸作品,然后播放一曲抒情优美的中国民乐,使学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体会民间艺术的魅力,从而提升审美能力。再如,教学生《色彩的冷暖》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冷暖色的差别,我将室内的日光灯分别用红色和蓝色的皱纹纸包起来。打开红纸包着的灯,在一片红色中感受暖色带来的心理变化;打开蓝色的灯,体会冷色与暖色的不同之处。除了从视觉入手,我还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触觉,进行多感官的体会:用手触摸冰块,联想冷的颜色;听一支喜庆的秧歌曲,为曲子设计欢快、热烈的色彩。通过这众多感官的训练,提升了学生的感受力,使学生对生活中不同的色彩美产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总之,上好一堂少儿美术课是不是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是上面所述各方面的努力和综合,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扎实的工作态度,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基本点,致力于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给学生健康的成长为最终目的,只有多方面综合起来,才能上好一堂少儿美术课。
美术课是门技能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少儿美术课的宗旨在于让学生审美能力获得提高,艺术修养得以初步形成。重点在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来亲身体验。少儿美术课的根本是培养“心灵”让人自由成长,让想象力自由飞翔,让心和手合一,让色彩结合每个孩子的心灵,写在他们的脸上。因此,教师应从提升自身素质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备课,积极准备,不断修改,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并能配合好其他各科教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力。
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充实自身、不断学习、认真准备每一堂课,才能上好少儿美术课,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
(一)把握少儿心理特点是教学实现的基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从小培养的。少儿喜爱画画是其天性。他们有独特的观察方式、超常的表现手法、唯我独占的构图、大胆无忌地落笔、奇特夸张的造型、我行我素的用线、单纯强烈的对比色。他们凭自己的感受动画笔,在图画上表达其内心世界,往往能画出使人倍感亲切而又天真、纯朴的好画。少儿美术教育就是要让少儿充分开发智力,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其艺术个性的发展。毕加索曾说过,我要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这也是许多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因此,在少儿美术教育中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利用他们的探求心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促进其完整人格的形成。
少儿时期是智力开发和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其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多方面的智能在这个时期都将有个长远的发展,同时身体各项机能也能够在良好的锻炼下获得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就美术教育的角度来说,这个时期,少儿的眼部神经系统处于急速成长阶段,其对于色彩的敏感度、感知力均较强。在美术指导方面的训练尤其可引导孩子对于周围事物形态、色彩形成正确的认识,使其视觉机能在美术学习中得到提升和检验,使其思维能力在美术教育中得到培养,并激发其创造潜能。
美术活动对孩子来说是玩画画游戏,而少儿美术教育,就是让少儿在美术环境中游戏,在游戏中提高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教给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启发形象思维的运转,鼓励想象与表现的“敢”字。同时又是一种再创造,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美、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在观察思考中锻炼了创造能力,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如在上《昆虫世界》这一课中,可通过学生们熟悉的实际生活例子导入,先把课前做好的昆虫戒指戴在手指上说:“我是一只美丽的小蝴蝶,但是我很孤单,你们能帮我找些好朋友来吗?”然后引导同学们就开始剪一剪、卷一卷、贴一贴、画一画,让孩子们做出一个个漂亮的昆虫。这样把握了学生心理,既紧扣了教材内容,又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发挥儿童的创造性是关键,对儿童来说,没有生活感受是缺憾,而有了生活感受无却法表达便是遗憾。儿童绘画教学要讲究方法,多给予鼓励、多引导观察,就会收益无穷。
(二)游戏情景的设置是教学的有效方法
无论辅导老师的方法有多么“高明”,只要把孩子作品的“原创性”给抹掉了,使画没有了“孩子气”,这个老师就不算是一名成功的老师。如果能孩子们大都是在画着玩时,学生们就会不知不觉地上了我们的“贼船”。如果能当孩子们画好一幅很漂亮的画时,他自己并不知道用的是哪“一路”招数,这样的教学才无疑是成功的。艺术这东西就这样,你越是急于想找它,它越是不想见你。当你不急了,神情放松了乱涂乱抹时,它又悄悄地自己找上门来,孩子的画更是如此。没有画法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没有技巧的技巧是最好的技巧,不留痕迹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涉及适当的游戏情景,提升少儿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少儿美术课的好方法。
