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反击伤害过我的人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小时候,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身边有小伙伴嫉妒你、背后说你闲语甚至诋毁你?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我问过不少人,大部分人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通常的反应是觉得很苦恼,也很难受,会找身边的大人去诉说。
这时,大人往往会有这几种说法:
1)不要和这种人一般见识;
2)算了吧,因为这种事影响了自己的心情多不应该;
3)你只管做好自己,等你把自己做好,这些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4)这种人就是小人,你斗不过的,只能忍;
……
01
“否认伤害”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当你面对别人的恶意伤害时,首先需要注意的第一点,就是不要去“否认伤害”。
像上面的这几句话,其实本质都是在否认“对方伤害了自己”这个事实,这样的做法会有以下3种影响:
1)看起来,情绪上好像好起来了,但其实只是绕开了话题而已,没过多久,糟糕的情绪又会涌上心头。
正如网络上流传的那句话一样——“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
2)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极有可能再度发生。
例如,一个人和朋友相处,这个朋友有一个习惯,就是恶意调侃别人的身材,出来聚会时,常常调侃你“你都这么胖了,还好意思穿这样的衣服,别的男人看到你都被吓跑了”。如果你选择沉默,或者一笑而过,那么对方就会心想“你是不介意的”,那么他可能会继续说下去。
无论他说的话是否是事实,但只要ta的说话方式让你不舒服,其实就是一种伤害,你就有权告诉对方“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否则,以后和这个朋友相处就会持续消耗你的心神。
3)当一个人习惯性地去“否认伤害”时,容易形成自卑的性格。
很多时候,负面情绪就像是不干净的食物一样,吞下去会很难受,一定要想办法让它能够宣泄出来才行,否则强行忍下去,就像病菌危害身体一般,通过强行“否认伤害”去处理事情,伤害的是自己的自尊心。
02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你或许听过“以德报怨”这个词,意思是以善行去回应对方对自己的伤害。
其实这个词是断章取义的,这个词来自于孔子与人的一段对话。
原文是这样的: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有人问孔子:“如果有人用恶行伤害我,我需要用善行去回应ta吗?”
孔子回答:“那别人要是以善行对我,我应该以什么回应?应该以正直、真实的态度回报恶行,以善行回报善行。”
03
最好的处理方式是有弹性的
如果你想成熟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有时看一下时事新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一个大国的外交之道,就如同一个成熟的人待人接物的态度。
恰逢最近中美贸易战的新闻,中国的态度是:
谈,可以;打,奉陪;欺,妄想。
这就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处事方式,一定程度上,也是当人遇到对方恶意伤害时需要采取的态度——
如果对方愿意好好说话,我们就好好说话;
如果恶意伤害,那么需要予以反击;
如果对方用一些小手段去打压你,那么你必须采取行动,而非一昧容忍。
04
如何面对伤害
面对伤害时,你可以怎么做呢?
01
告诉对方:你这样做让我不舒服
直面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其实面对对方的伤害时,并不用太多的表达技巧,建议越直接越好。
但难点是,能够说出这句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你长期受到欺压,那么我建议你可以先把这种话语写在日记本上。
例如,今天单位有一个同事故意把工作上的责任甩给你,还在背后说你坏话。
你可能一下子不敢直接去怼ta,因为你的性格目前还不能一下子做到这一步,那么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来:
1)先把心里想的话写在本子上,并且尝试在安全的空间里面念出来,进行练习。
2)寻找身边支持你、愿意保护你的人,把你遇到的这件事情以及你的感受和这些人谈一下,在朋友之间获得鼓励和力量,在朋友面前练习“怼”这个伤害你的人,也是进步的一小步。
3)和那些建议你“否认伤害”的人保持距离。如果有人不分青红皂白,无论你受多大的委屈都建议你要忍、要放下,那么你可以减少和他们诉苦。
4)当你身边愿意支持、保护你的人越来越多时,你就会发现你的力量感会越来越强。那么你就更加敢于告诉对方——
你的行为伤害到我了/让我很不舒服/我希望你不要再这样子。
02
容忍有度
容忍可以适度,但不要一昧容忍。
有时候迫于人际关系、形式,生活中确实不少事情需要忍耐。
但是,“忍耐”其实是一个信号,而不是一个根本的解决之道。“忍耐”其实也在提醒你,这件事情你的能力还不足,如果你想要更好的生活,你需要提升你自己。
03
恰当的反击
别人伤害我时,要不要反击?
应该怎么反击?
什么时候适合反击?
这是不少人心中存在的疑问。在这里分享我的4点建议 :
1)首先,你可以问一下自己,当下这种状态对你而言是否可以接受,是否想要改变?
2)如果你希望改变,那么继续问自己。反击往往存在可能是,你和伤害你的人关系会闹僵,这样的结果你是否可以接受,如果这段关系被破坏了,你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照顾好自己?
