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是色盲,这是先天决定的吗?

 我来答
处女时尚鉴赏
2021-01-14 · TA获得超过37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437
展开全部

为什么有的人是色盲,这是先天决定的吗?

随着近期气温的升高,许多的树木和花朵都争相绽放,我们又置身于一个五颜六色的世界当中。然而,当我们享受五彩缤纷世界的时候,还有一部分人却无法感受到这份喜悦,他们就是色盲。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色盲就是简单得分不清楚颜色,或者看到的一切都是灰色的。然而事实却并没有这么简单,要想了解色盲,我们首先就要明白色盲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科学研究表明,色盲可能是由先天或者是后天引起的,而造成色盲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遗传。而且相比之下,男性患有色盲的概率要高于女性,这主要是由于我们人体当中的隐性基因造成的。色盲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中学课本上曾经讲过,男性的染色体是XY,女性是XX,当男性的X染色体上面存在色盲基因的时候,就会产生色盲症,而女性只有两个X染色体上面都有色盲基因的时候,才会产生色盲症。除了先天性的遗传,有些人可能也会因为大脑受到损伤,从而产生色盲症。

据了解,目前我们人类的色盲主要分为四种,它们分别是全色盲、红色盲、绿色盲、蓝黄色盲。而绿色盲占据了色盲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全色盲眼中的世界很简单,只有黑色与白色。而在绿色盲人群的眼中,黄绿色与土黄色基本上是分不清楚的。而红色盲则很难分清楚绿色、黄色、红色。蓝黄色盲十分罕见,这部分人群分不清浅蓝色与灰色,深紫色与黑色,中绿色和蓝色,橙色和红色。

其实除了全色盲,一般的色盲症并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的困扰,而面对这些人群,我们也要包容与接纳,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能对其有歧视的行为。

科普先声
2021-01-14 · TA获得超过69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9万
展开全部

题主所说的情况并不是色盲。色盲指的并不是颜色互换(例如把红色看成绿色、绿色看成红色),而是指对颜色无法区分,例如《帝国时代》新手关,需要玩家去杀猪,坑死了黄绿色盲玩家,因为他们无法分辨出绿色草地上土黄色的猪。所以相比色觉正常的人来说,色盲患者眼中是一个信息缺损的世界。若是发现小朋友涂鸦画的“棕草地”、“绿太阳”,先别急着赞叹孩子的想象力,说不定是红绿色盲呢。


抛开题主用的不准确的“色盲”一词,这个题目其实就是个文字游戏,类似的问题已经充分讨论过了。例如:某人认识的蓝色其实是我们熟知的绿色,他自己如何知晓? - 苏莉安的回答

所以我想来探讨一下更加深入的问题,以颜色为例,对于同样的外界刺激,不同人之间的“感受”是否相同。答案就是,的确不相同。

色盲

还记得之前大火的蓝黑和白金裙子吗?这次争论让大家知道,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其他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再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所谓的“可见光”是个因人而异的范围。所谓的380nm-780nm(也有资料写做400nm-700nm)只是一个对大量人群测试之后的平均值,有的人更宽一些,有些人更窄一些,但差异并不会很大。与此类似,人耳能够感受的声波频率为20Hz-20000Hz,也只是一个平均值罢了。

色盲

人类对颜色的认知,其实是由外向内,又由内向外的。正如对语言的学习,老师拿着一个东西,反复地说“苹果”,于是“苹果”这个发音就与这个物体所带给我们的“感受”建立了联系,这是由外向内的过程;然后我们用“苹果”这个发音来表述“带给自己那种感受的物体”,这就是由内向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苹果”这个发音只是个桥梁,用来与不同的人进行沟通。其实它到底该叫什么名字,反而一点都不重要。

色盲

颜色也是如此。以视觉系统为例,人与人之间多多少少都有些许差异,例如视锥细胞光敏感度、色彩感受器受体蛋白浓度等等,一个同样的输入信号,不同人的大脑所产生的响应是千差万别的。但当它向外表述的时候,却会使用约定俗成的统一的词汇,例如“红色”、“绿色”。至于你的“感受”到底是啥,对不起,其他人不知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星星说动漫
2020-07-21 · 专注动漫解说,分享动漫资讯
小星星说动漫
采纳数:38 获赞数:257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色盲,对生活的影响说大也大,说不大影响也的确不大,我想最大的不便就是红绿色盲不能开车吧,那么色盲是先天决定的吗?后天会不会造成色盲呢?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我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什么是色盲?

