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古生界烃源岩分布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是一套地台型陆表海碳酸盐沉积组合,烃源岩类型为碳酸盐岩,泥岩所占比例极小。
华北下古生界烃源岩的分布以北纬36°为界,呈现出较强的南北差异。
府君山组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南部,并有向南增厚的趋势,厚为20~80m,在襄城-沈丘块坳最大厚度达到290m,北部主要分布在文安块坳及黄骅块坳,厚度为5~30m。
张夏组烃源岩,全区发育,厚度为6~24m,济源-太康地区最厚可达24m,其余地区厚度一般不大于16m;在济阳—黄骅一带厚为9~16m。
亮甲山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北部,烃源岩厚度有向北增厚的趋势,厚度为10~160m;亮甲山组灰岩在渤海湾坳陷区内普遍发育,厚度为40~130m,南部几乎没有分布。
冶里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渤海湾坳陷区,厚度为50~100m,其余地区厚度不足60m。
马家沟组烃源岩各块坳均有分布,在北部尤其是渤海湾坳陷区厚度最大300m,南部厚度小于200m。
峰峰组烃源岩在全区,大体上呈北厚南薄的分布特征,北部厚度大于170m,在渤海湾坳陷区较发育,厚度为170~250m,而南部厚度小于160m。
总而言之,华北地区下古生界6个生油气层相比(表3-2-3),以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和峰峰组烃源岩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是全区主力烃源层。渤海湾坳陷区及南华北的太康地区,则是这套烃源层的主要发育区。
表3-2-3 华北地区各块坳下古生界烃源岩分布概况
2024-10-1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