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卡岩矿床及其有关岩浆岩的深部构造特征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成矿作用是地质历史中壳幔物质相互作用、物质迁移的结果,壳幔结构的不均匀性决定了矿产分布的不均匀性。对我国深部构造的研究已初步积累了关于沉积层、地壳与上地幔波速分布和大陆块体结构的有关资料。依据布格重力异常和重力均衡数据佐以地震测深资料推断了地壳厚度的分布,探窥上地幔结构和波速分布(冯锐,1985;周姚秀等,1979;王懋基等,1981;腾吉文,1983,1985;叶正仁,1985;张少泉等,1985),为进一步探讨矽卡岩矿床形成的深部构造背景提供了基本的地球物理资料。

(一)我国莫霍面及深断裂的基本特征

在我国莫霍面等深线图上(图4-1)清楚地显示出地壳厚度东薄西厚的总体趋势,东部地区地壳厚32~36km,青藏高原莫霍面深达73km(藏北),藏南为45~68km。由西而东有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和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等深部构造变异带将我国深部构造划分3个分区:青藏幔坪区、中部幔坪区及东部地幔台坪区。在西部地幔台坪坳陷区(青藏幔坪区)周围被梯度很大的宽约200km的环形重力梯度带所包围,其北缘自昆仑山东延,经柴达木盆地北缘沿阿尔金山、祁连山,南转越龙门山,东支沿乌蒙山西侧西转,西支经大雪山后转至高黎贡山(王懋基等,1981)。门源-平凉-渭南地震测深资料表明(张少泉等,1985),由渭南-门源莫霍面逐渐加深,由35.5km增至56.6km,六盘山为地幔陡坡带,且表现为东缓而西陡的形态,伴随有鄂尔多斯西缘的超深断裂。东部地幔陡坡带北起大兴安岭南逾太行山武陵山经广西百色入越南境内,宽80~100km,重力梯度值可达1mGal/km,形成一系列地垒地堑,控制着地壳上部的沉积建造和深成岩浆活动,沿此构造带尚有零星金伯利岩、苦橄岩和其他基性—超基性岩出露,地幔密度值可达3.29~3.35g/cm3,表征出地幔物质沿此构造带的上涌。

图4-1 中国莫霍面形态与矽卡岩矿带关系图

在莫霍面上述3个分区基础上,王懋基等(1981)鉴于各区内部构造特征进一步划分9个小区。

在上述地幔形态背景上,在各构造带的边部或两构造单元的交衔部位经常发育有巨型断裂带或复合断裂带,它们隶属于古亚洲断裂系,滨太平洋断裂系、特提斯喜马拉雅断裂系。矽卡岩矿床及其含矿岩浆建造主要受控于中朝准地台北缘断裂系和博罗霍洛-中天山断裂系,昆仑-秦岭地槽中的断裂,如北祁连-北淮阳,柴达木北缘-青海南山-北秦岭-北淮阳、东秦岭-南秦岭等断裂系,它们控制着我国北部、西部及秦祁地槽系的发育历史和含矿岩浆建造的时空分布。在东部滨太平洋断裂系中以郯-庐断裂系,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深断裂系及东南沿海断裂系尤为主要。我国西南部的玉龙-龙门断裂系、康滇地轴断裂系对矽卡岩矿床及斑岩-矽卡岩复合矿床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我国深部构造格局不仅取决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与中国大陆的相互作用,也取决于壳幔重力均衡及中生代以来欧亚板块向东南蠕散的特征。

(二)岩浆岩的构造类型

依据含矿岩浆岩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深部构造特征、地壳结构、基底类型和岩浆岩组合等特征,初步把我国与矽卡岩矿床有关的岩浆岩划归下述几种构造类型:

1.产于稳定地台内部的岩浆建造

中朝准地台中的岩浆建造是其代表,该区莫霍面总体深度30~40km,平均35km,呈台坪状,地壳向西部和北部增厚,向东部、南部变薄,莫霍面等深线除与燕辽台褶带相毗连部分外,均呈北北东—北东向延伸。在上述总体格局的基础上,莫霍面的波状起伏形成局部的幔隆、幔坳带,波状起伏的构造单元宽为50~100km,长约100km,多数莫霍面的间断点位于波状起伏的拐点处,绝大多数的中生代岩浆岩和深断裂带位于地壳厚度的最大梯度带中,也即地幔隆坳的衔接过渡带,依据光弹模拟试验证明,这种地带是地壳最大剪应力分布带(孙武城等,1983)。中朝准地台上述深部构造特征决定了本区主要岩带呈北北东向展布,特别是东部的郯庐岩带,中西部的太行岩带。本区地壳基性度为0.44~0.56。基底由各种不同结晶程度的变质杂岩组成。太古宇—元古宇在鲁东出露胶东群(12000~26000m),鲁西为泰山群(3700~21000m),太行区为阜平群、五台群、滹坨群,厚逾26000m,山西太古宇—元古宇厚达36000~40000m。它们主要由深变质—中深变质的麻粒岩、片麻岩、角闪岩及混合岩组成,上部为变质较浅的片岩、千枚岩。原岩多为基性—中基性火山岩及粘土半粘土岩,主要属中基性火山岩型基底,但胶东群、粉子山群酸性程度较高。

华北地区具有较高的热流值,中、新生代沉陷区热流值均在1.5HFU以上,沿大兴安岭-太行-武陵深部构造变异带及沂沭深大断裂带有基性、超基性岩及榴辉岩的零星出露,并发现金伯利岩岩筒(蒙阴),这些都表征出本区的地热活动、岩浆活动与深部的地幔活动及深大断裂有关。

与矽卡岩矿床有关的岩浆岩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此时中朝准地台已进入大陆边缘活动带的发展阶段。此区由东向西依次展布有沂沭岩带、太行岩带、太原-临汾岩带。这些岩带中岩浆岩具有较低的δ18O值(7.7~9.8)和87Sr/86Sr初始值(山西西安里此值为0.7058)。在deLaRoche的岩浆岩构造-岩浆组合图解(图6-14)中,沂沭岩带及太行岩带深成岩体变化趋势线几乎平行于源趋势,这说明本区不同侵入阶段的岩浆岩成分变异是大地构造有序地渐进发展的结果,成岩物质主要来源于下部地壳及地幔,对上部酸性地壳物质同化较弱。

2.稳定地台边缘坳陷带中的岩浆建造

分布于中朝准地台南北两缘,包括燕辽台褶带和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是我国钼矿的主要产区。燕辽台褶带莫霍面深度为37~42km。呈一由东南向西北降低的地幔坳陷,莫霍面形态呈波状起伏,形成次一级北东向排布的隆坳带。在全国莫霍面等深线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它位于大兴安岭-太行-武陵深部构造变异带中,并且深部构造线在此区呈弧形展布,由北而南,由南北向急转至北东向或北东东向,已知含矿岩浆岩绝大部分分布于地幔波状起伏的隆坳过渡带或偏幔坳一侧。石家庄-喀拉沁旗地震探测结果揭示出燕辽沉降带与中朝准地台地壳结构存在某些差异,兴隆、承德一带中层地壳厚度可达16km,并夹有5.5km/s左右的低速层,保定、石家庄地区中层地壳厚度约为12km。壳内低速层的发育,并常伴有较高的地温场和大地热流值可视为地壳活动区的重要特征。