在新课改迅速发展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游戏是各年龄段的学生都喜欢的活动,在少儿美术教育中就更是如此,游戏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并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结合在一起。新课程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潜在的游戏内容,教师要擅于挖掘,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当然游戏及其名称也要符合学生的心态。教师要擅于把握,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
如在教学小学美术《笔墨游戏—青蛙》一课时,就可以让几名同学透过实物投影仪,做一个笔墨接龙游戏,先由一名同学在纸上画一笔,后面的同学想象前面的同学画的像什么,然后添上一笔,以此类推,接下来的同学不断添上一笔,其他同学观察笔墨的变化。这样通过游戏,既引入了教学内容,又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在游戏中想象力得到了丰富。因此,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提升少儿学习兴趣是教学关键
学习过程中内在动机与兴趣直接相联系,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是每一位教师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少儿自身的顽皮性、依赖性和意识形态的不成熟,是少儿自主学习中的最大障碍。传统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不动脑思考,老师布置一点学生就完成一点,学生从不主动挖掘教材之外的东西,也就无法顾及课程的延伸与关联。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能有效的避免传统教育的劣势,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课内积极思考,课外积极探究知识的外延。
因此,要上好一堂少儿美术课,就必须围绕激发少儿的兴趣,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变换教学方式,通过自主查找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启发学生思维,并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能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大量的作品欣赏,教学示范,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赣教版3册《今天我当家》的教学中。可先让同学们体验一下“当家作主”的感觉,做一个“今天我当家”的小游戏。请同学表演“烧菜洗衣”、“扫地擦桌”,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在做什么家务。这样既体现了课堂的游戏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了感性认识,有助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的展开。
(四)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是教学要点
教师的教学过程有多种方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倍加重视。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有:讲授法、练习法、讲练结合法、谈话法、讨论法、指导自学法、实验观察法、游戏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不同,优势各异,选用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师特长,以一种方法为主,合理的将几种方法组合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使教学过程处于良好状态
在少儿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对学情进行精心的分析,并做出应对,这种应对就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不同年龄结构和不同美术基础的学生来说,教学的侧重点都应该有所不同。
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少儿都喜欢欣赏不同的绘画形式带来的不同绘画效果,教师可给少儿欣赏更多符合少儿年龄特征的名画或者范画来提高少儿的审美能力,但是不能强迫少儿必须与名作画得一模一样,最好是能体现自己的想象和想法。另外,孩子们也更喜欢尝试不同的绘画形式给他们带来的新鲜的绘画体验,所以,在少儿美术教学中也要不断的丰富美术形式。可以尝试变化绘画工具、绘画材料来丰富绘画的形式,例如绘画工具可以是棉签、帕子、纸团等少儿容易操作的工具。而绘画材料又可是卡纸、纸盒、瓷砖墙、石头或废旧物品等易收集、便展示,能突出作品效果的素材。
如在对4-6岁的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时,我们就应该突出少儿创意绘画。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肌理等艺术语言,学会使用常见美术工具,体验不同的绘画效果,通过看、画、、写、做等方法表现他们眼前的事物,激发少儿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同时可采用造型游戏的教学方式,结合图文、音乐等课程资源,让少儿进行美术创作并提供展示的平台,发表少儿的创作意图,培养少儿的创作才能。
在对6-9岁的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时,就要重在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艺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为重点,让学生选择适合的美术工具、材料,并重在培养学生记录所见所闻、并表现所感所想,进行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
而对9岁以上的少儿进行美术教学,就可重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的素描铅笔进行绘画,构图,形体造型的能力,让学生的绘画思想由平面转向立体。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造型能力。掌握对透视学、投影学、解剖学等规律的基本认识,掌握对造型的观念、造型的美学原则。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抽象概括能力与表现能力,又培养学生通过快速绘画手段搜集整理设计素材的能力,并为专业课程中的设计、构图和绘画表现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
