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国演义》一书中,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病发而亡。当然演义小说不可当真,历史上的周瑜并非因妒而死,也没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情节。不过历史上的周瑜确实是英年早逝,死的时候年仅36。历史上周瑜在行军回江陵的时候,行经巴丘,突发恶疾而亡。
在医疗水平落后的古代,因为生病死亡的事情很正常,加上三国时期连年战乱,古代人们的寿命通常很短,平均都在30岁左右,所以对当时的人来说,这个年纪死亡并不算是英年早逝,只不过对于条件更好贵族阶级来说死得很可惜。
周瑜病死的真正原因,有说是用脑、操劳过度。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周瑜年轻时便天资聪慧,在16岁的时候,就因为用脑过度而大病一场,医生诊断说他读书用脑过度,已落下病根。后率领吴军打赢赤壁战争,进攻荆州时又中了箭伤。伤未痊愈的时候又因为和刘氏集团反目,进攻西蜀。最终因为伤病和过度劳累,旧病加箭伤复发,死在军中。
历史上的周瑜雄姿英发,他身材高大、长相俊美,且颇有学识,羽扇纶巾的儒生形象原本就是形容周瑜的。周瑜的功绩在于早期帮助孙策打下根基,赤壁之战打败曹操,帮助孙权稳固局势。正史上对于周瑜评价很高,称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周瑜为人宽宏大量,能够与下结交,属下对他都很敬服,并非《三国演义》中妒贤忌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