燕辽台褶带内广泛出露下中前寒武系迁西群、单塔子群,下部原岩以基性—中性火山岩为主,上部为粘土质岩类,构成基—中性火山岩型基底,而辽西则发育有大面积混合花岗岩,具有较高的钼丰度。基—中性火山岩相对较少。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为祁连加里东褶皱带的东延部分,此区莫霍面深度35~46km,栾川、卢氏等地为一向西加深的地幔坳陷,轴向近于东西,其中分布有规模较小的幔隆、幔坳。此区西部之门源-渭南地震测深剖面显示出随地壳厚度由东至西增加伴随地壳基性度的增高,金堆城—渭南—平凉一带莫霍面局部起伏较大,断裂发育,金堆城、渭南、平凉显示出相对地幔上隆,地壳厚45~50km。而至永登、门源一带则深逾55km。据西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研究所资料,东秦岭主要含钼侵入体及其矿床均产于地壳厚度小于44km的幔坳区。金堆城、渭南、平凉一带地壳基性度较低,属硅铝质地壳,向西基性程度增高。太华群构成本区基底,由中、深变质的片麻岩、混合岩、大理岩、斜长角闪岩组成,厚3700~5000m。钼平均含量约为4.1×10-6。(黄建军等,1983)。区内分布东西向切壳断裂;如崇凝镇-尖山断裂,洛源-马超营断裂,上楼村-庙子断裂,特别是黑沟-栾川断裂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中生代含矿岩浆建造的定向展布。含矿岩浆岩具有富Si,K,贫Ca,Mg,Fe,Na的特点,全岩氧同位素δ18O值为7.2~9.6,87Sr/86Sr初始值介于0.7034~0.708之间。在deLaRocher构造-岩浆组合图解中(见图6-14),曲线位于4区,垂直于源趋势,说明岩浆结晶过程中曾发生了,基性组分有限连续的分离及酸性壳源物质的加入。对辽西中生代岩浆建造的分析,我们认为它导源于安山质熔浆,且有较多的酸性地壳物质加入(林文蔚,1987)。乔怀栋(1984)依据豫西含矿岩体87Sr/86Sr初始值采用C.J.Alligre混合参数公式计算,得出岩浆由57%~76%的上地幔物质和24%~43%的地壳物质混合而成。

上述分析说明了产于中朝准地台南北两缘中生代岩浆建造具有相似的大地构造、深部构造背景,地壳酸度较高,太古宇基底具有较高的钼含量,中生代岩浆岩属幔壳混合源型,壳源物质加入较多,构成以钼为特征的中酸性—酸性岩浆岩成矿系列。

3.产于稳定地台间坳陷带的岩浆建造

此带以长江中下游断陷带为代表,为一弧形断裂坳陷带,北临华北台坪,南接华南幔陷,该带莫霍面由西向东抬高,常熟—启东一带地壳厚28km,常熟—马鞍山一线约32.5km,湖北东部为30~33km,自武汉至南京形成一地幔弧形隆起带,称之为中下扬子幔隆带,南北两侧分别为幕阜山、黄山及襄樊-大别山幔陷带。据曹洛华、葛宗侠资料,武汉-南京幔隆带地壳视基性度(Js)>0.5(曹洛华,1986;曹洛华、葛宗侠,1987),属硅铝-铁镁质地壳,而其南北两侧的幕阜山、大别山Js< 0.48,属硅铝质地壳,在沿江的偏铁镁质地壳和两侧硅铝质地壳之间存在宽度不等的过渡类型,其地壳视基性度Js介于0.48~0.50之间。依据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任纪舜等把扬子准地台划分为3种基底类型,即川中式、江南式和昆阳式。根据区域重磁资料分析及沿江流域地层展布状况,葛宗侠等人推断沿长江一带应为变质深、僵化程度较高以铁镁组分为主的川中式基底,区域南部则为浅变质僵化程度较低的江南式基底,两者大致以梁子镇—灵乡—大冶—网湖为界。

印支旋回晚期至燕山旋回的早期淮阳地块向南滑移,酿成了此区东部以北东向为主,西部以北西向、东西向为主的构造格局,控制着本区中生代岩浆岩带的空间展布,本区岩浆岩全岩δ18O绝大多数< 10,87Sr/86Sr初始值为0.703~0.707。

在deLaRocher构造-岩浆组合图解中(见图6-14),武山、城门山、铁山等岩体演化趋势线垂直于源趋势,推测它们导源于高铝玄武质或安山质熔浆,武山岩体晚期的富铝属性可能是与K2O,Al2O3等组分的加入有关。

长江中下游岩带之岩体属轻稀土富集型,除晚期侵入体外大多无铕异常,或仅有极弱的负铕异常,δEu=0.84~1.11,部分样品有轻度铈亏损(δCe:0.66~0.83)。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向右倾斜,与安山岩稀土配分曲线相似。

