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舜禹夏商周”,其中的唐指的是什么?
唐尧是尧的别称,据说尧是个很温和有德行的人,是古唐国人(现山西临汾),故称“唐尧”。
唐尧姓伊祁,号放勋;传说是帝喾之子,黄帝的五世孙。唐尧初都太原,在太原筑有唐城,所以太原有了“唐”和“唐国”的古名。
尧(约公元前2188—公元前2067年),帝王,古唐国人(今山西临汾尧都区)。育于母家伊侯之国,后徙祁(今山西祁县),故姓伊祁。
号放勋,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尧为帝喾之子,母为尧母庆都。十三岁封于陶(山西襄汾县陶寺乡),辅佐挚。十五岁,改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号为陶唐氏。
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山东省鄄城县) 。尧从兄长帝挚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
扩展资料
五帝后期的唐尧、虞舜,以及接下来的夏禹,是通过“禅让制”来完成了权力的交接,为后世所推崇甚至向往。事实上,当时的社会结构还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所谓的天子应该还是各部落之间形成的松散联盟的盟主,通过联盟理事会的选举实现了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据说尧是个很温和有德行的人,是古唐国人(现山西临汾),故称“唐尧”。唐尧姓伊祁,号放勋;传说是帝喾之子,黄帝的五世孙。在他将老的时候,坚决不同意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通过各种考察,传给了舜。
舜,姓姚,叫姚重华;谥号“舜”,由于出身于有虞氏(山西运城),故也叫做“虞舜”,传说是颛顼的后代,黄帝的八世孙。相对于尧的温和宽厚,舜的治国作风比较严厉,刚一上任就拿下了不少无能之辈。但舜也是一个能够包容并蓄,善于任用贤能的人。
他的手下包括了夏侯首领禹(姒姓)负责治水,商族首领契(子姓)负责教化,周族首领弃(姬姓)负责农业,东夷族首领皋陶(音遥)负责刑罚。从这种安排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治理结构应该是部落联盟而非统一的王朝。
同样,舜老了以后,也是按照“禅让制”的传统把王位传给了因为治水有功的禹。但是大禹老了之后却破坏了这一传统,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实际上,这一结果也反映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私有财产不断增加,贫富差距加大,统治者更倾向于个人或氏族财富的攫取与捍卫。
据此,后人把夏朝建立之前的“大同之世”,也叫做“公天下”,靠禅让制传承,靠信用和人人平等来维系社会运转。而把夏朝建立之后的“小康之世”,称为“家天下”,靠世袭制来传承,统治阶级靠礼制基础上的等级规范来管理国家和社会。
据史书记载,大同之世的场景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而到了小康之世,则是另外一幅截然不同的场景:“是故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翻译过来大概就是:大道运行的时代,天下是属于大家的,选拔贤能之人当政,相互讲究信用,建立和睦关系。所以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不只是把自己的儿子当作儿子。
使老年人得到赡养,壮年人有用武之地,幼年人得到抚养,鳏寡孤独者及身体残疾之人皆得供养,男子有正当职业,女人都适时出嫁。爱护财货却不必藏于身边;能竭尽其力却不必为自己。因此阴谋诡计不会兴起,偷窃作乱无人去做,所以出外可以不关闭大门。这称为大同世界。
今天大道衰微不显,天下为一家私有,各人只亲近自己的亲人,只慈爱自己的儿子,挣财出力只为自己,天子诸侯世袭认为理所当然,建城郭挖沟池用以保护自己,将礼制仁义作为纲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尧
唐尧是尧的别称,据说尧是个很温和有德行的人,是古唐国人(现山西临汾),故称“唐尧”。
唐尧姓伊祁,号放勋;传说是帝喾之子,黄帝的五世孙。唐尧初都太原,在太原筑有唐城,所以太原有了“唐”和“唐国”的古名。
追溯“唐”的古意,《说文解字》解释为“唐,大言也。”《白虎通·号》解释为“唐,荡荡也,道德至大之貌也。”可见,唐是一个会意字,基本意是:大话、豪言、命令;引申意是:道德至大之人所讲的话、发布的命令,尧就是这样的人杰。
扩展资料:
古代带有“唐”的地名与尧的关系
古称“唐”的地名至少有三处,诸如河北之“唐”,太原之“唐”,山西晋南之“唐”,都是因唐尧多次迁徙,曾经定居那里而得名。
尧和尧的部族在太原居留一个时期之后(有关学者认为是出于本部族的开拓精神或因为当时汾河的受阻于霍山而时有水患),留下了自己的裔族,沿着汾河南流的方向继续迁徙,最终落脚于临汾盆地——平阳。
郑玄在其《诗谱》中就说:“尧始居晋阳,后迁河东。”阎若琚所著《尚书疏证》也说:“尧为天子实先都晋阳,后迁平阳府。”于是,又有了“尧都平阳”之说,同时也印证了“尧始都祁县,后迁平阳”的古记。
关于太原的另一个古名“北唐”,就是在唐尧由初都太原祁县迁都平阳后,因太祁县地处平阳之北,为区别初都太原之唐和平阳之唐,遂以地理方位为准,在太原之唐前面又加了个“北”字,这就是太原又称“北唐”的缘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尧
唐:唐国,是中国历史上三代到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侯爵爵位,国君为祁姓。尧号称陶唐氏,后代的封国在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翼城县、襄汾县一带,襄汾县的陶寺遗址,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就是帝尧都城所在。周朝时周成王灭古唐国后,分封其弟叔虞的封国在古唐国的故土,为唐国,即后来的晋国。另外至少在西周早期,现今湖北随州市、枣阳市一带另有一姬姓唐国;前506年,唐国与吴国、蔡国一起参加柏举之战击败楚国,次年被复仇的楚国所灭。
唐尧(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尧,姓伊祁,名放勋,古唐国(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人,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帝喾之子,母为陈锋氏,“五帝”之一。十三岁辅佐兄长帝挚,封于陶地。十五岁改封于唐地,号为陶唐氏。十八岁,尧代挚为天子,都于蒲阪。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尧从父亲帝喾那里继承帝位,并开创了“禅让制”的先河。
唐为古帝名。 帝喾 之子,姓 伊祁 (亦作 伊耆 ),名 放勋 。初封于 陶 ,又封于 唐 ,号 陶唐氏 。以子 丹朱 不肖,传位于 舜 。参阅《史记·五帝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