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单元与沉积微相的关系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通过对取心井岩心观察、微相分析和流动单元分析,可建立起沉积微相与流动单元的关系。根据岩心数据的统计结果,每一种微相由不同的流动单元组合而成,不同微相类型其流动单元组合类型也不同。结果表明,本区扇三角洲沉积相与储层相关的诸微相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渗流能力最强,其上部是Ⅲ类流动单元,下部为Ⅰ、Ⅱ类流动单元所组成(图2-11),反映了储层物性自上而下由差变好的特征;水上分流河道微相由Ⅲ、Ⅳ类流动单元组成(图2-7);河口坝微相上部由Ⅲ类流动单元、下部为Ⅳ类流动单元所组成(图2-13),表明渗流能力上强下弱;河道砂坝微相渗流能力最弱,属于Ⅳ、Ⅴ类流动单元(图2-9)。
由此可见,①不同的流动单元组合对应着不同的沉积微相类型,流动单元与沉积微相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划分沉积微相的同时考虑流动单元类型,可以将沉积微相与岩石物理性质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为进一步划分储层类型、了解不同类型储层在平面及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②不同的沉积微相其渗流能力也存在着差别。按从强到弱的顺序分别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上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和河道砂坝微相。同一微相内部,渗流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
图3-10 欢26块兴隆台油层Ⅲ1小层流动带指标等值图
在平面上,小层流动单元流动带指标(FZI)的平面分布表明(图3-10),首先,同该小层沉积微相(如图3-11)的展布特征一样,流动带指标的平面分布也可以描述砂体的展布特征。FZI为零的区域是浅湖、半深湖相区,FZI小于1μm的区域对应于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发育区,FZI大于1μm的区域是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发育区,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河口坝微相。其次,流动带指标的平面分布也清楚地表明,沉积微相分布的不同部位其渗流能力存在着差异。在水下分流河道发育区,欢2-13-3016井附近的区域FZI值最高,大于6μm,其他区域普遍在3μm以下。
图3-11 欢26块兴隆台油层Ⅲ1小层沉积微相图
由流动带指标的平面分布可以描述平面非均质性和平面渗流能力的差异,这是沉积微相展布特征所不能表征的。众所周知,陆相油田中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储层非均质性,认清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分布规律是正确认识和表征剩余油分布的前提和基础。
实践表明,不同的沉积微相对应着不同的流动单元类型组合,因此流动单元流动带指标可以用来作为划分沉积微相的一个参数。由于流动单元是一个影响流体流动的岩性和物性在内部相似的、垂向上和横向上连续的储集带,因而,通过流动单元的研究,可以将沉积微相内部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流动单元或相对均质段,为描述储层非均质性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和参数。因此,在高含水油田开展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对于描述储层非均质性和平面渗流能力差异的特征,对于认识油层水淹规律和剩余油分布特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