4.产于酸性地壳褶皱带中的岩浆建造

我国华南与华北地壳结构莫霍面形态,具有很大差异,在全国莫霍面等深线图上,北部莫霍面等深线主要呈明显的北东向分布,而逾南阳—合肥—苏州一线之南莫霍面方向涣散,线性特征趋于隐没,华南区莫霍面深28~38km,由北向南、自北西向东南沿海方向抬升。据1978年永平工业爆破资料,华南莫霍面平均深度约为33km,康氏面深21.46km。区内大致以北纬25°为界分为各具特色的南北两个分区,北区莫霍面形态复杂,地幔隆坳带呈北东—北北东向分布,地壳加厚减薄明显,南区莫霍面等深线呈东西展布,隆坳形态舒缓,起伏较小,广东滨海带地壳深27~30km,最大厚度差5km,康氏面可能为13~16km。依据莫霍面形态特征和空间展布可将华南地区划分下述深部构造单元(张宏良等,1985)。由东至西它们是:浦城-永安幔坳,鄱阳-赣州幔隆、修水-桂东幔坳、洞庭-衡阳幔隆、藏江-源凌幔隆、雪峰山幔坳及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区。

大兴安岭-太行-武陵深部构造变异带通过此区西部经河池、百色而入越南,东部之庐江—南昌—吉安—广州为其东西两部重力均衡界线,其东均衡异常为正值,西为负值,该线之南端有吴川-四会断裂通过,据此判断它可能是郯庐断裂之南延部分或是它的一个分支(王懋基,1985),除上述两个重要的构造变异带外,尚有东南沿海幔坳带、上饶-崇仁幔坡带、德安-永兴幔坡等线形构造,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华南中生代的岩浆建造。

华南地壳以多层状和横向组成的不均匀性为特色,在南阳—合肥—苏州一线之南为重力低值区,区内各种成因类型的花岗岩均有发育,由北西至南东花岗岩分布范围逐渐增大,反映了华南具有以低密度花岗质地壳为主的特征。上地幔与地壳横向上的不均匀性表现在由西向东低密度地壳增厚,盆地下面地壳密度增高,在沿海火山岩区存在低密度上地幔,这种上地幔地壳密度的横向变化,南部、东部滨海带莫霍面变浅并伴有较高的地温场和热流值,这些深部构造特征与中生代花岗岩空间分布的相宜关系,佐证了华南中生代岩浆建造受控于上地幔形态和地壳组成。

区内北东向深断裂发育,自东南滨海向北西方向主要有长乐-南澳断裂、丽水-海丰断裂、邵武-河源断裂、连平-广州-思平断裂,四会-吴川断裂、广西灵山断裂,北北东向有绍兴-江山-信江断裂,宜春-永乐断裂等,这些深断裂大多产于地幔陡坡带中,如长乐-南澳断裂、丽水-海丰断裂、邵武-河源断裂。而绍兴-江山-信江断裂带恰位于上饶-崇仁幔坡带中。这些地幔陡坡带和深断裂带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本区花岗岩的空间展布,并随着成岩时代的演变形成了原地花岗岩—侵入花岗岩—高位花岗岩的连续演化系列。

华南褶皱系的地槽建造主要由震旦系—志留系组成,为复理石类复理石少量碳酸盐岩和火山岩。元古宇主要出露有四堡群浅海相碎屑岩夹细碧角斑岩,板溪群为浅海相复理石碎屑岩夹火山岩类,它们主要分布在黔东、黔东南,桂东北—西南、闽西等地,构成粉砂-泥质基底。在闽北建瓯一带则为片麻岩、片岩、角闪片岩、石英岩、变粒岩。原岩含较多的中、基性火山岩类,构成中、基性火山岩型基底。总之,我国华南与华北区地幔形态和地壳组成、基底类型有较大不同,华南是以花岗岩质为主的硅铝质地壳,前震旦系以粉砂泥质为主,闽浙滨海带则变为中基性火山岩型基底。此种深部构造背景,地壳和上部沉积、变质建造的空间变异决定了华南花岗岩的空间分带。依据各岩带的深部构造特征,可划分下述岩带。

(1)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

1)浙闽粤滨海岩带;分布于丽水-海丰断裂之东的上地幔隆起区,重力资料揭示出此区具异常低密度上地幔,分布有安山质-英安质-流纹质火山岩类,滨海的陆地部分中生代火山岩带宽达180~260km,延伸1200km,以裂隙喷发为主,伴有同源侵入的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碱性长石花岗岩,同熔型花岗岩分布广泛。此带与中生代岩浆建造有关的矿产相对较少,主要为Cu,Pb,Zn,Mo,Fe,W,Sn,且从北至南有由Cu,Pb,Zn,Mo向W,Sn变异趋势,其中矽卡岩矿床甚少,可能与此区碳酸盐岩层不发育有关。

