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爱你了,难道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吗?
爱情总是能给人快乐的感受,那是因为恋爱能够让大脑分泌多巴胺,对于成年人的复杂世界来说,能够拥有快乐是一件很难得的幸福,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去向往爱情,憧憬爱情的美好。
但是没有经历过的人会把未知的事情美化,等到他们身处其中的那一刻开始,才发现爱情并不是百分之百都是美好的,也会有遗憾,也会有缺陷。
梦做着做着就醒了,人走着走着就散了,很多爱情一开始轰轰烈烈,却只能中途分道扬镳。
那些曾经说着很爱你,要陪你走完一生的人,忽然之间就停下了继续陪伴你的脚步。
在不清楚外在因素的情况下,你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不够优秀,所以才留不住对方,由此便开始了一场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
我们常说,爱一个人会由很多种因素组成,等量代换,那么不爱一个人同样不只是因为“不够优秀”。
得不到回应的热情,便选择及时止损
近日,电视剧《二十不惑》正在热播中,关于女主姜小果的感情线也一直是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由于姜小果的童年一直缺少体验父爱的感觉,所以成年后的她在择偶标准上一直以成熟稳重的大叔类型作为参考,于是,多金、成熟、稳重的周寻便走入了她的视野里。
主动联系,KTV里明目张胆地献唱情歌,所有的种种都是姜小果向周寻表现的爱意,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周寻从来都没有给过姜小果一个肯定的答复,喜欢或者是不喜欢都是姜小果一直在揣测。
所以,在这场看不到尽头的单行线里,姜小果第一次萌生了放弃继续爱他的念头,即便对方曾一度是她生命中想要出现的那个人。
爱情需要付出,但更重要的是那些有所回应地付出,就像是在一座大山里呼喊,有回音,才会有继续呼喊的乐趣和动力。
爱是需要两情相悦,如若只是一个人努力,那么爱便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与其继续在没有结果的单相思里患得患失,倒不如学会放手,毕竟人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难而退。
“刻板效应”对爱情的影响
一提到富家千金,我们脑海里闪过的一定是肤白貌美气质佳的名媛;一说到东北姑娘,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们爽朗的笑声。
我们或许不曾仔细了解他们,但是内心却先入为主的下了定义。
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中的“刻板效应”,它通常体现在人际关系中的认知体现,在彼此接触为数不多的时间里,一方会将另一方某些别具一格特征归属为某类成员,然后又把属于这类成员所具有的典型特征投射到这个人的身上,然后再以这些为依据去判断对方的人品以及相处方式。
在男人的心里,会认为窈窕淑女是最佳的伴侣,贤惠、温柔、大方面面俱到,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对那些打扮颇为大胆的姑娘有偏见甚至是歧视。
其次,便会认为那些穿着一字肩、露脐装的姑娘是不自尊自爱的人,然后再把这样一群人中典型的不负责的特征再加注到那些无辜的人身上。
由此,一个固化的思维方式,让哪怕是一见钟情开始爱情,也无法因为偏见而相濡以沫。
彼此无法适应疲倦期
两个人在交往了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关系的逐渐亲密而渐渐开始展露自己原本真实的样子。
有的人认为这是坦诚,虽有落差,也还是会选择坚守;而有的人则无法适应对方展现的缺点和不完美,会觉得眼前人让自己有一种审美疲劳的厌倦感,彼此当初的那份吸引力荡然无存。
为了避免继续相看两相厌,所以只能选择结束这段感情,而后者就是爱情中出现的疲倦期。
爱情最开始的时候,彼此会以最饱满的热情和心态去迎接它,这个期间,双方的眼睛自带美颜滤镜,会主动放大对方的所有优点,忽略对方的不足。
等到新鲜感褪去之后,滤镜的作用慢慢退化,之前所有被忽略的缺点全部都展示出来,人无法接受从好到不好的心理落差,是由此感情就在双方出现的瑕疵中日益淡化,直到所剩无几。
食品有保质期,爱情也会有,而延长保质期的方式就是寻找有效的方式,去增加它的寿命。爱一个人不是一时兴起,不爱一个人也不是一蹴而就,那些不声不响的变动,或许是早就蓄谋已久的离开。
爱情一定会经历鲜血淋漓的磨合才会绽放出最后的光彩,所以,用心、小心、细心地去经营爱情,才能让它在往后的岁月恒久地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