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在死后一定要杀魏延?
“谁敢杀我!”“谁敢杀我!”“谁敢杀我!”
.
伴随着三声怒吼,三国第一冤将、蜀汉的最后牌面——魏延,就这样死在了启吵滑马岱的刀下。恐怕连魏延自己也没有想到,诸葛亮死后,自己应该是蜀汉权势滔天的人物了,更何况就连诸葛亮在世时都要依仗自己,现在更要靠自己才能守卫蜀汉,而他又为何会在此时对自己痛下杀手呢?其实,诸葛亮之所以在死后一定要杀魏延,只因为魏延触及了他的这三大逆鳞!
.
“脑后反骨”这一说法出自《三国演义》中,当时刘备派遣关羽进攻长沙,遭到了太守韩玄的顽强抵抗。但此时韩玄手下一员将领因郁郁不得志,积怨已久,又见韩玄意欲怪罪老将黄忠,便率兵反叛,杀掉了韩玄,打开长沙城门,将刘备迎入了城中。
.
刘备大喜,本欲大赏,但诸葛亮见到魏延的第一眼便认定其“脑有反骨”,立刻差人将其问斩。魏延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幸得刘备劝阻,认为其刚立下大功,不宜斩杀有功之人,这样会让天下名士所不齿,诸葛亮这才作罢,但仍严令悄腊其安分守己,不然立时问斩!魏延真的是“脑有反骨”吗?我觉得不然,其实诸葛亮是看见魏延“食其禄而杀其主”,才有了这么一出。韩玄待魏延不薄,但他却说反就反,完全不顾及之前对他的赏识之恩,此等人如果不加钳制,必定会贻害无穷。因此诸葛亮便上演了一出“脑有反骨”的好戏,将自己当成了钳制魏延的人,在他濒死之际,诸葛亮也知道已无人能钳制魏延了,便只好痛下杀手,将其除掉了。
.
“功高盖主”魏延经过诸葛亮的这么一恐吓,总算是安安分分在刘备手下打工了,虽然诸葛亮对他的人品并不看好,但这并不妨碍他是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大概了解下蜀国的历史,我们就不难看出,在魏延归降后,蜀国几乎所有能叫出名字,或者叫不出名字的军事行动,其中都少不了魏延的参与。而激发诸葛亮与魏延之间矛盾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在北伐中,魏延所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上了。这并不是说魏延的军事才能让诸葛亮感觉到了压力,而是他在此次提议中显露出的自负以及急于求成的个性让诸葛亮明白了,以魏延的性格,是绝对不安分于只做一名将领的!
.
在自己死后,功高盖主的魏延又有几人能够震慑住他呢?更何况以刘禅的性格,是万万无法与魏延相抗衡的,在碰稿多方考虑之下,诸葛亮只能决定诛杀魏延,永绝后患。
.
“顾全大局”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在死之前已经培养出了姜维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但魏延的存在却让诸葛亮非常头疼。论地位,自然是姜维这个亲传弟子更高点,但是论功绩,姜维根本无法与魏延匹敌。在军中,功绩大于一切,可以说只要魏延在一天,姜维就永无出头之日,而之后对魏延强加的所谓“谋反”之罪,真假几何,就要靠各位自己判断了。
.