2)大陆内部北东向的岩浆岩带:此带位于丽水-海丰断裂带之西,为华南中生代岩浆岩广泛分布区。其中自幕阜山-云开大山与武夷山之间的花岗岩约占该区总面积的50%,包括加里东期、海西期、燕山期花岗岩,而以燕山期花岗岩尤为发育,在成因上包括混合岩化交代花岗岩、陆壳重熔型花岗岩,壳幔混合源同熔型花岗岩及极少的幔源型岩浆岩。以重熔型花岗岩为主体。侵入岩多沿北东向线形构造带展布。自北向东南方向依次排布有湘桂边界的花岗岩带,十万大山-大容山花岗岩带,云开大山-武夷山混合岩、花岗岩带,新兴-于都花岗岩带,宝安-三明花岗岩带。自北西向南东岩体形成时代有变新征象,其规模也愈来愈大,常为多期次侵入的复式岩体。

(2)酸性地壳内部东西向岩浆岩带

分布于北纬24°~26°之间,是本区地幔东北向构造带与桂粤东西向构造的转换部位,由于北东及东西向构造的联合作用,使此带北部边缘北东向的地幔构造带端部碎解成规模更小的幔隆、幔坳,此带西抵河池之西,东达安远上杭一带。此带中,中生代岩浆岩极为发育,伴随极丰富的稀有、稀土、有色等多金属矿产。由北向南有塔山-鼓山岩带,道县(九岭)-会昌-仙游岩带,大东山-九嶷山-泉州岩带,花山-鼓山-佛冈-厦门岩带。从总体上看自西向东岩体时代变新,规模增大。依据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华南陆壳重熔型花岗岩及混合岩化花岗岩以岩基为主,具有多期次成岩特征,且原地-半原地花岗岩、高位侵入花岗岩在一系列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过渡关系,受控于深大断裂带。它们以富硅富碱贫基性组分铝过饱和为特征,矿化以稀土、稀有、有色(W,Sn)及U为主。岩浆岩全岩氧同位素δ18O为9.5~13.5,87Sr/86Sr初始值>0.711,稀土元素总量较高且相对富集重稀土,铕负异常甚为明显,这些特征都有别于同熔型花岗岩(徐克勤等,1986)。

依据50多个重力异常的反演结果,认为华南花岗岩重力异常变化范围为30mGal,岩体厚度为5~15km,少数达20km,如九岭岩基厚7km,瑶岗仙岩体11~12km,柿竹园岩体为13~14km(王懋基,1985)。

此区成矿作用复杂,矿化类型繁多,陈毓川等(1985)将南岭地区划分为5个成矿系列。矽卡岩型矿床主要属于与燕山期中浅成酸性花岗岩有关的稀土有色及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如柿竹园、香花岭、黄沙坪、大厂、瑶岗仙等矿床,它们与壳源重熔型花岗岩系密切,与燕山期浅成—超浅成中酸性花岗岩有关的Cu,Pb,Zn,W,Mo,Ag;Au,U矿床系列多为岩浆型、伟晶岩型、斑岩型、热液型金属矿化,成矿母岩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英安斑岩,也有流纹岩。岩体中87Sr/86Sr初始值< 0.710,属壳幔混合源型花岗岩。其代表的矽卡岩矿床有水口山、铜山口等。与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Fe-Sn-Mo(Pb,Zn)成矿系列中,矽卡岩矿床甚为多见,如福建马坑、潘田、洛阳、大田,广东大顶、铁山嶂、尖山。后两者的岩浆岩及其矿床主要集中于地幔陡坡带或地幔隆坳过渡带中,在空间上它们主要沿上饶-崇仁幔坡带(上饶-铅山断裂带)、吴川-四会断裂带及丽水-海丰断裂带展布。

