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分类原则与分类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关于中国岩浆硫化物矿床的分类,汤中立等(1989,1995,2002)、陈浩琉(1993)等都曾提出过划分方案。本次的分类是在前人分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该类矿床的实际(尤其是近十余年的勘查和开发情况)提出来的。按照构造环境、侵位方式、岩体规模、主要岩石、矿床式、矿床规模和主矿元素将中国岩浆硫化物矿床类型划分如表3-1-1。本表基本包含了我国已知镍、铜、铂族全部超大型、大型和部分具成因意义的中小型岩浆矿床式,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全面性。
表3-1-1 中国岩浆硫化物矿床分类
由表可见,中国岩浆硫化物矿床可以归纳为4种主要类型:
1.与古大陆边缘裂解有关的小侵入体矿床
这类矿床一般发育在古大陆边缘,形成于古大陆裂解时期,我国的这类矿床主要形成于元古宙。岩浆成矿过程是指来自深源地幔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由于不同的原因,在深源或中途岩浆房内,发生了熔离作用和结晶分异作用,由上而下形成了硅酸盐岩浆、含硫化物硅酸盐岩浆、富硫化物硅酸盐岩浆和硫化物矿浆的结构,然后在适当的动力学条件下,一次或多次侵入地壳的现存空间或分别侵入地壳的不同空间成岩成矿。一般先侵入的硅酸盐岩浆比较分散,形成几个至几十个岩体(甚至更多)组成的岩体群或岩体带,范围比较大;而后侵入的成矿岩体通常只有一个或几个,它们通常聚集成一个或几个矿集区(金川式、赤柏松式等)。关于小侵入体,汤中立提出过一种划分意见:即以岩体面积10 km2为小侵入体的上限,小于10 km2可称小侵入体。与小侵入体有关的成矿作用,即为小侵入体成矿,这是我国侵入岩体的主要成矿方式。
2.与大陆溢流玄武岩有关的侵入体矿床
这类成矿是指地史时期与大规模大陆溢流玄武岩(CFB)喷出相关的岩浆侵入成岩成矿。这种成矿方式的特点之一,就是它们通常侵入到溢流玄武岩内或溢流玄武岩附近的围岩中,因此岩体的分布与溢流玄武岩有密切的空间关系,这也是与“岩浆侵入体矿床”的主要区别。这种成矿一般可聚集成多个矿集区。这类矿床按照主成矿元素可分Ni、Cu、Co、Pt和Pt、Pd、Ni、Cu两个亚类,前者以Ni、Cu为主,后者以Pt、Pd为主。
3.与褶皱带后造山伸展有关的侵入体矿床
这类矿床发育在造山带内,一般形成于造山作用的弛张时期,我国的这类矿床主要形成于华力西期。其成矿机制和1类矿床基本相似。
4.与蛇绿岩有关的矿床
蛇绿岩岩石组合由下而上一般包括超镁铁杂岩、辉长质堆积杂岩、镁铁质席状岩墙杂岩和镁铁质火山杂岩(含枕状构造)四部分。不同部位的成矿作用不尽相同,通常成矿是在洋壳的生成和迁移阶段,由于构造侵位而以残片被保留于造山带中。残片本身已经不代表原生岩体的规模,加之残片代表的部位不同,显现了成矿的多样性。因此这里包含新元古代的煎茶岭式、古生代的石居里式、德尔尼式几种不同部位形成的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