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为什么用赵括替换老将廉颇,导致赵军在长平全军覆灭?
提起长平之战,公认的战国后期转折点,秦国大军在白起的率领下,一战灭掉40多万赵国生力军,此战之后,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也只是时间问题。一直以来,我们对长平之战的印象更多的是四个字——“纸上谈兵”。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替换了老将廉颇,导致了40万赵军全军覆没。
这么看的话,赵国长平之战失利的主要责任人,一个是赵括,完全没有实战经验却轻敌冒进;第二个是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嘛。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假设赵孝成王没有中秦国的反间计,继续用廉颇为主将,在长平对抗,赵国就能取胜吗?
最开始,秦国没打算跟赵国过不去,它的主要目标是韩国。论实力,韩国连年被秦国揍,早就不是原来的“劲韩”,后来秦军攻占了野王地区,韩国被一切为二,使得上党这个地方成为韩国的飞地。
上党,就是太行山高处的意思,这个地方地势很高,所以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号称“天下之脊”,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在没有本国支援的情况下,单凭上党本地军民是没有办法抵抗秦国大军的。按照韩国国君韩桓惠王的意思,你们既然已经孤悬国外,干脆就投降算了。但是,上党的军民不干,怎么办?正好,赵国就在边上,干脆就投降赵国,也算找了个靠山。
赵国朝堂面对上党的投降,内部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是这个便宜不能占,占了会惹祸上身。第二种意见就说要接受,上党这么大,又是战略要地,还有17座城池,不要白不要。最后,赵国还是把上党接收了过来。
这时候秦国可就更不干了,自己当新郎,别人入洞房,能干吗?所以,秦国由王齕率领大军又杀了回来,夺取了上党,这时候,赵国只好派老将廉颇出马,率军阻挡,两军就在长平这个地方对峙。
受影视剧影响,都说秦赵两国在长平对峙长达3年,但近年来也有不同说法,权当是3年吧
过去我们总说,廉颇也是位列战国四大名将的,他出马一定没有问题。但实际情况是,廉颇一开始也是主动出击,可结果却是三战三败,最后只能采取长期防守。注意,并不是廉颇主动选择了持久战,而是在短兵相接打不过的情况下,被迫转入防守战。选择高墙壁垒的持久战,就意味着廉颇主动放弃了赵军骑兵的机动优势,步兵打秦军根本占不到便宜
影视剧上总是说廉颇的做法很明智,因为秦军远道而来,战线长,运输困难,打不起持久战。就这么拖下去,一定能把秦军拖垮。但实际的情况是,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国富民强,又兴修水利,国力已经远超从前。所以打持久战,最先耗不下去的反倒是赵国,赵国甚至派使者去秦国议和了。
秦相范雎的反间计,在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国不怕廉颇,只怕赵括。是赵孝成王太愚蠢了吗,秦国说啥你就信啥?但是,这事可没那么简单。
首先,早在秦军散布谣言之前,赵孝成王已经对廉颇不满了。不满的原因也很简单,领着大军又没打赢,现在还搞起了持久战,赵国拖不起了。也就是说,赵王在议和不成的情况下,就有了速战速决的想法。只不过廉颇资格老,威望高,赵孝成王一时拿他没有办法而已。于是借着反间计的说法,不管其他人如何劝诫,赵王还是把廉颇给换了下来。更何况赵括在全军被围,断粮46天的情况下,赵军居然没有哗变,依然听从赵括的指挥,就说明赵括还是很有能力的。
断粮46天的赵军依然听从赵括指挥
既然廉颇守不住,秦国又拖不垮,那上党地区还能要吗?最开始赵国接纳上党的投降,以为秦军就算来也只是一场小战役。所以,最开始廉颇只是在长平这个地方做简单的驻守,兵来将挡嘛。后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之后,赵国感觉打不下去,居然主动跑到秦国议和——这就等于告诉秦国,我打不下去了嘛。最后,议和不成,就临阵换将,以至于全军覆没。
现在看来,长平之战的关键不在上党,无论赵国是否收上党,秦赵之间必然会有一场赌上国运的大战。但关键是,秦国早在长平之战之前很多年,就做好了随时打全面战争的准备,一城一池皆为死斗。而赵国,长平之战就是一次关于利益的争夺,打不赢就议和呗。一边是赌上国运,一边则是不断释放求和信号,谁胜谁败,一目了然。
秦国从穆公开始,战略目标就一个——东出,孝公变法之后,秦国历代国君更是坚定地执行这一政策,所有的战略资源,战术动作,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而赵国,虽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军事实力强劲,但战略目标却变来变去,每时每刻都在寻找所谓的最佳策略,以占便宜开始,以吃大亏结束,那就是必然的了
首先,长平之战,秦赵双方都元气大伤,邯郸之战后,秦国被信陵君率领的合纵联军压制在函谷关内,韩国自然顺势收复了野王、上党等地。
韩桓惠王继承韩国“术”治,先拖赵国下水,后用郑国修渠疲秦
第二,祸水东引。秦国东出首要打击的目标,不再是韩国,而变成了赵国,而赵国对韩国的态度,也不像原来一样不听话就揍,而是唇亡齿寒了,再加上韩国的侍秦政策,让本已被打残的韩国又苟延残喘了30多年。
秦赵在长平打吐了血,到头来却被韩国捡了便宜,等秦国缓过劲来,第一个就把韩国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