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瑞典S型坦克为什么这么奇怪?无炮塔有什么优势吗?战力如何?
如果马岛战争是苏联来打的话,战争的结局应该不会发生改变,但是苏联要比英国打的更加吃力,耗费的时间更长,消耗的金钱更多。苏联是一个军事实力发展非常偏科的国家,苏联的陆军实力十分强悍,空军也和美国不相上下,甚至在一段时期内略微领先于美国。但是苏联的海军实力一直较弱,从二战时期开始,苏联在海军上的发展就不如美国。苏联海军军舰的特点是数量多,但是大部分都是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驱逐舰和巡洋舰,缺乏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大型航母。
苏联唯一的优势是潜艇比较多,但是在整个马岛海战期间,阿根廷的海军发挥的作用非常小,阿根廷投入作战的部队主要是空军。而苏联的军舰防空能力一直较弱,即使是苏联海军能够完整无缺的到达马岛海域,作战损失也要高于英国。在不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下,苏联海军需要从欧洲和亚洲远赴南美洲作战,数千公里的补给线会让苏联耗费大量资金,苏联在南美洲地区又没有可靠的军事基地进行补给,无法像英军那样得到盟友提供的充分补给。
漫长的战线很容易导致军舰受损,而且苏联的战略轰炸机也无法打到阿根廷,苏联只能派遣两艘基辅级重型载机巡洋舰和一艘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为主力,带领一大批的导弹驱逐舰开往阿根廷水域。基辅级重型舰载机巡洋舰装备的主要战机是12架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除了战斗机之外,苏联军舰的导弹打击能力都十分强,因此这样一支舰队击败阿根廷肯定是手到擒来,但是损耗的情况也要高于英国。
从国际环境来看,1982年是苏联的强盛的时期,也是苏联在国际上树敌最多的一个时期。一旦马岛海战开打,几乎整个美洲都会集体抵制苏联,而亚洲和欧洲的大国,也都会抵制苏联。如果国际社会同仇敌忾,苏联的远洋舰队在到达马岛之前,想要寻找一个停泊的港口都十分困难。况且1982年的苏联已经处于盛世下的危机,这一年年底勃列日涅夫去世,苏联的国力急转而下。
实际上在1982年之前,苏联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危机。阿富汗战争苏联打了整整10年,都没能吞并阿富汗。要知道打阿富汗战争的是苏联号称世界第一的陆军,苏军吃不下一个小小的阿富汗,并不是因为苏联军队实力不济,而是因为苏联内部已经矛盾重重。从这一点来看,如果在1982年马岛海战是苏联打的话,苏联战士击败阿根廷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这场战争打下来之后,对于苏联来说更加的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