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师讲课的时候需注意哪些要点?

 我来答
焦淘淘宝贝
2018-05-24 · TA获得超过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709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849万
展开全部

1、不仅要听重点、难点,更要听解题思路以及学习方法

听课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以为主要是为了增长知识和发展智力。所以,如果我们简单地把听懂了与听好课等同起来,是非常错误的。优秀学生听讲,不仅会注意老师传授的重点难点,更会注意听老师讲课的思路,保证自己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思维转,以达到把老师讲课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搞清楚、弄明白,化为己用的目的。

一位全国高考理科状元曾这样说

“我听课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老师的做比较,找出差距,学习老师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的确,在听课过程中,着重听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解题思路以及学习方法,对我们而言意义重大。

我们都知道,做一件事情,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是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思路和科学的方法,才能渐渐养成极强的学习能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还不止于此,在知识更新换代的今天,我们一生当中所用到的知识,做学生期间的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其余大部分都是在走向社会之后习得的,也就是所谓的“终身学习”。而这些知识大多是以我们自学的方式获得,因此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对我们而言,听课不仅要听重点、难点,更要听老师讲授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为我们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听同学们的回答和讨论

一位专家说过:“你讲给我听,我是要忘记的;你做给我看说不定记住了;你若让我参与,我肯定能够学会。”听课也是这样,你只有真正参与进去了,才能将课堂上的每个知识点都彻底地理解。

然而,有这样一类学生:当老师讲课的时候,他们或许能够做到认真听讲,一旦老师不讲了,转而让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他们就会放松下来,对别人的回答不予关注,把自己放置在了课堂讨论氛围之外。

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妥的。上课听老师讲课固然是重点所在,但是对同学们的回答同样也不能忽视。为什么这么讲呢?这是因为同学的回答会给你带来这样两点好处:

第一,能够让我们保持听课的连续性。

同学回答问题时,你不注意听,很容易就会造成上课走神的现象发生,等同学的问题回答完了,可能你的神思还在天马行空。这也就必然会影响到你下一阶段的听课效果。反之,同学回答问题你能参与进来,积极地验证同学的答案,就能保证你听课的连续性,不至于在同学回答完问题、老师重新讲课时思维跟不上。

第二,能够带给我们新的启发。

打个比方,假定书上有一道题,有A、B、C三种解法,你掌握了B种解法,课堂上老师把问题提出后,你可能会胸有成竹地期待着看别人会怎么做。如果有同学用C种解法解题时,你就可以举手发表你的B种解法,因为你的解法比他的高明,可能你会赢得老师与同学赞赏的目光,心里也会生出一种自豪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如果有同学和你一样也用了B种解法,你可能就会因为遇到了志同道合者而惊喜不已。在总结了同学们的解法之后如果老师提出了更为高明的A种解法,你的心里可能就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上课用心听同学们回答问题就是会带给你这样的好处。别人说得对,能够给你启发;别人说的不对,能够给你以借鉴与警示。在你积极随着同学的回答思考过程中,不仅有利于你掌握新知识而且有利于你思维能力的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3、听课中进行合理的“联想”和适度的“停留”

如果你能在听课过程中学会合理的“联想”和适度的“停留”,对你的学习而言也是大有禅益的。

能够学会知识点迁移,从新知识联想到旧知识,是一种能力,一种能够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你每听一堂新课都能由新课当中的知识点联想到自己曾经学过的一系列旧知识,那么也就相当于在头脑中对那些旧知识又温习了一遍。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你的学习效果还会差吗?

再说说适度“停留”。例如上数学课,老师正在讲一个定理或公式的证明,如果你能在心里利用学过的知识主动地证明,一边默默思考,一边和老师的讲解对照,看看哪些地方想得对,哪些地方想得不对,你的收获也将会是丰硕的。当然,在你这样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样一点,不可离开老师讲课而独立思考,有问题可以先做记号,等到课下解决,否则,你就可能会因为“钻牛角尖”而耽误了去听后面的课。

4、听课时不妨“前松后紧”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注意力一般只能持寺续20-3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注意力就会下降。关于此,教育界学者也曾针对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行过这样一项调查:在对一所高中200名学生就听课时间长短进行的调查中,有40%的同学认为30~40分钟为宜,35%的同学认为20-30分钟最好,其余同学甚至主张一节课在20分钟左右。

不管是心理学家的研究还是教育界学者的调查,其实都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注意力可持续的时间与一节课45分钟之间会产生矛盾。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在一开始听课的时候都能够做到聚精会神,可到了后半截时就开始走神了。然而,一堂课的后半截较之前半截要更为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仔细回想一下我们上过的每一堂课,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规律:老师上课时一开始往往是回顾以前的知识并引进新的内容,这些通常来说比较简单,接下来进入课堂后半截时,才是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大多数老师还会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概括总结一堂课的精华,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注意力开始不集中、心不在焉,就可能会漏掉最重要的东西。

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也就成了你是否能听好一堂课的关键。

对此,一些优秀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听课时不妨“前松后紧”。刚上课时不妨放松一点,后半节课再紧张起来,也就能保证你成功把握住每堂课的重点。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