更何况当时蜀军内部权势最大的杨仪、魏延二人积怨已久。杨仪为丞相长史,魏延兼丞相军司马,分掌文武的二人可谓是势如水火。而杨仪是诸葛亮一派的,不但政治能力十分突出,对蜀汉也是忠心耿耿。反观魏延呢?降将出身,狂妄自大,还不止一次挑战诸葛亮的权威。二者相比,魏延最终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临死前便已料到魏延会造反,便提前安排了马岱准备杀他,在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之后,马岱手起刀落一刀便砍了魏延的人头,诸葛亮身上“料事如神”“神机妙算”的神奇特点再次显现。
然而在正史并未如此,诸葛亮临终遗言让姜维、杨仪等人在自己去世后便带兵撤回,让魏延断后,并明确表示:“(魏延)或不从,君自便发。”也就是说,魏延如果不听的话,你们就自己带着军队往回撤,不用管魏延了。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杨仪等人商量,悔羡哪让谁去跟魏延说让他断后,结果让费祎去,费祎向魏延转达了诸葛亮让他断后的命令,魏延非但不听,反而嚷嚷道“我凭什么给杨仪断后?丞相死了我魏延还在,应该让我继续碧码带兵北伐。”魏延本身与杨仪就有很深的积怨,一听到诸葛亮安排他给杨仪断后更加火大。
费祎一看不对劲,说是回去商量下,费祎便离开,结果魏延发现杨仪等人要先撤回,便提前先他们撤回,而且烧光了路上的桥和路,并且上奏“杨仪欲反”,同时杨仪也上奏“魏延欲反”
两道奏折同时到达成都,后主刘禅拿不准谁造反,便去问蒋琬,蒋琬说杨仪是个文人怎么可能造反?但魏延不好说。于是刘禅下命令让蒋琬带兵拦截魏延,杨仪等人的军队也前往拦截魏延,王平也带兵拦截魏延,并且策反魏延的军队,说:“丞相既亡,尔等如此?”魏延手下的兵一哄而散。
魏延一直向南走,企图进入成都直接面见刘禅,当众揭发杨仪派滑谋反事实,结果到达汉中就被马岱斩下首级,并且给了杨仪,杨仪一拿到魏延的首级就扔到地上狠狠地踩,并且叫骂到:“庸奴还敢作恶否?”
后蒋琬赶到,才了解到魏延并未谋反,杨仪也并未谋反,只是因为魏延杨仪两人的仇恨太深所导致的摩擦,懊恼不已。虽然杨仪未谋反,但因其狠踩魏延头颅叫骂的行为,也导致杨仪再没受到过重用。
孔明黑眼白眼看不上魏延,这事得从心理分析角度看,孔明一直想杀魏延,不是魏延自身有问题,而是魏延特别像一个人,这个人是孔明潜意识里一直想杀但是又杀不动,杀不了的,但是这种心理投射到魏延身上,所以魏延就必死无疑了,至于反骨说,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
在刘备夺取长沙四郡,其间有个插曲,就是关于魏延。看书中交代: 云长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玄德惊问孔明曰:“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轮轿何故欲杀之?”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玄德曰:“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军师恕之。”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奇怪,诸葛亮为什么这么看不上魏延,因为在魏延之前,有个叫巩志的和魏延的情况一样,那么咱看看,巩志是什么待遇?
书中说: 见巩志立于城上曰:“汝不顺天时,自取败亡,吾与百姓自降刘矣。”言未毕,一箭射中金旋面门,坠于马下,军士割头献张飞。巩志出城纳降,飞就令巩志赍印绶,往桂阳见玄德。玄德大喜,遂令巩志代金旋之职。
巩志与魏延情况实际是如出一则,简直是翻版,巩志杀他的太守金旋,献出桂阳,而魏延杀他的太守韩玄,献出长沙,但是他们所受待遇却截然不同,巩志拜桂阳太守,而魏延几乎要掉脑袋,这是为什么?
孔明说:“食手桐搭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这是说魏延,但是巩志同样也是按诸葛说的不忠不义,为啥却能成为太守而不见诸葛亮只言片语,这不是一个矛盾吗?