3)如果以上2点你都是肯定的答案,那么你可以先按照上述的方式去和对方表达你的不满,并表示希望对方改变。
4)如果对方依然不重视此事,那么你有必要去反击。
“恰当的反击”是很有必要的,通俗点说,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例如,对方不尊重你,经常放你鸽子,那么,你也可以放对方的鸽子。
这样去“伤害”一下对方是有必要的,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不是报复,而是强制让对方明白你的感受。
这也是为什么社会秩序的维持需要有法律和惩罚措施。我们不排除社会上存在一些有“共情困难”的人,无论你怎么好言相劝,ta都理解不了你的意思。
那么此时,反击就显得尤为必要了,需要让对方付出一些代价或者感受到痛苦,才能强行让ta学会尊重你。
05
正确看待愤怒与反击
当人遇到伤害时,会感到愤怒,想要“攻击别人”,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但不要因为“本能”这两个字就觉得这样做不对,或者担心愤怒显得低级。
这是很多人常常容易闯入的误区。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愤怒”是生物经过漫长进化才获得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诞生,正是为了帮助人们在受伤的时候能够反击,从而保护好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人在受伤时容易生气,并且会产生攻击的冲动。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重点是学会正确地表达愤怒和攻击,而非一昧地压抑。
首先,任何情绪都是一种信号,它没有好坏之分,愤怒也是如此,当你受到伤害和侵犯时,你的身体就会通过“愤怒”的信号告诉你——你正在受到伤害。
那么,此时你需要考虑的是,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去保护好自己?
要么,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强大到可以承受这些伤害;
要么,重新去筛选过滤你的社交圈,远离那些伤害你的人;
要么,和那些伤害你的人正面交涉,让对方改变ta的行为。
保护自己的方式没有高低之分,只要能够帮到你,那就是好方法。
最后,我想分享的是,现代社会中,缺乏边界感,或者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肯定会有的,如果你长期受到恶意伤害,你需要慢慢培养起自己的力量感,从而保护好自己。
这常常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依然建议你慢慢地成长,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值得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如果有一天,你成功地从受伤中走出来,你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个敢于面对伤害,敢于成长,敢于表达的自己。
我问过不少人,大部分人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通常的反应是觉得很苦恼,也很难受,会找身边的大人去诉说。
这时,大人往往会有这几种说法:
1)不要和这种人一般见识;
2)算了吧,因为这种事影响了自己的心情多不应该;
3)你只管做好自己,等你把自己做好,这些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4)这种人就是小人,你斗不过的,只能忍;
……
01
“否认伤害”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当你面对别人的恶意伤害时,首先需要注意的第一点,就是不要去“否认伤害”。
像上面的这几句话,其实本质都是在否认“对方伤害了自己”这个事实,这样的做法会有以下3种影响:
1)看起来,情绪上好像好起来了,但其实只是绕开了话题而已,没过多久,糟糕的情绪又会涌上心头。
正如网络上流传的那句话一样——“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
2)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极有可能再度发生。
例如,一个人和朋友相处,这个朋友有一个习惯,就是恶意调侃别人的身材,出来聚会时,常常调侃你“你都这么胖了,还好意思穿这样的衣服,别的男人看到你都被吓跑了”。如果你选择沉默,或者一笑而过,那么对方就会心想“你是不介意的”,那么他可能会继续说下去。
无论他说的话是否是事实,但只要ta的说话方式让你不舒服,其实就是一种伤害,你就有权告诉对方“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否则,以后和这个朋友相处就会持续消耗你的心神。
3)当一个人习惯性地去“否认伤害”时,容易形成自卑的性格。
很多时候,负面情绪就像是不干净的食物一样,吞下去会很难受,一定要想办法让它能够宣泄出来才行,否则强行忍下去,就像病菌危害身体一般,通过强行“否认伤害”去处理事情,伤害的是自己的自尊心。
02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你或许听过“以德报怨”这个词,意思是以善行去回应对方对自己的伤害。
其实这个词是断章取义的,这个词来自于孔子与人的一段对话。
原文是这样的: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有人问孔子:“如果有人用恶行伤害我,我需要用善行去回应ta吗?”
孔子回答:“那别人要是以善行对我,我应该以什么回应?应该以正直、真实的态度回报恶行,以善行回报善行。”
03
最好的处理方式是有弹性的
如果你想成熟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有时看一下时事新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一个大国的外交之道,就如同一个成熟的人待人接物的态度。
恰逢最近中美贸易战的新闻,中国的态度是:
谈,可以;打,奉陪;欺,妄想。
这就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处事方式,一定程度上,也是当人遇到对方恶意伤害时需要采取的态度——
如果对方愿意好好说话,我们就好好说话;
如果恶意伤害,那么需要予以反击;
如果对方用一些小手段去打压你,那么你必须采取行动,而非一昧容忍。
04
如何面对伤害
面对伤害时,你可以怎么做呢?
