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一般表现在独立与依赖、孩子气与大人气、克制与冲动等方面的矛盾心理。
青春期,它是一个孩子慢慢成长为一个大人的最重要的过渡时期,但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也非常的叛逆,而这种叛逆又具有矛盾性,常常使她们头疼。那么这种矛盾心理具体都有哪几种方面呢?
一.想要自身独立却又不得不依赖父母的矛盾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不再想小时候那样听从父母的话了,她们特别想要独立,脱离父母的管教,她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父母的保护了,所以她们慢慢脱离父母,表现出自己的独立。但是这种还没有完全长大的独立性,会让她们四处碰壁,因为她们经验不足,心理也没有完全成熟起来,所以在这方面,她们又不得不依赖父母,不得不从父母那寻求帮助,最重要的是她们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
二.孩子气与大人气的矛盾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她们的另一个想法就是觉得自己足够成熟了,她们觉得自己是一个成人,所以希望身边的同学、家长把她们当成一个大人看,可以多尊重她。但是她们的这种想法无外乎是不成熟的,是幼稚的,她们因为没有经验,没有能力,所以做出来的事情通常很孩子气,比较幼稚。
三.想要克制自己却又忍不住冲动
青春期的孩子,她们的脾气通常很暴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能看见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总跟家人产生冲突,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但是,每次产生冲突后,她们其实也很后悔,她们特别想克制自己,但是因为经验与心理的欠缺,总是控制不住。
其实,青春期出现这种矛盾的心理是很正常的情况,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对待它,家长如何正确的引导,这些是我们需要去努力做的。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在生理上出现了急剧的变化,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青少年使得青春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与看问题的片面、主观、偏激的矛盾
青少年的思维虽然已经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比较低,还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时期。虽然青少年喜欢独立思考,喜欢争论,不墨守成规,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知识储备不足,他们思考问题时往往表现为单纯幼稚,因而导致分析问题和处理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二、好奇、敏感、争强好胜与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
青少年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勇于拼搏,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一旦在学校、社会上挨了批评、遇到挫折,由于缺乏思想准备,就很容易产生心灰意冷、悲观失望或厌世情绪。
三、生理迅速发展与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
青少年对身体发育上的巨大变化缺乏思想准备和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想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却又找不到正当的途径,也不愿意对家长和老师说出自己的困惑。
特别是那些神经类型为弱型的学生,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独自沉思,很容易产生许多无以名状的烦恼、孤独和苦闷。
四、憧憬未来、富于理想与知识贫乏、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矛盾
青少年追求理想,但往往知识贫乏、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一些不正确的宣传、不健康的思想缺乏分析批判能力,结果有可能“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五、独立自主性与被动依赖性的矛盾
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青少年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一方面,青少年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了,喜欢自己做主,想摆脱家长和教师的束缚和干预,对于所遇到的问题也愿意自己思考、解决;但另一方面,青少年又不善于自我控制,常常因为情绪的冲动而盲目行动,而且生活阅历很浅,经济上也不能独立,在遇到复杂问题时,也缺乏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又无法摆脱对成人的依赖。
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的心理并不真正成熟,这种独立自主的要求和现实上的被动依赖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困扰。能否正确处理这种矛盾,对于青少年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有重大的影响。
六、闭锁性与社会交往的强烈矛盾
青少年由于对自我的积极关注,使其心理活动更多地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更多的自我内心体验,加之青少年独立性和自尊心的发展,使他们不愿意向别人袒露自己内心的秘密,出现了心理上的闭锁性。闭锁心理的出现,标志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说明自我思考开始变得深入、持久,是一种积极的适应环境和进行自我监控的手段。
其次是在生理上的成熟,让他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大人,但在实际中,他学习到的东西,他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让他不足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这是一个矛盾,这就会容易让青少年产生焦虑的情绪。
第三,过度关心自己与他人评价之间的矛盾。表现的问题也是社交问题,我毛病怎么这么大呀,我怎么就不会跟人家说话呀,我怎么就不知道跟人家说什么呀,别人都在孤立我,嘲笑我,都在背着我,我怎么做都不行,我对别人那么好,别人怎么不肯跟我好呢?其实这还是包含了一种自我中心,不以客观为准,全凭自己内心的想象和感受来判断事物。越是这种人,越不肯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跟别人交流,越是不肯交流,内心的封闭感,自闭倾向就越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