华南地壳以富集稀有、稀土及放射性元素为主要特征,U,Th具有较高丰度,远高于地壳花岗岩中U,Th平均含量。富含U,Th的侵入体绝大多数为出露面积大的多期次的复式岩体,这都预示着华南地壳可能有较高的U,Th,K背景含量,它可能是华南地壳具有较高的地温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5.地槽褶皱带中的岩浆建造

此类岩浆建造属同造山期及造山期后的花岗岩类,形成于优地槽褶皱系中,包括天山褶皱系、内蒙古褶皱系、吉黑褶皱系、昆仑-祁连褶皱系。

我国东北地区从大范围上看是一个大规模地幔隆起带,松辽和下辽河平原是该幔隆的轴部,莫霍面向东西两侧倾没,且有东陡西缓的趋势,其西部:大兴安岭一带莫霍面由东至西由34km降至39km,形成北北东向延伸的幔坡带,松辽平原之东侧发育一系列正向负向构造,构成次级的隆、坳带。区内存在两个主要的深部构造变异带,其一沿沈阳—长春—绥化展布,为郯庐断裂北延部分。布特哈旗于乌兰浩特变异带实为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构造带的组成部分,此外尚有一系列北东向断裂。它们控制着本区岩浆岩的分布,据辽南工程爆破探知,辽南地区下部地壳厚13~16km,地壳视基性度0.40~0.43。北部缺乏相应资料。本区西部上前寒武系主要为含十字石、矽线石、石榴子石之片岩、片麻岩夹角闪质片岩及大理岩。构成中基性火山岩及粘土质岩基底。东部主要为碳酸盐岩及中深变质岩类,出露有麻山群、黑龙江群、晨明群。属碳酸盐-砂泥质基底(姜齐节等,1982)。

区内出露前兴凯期、加里东期花岗岩类,海西期花岗岩分布尤为广泛,与Fe,Cu,Pb,Zn关系甚为密切,海西期早期岩浆活动强度较弱,海西期中、晚期花岗岩分布于大兴安岭岭脊及两侧,随时代变新花岗岩带向东南迁移,属冒地槽褶皱带的岩浆建造。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太平岭一带分布有海西期晚期花岗岩,产于优地槽环境。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白岗质花岗岩、花岗斑岩。

古生代末结束了地槽发展阶段,进入了滨太平洋构造域以断块运动为主的发展阶段,燕山期岩浆岩分别受伊兰-伊通、密山-敦化-抚顺断裂带控制,嫩江断裂之南缘部分形成浅成小岩体。

天山褶皱系、昆仑-秦岭褶皱系分别受控于天山幔槽,阿尔金山-祁连山幔坡及昆仑山北缘幔坡带,沿上述地壳厚度变异带发育一系列深大断裂,如阿尔金山-北山断裂,中天山南北两缘断裂,巴颜喀拉山、积石山北缘断裂,以压剪性为主,区内热泉广布,地震频繁,新构造运动活跃。依据门源-渭南地震测深剖面估算地壳基性度约0.43。天山-肃北前寒武系主要由中浅变质碳酸盐岩、碎屑岩组成,夹少量中性火山岩,厚逾15000m。祁连山区前寒武系上部沉积厚度巨大,由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组成,夹有较多中基性火山岩类。它们均在中国古地台基础上裂陷而成为地槽区,始于兴凯旋回,经加里东、海西旋回逐步转化为褶皱区,其间形成了地槽型沉积建造,伴有大规模的基—酸性火山活动和深成岩浆侵入,它们大都形成于优地槽环境。与矽卡岩矿床有关的岩浆岩为辉长岩、闪长岩、钠长花岗斑岩、花岗岩。天山褶皱系中海西期(天山期)花岗岩最为发育,集中于中间隆起带及北山褶皱带中,属钙碱质岩石系列,由早期至晚期反映出由基性—酸性—碱性的演化规律,岩石相对富Na2O(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1985)。东昆仑-祁连褶皱系加里东期花岗岩主要分布于中祁连和河西走廊,侵入时限分早、中、晚3期,主要为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花岗岩。加里东期晚期出现较多的黑云花岗岩,海西期有钾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辉绿岩及伟晶岩类,印支期侵入岩集中于青海南山、都兰一带,呈小岩基产出,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矽卡岩矿床与印支-燕山期侵入岩有关,属造山期后侵入岩。