再看孔明所说: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这个更是可笑的托词借口了。 那么孔明为什么非要杀魏延,其实书中一句话露出了马脚,“云长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换句话说,魏延的举荐人是关羽,他是关羽招降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那么巩志呢?他的引荐人是张飞,所以平安无事。 这个事也证明了诸葛亮与关羽的关系,关羽不服诸葛亮,这是三国中的事实,已经有很多人讨论过,在此不必多言,那么诸葛亮怎么办?只有两个办法:
一是培植自己势力,二是削弱关羽实力,包括硬实力毕拿和软实力,软实力是在刘备心中的地位,这个关二哥地位不可撼动,所以诸葛亮也不会在这上做文章,那么就得削弱关羽的硬实力,就是控制关羽的部将,所以整部三国,关羽所带的也不过是关兴关平和周仓,没有智勇双全的人,魏延是关羽招降的,事实上,魏延对刘备的贡献绝不亚于五虎上将,但是究其一生也不得为关羽所用,这才是诸葛亮的用意。
诸葛亮没有一定要杀魏延。在几次北伐的过程中,魏延一直是诸葛亮最为器重的大将,在最后一次北伐时,魏延还担任大激慧将军、先锋、督前部。在退军之际,诸葛亮也第一考虑是要魏延断后,这充分表现了诸葛亮对魏延的信任。而魏延虽然在北伐的战略方针上和诸葛亮偶有分歧,但是他在诸葛亮生前始终是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行事。
诸葛亮临终前的安排是: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明姿答;若延或不从命,军发。
诸葛亮考虑到了魏延也许会在他死后违抗军令,对此他是做了两手准备的。最好的可能是魏延听从军令,为蜀军后撤断后。如果魏延反对撤军,就改由姜维断后,大军径自撤回。“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句话说得很明白了,蜀军这时就是要以将军队平安撤回汉中为最高原则。
在当时的局势下,如果诸葛亮真要除掉魏延也不可能用这种让自己军队互相火拼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不但会损失自己国家原本就有限的兵力还及有可能被曹册衡魏的军队会乘机掩杀。
魏延的死主要还是由于他与杨仪两人积怨太深,杨仪这个人办事能力很强,又善论军国计策但他有一个最严重的缺点,就是“性狷狭”,刘备在世的时候,他就与尚书令刘巴不和,为此还遭到刘备的贬斥。
后期杨仪与魏延都在诸葛亮身边担任要职,魏延骄傲自大,杨仪经常与他针锋相对。两人甚至经常在开会的时候就争吵起来,魏延身为武将会拔刀对着杨仪比比划划,而杨仪又气又怕又委屈在诸葛亮身边痛哭。面对这样的魏延,杨仪当然会想尽办法治他于死地。
而魏延平时的所作所为也早已引起了众多同僚的不满,史书记载“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许多人平时都不赞同他的战略主张,魏延肯定想找机会证明他比诸葛亮高明,进而使舆论让他代替诸葛亮。因此在诸葛亮死后他提出了“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
同时,魏延对于让他给杨仪断后这件事,他也是非常反感的“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由此可见无论是魏延还是杨仪在这次“南谷口火拼”之中都是存有私心的,都是不顾全大局从而损害蜀汉利益的行为。因此,会引起费祎、姜维、樊建、王平、马岱等人的共同反对。
但是如果没有杨仪,费祎、姜维、樊建、王平、马岱等人应该只是遵从诸葛亮的遗命,改为姜维殿后,大军快速撤退,但杨仪为了私怨当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所以他会在魏延逃往汉中时派马岱将其追杀,还把魏延的人头踩在脚下恶狠狠地咒骂,并诛夷魏延三族,这一切行为,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在公报私仇。
所以说,魏延的死并不是诸葛亮的安排,完全是魏、杨两人平素积累的私怨到了不可收拾程的地步而引出的结果。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宫,他死后,蜀汉政权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首先是马谡被斩,然后是李严被废,接下来的魏延谋反更是震动了蜀汉当局。魏廷是蜀汉中后期屈指可数的勇将,多次委以重担。关于魏延谋反,人们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描绘,说他是一个脑后长有反骨的人物,因而谋反也在意料之中。那么魏延谋反是子虚乌有,还是确有其事?诸葛亮和魏廷谋反有什么关系?魏延谋反为什么会触及到诸葛亮呢?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最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据《三国志·魏廷传》的记载,临终前,诸葛亮召开了一个机密的榻前会议,参与会议的有杨仪、姜维、费祎等人,诸葛亮遗命.他死之后,不要继续北伐了,全部撤回蜀国,撤离的时分,让魏廷断后,姜维次之。并且说:“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意即假如魏延不服从命令,你们不要管他,军队本人开拔。
做了这个布置后,诸葛亮就病故了。费祎向魏延传达了丞相的命令,果真魏延一听就跳起来:“让我断后?不对吧。丞相逝世了,可我魏廷还活着,还能够率领部队继续北伐,为什么由于一个人死了就把天下的大事都耽搁了?再说,我魏廷凭什么要给杨仪断后?”坚持要跟费祎继续部署北伐,费祎借口要去劝说杨仪,跳上马,掉头就跑。
魏延才知不该放走费祎,赶快派探子去刺探,探子报杨仪准备依照诸葛亮的部署,先带着部队撤回成都。魏延怒火万丈:你撤我也撤!于是魏延抢在杨仪的前面往南撤,而且还走一路烧一路,把桥、路都给毁了,不断撤到了南谷口。杨仪带着部队往回撤的途中,发现路桥都被破坏了,两个人的积怨更深,于是都上书朝廷告对方谋反。
谁该为魏延一案“埋单”?
