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领悟到什么道理后,你的人生从此轻松了起来?

 我来答
ccavrich
2023-02-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211
展开全部
大部分人,三代之后,就没什么人会记得你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龙战七洋
2025-04-30 · 加油中;相信自己▲▲▲
龙战七洋
采纳数:1036 获赞数:281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爱自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点掉走e
2022-07-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231
展开全部
1、其实这个世界上,没那么多人在乎你。我曾一度害怕自己的形象不够好,担心的自己的言辞不够有内涵,担心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紧张的时候连在人群的注视下走路都觉得局促。当我明白世上没那么多人在乎我之后,人生轻松了不少。

2、冷场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以前遇到两个人没话讲,沉默冷场,我总是有些痛恨自己,怪自己肚子里没东西,所以倒不出来,才导致冷场。当我明白,冷场这件事,其实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后,心里豁然开朗了起来,人生再次得到了释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phenomenon乐园
2021-11-26 · TA获得超过43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7万
展开全部

没有这样一劳永逸的道理,如果有,请看毛泽东如何点拨陈云的。

“窑洞对”就是从毛泽东和陈云的“三问三答”开始的。且看陈云是怎样讲这个故事的:

  “我们怎样才能少犯错误,或者不犯大的错误呢?在延安的时候,我曾以为自己过去犯错误是由于经验少。毛主席对我说,你不是经验少,是思想方法不对头。他要我学点哲学。过了一段时间,毛主席还是对我说犯错误是思想方法问题,他以张国焘的经验并不少为例加以说明。第三次毛主席同我谈这个问题,他仍然说犯错误是思想方法问题。”

  “后来,我把毛主席从井冈山到延安写的著作都找来看,研究他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再次考虑,错误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我得出一条结论,是由于主观对客观事物认识上有偏差。凡是错误的结果都是由行动的错误造成的,而行动的错误是从认识的错误来的。认识支配行动,行动是认识的结果。”

  “人之所以犯错误,都是由于不了解实际情况就匆忙地决定对策,主观与客观相脱离。当然,我们过去所以犯错误,也不是对实际情况一点都不了解,只是了解的情况是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误把局部当成了全面。片面的情况不是真正的实际,也就是说,它并不合乎实际。所谓难也就难在这里。我参加革命二十多年,犯错误都是因为认识上存在片面性。”[2]

  就这样,循着毛泽东的点拨和教导,从思考“错误到底是从哪里来”,到从思想方法上、哲学上思考错误的根源,到认识到错误源自“主观对客观事物认识上有偏差”,再到将犯错误的原因聚焦到“误把局部当成了全面”、少犯错误的难点在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陈云终于对自己苦思多年的问题恍然大悟、豁然开朗,领悟了实事求是这个“基本思想”。不仅如此,我们看到,陈云以他独特的思想历程,辟出了一条以“怎样才能少犯错误,或者不犯大的错误”为切入点,领悟实事求是、走出“经验主义”窠臼的独特路径,这也是他领悟掌握辩证唯物论思想方法的独特思想逻辑。

后来,陈云总结了十五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不唯上,并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不唯书,也不是说文件、书都不要读。只唯实,就是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这是最靠得住的。”

  “交换,就是互相交换意见。比方说看这个茶杯,你看这边有把没有花,他看那边有花没有把,两人各看到一面,都是片面的,如果互相交换一下意见,那末,对茶杯这个事物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全面的符合实际的了解。过去我们犯过不少错误,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问题有片面性,把片面的实际当成了全面的实际。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经常注意同别人交换意见,尤其是多倾听反面的意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比较,就是上下、左右进行比较。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论持久战》就是采用这种方法。他把敌我之间互相矛盾着的强弱、大小、进步退步、多助寡助等几个基本特点,作了比较研究,批驳了‘抗战必亡’的亡国论和台儿庄一战胜利后滋长起来的速胜论。毛主席说,亡国论和速胜论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由此可见,所有正确的结论,都是经过比较的。”

  “反复,就是决定问题不要太匆忙,要留一个反复考虑的时间。这也是毛主席的办法。他决定问题时,往往先放一放,比如放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再反复考虑一下,听一听不同的意见。如果没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假设一个对立面。吸收正确的,驳倒错误的,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还要继续修正。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这里所说的反复,不是反复无常、朝令夕改的意思。”

如果说有什么一劳永逸的道理,那就是:

从实际出发,承认自己认知的不足,努力学习掌握更全面完整的信息,通过比较,交流,反复,这样才能逐步掌控自己的道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Liang工作室
2021-08-12 · 贡献了超过132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2
采纳率:21%
帮助的人:22.9万
展开全部
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