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无论是旁观者也好,还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下面介绍下怎样正确教育孩子。
1、“静”,以静制动,方显成熟。
很多妈妈眼光特别老到,孩子犯一点点小错误,便会立刻发现,这时他们的处理方法大多是立刻指出错误并加以训斥,有的妈妈可能还会当着外人的面教育孩子,显得自己多么有家教似的。
事实上,聪明的妈妈会采取完全相反的态度,她们在发现孩子的优点或者缺点时,不会慌乱,也不会冲上前去指挥。
为什么?因为这些妈妈明白,孩子在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时,需要更多的信心,而这种信心就来自于母亲创造的环境氛围。
一个“静”字,实际上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良好的情绪最适合给孩子的心理发育创造条件,此时的不动声色,实际上最能给与孩子内心成长的动力。
相反,母亲要是保持一个闹腾的情绪,就会给孩子造成一个无形的心理压力,进而破坏孩子的内稳态。此时,孩子单单平息自己的内心就要消耗很多心理能量,又还能有何心思去学习和成长呢?
2、“弱”,此弱非彼弱
父母在孩子面前经常变换着角色,有的唱黑脸,有的唱白脸,其实,扮弱最管用。
强势的妈妈通常会掌管着一家人的情绪,而在妈妈的强势下,孩子的自信心就很难被确立。因为很多时候,即使孩子知道妈妈做错了,但也还是会由于恐惧而不敢站出来发言,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便会越来越弱化!
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就是对孩子的托举,如果妈妈在生活中处处占据孩子的上风,孩子就只有占下风,最后甘愿下风。
如果在家中没有丝毫的竞争性,也没有一点动力,极端的孩子可能会更加追求叛逆性,甚至破坏性来完成自我的畸形生长。
3、“慈”,慈生万物。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首经典且脍炙人口的诗作,句子虽很朴实,却句句深入人心,一个母亲最伟大也最本源的便是她的慈祥。
如果为人母者慈祥,那么将家庭和睦、夫妻同心,整个家庭都被温馨、甜蜜、舒适围绕着,而这也是孩子心理成长的最佳舒适区。
此时的氛围在孩子眼中就是蔚蔚蓝天,广阔天空,这样的母亲最容易树立的形象就是:言出即规则。
反之,在孩子面前指手画脚,成天臭脸唠叨的母亲,会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舒适的,久而久之,还会产生想要逃离的思想,孩子会失去心中的方向,而母亲也会变得没有任何领导力。
相反,积极的情绪会带来无穷的积极影响力,温馨和睦的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最佳氛围,只有孩子在这种平静非氛围下,才可能吸收、沉淀、理性思考,才能远见、卓识、发现、创造,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人。
俗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这句话告诉我们的并不是要多出去走走,而是我们更多的是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说到底,妈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妈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内心,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妈妈其实需要约束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提高自身的素质品行,改变自己的脾气秉性,推己及人,来影响孩子的心理建设,为孩子的未来铺一条康庄大道!
作为一名母亲,请记住,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孩子!
其实,教育孩子也没有那么难,只要妈妈做到上述这三个字,孩子长大后就不会太差。
最近看了一本书《亲爱的丫头》,是一位父亲以女儿为对象写的近200封信,饱含深情。
书中,柯爸爸认为相比较学校和考试,更看重孩子的成长。他核心的教育中心思想有三个部分,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是,要做一个有信仰的人。人无信不立,有了信仰便有了责任担当。信仰让一个人勇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果断的做出选择和努力。唯有心甘情愿的付出,才会不计较得失,义无反顾的朝着梦想而去。这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根本。
二是,要做一个有定性的人。做任何事要养成用心的习惯,切莫朝三暮四,什么都想要,到头来什么都捞不着。还有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静心思考,不要被外界的环境左右,做自己,思考自己该做的事情。在该做的事情上持之以恒,做任何事,看短期回报是不现实的,如果笃定了走一条道路,就要长期坚持,不论结果如何,还是要勇敢地走下去。
三是,做个有智慧的人。其实就是有大局观、大势观。做人做事,不能纸上谈兵,身体力行才是智慧。
大的智慧年青的时候少,必须要经历一些事,形成自己的经验才能“慧从心中生”。智慧的前提也是要抓住事情最本质的东西,还原事情的真相和内在的逻辑。
信仰、定性和智慧,是每个人最珍贵也最稀缺的东西,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基于这些形成的对生活的最基本的态度。
至于知识的灌输,是长期的事,人的学习何止青少年的十几年呢,活到老学到老绝不是一句空话。认清现实的迷雾,做好自己的选择,给孩子宽松的环境,等待花开的那一刻,孩子自然会活成自己的模样。
作者:Rue,十年亲子博客书写者,公众号:平白书(ID:pingba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