历史学家的见地多半倾向于是杨仪的义务,杨仪出于个人的恩怨,杀了蜀国一员大将.他的罪比魏廷的罪还大。况且魏廷毕竟为蜀汉政权立下丰功伟绩,有大功无大错,蒙大冤遭大诬,何至简消隐诛灭三族?量刑如此之重完整是杨仪的缘由。可是杨仪也冤枉,杨仪是执行诸葛亮的命令撤离。
那么,是魏延的义务?依据《三国志·魏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诸葛亮还下了一道密令给魏廷,让魏廷代理他的职务,扶丧回成都。义务就追到了诸葛亮的身上,诸葛亮两道命令一下,不是居心要让他们内讧吗?所以就有历史学家以为,魏廷的冤案是诸葛亮一手筹划。
但是易中天以为,《魏略》的说法不牢靠,裴松之也说“此乃敌国风闻之言”,敌方的行动是不可信的,由于魏延不在诸葛亮身边,魏延怎样能够扶诸葛亮的灵枢往南走呢?而且《魏略》记载,魏延到了南谷口以后,杨仪上疏说魏廷准备向北投诚曹魏,投诚曹魏往北走,魏廷为什么要往南行呢?因而,不能说诸葛亮一手筹划了这个冤案。
魏延谋反一案到底是怎样回事,我们还得把视野再次回到诸葛亮的遗命上,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下达一个让魏延断后的遗命呢?有人又提出说是由于诸葛亮与魏廷在军事道路上有分歧。
魏延曾经向诸葛亮倡议过子桥迟午谷奇谋,这个子午谷奇谋是一项极具应战性的北伐战略,跟当年韩信的暗渡陈仓没有区别,全都风险万分,但是打仗贵在出奇,出奇才干制胜。但是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诸葛亮最终却没有采用。 北伐,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最重要的事业。但是他的北伐,正如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所言,是“积年无成”。
易中天先生以为,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是不可能胜利的。缘由有三个: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诸葛非将略之才。关于这三个缘由诸葛亮心知肚明,他坚持北伐是想把蜀国内部的矛拦厅盾转移到战争上,然后靠北伐来振奋蜀国的士气,更重要的是诸葛亮不断对他的政管理想耿耿于怀,不肯罢休。而作为蜀国后期独一的猛将魏廷,很可能就是他死后的北伐继承人。
魏延是个坚持不懈的抗曹分子,诸葛亮料定他不会放弃北伐,他一定还要坚持打下去。而且诸葛亮很理解魏廷,他自高自大,自视很高,诸葛亮在世的时分,他总觉得不得志,但是碍于诸葛亮的声威。他也不敢胆大妄为,如今诸葛亮病故,杨仪等人哪里还镇得住魏延?没有方法,只能随他去了。由于此时最重要的事情是赶快把大军撤回成都,捍卫蜀汉政权。只要保住了蜀汉,未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才有希望。这就是诸葛亮的一片良苦用心。他临终时想到的就是保住蜀汉,但是,诸葛亮逝世30年后,蜀汉还是亡了。
不管是政治斗争还是军事分歧,魏延已经被《三国演义》彻底地贬成了叛将,一代名将从此遭受千古骂名,可谓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