(五)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促进互相学习
在少儿的绘画与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比较出色的体现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而有一些学生起步较慢,甚至无法动笔。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们互相交流、欣赏,并且互相学习。提醒同学们注意没有十全十美的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画的好的画也有一些缺点,需要同学们来帮你发现并提出修改意见,而不太会画的同学在向其他同学学习的同时,也有自己的优点,比如说思维比较开阔,想问题比较全面。让学生们形成交流合作的意识和习惯,并培养学生们戒骄戒躁的品格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如在教学《立体棋》时,教材中隐含了许多可以学生合作的教学内容,学生很感兴趣。这节课可以让同学合作,动手设计棋子、棋盘,棋子。学生们设计的样式可以多种多样,同学们将棋子变成一个个立体的动物造型、人物造型。有斗兽棋、西游记棋、登山棋、数学游戏棋等。然后同学们玩着自己设计的棋,互相合作,兴趣高涨,同时也增进了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六)提供平台有助于提高学习自信心
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到给少儿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美术活动的重要环节就是展示少儿自己的作品,借以提高少儿自信,帮助少儿互相学习和提高。每个少儿都希望自己的一番辛苦和努力得到赞赏,而作品展示是少儿心理活动最好的诠释,是放飞他们想象的天空,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尽量给每个少儿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孩子的内心得到解读,让少儿感到被老师和集体理解、重视。如可定期举办小画展等等。举办画展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在班级中展出,又可在学校中展出,或者在网络上展出,有条件的时候还可在校外展出。
以上等等这些展示平台和教学方法,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各方面的能力。显然更能帮助教师上好美术课。
(七)鼓励是增加学习兴趣的良方
赏识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之一,鼓励教育是最好教育手段之一。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擅于发现每一位孩子的点滴进步,多说几句“真棒!”“有进步!”“太好了!”或用拍孩子的肩膀、对孩子竖大拇指等方法对任何点滴进步进行鼓励,这样孩子们就能获得更好的学习动力,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美术教学活动中老师的引导语言和角色的定位在美术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面对不同水平的少儿,给予他们相应的鼓励性的评价和建议,让少儿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与肯定,使少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大胆的发挥想象、大胆创作,让少儿提升对美术的兴趣。在整个绘画的过程中老师要以建议的语气灵活的激发少儿的想象,让他们不停的迸发创作的灵感。
如果少儿的作品偏离了活动的命题或目标,教师要委婉的给予建议,客观的评价,不要让少儿感觉到老师在否定批评自己。在活动中当少儿的想法与教师不统一时,我们也要冷静处理,问一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孩子能说出理由,老师要以宽容的心态给予理解和建议,甚至给予表扬。当然,我们要避免为了表扬而表扬,要能明确具体地指出孩子活动过程中或学生作品中值得表扬和学习的地方。如“这几片叶子颜色涂得最好!”“这幅画涂成黄颜色真好,真像秋天的颜色!”“画得真细心!”这样有所指的表扬方式更能让学生接受,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例如在美术活动《小猫钓鱼》中,一个小朋友将小猫的手画到了腿的位置上,此时,如果老师当着其他小朋友面给予纠正的话,小朋友可能会感到被否定,下一次在画画的时候孩子会感觉害怕和排斥,这种排斥心理甚至有可能传染给其他同学,让有的孩子在绘画时不敢动手。但如果老师装作看不见的话,小朋友又会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而继续出现这样的状况。此时,老师应趁其他的小朋友不注意时,用先表扬的方式委婉的提出改进意见。总之,教师不要太注重教学活动的结果,而是要注意寻找孩子在美术活动中的进步和亮点,要以孩子是否在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是否愉快、自主的动手动脑为目标原则。当孩子感到老师给予了自己肯定和尊重时,会更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使美术活动在少儿的成长中发挥真正的意义。
三、培养少儿对美术课的兴趣的方法
在新课改的理论体系下,以学生为主体才是教学的正确方法和手段,而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主体观念,首先就必须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美术课对少儿来说本身就是一门具有感染力的学科,那么我们就要以此为契机,以此为出发点,利用我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手段,不断培养少儿对美术课的兴趣。