01
告诉对方:你这样做让我不舒服
直面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其实面对对方的伤害时,并不用太多的表达技巧,建议越直接越好。
但难点是,能够说出这句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你长期受到欺压,那么我建议你可以先把这种话语写在日记本上。
例如,今天单位有一个同事故意把工作上的责任甩给你,还在背后说你坏话。
你可能一下子不敢直接去怼ta,因为你的性格目前还不能一下子做到这一步,那么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来:
1)先把心里想的话写在本子上,并且尝试在安全的空间里面念出来,进行练习。
2)寻找身边支持你、愿意保护你的人,把你遇到的这件事情以及你的感受和这些人谈一下,在朋友之间获得鼓励和力量,在朋友面前练习“怼”这个伤害你的人,也是进步的一小步。
3)和那些建议你“否认伤害”的人保持距离。如果有人不分青红皂白,无论你受多大的委屈都建议你要忍、要放下,那么你可以减少和他们诉苦。
4)当你身边愿意支持、保护你的人越来越多时,你就会发现你的力量感会越来越强。那么你就更加敢于告诉对方——
你的行为伤害到我了/让我很不舒服/我希望你不要再这样子。
02
容忍有度
容忍可以适度,但不要一昧容忍。
有时候迫于人际关系、形式,生活中确实不少事情需要忍耐。
但是,“忍耐”其实是一个信号,而不是一个根本的解决之道。“忍耐”其实也在提醒你,这件事情你的能力还不足,如果你想要更好的生活,你需要提升你自己。
03
恰当的反击
别人伤害我时,要不要反击?
应该怎么反击?
什么时候适合反击?
这是不少人心中存在的疑问。在这里分享我的4点建议 :
1)首先,你可以问一下自己,当下这种状态对你而言是否可以接受,是否想要改变?
2)如果你希望改变,那么继续问自己。反击往往存在可能是,你和伤害你的人关系会闹僵,这样的结果你是否可以接受,如果这段关系被破坏了,你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照顾好自己?
3)如果以上2点你都是肯定的答案,那么你可以先按照上述的方式去和对方表达你的不满,并表示希望对方改变。
4)如果对方依然不重视此事,那么你有必要去反击。
“恰当的反击”是很有必要的,通俗点说,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例如,对方不尊重你,经常放你鸽子,那么,你也可以放对方的鸽子。
这样去“伤害”一下对方是有必要的,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不是报复,而是强制让对方明白你的感受。
这也是为什么社会秩序的维持需要有法律和惩罚措施。我们不排除社会上存在一些有“共情困难”的人,无论你怎么好言相劝,ta都理解不了你的意思。
那么此时,反击就显得尤为必要了,需要让对方付出一些代价或者感受到痛苦,才能强行让ta学会尊重你。
05
正确看待愤怒与反击
当人遇到伤害时,会感到愤怒,想要“攻击别人”,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但不要因为“本能”这两个字就觉得这样做不对,或者担心愤怒显得低级。
这是很多人常常容易闯入的误区。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愤怒”是生物经过漫长进化才获得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诞生,正是为了帮助人们在受伤的时候能够反击,从而保护好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人在受伤时容易生气,并且会产生攻击的冲动。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重点是学会正确地表达愤怒和攻击,而非一昧地压抑。
首先,任何情绪都是一种信号,它没有好坏之分,愤怒也是如此,当你受到伤害和侵犯时,你的身体就会通过“愤怒”的信号告诉你——你正在受到伤害。
那么,此时你需要考虑的是,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去保护好自己?
要么,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强大到可以承受这些伤害;
要么,重新去筛选过滤你的社交圈,远离那些伤害你的人;
要么,和那些伤害你的人正面交涉,让对方改变ta的行为。
保护自己的方式没有高低之分,只要能够帮到你,那就是好方法。
最后,我想分享的是,现代社会中,缺乏边界感,或者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肯定会有的,如果你长期受到恶意伤害,你需要慢慢培养起自己的力量感,从而保护好自己。
这常常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依然建议你慢慢地成长,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值得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如果有一天,你成功地从受伤中走出来,你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个敢于面对伤害,敢于成长,敢于表达的自己。
展开全部
这要看对方怎么伤害你了。
如果是语言上伤害,大可开口骂回去。假如动手了,你又打不过他(她),那不找人帮忙,就只好报警,让警察来为你讨回公道了。
如果是语言上伤害,大可开口骂回去。假如动手了,你又打不过他(她),那不找人帮忙,就只好报警,让警察来为你讨回公道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最好的反击就是不解释,然后过得比他们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