色盲,又称色觉辨认障碍,是指看见颜色及辨别颜色的能力减退的状况。色盲有可能造成学习困难 ,购买水果、挑选衣物,及辨识交通号志可能也会(然而占多数的色弱患者可分辨带有蓝光的绿灯)。大多数患者的状况并不严重,多半患者可以适应。全色盲的患者有可能也会伴随视敏度下降及畏光的问题。 

色盲是无法治愈的。患者的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式,以顺应患者辨色力较弱的情况;配戴特殊镜片可能有助于红绿色盲患者在明亮的灯光辨色,也有手机应用程序能帮助患者辨色。

红绿色盲是最常见的色盲,其次是蓝黄色盲以及全色盲。辨色能力也会随着年龄退化。在某些国家,法律上会明文禁止色盲患者从事特定工作,例如飞机驾驶、火车驾驶及军人等。在艺术能力方面,色盲可能颇具争议,绘画能力并无差异,而且据信许多知名艺术家是色盲患者。

一般的哺乳动物为红色盲,它们分不清光谱中红-黄-绿的部分,而灵长类动物是经过基因突变才重新获得了分辨更广阔色谱的能力。

色盲是先天的吗?

色盲的病因主要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其中,先天性色盲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根据遗传法则,男性的基因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只要其X染色体上带有色盲的基因,他就会患有色盲;女性的基因中有两条X染色体,所以只有在两条X染色体都带有色盲基因的情况下才会患有色盲。由此可以看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有先天性色盲。

后天性色盲,亦称后天性色觉异常,则主要是由一些眼部的疾病导致的,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黄斑病变等视网膜疾病都可以造成色觉异常。对于后天性色盲来说,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有哪些手段可以对色盲进行改善治疗?

对于先天性色盲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科学家也在尝试一些基因治疗,现在还没有任何基因治疗应用于临床。目前主要是通过佩戴色盲眼镜来帮助色盲患者去改善症状。针对后天性色盲,主要是通过治疗引起色盲的眼部原发疾病来改善或治愈。先天性色弱和色盲患者应树立积极心态,虽然你们看到风景与正常人不一样,但你们的世界同样很精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鱼生活家居馆
2021-01-13 · TA获得超过156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5万
展开全部

为什么有的人是色盲,这是先天决定的吗?

对人类而言,色盲是一种典型的遗传性疾病,中学生物学教材常将其作为伴性遗传的典型实例。


色觉原理


光线作用于眼睛后,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大脑立即处理有关信息,形成视觉。色觉是视觉功能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视网膜含有视锥和视杆两种类型的感光细胞,视杆细胞主司暗光视觉和无色视觉,而视锥细胞主司亮光视觉和色觉。


色觉正常的人具有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分别是接收红色光的L—锥细胞、绿色光的M—锥细胞、蓝色光的S—锥细胞。不同颜色的光线刺激视网膜,会引起三种锥细胞不同程度的兴奋,通过确定来自不同类型的锥细胞的信号的比率,大脑就能确定我们所看到的物体是什么颜色。如果三种锥细胞兴奋程度相同,就会产生白色的感觉。因此,人的色觉是三种锥细胞各自不同程度兴奋在大脑中的综合效应。


色盲成因


大部分色盲患者的锥细胞组成与正常人不同,要么是缺少一种锥细胞,要么是锥细胞的吸收峰值不正常。先天性色觉缺陷基本上都是L—锥细胞或M—锥细胞的缺失或有缺陷造成的。全色盲和蓝光感觉缺失是相当罕见的。大多数色盲是一种先天性缺陷,也有一些人是后天色盲如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的色盲。


