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为什么要研究原子弹?
因为在朝鲜战争期间以及后来的炮击金门和边境冲突中,帝国主义多次肆无忌惮地对中国进行核讹诈。
于是毛主席一方面强调“美国的原子讹诈,是吓不倒中国的”,一方面提出要坚决发展原子武器,并于1955年1月15日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
在1964年8月22日会见参加第十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后访华的外宾时,毛主席更是明确地说:我们的国家将来可能生产少量的原子弹,但是并不准备使用,“我们是用它作为防御的武器”。
加强军事准备: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主席曾用“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这样形象化的语言,激励全国人民和志愿军将士同仇敌忾、英勇战斗,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但是,作为具有长期丰富战争经验的卓越军事家,毛主席在鼓励士气的同时,也高度强调武器装备的重要性并加紧战备工作。
在1950年6月28日,毛主席就提出要加强军事准备,尤其是空军应该加强,他强调,“我们打了几十年的仗,就是对于头上的东西,没有办法对付,只得凭不怕死,凭勇敢,凭牺牲精神”,今天有了条件就应该着手建立起来。
此后,毛主席亲自指导与苏联的协商工作,以争取军事物资援助特别是向志愿军提供空军掩护。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毛泽东为什么要“搞一点原子弹”
新中国政权建立之前,整个国家山河破碎,长期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当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中国之后,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也就是说,在美国与前苏联暗中开展核武器研制竞赛的初期,中国人正在打内战,不可能意识到核武器的威胁,更没有精力考虑研究核武器问题。当然,即使有人考虑,也不具备研究核武器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建立之后,先后建立起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以及后来的战略导弹部队,使国防力量有了很大的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主义制造的核威胁才成为一种非常迫切的问题摆在中国人面前。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在第三对关系中,就阐述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同年10月,在中南海一次关于“十大关系”的学习讨论会上,毛泽东就非常明确地指出,国防不可没有,现在我们有了一定的国防力量……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我们不晓得造飞机、造大汽车,现在开始造了。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自从人类制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多灾多难的地球就更不得安宁了。中国是个大国,要是没有这个东西,我看世界大法码就不能平衡了。毛泽东还说,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原子弹。毛泽东的这些谈话,定下了中国搞原子武器的决心。随后,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组织科学家研究可行性方案和进行组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