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国力雄厚,秦时期有哪些名人?
1、蒙恬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
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蒙恬曾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据传蒙恬曾改良过毛笔,因此也被誉为“笔祖”。他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2、李斯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
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
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
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白起
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5万。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烧其祖庙,共歼灭35万楚军。攻赵先后歼灭赵军70万(含长平之战)。
攻韩魏歼灭20万。白起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165万。白起一生领兵打仗无数,以秦国一国之兵力征战于六国之间,在期间歼灭了六国军队165万,攻占了六国的大小城池七十余座。而且他的能力使他在那个战火连天的时代未尝败绩。
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也是战国时最显赫的大将,征战沙场三十余载使他的声名大,,六国的军队对他是闻风丧胆。为秦国统一大业作出了贡献。西汉刘向《战国策》评价说“使秦帝业白起之势。”
4、商鞅
商鞅变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力行法制,其特点是轻罪重判,刑罚严酷。他首开连坐的法律先河,五家为伍,十户为什,相互监视,彼此检举,对作奸犯科者处以腰斩,藏匿者给以和投降叛变分子相同的严厉处罚。凡打架斗殴的,均按情节轻重一律科刑。
不从事农耕而专事工商末利者和因懒惰而贪者,一律拘捕,妻子没为官奴。商鞅变法实行一年,受到官民强烈抵制,百姓纷纷到国都“上访”反对新法。
商鞅认为新法难以执行,是由于上层有人作梗。太子违制,商鞅欲惩处太子,杀鸡儆猴,但“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只好拿太子师公子虔、太子师公孙贾垫背,对公子虔行刑(后又处以劓刑),处公孙贾以黥刑。
这一招很灵,慢慢没人敢公开反对新法了,那些原来认为新法不好的臣民也都表示赞成,可是商鞅确认为“此皆乱化之民也”,将他们全部发配到边城里去。“其后民莫敢议令”。
商鞅任秦国相,大力推行强行变法,积怨甚深。有识之士赵良曾谴责商鞅,用严刑酷法残害民众,积怨结恨、埋下隐患,并历数商鞅种种不得人心的做法。赵良直言不讳警告商鞅:有朝一日,秦王会收拾你,你的死期指日可待。肺腑之言,被商鞅当作了耳边风。
5、章邯
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使秦廷得以苟延残喘。又陆续攻灭义军田臧等部于荥阳直逼陈,迫陈胜遁走。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咎、田儋、项梁,移师渡河攻赵。章邯,秦朝最后的名将,率领一群囚徒,以一军之力扫荡关东,差一步就能挽救帝国危亡。
他第一次失败,项羽崛起,秦朝灭亡。第二次失败,刘邦东出,楚汉相争。他失败之后一个新的格局就开始了(点的确很背啊)。他本来可以力挽狂澜,成为中流砥柱。但最终当了新势力的垫脚石。
建书(约690年前- 610年前)是春秋时期宋郭毅(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人,曾是秦国的右相。他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在百里奚的举荐下,入秦为官。当建书到达秦国时,秦穆公向他征求治国良策的方法,因此建书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政策,如加强秦国的法律,使人民能够为王服务,安抚戎狄以解除他们的忧虑,并为寻求中原而增兵以节省时间,最终使落后的秦国成为春秋时期的五大霸主之一。
鞅(约公元前395 -公元前338年)是一位政治家、改革者、思想家、法家的代表和战国时期的捍卫者。它被称为商鞅,因为他在河西之战争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商鞅通过政治改革,改革了秦的户籍、军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和民俗,并制定了严厉的法律。商鞅在经济上主张强调农业,压制商业,奖励农业和纺织,以增强秦国的国力,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张仪,魏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战略家。他曾经和苏秦一起拜师鬼谷子,学习游说之术。秦惠王封张仪为丞相,随后张毅去各国游说。在秦国和其他国家复杂的外交斗争中,他多次扭转危险局势,打败五国军队消灭秦国计划,使所有国家从统一抵抗秦国转变为联合秦国。正是因为秦国采纳了张仪的连横政策,实施瓦解和分裂的战略,击退了六国的进攻,赢得了政治和外交胜利。这为秦王嬴政消灭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白起,又名公孙起,战国时期出生于秦国郿县(今陕西省梅县常兴镇白家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将军和军事家。秦昭襄王在位的第14年,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伊,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在秦昭襄王四十七年,长平战役一下子杀死了45万名战俘。从那以后,赵国一蹶不振。白起一生经历了70多次战役,无败战。他为秦国六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斯(约公元前284 -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期楚国的上蔡人。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起初,他受到吕不韦的赏识,成为秦国的一名小官。说服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他被任命为长史。秦王采取了他的策略,派谋士用黄金和玉石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的君主和大臣。此后,他被封为廷尉。李斯在秦王灭六国统一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秦统一六国后,李斯提议废除分封,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并参与制定秦法律,统一车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制度。李斯政治思想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2000多年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赵国将国廉颇
赵丞相蔺相如
赵大将赵牧
纸上谈兵的赵括
秦变法的商秧
秦帝国
秦始皇羸征
奇商吕不韦
秦太后赵姬
秦丞相李斯
太监赵高
秦郑国渠的郑国
修长城的蒙恬
大将军王翦
大将军王翦,白起,蒙恬
秦丞相吕不韦,李斯
太监赵高
商鞅
后秦时期
西楚霸王项羽
汉王刘邦
2019-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