人类会有色盲症,那么动物会有色盲症吗?答案是会的。


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色盲,牛、马、羊、狗、猫等动物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长颈鹿是哺乳动物中的个例,它可以分辨黄色、绿色和橘黄色,这对它寻找食物有很大帮助。

除了某些过惯了夜生活的鸟类,如猫头鹰等无法认色以外,许多飞禽都有色觉。当鸟在高空飞行时,色觉会帮助它们判断距离和形状,这样它们就能够完成抓住在空中飞的虫子、在树枝上轻轻降落等动作。


有些动物还患上了极为罕见的蓝色色盲症。科学家研究发现鲸鱼与海豚缺少能看见蓝色光线所需的蓝色视锥细胞。也就是说虽然鲸鱼与海豚生活在蓝色海洋中,但是它们却看不到蓝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农民聊科学
2021-01-14 · TA获得超过16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511
展开全部

人类的色盲分为全色盲和红绿色盲。其实全色盲并不多,而红绿色盲比例很高,高到我们体检都要查一下你是不是红绿色盲。这个比例具体说是8%,远高于一般的基因遗传病。为什么呢?这与我们彩色视觉能力的进化有关。

.

对于恐龙等爬行动物来说,世界是彩色的。它们的视网膜上有四种不同的彩色视蛋白,分别对红、绿、蓝、紫不同波长的光线最敏感,彼此也有重叠的波谱范围,交叉在一起,覆盖了人类的全部可见光范围。所以它们能分辨所有不同的颜色。

.

哺乳动物最初进化出现的时候,恐龙还没进化出来呢。不过天下仍旧是爬行动物的,它们是恐龙的祖先。爬行动物巨大而且数量众多,生殖能力极强。胎生的哺乳动物难以与之抗衡,只好选择了夜间活动。因为爬行动物是冷血动物,夜间体温下降,活动能力也大大下降。

进化从来不保留无用的东西。在夜间,彩色视觉基本没用,所以哺乳动物丢失了绿和蓝两种颜色的视蛋白,而进化出了对运动物体更敏感,更适于夜间使用的灰度视觉。红和紫在光谱是位于可见光的两端,离得太远。于是,作为一种补偿,哺乳动物的红色视蛋白向短波方向偏移了一些,到了黄色区域。

.

当灵长类出现以后,它们懂得食用果实,以更高效地获取能量。成熟的果实才甜,糖分才高。如果比别的同类更能发现成熟的果实,无疑是一种生存优势。于是,灵长类在进化中重新获得了彩色视觉。它们的黄绿色视蛋白(曾经是红色视蛋白)进化出了一个副本,而这个副本向红色方向偏移,使灵长类能够区分红绿两色。

但是,这样的配置虽然可用,却不是优良的配置。人的红色视蛋白与绿色视蛋白最敏感波长的差只有30纳米,而全可见光波谱宽约200纳米。所以人类在某种意义上天生就是色弱。

更糟糕的是,人的红色视蛋白来源于绿色视蛋白基因的偶然倍增,所以这两个基因是挨在一起的,同样位于X染色体上。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其中一个基因失效,也就形成了红绿色盲。这就是8%的高发病率的原因。所以说,人类并没有色盲基因,而是由于人类的彩色视蛋白基因的配置让人类很容易得红绿色盲。

以上这些都有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是建立在对各个物种的视蛋白进行测序及进化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

同样的原因,咱们的灵长类近亲们也是色盲的高发物种。

至于说为什么红绿色盲没有被进化所淘汰,大概是由于灵长类是群体活动的。在同一群体中的个体有互助意识。这极大地降低了红绿色盲在发现红色果实这件事情上的生存劣势。而人类一旦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红绿色盲的生存劣势就进一步降低了。虽然我没有查到这方面的数据,但有理由相信,灵长类动物的红绿色盲比例应该比人类要低一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0)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