要上好一堂少儿美术课,首先就要让少儿对绘画产生兴趣,我们首先要让所画的形象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也就是先娱目动情,随后才能激思励志。每节美术课前准备阶段尤为重要。要用“童心”去想学生所想,用少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发儿童创作的欲望,让少儿头脑中有鲜明清晰的形象,“呼之欲出”使少儿产生内心的创作冲动。同时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如对激发对季节特点的观察,可让少儿身临其境,观察体验。带孩子去郊游寻找季节和自然的足迹。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去捕捉、感受物体瞬间的变化,还要让少儿对目标作长期的观察。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多种多样,在一堂美术课上,我们还可采用其他的形式,诸如听音乐、玩积木、讲故事、说寓言,看录像、拼图、制作CAI课件……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或者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同时通过大量材料,让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们按捺不住急切作画的心情,让他们因兴趣全神贯注地作画。一般来说,我们可通过以下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课前小故事
美术课也有其人文素养。它和语文有密切的关联。在上课前适当的给孩子讲一些小小的耐人寻味的故事,尤其是与美术相关的故事,不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会让他们集中注意力,期待下一次美术课的到来。
如在教学达芬奇的作品的课堂开始前,就可以给学生们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既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又让学生们知道1000个蛋个个不同,而要学有所成,就必须坚持训练,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2.课前小游戏
少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因此可以给他们安排“工作”,让他们自己出谋划策,参与游戏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课堂,热爱生活。
如经常在课前让学生在纸上滴一些不同颜色的水彩,让学生从不同方向吹气,或者转动纸让水彩流动,甚至用手指和手来印,看谁能做出最具想象力的作品。这种游戏式的教学方式,能极大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便于后续教学的展开。
3.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比赛
通过竞赛、竞争、激励,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学生就会以愉快的心情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达到师生双边活动的高度统一的效果,这种关系应该是亲密、和睦、诚实、信任和开放的,对美术教学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4.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喜好进行课堂调整
少儿常拥有自己独立的喜爱的活动,因此教师不能只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活动的形式。
如在一个班级中,男孩子很多喜欢篮球,你让他不画画是可以的,可让他不上体育课,那是很难的。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可找到篮球与美术的共同之处,对班里的学生说,美术和体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体育中的投篮动作,在美术中就要对它进行分解,然后一步一步呈现在纸上,如果真正的喜欢篮球,应该对它有更深的了解。那节课,我们把篮球和绘画结合起来,对人投篮时的动作进行分解。这就会使很多学生特别感兴趣。
5.用心去和每一个孩子交往
对于和孩子的交往,必须爱每一个学生,孩子们喜欢老师、教师也尽量去学,更多的关注他们的兴趣。如果在课堂中,有的学生真的很不愿意绘画,那么就让他做手工,或者阅读书目。单纯的逼迫是教不出好学生的,只有自主的学习才会成为动力。
四、 少儿美术课中的能力培养
少儿美术课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才是重中之重。以此,要上好一堂少儿美术课的教学,就必须善于挖掘教材,钻研教材,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一)、提供创造材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美术教学只注重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幼儿的观察、思维、想象的培养。培养出的幼儿思维单一,艺术表现模式化、固定化,只会求同,不会求异,不敢创新。新《纲要》中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组织丰富的美术活动,一这种教学形式,为幼儿开放性地提供多种材料,有素描纸、卡纸、油画棒、剪刀、甚至生活中的纸杯、纸盒等,运用多种活动方式,不拘限于一种形式进行教学,有粘贴画、刮画、吹画、渲染画、手指点画、折纸等等,同时注意将多种形式溶于一体,让学生在自主创造中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在《美丽的秋天》的教学中,可以让少儿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贴一贴来完成活动内容。重视少儿美术活动中能力的发展。平时开设美术活动角,也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并让学生尝试变废为宝,让少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美术活动,展开想象,满足创造的欲望。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美术教学形式,不仅让学生的精神得到升华,而且获得难以言语的快乐。美术活动使学生尽情描绘自己内心的欢乐和梦想,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真实流露。通过美术教育,少儿的自信得到加强,学生的美感和表现美的情趣也得到了发展。