总之,产于地槽褶皱带中的岩浆建造主要形成于地槽发展阶段,多为同造山期岩浆岩,也有造山期后和断块活动期的侵入岩,它们大多产于深部构造变异带中,侵入岩伴有相应成分的喷出岩,多形成于压性、剪性的构造环境中,晚期小岩体则有可能是引张条件的产物。

(三)对深部构造与岩浆活动、矿化关系的初步认识

1)由于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及陆内重力均衡(包括侧向均衡、盆山作用)造成了我国东高西低的上地幔形态,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特提斯洋壳的向北消减促成东南滨海及粤南上地幔挠起。侏罗-白垩纪太平洋板块向北差异性漂移(张用夏,1983)是我国东部北东向构造发育的主要原因。

2)我国两个重要的深部构造变异带将全国深部构造分为3区,岩浆活动和内生金属矿化大都分布于东西两区,东区(上地幔隆起区)中—酸性岩浆岩广泛分布,多为燕山期产物,在滨海上地幔隆起带具有广泛强烈的中—新生代基性—中性—碱性岩的火山活动,较高的地温场和大地热流值,多处发现幔源包裹体。金属矿化以Fe,Cu,Pb,Zn,W,Sn,Mo,U,Th,稀有,稀土为主。西区的岩浆活动产于地槽褶皱带中,为同造山期和造山期后产物,多分布于优地槽中,岩带的空间展布与区域构造线一致,成矿以加里东期、海西期为主,主要与Fe,Cu,Ni,Pb,Zn等矿化有关。

3)主要岩浆岩带均沿地幔陡坡带分布,我国东部岩浆岩总体上多分布于地壳减薄带,而次级地幔隆坳带则控制着岩带或岩体的空间展布,它们多产于隆坳过渡带偏幔坳一侧,两种不同方向的深部构造带的交衔部位(如南岭)矿产尤为丰富,上地幔陡坡带与区域深断裂常相一致。

4)岩浆建造、金属矿化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上地幔形态特征、地壳结构、组成(基性度及基底类型)。一般地壳与基底基性程度愈高,其岩浆岩及相关矿产也多为偏基性岩浆场的元素组合,岩体受深断裂控制明显。在酸性地壳、砂泥质基底中,多发育酸性—超酸性岩类及其有关矿产,重熔型花岗岩分布广泛。我国华南、华北在这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具有不同的成矿特征及矿化组合。

5)壳幔组成在横向上的不均匀性是地壳运动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导致于重力均衡补偿,壳幔物质的相对运动,活动带与地台区相比具有较大的地壳厚度和纵横向变化,有地壳低速高导层的存在并较稳定区发育,如燕辽台褶带、马鞍山—常熟—启东、门源—渭南,青藏高原等地。

6)华南花岗岩具有较高的U,Th丰度,岩石中富钾,它们绝大多数属壳源重熔花岗岩类,因此可以认为华南地壳的花岗岩层具有较高的U,Th,40K等放射性元素,这种放射能是形成华南地温场的重要因素,加之地幔热动力作用可形成广泛地熔融岩浆,产生重熔型花岗岩及其矿化组合。

7)壳幔作用、区域地球化学场是制约区域岩浆建造及其矿化组合的重要因素,成岩成矿作用是壳幔相互作用、物质与能量迁移转化的结果,这种作用也深刻地影响着区域地球化学场的特征。壳幔的相互作用是在重力作用下壳幔物质的相对运移,它包括地幔物质沿构造薄弱带的上涌,侵位于上部地壳并对地壳加载,造成重力的重新调节和莫霍面形态的相应改变;地壳物质横向的重力补偿(盆山作用);下部地壳沿深断裂进入上地幔形成幔壳混合带,并且在地幔高温状态下可能发生相应的物理化学变化,当断裂继续活动时可能导致壳幔物质的选择重熔,形成相对富硅富碱的混合岩浆,因此壳幔混合源岩浆的产生,它可能来源于壳幔物质的混合熔融,也可能是地幔物质与地壳酸性物质的混合,甚至是岩浆上侵过程中的高位同化。如此在混合岩浆中包括较广泛的壳幔成分特征和成矿元素组合。因此区域地球化学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壳幔组成的不均匀性。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