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低血容量休克的补液原则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成人烧伤面积超过20%,小儿超过10%,就有可能发生休克。此时,需要静脉补液抗休克。
补液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补液途径。
2.根据烧伤面积、体重估算总补液量,并合理分配晶体溶液、胶体溶液和水分的摄入量。
3.大面积烧伤以静脉补液为主,口服补液为辅。
4.静脉补液遵循先快后慢、先晶后胶、晶胶搭配、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先快后慢,是指休克期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的一半要在伤后8小时内输入,另一半则在剩下的16小时内匀速输入;先晶后胶,是指先输入一定量胶体溶液,后输入胶体溶液。
5.根据临床监护指标随时调整补液量、种类及速度。
补液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补液途径。
2.根据烧伤面积、体重估算总补液量,并合理分配晶体溶液、胶体溶液和水分的摄入量。
3.大面积烧伤以静脉补液为主,口服补液为辅。
4.静脉补液遵循先快后慢、先晶后胶、晶胶搭配、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先快后慢,是指休克期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的一半要在伤后8小时内输入,另一半则在剩下的16小时内匀速输入;先晶后胶,是指先输入一定量胶体溶液,后输入胶体溶液。
5.根据临床监护指标随时调整补液量、种类及速度。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