(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少儿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他们的绘画是临摹,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在临摹中逐渐减弱。长期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将来离开书本,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将一事无成的人。因此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如四年级《鞋的设计》一课,先安排10分钟让学生大胆想象画出各种不同功能的鞋的草图,有的学生一口气画出五、六种,有的画出三、四个,无论多与少,此时学生想象的闸门已打开,毫无顾忌的画所见、所想、所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又如上四年级《我为祖国造大桥》这课,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捏出桥的立体造型,这并不难,可为何要照搬书本?如果我们能让学生自主设计大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自主创造,体会一下当建筑设计师的滋味,显然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少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要,他们不仅用语言、声音和动作,也常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体验。将这两者有机结合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在美术活动我们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所选择的内容贴近生活,使他们感兴趣的,印象最深的。在画画讲讲中提高少儿的语言能力,如想像画“鞋子的联想“,鞋子是幼儿每天要穿的,每天看得见的,对他再熟悉不过了,说到鞋子孩子们的话就多了:大人的鞋、小孩的鞋、鞋子的外形、颜色千差万别各式各样,这些都形成了少儿脑海中清晰的表象,在孩子们的交谈中逐渐形成了强烈的表现的欲望,所以在交谈、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开始了大胆想象,刹那间,一只只鞋子变成了雄伟的城堡、飞驰的汽车、灵巧的潜水艇、轻盈的飞机……生活中普通的事物在幼儿笔下边的夺目异常。通过语言引导少儿结合生活,学会了观察,学会了用语言描述,练就了在生活中捕捉创作题材,然后诸如自我的情感,尽情的自我表达与表现。同时将外在的传授与内在的引导相结合来促进少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如在美术活动中,一些关于艺术的知识是通过师生对话、讨论中使少儿了解。一些少儿应该掌握的简单技巧可以让少儿在操作过程中自己探索、习得。以学生在美术欣赏中知识和艺术经验的活的为例。在引导少儿欣赏大师的画时,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如米罗爷爷的抽象画,为少儿提供了一个语言表达的大好机会,孩子们可以畅所欲言,发挥想象,可以用故事来表现,这时我们往往采用“比比谁讲得好“来激励幼儿大胆表达对画面的理解。在教师与学生这种卓有成效对话、讨论中,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我体验,感受密切结合,既使得少儿获得了有关知识技能,又使得语言发展。
(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艺术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审美能力较弱,审美意识还很模糊,而这一阶段却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黄金时期。学生通过上美术课不但要掌握一定的绘画规律和认识能力,还应该逐步的提高和具备发现艺术世界中美的能力。
在美术课堂上,几乎每一件艺术品都是教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范例,例如在学习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时,由于儿童的年龄偏小,对这种蕴含着劳动人民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不理解,如果仅从字面上解释难免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教室的窗上贴着窗花,门上贴着随风飘动的门楣挂签,讲台桌的边上也贴满挂签,教室的四周张贴着各种剪纸作品,然后播放一曲抒情优美的中国民乐,使学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体会民间艺术的魅力,从而提升审美能力。再如,教学生《色彩的冷暖》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冷暖色的差别,我将室内的日光灯分别用红色和蓝色的皱纹纸包起来。打开红纸包着的灯,在一片红色中感受暖色带来的心理变化;打开蓝色的灯,体会冷色与暖色的不同之处。除了从视觉入手,我还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触觉,进行多感官的体会:用手触摸冰块,联想冷的颜色;听一支喜庆的秧歌曲,为曲子设计欢快、热烈的色彩。通过这众多感官的训练,提升了学生的感受力,使学生对生活中不同的色彩美产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总之,上好一堂少儿美术课是不是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是上面所述各方面的努力和综合,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扎实的工作态度,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基本点,致力于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给学生健康的成长为最终目的,只有多方面综合起来,才能上好一堂少儿美术课。
美术课是门技能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少儿美术课的宗旨在于让学生审美能力获得提高,艺术修养得以初步形成。重点在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来亲身体验。少儿美术课的根本是培养“心灵”让人自由成长,让想象力自由飞翔,让心和手合一,让色彩结合每个孩子的心灵,写在他们的脸上。因此,教师应从提升自身素质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备课,积极准备,不断修改,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并能配合好其他各科教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力。
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充实自身、不断学习、认真准备每一堂课,才能上好少儿美术课,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